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阳市第六中学2022-2022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考试范围:必修一、二、三必修四1---8课)I选择题(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孔子学院被誉为“中国出口的最好最妙的文化产品”。目前全球已有123个国家设立了465所孔子学院,注册学员达85万人。孔子学院的快速发展表明( )①各民族文化消除了差异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③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增强④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2、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正式把我国的“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保护这类“活态遗产”,是因为( )①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②它是我国民族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有利于研究中华文明的演进③它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财富,必须先继承后发展④它展示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④3、2022年巴西世界杯唤起无数球迷的激情,同时点燃了“中国制造”的出口热情。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B.社会实践推动着文化的发展C.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D.文化消费决定文化产业发展4、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确立“纪念日”和“公祭日”表明(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执行机关②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③我国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④我国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当前,文化市场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的同时,也出现了“娱乐化”“低俗化”的倾向。针对这种现象,在文化消费时我们应当( )①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②选择个性新潮的文化价值取向③发展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④提升自身的文化审美品位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6、我们要以文化担当托起中国梦,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就需要我们( )A.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B.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改造腐朽文化C.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汲取和借鉴世界各民族的一切文化7、2022年《星光大道》将全新改版现场将加强节奏感,并由CCTV-3改为CCTV-1播出,因为《星光大道》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和喜爱,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语言、曲调和歌声,展现在CCTV舞台上。人们为多姿多彩的民族音乐而激动,更为音乐盛典丰厚广博的文化内涵而感动。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代表着中华文化的前进方向12\n②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③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④各民族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8、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快速的键盘输入取代了手写汉字,汉字的日常书写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光明网做了一个“汉字书写调查”,85.2%的被调查者认为,全民的汉字书写水平在下降。如果请你撰写论文谈谈书写汉字的重要性,文章的标题可为( )A.书写汉字,传承文化B.书写汉字,批判继承C.立足实践,创新汉字D.普及书法,古为今用9、梦回唐朝,千古一梦……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唐朝一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唐朝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而在当时的都城长安,食胡言、穿胡服、跳胡舞,成为朝野的时尚,唐代的这种生活景观反映出( )①不同地域的文化有不同的特性②中华文化是一种世界文化,不具有民族特性③中华文化兼收并蓄,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中发展④中华文化求同存异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0、在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高二年级开展了美丽班级、美丽教室、美丽寝室的创建活动。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讲,这主要是因为( )A.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B.文化环境离不开物质载体C.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潜移默化的特点D.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深远持久的特点11、“名人效应真好,滚滚飞来钞票。称为行者故里,石头立马变宝。”下面《悟空故里》的漫画警示我们( )A.传统文化已成为地方名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B.发展传统文化,既要体现时代精神,又要尊重客观事实C.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D.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们要注意发展传统文化12、文化自觉本质上是对文化价值的觉悟觉醒,提升文化自觉需要我们有对文化意义、文化地位、文化作用的深度认同,对文化建设、文化发展、文化进步的责任担当;文化自信本质上是对文化生命力的信念信心,增强文化自信需要我们有对历史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当代中国文化的理性审视,对世界历史文化、异域民族文化、现代文明成果的包容借鉴。以下所述体现“文化自觉”的是( )①文化不过是经济的附属、产业的点缀、财政的包袱②坚守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当代先进文化③做国家、民族的文化的建设者、创造者、传承者④中国人民在浴血奋战的革命斗争中、在艰苦创业的建设实践中、在波澜壮阔的改革进程中,形成了优秀的文化传统,锻造了独特的文化精神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13、胡杨树生长在中国西北浩瀚的沙漠中,它扎根深,抗干旱,迎风沙,耐盐碱,生命力极强。人们赞美它“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称其为“英雄树”12\n,誉之为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精神象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①可以激发人昂扬的精神状态,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积极的反作用②可以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相对独立性③可以调动人的精神能量,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特殊决定作用④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14、为攻克在全球肆虐的埃博拉病毒,中外许多科学家进行了不懈努力,尽管目前还没有找到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方法,但只要投入人力物力进行研究,应该很快对病毒有所认识。材料体现的认识论道理是( )A.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B.人们可以认识和创造规律C.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15、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A.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B.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C.自然界中可以直接感知的事物D.世界上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总称16、2022年6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白皮书,以大量事实和数据介绍了“一国两制”政策在香港取得的成就,说明“一国两制”是香港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这表明( )A.科学构想源自实践,根本目的在于获得真理B.实践决定认识,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C.真理是发展的,是实践与理论具体的历史的统一D.真理是客观的,真理能够精准预测现实的发展17、2022年南京青奥会吉祥物“砳砳”以雨花石为创意源泉,用动感、现代的方式对雨花石的自然形态进行了艺术抽象处理。这表明( )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C.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D.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18、“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亏,日有所损。”