江苏省2022年上学期启东中学高二期初政治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2022年五四青年节前夜,献给新一代青年的宣传片《后浪》登陆《新闻联播》前黄金时段。文中提到:“因为你们(青年),这个世界会更喜欢中国,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因为你们,青春充满善良、勇敢、无所畏惧。如果你们依然需要我的祝福,那么,奔涌吧,后浪!”这段对青年人的诚挚祝福说明了()①着眼整体,正确处理好个人与国家的关系②关注部分,青年的成长关系国家的前途命运③支持创新,“奔涌的后浪”必定代替“前浪”④把握趋势,青年的发展可能遭遇困境与挑战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2.全球疫情升级,考验各国应对能力。地球村内,防疫无国界,需要吸取教训、分享经验、共同抵御新冠病毒。下列成语与题干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①安危相易,祸福相生②千里之堤,毁于蚁穴③覆巢之下,焉有完卵④皮之不存,毛将焉附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3.长期以来,不少人认为“吃什么补什么”,甚至有人认为野味代表着新鲜、能够治病,诸如吃猫能提振精神、吃蛇能强健身体、吃鼠能美发生发等。这些观点()①违背了联系具有客观性 ②体现人们能动地改造世界③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13/13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我国高铁网宛如一条金丝带,将各个经济圈串联起来,拉近了地域间时空的距离,改变着中国的经济版图。在高铁网络逐步形成的同时,互联网也成了支撑整个经济社会的基础设施,而高铁网和互联网的交织,更是促进了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加快了中国经济前进的步伐。这告诉我们()①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前提和关键②事物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③要学会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④与自在事物相比,人为事物的联系更能促进事物的发展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5.梅拉宾提出:一个人对他人的印象,约有7%取决于谈话的内容,辅助表达的方法如手势、语气等占38%,肢体动作所占的比例则高达55%。“梅拉宾法则”体现的哲理是()①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②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③联系具有普遍性④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④6.“蜜蜂不食人间仓,玉露为酒花为粮。”有统计显示,在人类利用的1330多种作物中,有1000多种需要通过蜜蜂来传授花粉。通过蜜蜂的异花授粉作用,既能提高授粉质量和作物产量,又能增强种子的生命力,还可以显著减少化学药物的使用。材料表明A.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把握联系多样性对改造世界具有重要意义13/13C.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来建立新的联系D.必须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来综合认识事物7.在澳大利亚,受吃叶子的昆虫和一些真菌的“侵害”,桉树生长缓慢,成为一种优质木材。19世纪被引进美国后,桉树失去了天敌的危害,又有好的水土环境,生长极快,成为易开裂和弯曲的“废材”。桉树从优质木材变成“废材”进一步印证了()①事物的联系是多变的,稳定的联系不存在②人能够改变人为事物的联系,但不能建立人为事物的新联系③事物的联系是多样的,一切以条件为转移④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愿而改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8.沙漠并不是一无是处,治理沙漠需要充分挖掘其独特的比较优势。近年来,内蒙古始终探索深度治沙模式、大力发展沙产业,不仅加快了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还带动了加工、贮藏、包装、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初步形成了种、养、加、产、供、销为一体的产业链,增强了防治的持续发展能力。内蒙古沙漠治理的成功经验在于()①把握了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正确处理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②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突破了现存客观条件的制约③既认识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重视了事物的不利条件④做到了从实际出发,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9.20年间,“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就像一棵幼苗,在风雨中茁壮成长,结出了累累硕果。我们要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信心,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13/13的恒心,推动“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取得更大成就。下列诗句与材料蕴含哲理一致的是()①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 ②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③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 ④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10.习近平强调,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动员群众、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的基本原则”。对这些原则的正确认识是()①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抓主流,抓关键,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②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③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坚持普遍联系观,恢复原貌④动员群众,改善人民群众生活:坚持群众路线,以人民为中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1.2022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及海内外华人同胞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克服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将一个个蓝图变为现实,实现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材料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有()①整体与部分是有机统一的,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②量变必然引起质变,要做好量的积累,促进事物的质变③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迁回的④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能将观念的东西变为现实的存在13/13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2.2022年11月20日,我国首个国家级5G新媒体平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5G新媒体平台正式上线,这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基于“5G+4K/8K+AI”等新技术全新打造的综合性视听新媒体旗舰。