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一中2022届高三11月月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14.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方法叫做“微元法”,下列几个实例中应用到这一思想方法的是()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时,用有质量的点来代替物体,即质点B.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与某一个力产生的效果相同,用这个力代替那几个力,这个力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C.为计算弹簧弹力做的功,把拉伸弹簧的过程分为很多小段,拉力在每小段可以认为是恒力,用各小段做功的代数和代表弹力在整个过程中做的功D.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15.如图所示,某人沿着倾角为45°的楼梯从一楼A位置走到了二楼B位置,如果楼梯间的宽度为L,则人的位移为( )A.2L B.L C.L D.L1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框架放在水平地面上,轻弹簧上端固定在框架上,下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上下振动时,框架始终没有跳起.当框架对地面的压力为零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g为重力加速度)( )A.g B.g C.0 D.g17.空间有一沿x轴对称分布的电场,其电场强度E随x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点的电势最低B.x1和x3两点的电势相等C.x2和-x2两点的电势相等D.x2的电势最高18.在某星球表面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一个物体,若物体只受该星球引力作用,万有引力常量为G,忽略其他力的影响,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已知该星球的直径为d,可推算出这个星球的质量为( )A.B.C.D.19.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速度v0匀速行驶,发动机功率为P,牵引力为F0,在t1时刻,司机减小了油门,使汽车的功率立即减小一半,并保持该功率继续行驶,到t2时刻,-9-\n汽车又恢复了匀速直线运动(设整个过程中汽车所受的阻力不变).在图中能正确反映汽车牵引力F、汽车速度v在这个过程中随时间t变化的是( ) A BC D20.竖直细杆上套有一个质量为1kg的小圆环,圆环左侧系住一劲度系数k=500N/m的轻弹簧,已知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圆环始终静止,则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当弹簧伸长量x=2.5cm时,圆环与竖直杆的摩擦力为零B.当弹簧伸长量x=0.5cm时,圆环与竖直杆的弹力F=1.5NC.保持弹簧伸长量不变,适度减小θ,圆环与细杆之间的弹力变小D.保持弹簧伸长量不变,适度减小θ,圆环与细杆之间的摩擦力变小21.如图所示,两平行金属板水平放置,板长为L,板间距离为d,板间电压为U,一不计重力、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以初速度v0沿两板的中线射入,经过t时间后恰好沿下板的边缘飞出,则( )(重力忽略不计)A.在前时间内,电场力对粒子做的功为UB.在后时间内,电场力对粒子做的功为UqC.在粒子下落的前和后过程中,电场力做功之比为1∶1D.在粒子下落的前和后过程中,电场力做功之比为1∶2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5题~40题为选考题,根据要求选择作答。22.(9分)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动能定理”,图中小车中可放置砝码,实验中小车碰到制动装置时,钩码尚未到达地面,打点计时器工作频率为50Hz.图Z213(1)实验的部分步骤如下:①在小车中放入砝码,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在小车后端,用细线连接小车和钩码;-9-\n②将小车停在打点计时器附近,________,________,小车拖动纸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列点,________;③改变钩码或小车中砝码的数量,更换纸带,重复②的操作.(2)如图是在钩码质量为0.03kg、砝码质量为0.02kg时得到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择起始点O及A、B、C、D和E五个计数点,可获得各计数点到O的距离x及对应时刻小车的瞬时速度v,请将C点的测量结果填在表1中的相应位置.(3)在小车的运动过程中,对于钩码、砝码和小车组成的系统,__________________做正功,__________________做负功.(4)实验小组根据实验数据绘出了如下图所示的图线(其中Δv2=v2-v),根据图线可获得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验证“动能定理”,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摩擦力和。 表1 纸带的测量结果测量点x/cmv/(m·s-1)O0.000.35A1.480.40B3.200.45CD7.150.54E9.410.60 23.(6分)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用图8所示电路可以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图中R0-9-\n是定值电阻,通过改变R的阻值,测出R0两端的对应电压U12,对所得的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就可以实现测量目的,根据实验数据在—R坐标系中描出坐标点,如图9所示.已知R0=150Ω,请完成以下数据分析和处理. 图8 图9(1)图9中电阻为________Ω的数据点应剔除;(2)在坐标纸上画出—R关系图线;(3)图线的斜率是________V-1·Ω-1,由此可得电池的电动势Ex=________V.(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4.(12分)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AB为水平放置的绝缘粗糙轨道,CD为竖直放置的足够长绝缘粗糙轨道,AB与CD通过四分之一绝缘光滑圆弧形轨道平滑连接,圆弧的圆心为O,半径R=0.50m,轨道所在空间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的大小E=1.0×104N/C,现有质量m=0.20kg、电荷量q=8.0×10-4C的带电体(可视为质点),从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已知xAB=1.0m,带电体与轨道AB、CD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假定带电体与轨道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求:(取g=10m/s2)(1)带电体运动到圆弧形轨道C点时的速度;(2)带电体最终停在何处.25.