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22年上学期启东中学高二期初地理考试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据报道,美国准备花费1.25亿美元建设南极“高速公路”。这条特殊的“高速公路”起点站是麦克默多,横跨罗斯冰架,越过南极山脉,到达南极点,全程1600千米。读图完成第1~2题。1.南极“高速公路”起点站麦克默多的纬度大约是A.60°SB.76°SC.83°SD.85°S2.若沿南极“高速公路”从南极点驱车前往麦克默多,前进方向是A.先向北,再向西南B.先向北,再向西北C.先向东南,再向南D.一直向正北在图幅大小相同、比例尺不同的两幅地图中,同一城市可用两种符号表示。读图回答3~4题14/143.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大B.甲图反映的区域范围比乙图大C.甲、乙两图中的铁路长度相等D.甲图中的S市城区面积比乙图大4.右图中S市和交通线的区域空间结构分别表现为A.面状与网状B.点状与线状C.岛状与线状D.面状与线状下图为全球不同纬度海陆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5~6题。5.全球海洋在不同纬度所占比重A.60°N大于60°SB.赤道地区最大C.40°N大于40°SD.南半球大于北半球6.以白令海峡为分界线的是A.大西洋和印度洋B.印度洋和太平洋C.太平洋和北冰洋D.北冰洋和大西洋春节前后是我国人口流动最活跃的时期。“百度迁徙”结合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定位,可以全程、动态、即时、直观地展现这一大规模人口流动的轨迹。下图为“2022年2月16日(农历腊月二十八日)10时以杭州为中心的人口流动方向图”,读图回答第7~8题。14/147.“百度迁徙”最可能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B.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D.遥感技术、数字地球8.根据杭州区域发展现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耕地面积保持稳定B.位于东部季风区,典型植被是热带季雨林C.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D.人口流动均为务工人员返乡充足的阳光,耐旱怕湿。我国新疆伊犁河谷是世界薰衣草三大种植基地之一。左图为“普罗旺斯气候资料图”,右图为“新疆伊犁河谷伊宁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9~10题。9.普罗旺斯、伊宁两地有利于薰衣草种植的共同气候条件是A.冬季温和湿润B.夏季光照充足C.全年干旱少雨D.全年水热丰富10.在新疆若盲目扩大薰衣草种植面积,最有可能造成14/14A.物种灭绝B.水源枯竭C.湿地消失D.土地荒漠化下图是甘肃省以某种自然指标划分出来的四大区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1~12题。11.这四大区域的划分指标是A.积温的多少B.年降水量的多少C.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D.年太阳辐射量的多少12.关于这四大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A.区域界线是模糊的B.区域内部整体性突出,没有差异C.区域之间差异性突出D.四大区域是相互联系的目前,广东省区域划分为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四个板块,这对分类指导、推动各地区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了更好地体现区域特点,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各地区发展,有人建议根据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划分为“珠三角”、“沿海欠发达地区”、“山区”三个板块。读下图,完成13~14题。13.区域的划分应依据一定的指标,新划分方案中的三个板块主要考虑A.区域面积大小B.历史沿革差异C.经济发展状况D.自然和交通条件14.关于三个板块以及广东省实施的发展策略,不正确的是A.珠三角板块优先发展,转变经济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B.沿海板块加快发展,大力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构建沿海经济带C.山区板块保护发展,以生态保护为主形成生态屏障14/14D.广东省内各板块发展策略不同,将导致区域发展更加不平衡城市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其发展演变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读“某城市空间分布不同阶段的发展演变模式图”,回答15~16题。15.图中四个阶段按时间的发展演变顺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②③①④D.①④③②16.图中发展阶段表明A.①阶段以农业为主体,中心城市辐射作用明显B.②阶段区域以小城镇为主,内部经济差异比较小C.③阶段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已经形成D.④阶段区域内部差异继续加大,区域处于不平衡状态人类的饮食习惯与地理环境存在密切的联系,据此回答17~18题。17.广东人常喝凉茶,四川人喜欢吃麻辣食品,形成这种饮食习惯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植被B.土壤C.气候D.地形18.“久在山西住,哪能不吃醋”,山西人爱吃醋与当地哪一自然地理背景有关A.大陆性气候强,空气干燥B.地形崎岖,交通不便,调味品缺乏C.饮用水中钙含量大,吃醋不易形成结石D.制醋历史悠久,品质好下图为“江苏省三大产业产值比重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19~20题。14/1419.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三大产业产值比重变化幅度由大到小排列的是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B.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C.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D.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20.目前,江苏省A.农业生产水平较低B.工业是主导产业C.第三产业产值比重最大D.城市人口比重达80%以上“中部崛起”的提法是针对“中部塌陷”提出的,“中部塌陷”是指中部发展速度落后于西部、发展水平落后于东部。回答21~23题。21.导致我国中部地区近年发展较慢的最主要的原因是A.我国中部地区资源相对贫乏B.我国中部地区人口太多C.我国中部地区交通条件不如东、西部地区D.我国近年的地区发展政策相对不利于中部地区发展22.关于中部崛起的不利方面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三农”包袱沉重②中部缺少大都市圈的带动③国家资金投入严重匮乏④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相对较差A.①②③B.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23.我国四大地区存在明显的产业结构差异,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自然条件不同B.资源配置不同C.劳动力素质不同D.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读我国某省三次产业结构变化情况图,回答24~25题。14/1424.该省可能是A.辽宁省B.江苏省C.台湾省D.云南省25.从该省的产业结构变化来看A.区域经济已达到较高的水平B.第二产业的产值不断下降C.农业产值一路下滑D.产业比重波动太大,对经济发展不利下图是我国中西部某地产业链结构图,完成26~27题。26.促使该地产业链成型的主导因素是A.市场B.劳动力C.交通D.原料27.