5G新媒体平台是新事物,是因为它()①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②新出现的,而且功能强大③符合客观规律,生命力强④必然会经历曲折的过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3.今天的废物量已经让我们的地球不堪重负,而按照目前的形势,未来的废物产量将是今天的3倍。如果我们从今天开始改变,使人口稳定下来或减少,完善城市管理,减少资源消耗,加大力度利用技术,我们就能够降低废物总量。这将会带来极大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材料反映的辩证法道理有()①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②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到质变的不断循环往复③质变要通过量变的积累才能实现④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客观条件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4.当人们沉溺于“指尖社交”长时间低头看手机时,颈椎病就找上门了。据清华大学力学专家分析,人们低头时,前屈极限(下巴到胸骨的状态)只能是45°,前屈幅度达30°,就会影响到颈椎;长期处于极度前屈状态,则会对颈椎造成伤害。因此,低头族患颈椎病的概率极大。这说明()A.应坚持适度原则,防止不利质变的发生B.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不利的质变C.任何事物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D.新事物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13/1315.习近平强调,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非一日之功。要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既要谋划长远,又要干在当下,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让黄河造福人类。其蕴含哲理有()①整体着眼,最终实现最优目标②质量互变,渐进性持续性统一③抓住关键,整体功能最大发挥④抓住时机,促进事物质的飞跃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16.2022年4月20日至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期间指出,发展扶贫产业,重在群众受益,难在持续稳定。要延伸产业链条,建立更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这告诉我们()①新生活要以发展扶贫产业作为出发起点和最终落脚点②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是发展扶贫产业的主要矛盾③新奋斗是在脱贫摘帽这一质变基础上开始的新的量变④延伸产业链条是人们根据原有联系而建立的新的联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7.习近平在谈经济工作时,强调稳也好,改也好,是辩证统一、互为条件的;在阐述生态建设时,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与习近平的论述体现哲理一致的是①离我们最近的地方,路程却最遥远②鸟儿愿为一朵云,云儿愿为一只鸟③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但鸟儿已经飞过④你把所有的错误关在门外,真理也被拒绝了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8.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13/13①勇敢与乐观地面对前进路上的挫折与考验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③树立创新意识,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④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19.“人生譬如滑雪,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这句格言说明事物是A.相互依存B.相互转化C.相反相成D.相互渗透20.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出现负增长。打好“内需”“开放”“安全”这一套组合拳,中国经济一定能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这体现唯物辩证法道理的是()①坚持共性与个性统一中实现经济增长②在对立统一中把握机遇促成事物质变③坚定信心积极应对发展道路上的困难④发展的总趋势既是前进的又是曲折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1.“六保”是2022年“六稳”工作的着力点。守住“六保”底线,就能稳住经济基本盘:以保促稳、稳中求进,就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材料主要看到了()①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②肯定与否定的统一③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④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13/13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2.婴儿时,长辈用筷子蘸各种味道教你辨别酸甜苦辣,是一种传承;孩提时,爸爸敲打你先下手夹菜的筷子,是一种明礼;长大后,你用筷子往妈妈的碗里夹上她爱吃的菜,是一种恩……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关于家的味道、一种情感的记忆,南北不一,味道各异,但对家人的爱,却是唯一。从中我们感悟到()①筷子的使用在不同阶段传递着不同的情感②南北各异的家的味道寓于唯一的家人之爱中③每个人对家的情感源于其长期的生活体验④人们对家的感悟取决于他的生活环境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23.改革千头万绪,牵住“牛鼻子”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握好“立”和“破”的承接顺序和辩证关系。“立”的工作要做在“破”前,没有“立”住之前,不要急于“破”。这给我们的唯物辩证法启示是()①要重视量的积累,在稳步推进的基础上实现高质量改革②要善于抓住主流,集中力量解决改革过程中的“牛鼻子”③在“立”与“破”的对立统一中推动改革的深入发展④深化对“立”与“破”关系的认识以破解改革中的难题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13/1324.一致性和多样性贯穿于统一战线各个历史时期,覆盖统一战线各个工作领域。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要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一致性是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一致,多样性是利益多元、思想多样的反映,要在尊重多样性中寻求一致性,还应求同存异、聚同化异,推动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实现思想上的共同进步。下列对一致性与多样性关系的解读,正确的是()①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树立全局观念,增进思想一致性②把握事物联系多样性,具体分析多样性在不同时代的特征③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在尊重多样性中寻求一致性④坚持求同存异,做到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5.习近平主席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发表演讲时表示,道路选择,关键要符合国情。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只能由这个国家的人民依据自己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来决定。从辩证法角度看,这是因为( )①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②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③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具有多样性④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6.