下列与此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A.因地制宜,因时制宜B.和实生物,同则不继C.奢靡之始,危亡之渐D.一着不慎,全盘皆输19、2100多年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连接欧亚的陆上“丝绸之路”,2000多年前,中国凭借航海技术开通了与东南亚的海上“丝绸之路”。同样新时期,沿着陆海两条“古丝绸之路”构建经济走廊,将给中国以及沿线国家、地区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从中可以看出A.人们可根据自己主观需要建立新的联系B.联系方式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C.只要加强联系,就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D.事物间的联系具有条件性和多样性20、19世纪,科学家发现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20世界初,科学家发现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认识到原子核该由质子和种子构成。现在,科学家正在对质子和中子的内部结构进行研究。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过程说明( )12\n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B.彻底认识世界是不可能的C.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D.随着实践的发展总会发现真理中的错误21、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无论是我国的经济总量,还是综合国力,都有大幅度增加和提升;但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没有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没有变。下列对材料中的“变”与“没有变”理解正确的是( )①“变”是事物的绝对运动,“没有变”是事物的相对静止②“变”的是部分,“没有变”的是整体,整体决定部分③“变”与“没有变”构成一对矛盾,决定了事物的发展④“变”的是量,“没有变”的是质,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22、春晚小品《扶不扶》中,台词“人倒了还可以扶起来,人心倒了可就扶不起来了”受到观众广泛热议,引起社会对道德正能量的更多思考,激发了人们良好的精神风貌。这表明( )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B.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有调节作用C.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D.意识对于改造世界具有促进作用23、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的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税率,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这说明了税收具有( )A.强制性B.无偿性C.固定性D.确定性24、一个公司能否经营成功取决于很多因素,主要有( )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②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③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④致力于企业兼并,努力实现企业重组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25、孔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今天看来,这一观点中的合理成分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益启示是( )①要高度重视个人消费品的分配问题②要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原则③要防止收入分配差距过分扩大④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6、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同一篮子的投资理念,强调的是重视股票、债券等投资方式的A.流动性B.灵活性C.风险性D.稳定性27、2022年9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大成立6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我国建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一套政治制度安排,符合中国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能有效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促进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上述材料表明(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④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推动生产力的发展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28、我国外交部严正指出:香港是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香港事务纯属中国内政,中国反对任何外来势力支持“占领中环”等非法活动。这表明( )12\nA.国际关系的实质是维护国家间的共同利益B.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D.主权国家享有平等权和自卫权29、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前提②民族团结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③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的物质基础④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0、近来,全国公安机关集中开展了打击网络有组织制造传播谣言等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多个知名“网络大V”因杜撰谣言受到了相应的法律制裁。这说明( )①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对敌人专政②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③公民要在法律范围内行使政治自由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第二部分非选择题(40分)31、(12分)党的十八大报告决定,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紧紧围绕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并进一步强调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绝不是简单的喊口号,党员干部要真正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查问题,找不足,寻良药,真正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1)上述材料体现了唯物论的什么道理?(6分)(2)请从认识论的角度阐明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的理论依据(6分)32.(12分)2022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聚焦依法治国。材料一:会议指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这说明法治建设不是一个方面、一个部门、一个地方、一个行业的孤立事项,而是全党、全国、全社会的共同事业。法治建设不能只是一个环节或者某些环节的工作,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全环节、全过程的发展,是整体推进、协同发展的综合性系统工程。(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分析我国的法治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6分)材料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国家治理的一切活动都将并入法治的轨道运行,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成为所有社会成员必备的素质。(2)作为中学生,你准备如何提高自己的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并从哲学角度谈谈这样做的依据。12\n33、(16分)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加快城镇化建设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战略目标。但是,当前存在一些过于依靠行政命令强制推动城镇化建设,不尊重市场规律,盲目扩张工业园区,“被城市化”、“造城运动”的现象。从乡村变为乡镇,小桥流水不见了;从瓦房变成了楼房,邻居不见了。这样的城镇化抹杀了记忆,割裂了传统,背离了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注意保留原始村庄原始风貌,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城镇化建设要注意保留原始村貌的道理。(9分)(2)结合材料,运用政府的相关知识,说明政府在推动“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城镇化建设中如何用好权力。(7分)12\n益阳市六中2022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政治(文科)试卷[来源:Zxxk.Com]时量:90分钟总分:100分命题人:王清平审题人:李谢恩(考试范围:必修一、二、三必修四1---8课)I选择题(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孔子学院被誉为“中国出口的最好最妙的文化产品”。目前全球已有123个国家设立了465所孔子学院,注册学员达85万人。