(20分)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台面上静置一质量mA=0.9kg的长木板A,A的右端用轻绳绕过光滑的轻质定滑轮与质量mc=0.9kg的物体C栓接。当C从静止开始运动下落高度为h=0.4m时,在木板A的最右端轻放一质量为mB=3.6kg的小铁块B(可视为质点),A、B间的动摩擦因数=0.25,最终B恰好未从木板A滑落,g取10m/s2,求:(1)刚放铁块B时,A的速度大小;(2)木板A的长度L;-9-\n(3)若当B轻放在木板A的最右端的同时,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其他条件不变,在保证B能滑离木板A的条件下,则A、B间因摩擦而产生热量的最大值多大。35.【物理—选修3-5】(15分)(1)下列关于近代原子物理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氢原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要释放一定频率的光子,同时电子的动能增加B.太阳源源不断的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其能量的来源就是太阳本身的核裂变C.原子的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的越牢固D.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原因在于该束光的波长太长E.氡222的半衰期为3.8天,则质量为4g的氡222经过7.6天还剩下1g的氡222(2)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小车和木箱紧挨着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冰面上,质量为2m的小孩站在小车上用力向右迅速推出木箱,木箱相对于冰面运动的速度为,木箱运动到右侧墙壁时与竖直墙壁发生弹性碰撞,反弹后能被小孩接住,求:①小孩接住箱子后共同速度的大小.②若小孩接住箱子后再次以相对于冰面的速度将木箱向右推出,木箱仍与竖直墙壁发生弹性碰撞,判断小孩能否再次接住木箱.湛江一中2022届高三第一学期第(11)月考物理科测试题参考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答案CDDCAADABCBC14.C15.D [解析]由A到B的水平位移为L,竖直位移为2L,因此总的位移为=L,选项D正确.16.D [解析]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所受合外力为(M+m)g,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m)g=Ma′+ma,因框架始终没有运动,所以a′=0,故a=g,选项D正确.-9-\n17.答案 C解析 在坐标原点O右侧,沿x轴正方向,电场强度先变大后变小,电势一直降低,故O点电势不是最低;x1和x3两点的电势不相等,故A、B错误;电场关于坐标原点O对称分布,则x2和-x2两点的电势相等,C正确.18.A [解析]物体在星球表面做竖直上抛运动,根据匀变速运动规律得h=,解得g星=,物体在星球表面上时,由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得G=mg星,解得M=,A正确.19.AD [解析]汽车以功率P、速度v0匀速行驶时,牵引力与阻力平衡.当司机减小油门,使汽车的功率减小为时,根据P=Fv知,汽车的牵引力突然减小到原来的一半,即F=F0,而阻力没有变化,则汽车开始做减速运动,由于功率保持为,随着速度的减小,牵引力逐渐增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汽车的加速度逐渐减小,做加速度减小的变减速运动.当汽车再次匀速运动时,牵引力与阻力再次平衡,大小相等,由P=Fv知,此时汽车的速度为原来的一半.A、D正确.20.解析: kxcos37°=mg时,圆环与竖直杆的摩擦力为零,此时x=2.5cm,A对;弹簧伸长量x=0.5cm时,圆环与竖直杆的弹力F=kxsin37°=1.5N,B对;保持弹簧伸长量不变,适度减小θ,F=kxsinθ随之变小,C对;保持弹簧伸长量不变,适度减小θ,弹簧弹力的竖直分量增大,但初始状态摩擦力的方向未知,故不能断定其摩擦力的变化情况,D错.答案: ABC21.答案 BC解析 粒子在两平行金属板间做类平抛运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前后两个的时间内沿电场线方向的位移之比为1∶3,则在前时间内,电场力对粒子做的功为Uq,在后时间内,电场力对粒子做的功为Uq,选项A错,B对;由W=Eq·x知在粒子下落的前和后过程中,电场力做功之比为1∶1,选项C对,D错.22.(9分)(1)接通电源 释放小车 断开开关(2)5.06 0.49 (3)钩码所受的重力 小车所受的摩擦阻力(4)小车末、初速度的二次方之差与位移成正比 小车的质量(每空1分)23.答案(6分) (1)80(2分) (2)见解析图 (2分)(3)4.44×10-3 1.50(2分)解析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Ex=U12+I(R+rx)-9-\n把I=代入上式得Ex=U12+(R+rx)变形得=++R从上式看出和R是线性关系,图象是直线,应剔除R=80Ω的数据点,根据所描点画出的-R图线是直线(大多数点落在直线上),如图所示,图线的斜率k=,由图象取两点(0,0.72)和(180,1.52),得出k=V-1·Ω-1≈4.44×10-3V-1·Ω-1,Ex==V≈1.50V.24(12分).答案 (1)10m/s,方向竖直向上 (2)C点上方到C点的竖直距离为m处(1)设带电体到达C点时的速度为v,从A到C由动能定理得:qE(xAB+R)-μmgxAB-mgR=mv2(3分)解得v=10m/s(1分)(2)设带电体沿竖直轨道CD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从C到D由动能定理得:-mgh-μqEh=0-mv2(2分)解得h=m(1分)在最高点,带电体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Ffmax=μqE=4N,(2分)重力G=mg=2N(1分)因为G<Ffmax(1分)所以带电体最终静止在C点上方到C点的竖直距离为m处.(1分)25.(20分)解:-9-\n35.答案:(1)ADE(5分)(2)(10分)解①取向左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推出木箱的过程中:,(2分)接住木箱的过程中:(2分)-9-\n.(1分)②若小孩第二次将木箱推出,根据动量守恒定律(2分)(2分)故无法再次接住木箱.(1分)-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