近年来,该地煤炭输出比重降低而电力输出比重提升,其带来的积极影响有A.发展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B.降低运输成本,缓解交通压力C.降低大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D.实现产业升级,减轻用工数量读大庆油田石油产量增长示意图,回答28~29题。14/1428.1976年,大庆油田的原油年产量首次突破5000万吨,下列说法中,在该阶段最可能存在的是A.区域内城镇很少,空间结构简单,人类对地理环境影响微弱B.大庆城市和工业区迅速向外扩展,区域内部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日趋复杂C.空气清新、环境优美D.开始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29.从图中可以看出,自1995年以后,大庆油田石油产量不断下降。为避免矿竭城衰的命运,大庆正在进行二次创业。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A.做大石化产业,以化补油B.发展多种经营,以多补主C.强化畜牧产业,以牧补农D.将老城区人口外迁,减轻城市压力下图为“我国两省(区)全年风速大于3米/秒的累积小时数等值线图”。读图回答30~31题。14/1430.图中最适宜兴建风力发电站的是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31.图中甲、乙两省(区)A.风力资源都很丰富,但风力较大的季节明显不同B.主要因土地资源数量的不同导致环境承载力差异C.主要因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导致M、N两河有夏汛D.均借助丰富的矿产和廉价劳动力资源发展工业下图所示地区是我国荒漠化扩大较快的地区之一。读图完成32~34题。32.图中所示各河流A.主要补给水源是高山冰雪融水B.下游汇水量大,上游流量小于下游流量C.河流流程长D.流水作用强烈,含沙量大33.制约图示区域城镇分布及城镇人口规模的主导因素是A.交通线分布及线路等级B.地表形态及土地面积C.热量条件及农作物产量D.水资源分布及数量34.图示区域内,与古代相比,当代A.河流水量更大B.城镇向河流上游迁移C.交通线离山地更远D.山地森林覆盖率更低读我国某主要农业区图,完成35~36题。14/1435.该地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①水土流失②土地荒漠化③土壤盐渍化④黑土退化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36.该地农业的发展对黄河下游可能产生的影响是A.使下游结冰期延长B.使下游含沙量增大C.使下游洪涝灾害增加D.使下游水量减少江西省目前水土流失面积较大。结合江西省地图,完成37~38题。37.江西省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是①山地丘陵面积较广②全年降水丰沛③土质疏松,多黄土④不合理的开垦与砍伐活动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38.水土流失给江西省带来的影响不包括A.水旱灾害加剧B.湖泊淤积C.土壤盐碱化加重D.河床抬升如图为我国荒漠化土地成因比例图。读图回答39~40题。39.我国下列地区与其主要的荒漠化现象对应正确的是A.河西走廊——石漠化B.黄土高原——盐渍化C.云贵高原——沙漠化D.江南丘陵——红漠化40.我国实施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主要作用是14/14A.防治风蚀荒漠化B.防治水蚀荒漠化C.防治冻融荒漠化D.防治土地盐渍化第Ⅱ卷(非选择题,4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41.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江苏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确立了对口支援关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图1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图,图2为江苏省简图。图1图2(1)试比较新疆和江苏两省区的区域特征。(6分)省区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江苏省地形①▲以②▲为主气候类型以③▲为主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河流河流少,水量小④▲14/14农业特色⑤▲农业、山地畜牧业季风水田农业(2)新疆和江苏都有丰富的风能资源,说明新疆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4分)4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9分)材料一左图为“北美五大湖工业区示意图”,右图为“德国鲁尔工业区示意图”。材料二2022年12月美国底特律市宣告破产。底特律曾是世界重要的汽车制造中心,汽车工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移民,城市人口一度达到180万。但因底特律汽车产业的衰落等原因,到2022年近60%的人口迁出。材料三德国鲁尔地区从19世纪后半叶起成为世界重要的重工业基地,进入20世纪60年代也曾面临经济衰落等问题后经综合整治,鲁尔工业区重新走向繁荣。(1)两大工业区早期发展工业共同的区位优势有▲。(4分)(2)从产业结构分析,底特律市从辉煌走到破产的主要原因是▲。(1分)(3)影响底特律市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1分)(4)底特律市的破产及鲁尔区由衰落走向繁荣的案例,给我国“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启示是▲。(3分)43.读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图及荒漠化发展与结果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14/14(1)我国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_▲。随距海里程的增加,本区自东向西降水_▲_,干旱程度_▲_。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西北地区为我国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3分)(2)从“荒漠化的发展与结果”图中看出,土地荒漠化的最终结果是_▲_的长期丧失。(1分)(3)简述西北荒漠化的人为因素。▲(4分)(4)针对图中所示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我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3分)4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一山西多年来发展了煤炭、冶金、电力、焦炭、化工和建材等以资源为核心的资源型产业,其中煤炭、冶金、电力、焦炭成为四大核心传统主导产业。材料二2022年以来,受国内外市场需求明显下降、国际煤炭、钢铁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等影响,山西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成为影响经济和就业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山西的钢铁、煤炭行业压产能、调结构的任务迫在眉睫。材料三山西煤田分布图和煤炭的综合利用图。14/14⑴与初期阶段相比,山西成长阶段的对外开放程度▲,整个区域处于▲(填“平衡”或“不平衡”)的发展状态。(2分)⑵山西省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东部,说明山西省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3分)⑶说出山西省工业结构的主要特点▲,并说明这种特点带来的主要问题。▲(3分)⑷简析山西钢铁、煤炭行业要压产能、调结构的原因。▲(2分)org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