孔子学院的快速发展表明( )①各民族文化消除了差异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③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增强④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2、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正式把我国的“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保护这类“活态遗产”,是因为( )①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②它是我国民族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有利于研究中华文明的演进③它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财富,必须先继承后发展④它展示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④3、2022年巴西世界杯唤起无数球迷的激情,同时点燃了“中国制造”的出口热情。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B.社会实践推动着文化的发展C.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D.文化消费决定文化产业发展4、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确立“纪念日”和“公祭日”表明(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执行机关②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③我国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④我国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当前,文化市场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的同时,也出现了“娱乐化”“低俗化”的倾向。针对这种现象,在文化消费时我们应当( )①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②选择个性新潮的文化价值取向③发展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④提升自身的文化审美品位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6、我们要以文化担当托起中国梦,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就需要我们( )A.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B.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改造腐朽文化C.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汲取和借鉴世界各民族的一切文化7、2022年《星光大道》将全新改版现场将加强节奏感,并由CCTV-3改为CCTV-1播出,因为《星光大道》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和喜爱,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语言、曲调和歌声,展现在CCTV舞台上。人们为多姿多彩的民族音乐而激动,更为音乐盛典丰厚广博的文化内涵而感动。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代表着中华文化的前进方向②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12\n③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④各民族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8、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快速的键盘输入取代了手写汉字,汉字的日常书写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光明网做了一个“汉字书写调查”,85.2%的被调查者认为,全民的汉字书写水平在下降。如果请你撰写论文谈谈书写汉字的重要性,文章的标题可为( )A.书写汉字,传承文化B.书写汉字,批判继承C.立足实践,创新汉字D.普及书法,古为今用9、梦回唐朝,千古一梦……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唐朝一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唐朝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而在当时的都城长安,食胡言、穿胡服、跳胡舞,成为朝野的时尚,唐代的这种生活景观反映出①不同地域的文化有不同的特性②中华文化是一种世界文化,不具有民族特性③中华文化兼收并蓄,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中发展④中华文化求同存异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0、在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高二年级开展了美丽班级、美丽教室、美丽寝室的创建活动。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讲,这主要是因为( )A.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B.文化环境离不开物质载体C.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潜移默化的特点D.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深远持久的特点11、“名人效应真好,滚滚飞来钞票。称为行者故里,石头立马变宝。”下面《悟空故里》的漫画警示我们( )A.传统文化已成为地方名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B.发展传统文化,既要体现时代精神,又要尊重客观事实C.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D.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们要注意发展传统文化12、文化自觉本质上是对文化价值的觉悟觉醒,提升文化自觉需要我们有对文化意义、文化地位、文化作用的深度认同,对文化建设、文化发展、文化进步的责任担当;文化自信本质上是对文化生命力的信念信心,增强文化自信需要我们有对历史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当代中国文化的理性审视,对世界历史文化、异域民族文化、现代文明成果的包容借鉴。以下所述体现“文化自觉”的是( )①文化不过是经济的附属、产业的点缀、财政的包袱②坚守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当代先进文化③做国家、民族的文化的建设者、创造者、传承者④中国人民在浴血奋战的革命斗争中、在艰苦创业的建设实践中、在波澜壮阔的改革进程中,形成了优秀的文化传统,锻造了独特的文化精神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13、胡杨树生长在中国西北浩瀚的沙漠中,它扎根深,抗干旱,迎风沙,耐盐碱,生命力极强。人们赞美它“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称其为“英雄树”,誉之为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精神象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①可以激发人昂扬的精神状态,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积极的反作用②可以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相对独立性③可以调动人的精神能量,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特殊决定作用④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12\n14、为攻克在全球肆虐的埃博拉病毒,中外许多科学家进行了不懈努力,尽管目前还没有找到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方法,但只要投入人力物力进行研究,应该很快对病毒有所认识。材料体现的认识论道理是( )A.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B.人们可以认识和创造规律C.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15、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A.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B.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C.自然界中可以直接感知的事物D.世界上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总称16、2022年6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白皮书,以大量事实和数据介绍了“一国两制”政策在香港取得的成就,说明“一国两制”是香港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这表明( )A.科学构想源自实践,根本目的在于获得真理B.实践决定认识,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C.真理是发展的,是实践与理论具体的历史的统一D.真理是客观的,真理能够精准预测现实的发展17、2022年南京青奥会吉祥物“砳砳”以雨花石为创意源泉,用动感、现代的方式对雨花石的自然形态进行了艺术抽象处理。这表明( )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C.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D.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18、“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亏,日有所损。”下列与此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A.因地制宜,因时制宜B.和实生物,同则不继C.奢靡之始,危亡之渐D.一着不慎,全盘皆输19、2100多年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连接欧亚的陆上“丝绸之路”,2000多年前,中国凭借航海技术开通了与东南亚的海上“丝绸之路”。同样新时期,沿着陆海两条“古丝绸之路”构建经济走廊,将给中国以及沿线国家、地区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从中可以看出A.人们可根据自己主观需要建立新的联系B.联系方式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C.只要加强联系,就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D.