“守正出奇”源自《孙子兵法》“凡战者,以正台,以奇胜”,指既按照常规发展,却又不固守常规,能突破思维、出奇制胜。从哲学角度看,”守正”与“出奇”的关系是①“守正”与“出奇”是相互联结的,“出奇”寓于“守正”之中②从“守正”到“出奇”,是一个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的过程③“守正”是“出奇”的必要前提,“出奇”是“守正”的必然结果④“守正”与“出奇”作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7.《老子》中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13/13《诗经》上说“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即高的堤岸可以变为深谷,深谷也可以变成丘陵。对上述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认为有无之间是相互从属的关系B.蕴含着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思想C.科学解释了整个世界的本原问题D.强调了高深之间对立排斥的关系28.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高度融合,受到经贸摩擦影响是难免的,一些指标波动也是正常的。但我国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不会改变。这一论断反映的辩证法道理有()①事物发展前途光明但道路曲折②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③看问题要善于分清主流与支流④办事情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29.漫画《除患》(作者:孟宪平)讽刺了一些人不懂得()①人的主观能动性对实践活动的成效起决定作用②在实践中,揭露矛盾比解决矛盾更重要③解决矛盾要抓住重点、扭住关键④工作作风是安全生产实践中矛盾转化的重要条件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0.受疫情催化,书店业态正悄然发生变化。一方面,“宅”时光让人们比以往更爱看书,另一方面,实体书店的老旧经营模式受到挑战。在旺盛的“新需求”和传统的“旧模式”发生碰撞之后,直播售书、外卖送书正成为书与读者发生联结的新方式。由此可见()13/13①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彻底破除传统的经营模式②书店经营模式永远处在不停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③新需求和旧模式这一对立统一双方依据一定条件互相转化④书与读者发生联结的方式因时间地点条件不同而各异共趣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二、简析题:本题共2大题4小问,共计24分,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所提问题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和说明。31.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愈发重视教育事业,孩子的教育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材料一2022年6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以下几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构建全面培养体系。突出德育时代性,坚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二是优化课程实施。制定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2022年前全面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三是创新教学组织管理。有序推进选课走班,满足学生不同发展需要。四是加强学生发展指导。注重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指导机制。材料二转变育人方式,学校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按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健全综合素质培养体系,坚持“五育并举”,制定并落实个性化、特色化的德育教育方案,劳动教育方案、美音教育实施方案,根本扭转教育长期“一智独秀”的局面。(1)结合材料一,运用联系观的知识,说明新时代应如何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的改革。(6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观的知识,说明学校应当如何转变育人方式,扭转“一智独秀”的局面。(6分)13/1332.材料一2022年6月23日北斗卫星收官之星——第55颗卫星发射成功标志中国自主研发的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部完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它不是单独的卫星,而是由多颗卫星组成的卫星导航系统。从北斗一号向中国提供服务、北斗二号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到北斗三号向全球提供服务,中国北斗人在26年的时间里,从奋起追赶到并跑超越,实现了卫星导航领域的“惊人飞跃”。材料二目前四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包括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欧盟的伽利略系统以及中国的北斗系统,基本功能都是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测速授时服务。但是我国的北斗三号系统还能提供更高精度的导航服务、更有效的搜救服务、独特的短报文通信服务等特色服务,因此,北斗不只是导航。(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北斗导航系统魅力之所在。(6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法的根本观点,分析说明“北斗不只是导航”。(6分)三、探究题:本题3小问,共计16分,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等。33.材料一:中医、西医是两套医学,各自有各自的长处。西医针对的是病毒本身,中医针对的是如何调理病毒存在的环境,即人体的机能状态。在重大疫病面前,中医西医不是互掐的对手,而需要在征服疾病时相互联手,各有所长,优势互补、协同发力,便能发挥“1+1>2”的效果。(1)结合材料,运用“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的知识,说明我们应该如何处理中医与西医之间的关系。(6分)13/13材料二:在本次抗击疫情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积极推动中医药救治病人。他提出对四类人群(确诊、发热、疑似、留观)采取分类管理、集中隔离;对集中隔离的疑似、发热患者采用“中药漫灌”的治疗方法,给予以治湿毒疫为主要功效的中药袋装汤剂,相同病因、相似症状,对大量患者只能用通治方药普遍服用。这些兼具针对性与操作性的建议,成为全国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导。在后期,张院士又开始积极探索中医在患者后期康复干预的问题,要对治愈患者进行康复评估等研究。(2)抗击疫情,中医发挥了独特的作用。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特殊性原理对此加以说明。(6分)材料三:“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历经风雨但没有任何一次被苦难打垮而是在一次次淬炼和升华中不断铸就辉煌涵养了一种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这一精神贯穿于新中国70年奋斗历程中也贯穿于2022年春天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还将贯穿于中华民族复兴大业实现的征程中。(3)请列举二个与“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相契合的哲理。(4分)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