事物间的联系具有条件性和多样性20、19世纪,科学家发现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20世界初,科学家发现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认识到原子核该由质子和种子构成。现在,科学家正在对质子和中子的内部结构进行研究。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过程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B.彻底认识世界是不可能的C.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D.随着实践的发展总会发现真理中的错误21、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无论是我国的经济总量,还是综合国力,都有大幅度增加和提升;但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没有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没有变。下列对材料中的“变”与“没有变”理解正确的是( )①“变”是事物的绝对运动,“没有变”是事物的相对静止②“变”的是部分,“没有变”的是整体,整体决定部分③“变”与“没有变”构成一对矛盾,决定了事物的发展④“变”的是量,“没有变”的是质,量变是质12\n变的必要准备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22、春晚小品《扶不扶》中,台词“人倒了还可以扶起来,人心倒了可就扶不起来了”受到观众广泛热议,引起社会对道德正能量的更多思考,激发了人们良好的精神风貌。这表明( )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B.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有调节作用C.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D.意识对于改造世界具有促进作用23、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的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税率,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这说明了税收具有( )A.强制性B.无偿性C.固定性D.确定性24、一个公司能否经营成功取决于很多因素,主要有( )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②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③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④致力于企业兼并,努力实现企业重组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25、孔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今天看来,这一观点中的合理成分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益启示是( )①要高度重视个人消费品的分配问题②要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原则③要防止收入分配差距过分扩大④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6、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同一篮子的投资理念,强调的是重视股票、债券等投资方式的( )A.流动性B.灵活性C.风险性D.稳定性27、2022年9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大成立6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我国建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一套政治制度安排,符合中国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能有效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促进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上述材料表明(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④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推动生产力的发展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28、我国外交部严正指出:香港是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香港事务纯属中国内政,中国反对任何外来势力支持“占领中环”等非法活动。这表明( )A.国际关系的实质是维护国家间的共同利益B.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D.主权国家享有平等权和自卫权29、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前提②民族团结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③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的物质基础④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0、近来,全国公安机关集中开展了打击网络有组织制造传播谣言等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多个知名“网络大V”因杜撰谣言受到了相应的法律制裁。这说明( )①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对敌人专政②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12\n③公民要在法律范围内行使政治自由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第二部分非选择题(40分)31、(12分)党的十八大报告决定,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紧紧围绕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并进一步强调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绝不是简单的喊口号,党员干部要真正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查问题,找不足,寻良药,真正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1)上述材料体现了唯物论的什么道理?(6分)(2)请从认识论的角度阐明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的理论依据(6分)32.(12分)2022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聚焦依法治国。材料一:会议指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这说明法治建设不是一个方面、一个部门、一个地方、一个行业的孤立事项,而是全党、全国、全社会的共同事业。法治建设不能只是一个环节或者某些环节的工作,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全环节、全过程的发展,是整体推进、协同发展的综合性系统工程。(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分析我国的法治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6分)材料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国家治理的一切活动都将并入法治的轨道运行,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成为所有社会成员必备的素质。(2)作为中学生,你准备如何提高自己的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并从哲学角度谈谈这样做的依据。33、(16分)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加快城镇化建设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战略目标。但是,当前存在一些过于依靠行政命令强制推动城镇化建设,不尊重市场规律,盲目扩张工业园区,“被城市化”、“造城运动”的现象。从乡村变为乡镇,小桥流水不见了;从瓦房变成了楼房,邻居不见了。这样的城镇化抹杀了记忆,割裂了传统,背离了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注意保留原始村庄原始风貌,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城镇化建设要注意保留原始村貌的道理。(9分)(2)结合材料,运用政府的相关知识,说明政府在推动“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城镇化建设中如何用好权力。(7分)12\n益阳市六中2022年下学期期终考试高二文科政治参考答案非选择题(40分)31题(12分)答案(1)(6分)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报告决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党员深入基层、一线,查问题找不足,体现了这一点。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体现了意识的作用。(2)(6分)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目的和归宿。②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33、(16分)答案(1)(9分)①文化具有多样性。乡村承载着不同地域的特色文化,保留原始村貌有利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乡村文明是城市文明相互借鉴、吸收、融合和共同发展。(3分)②文化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乡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保留原始村貌有利于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3分)③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乡村文化孕育着中华文化,原始村貌寄托了人们的乡情乡思,有利于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民族凝聚力。(3分)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