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习水县第一中学高一年级2022-2022学年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列关于加速度和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就越大B.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又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C.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D.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2.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0时的速度为2m/s,t=1s时的速度为4m/s,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物体的加速度为A.2m/sB.-2m/sC.2m/s2D.-2m/s23.滑块以某一初速度冲上斜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斜面顶端时的速度恰好为零。以知滑块通过斜面中点时的速度为υ,则滑块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A.B.C.D.4.一辆汽车运动原来的速度是v1一段时间t后的速度是v2用△v表示这一过程中的速度的变化量,则下面四图中能正确表示这三个物理量关系的是()5.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第一段5m位移所用的时间为2s,紧接着通过下一段10m位移所用时间为1s。则该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A.3m/s2B.4m/s2C.5m/s2D.6m/s26.(4分)(2022秋•吉林校级期中)2022年北京奥运会上美国游泳名将菲尔普斯一举拿下了8枚金牌并刷新了7项世界纪录,成为奥运会历史上最伟大的运动员.“水立方”的泳池长50m,在100米蝶泳中,测得菲尔普斯在10s末的速度为1.8m/s,50m时的速度为2.2m/s,50.58s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2.4m/s,则他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A.1.98m/sB.2.4m/sC.2.2m/sD.0m/s7.下列运动的物体,能当作质点处理的是A.研究地球四季的变化,自转中的地球B.研究前进中汽车车轮的转动,前进中的汽车C.裁判员在打分过程中,在冰面上旋转的花样滑冰运动员7\nD.研究火车北京到上海的行驶时间,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8.水平地面上两个质点甲和乙,同时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线如图所示,在0-4s内下列关于甲乙质点的运动判断正确的是A.前2s乙质点追甲质点,2s后甲质点追乙质点B.2s时甲乙质点速度相等,相距最远C.在第4s内,甲质点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质点的平均速度D.在第4s末乙质点追上甲质点,4s后甲质点不可以再次追上乙质点9.一物体自空中的A点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1s后物体的速率变为10m/s,则此时物体的位置和速度方向可能是(不计空气阻力,g=10m/s2)()A.在A点上方,速度方向向下B.在A点上方,速度方向向上C.正在A点,速度方向向下D.在A点下方,速度方向向下10.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火车,在第10秒末的速度为2m/s.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10s内通过的路程为l0mB.每秒速度变化0.2m/sC.10s内平均速度为1m/sD.第10s.内通过2m11.动车组列车以平均速度v从甲地开到乙地所需的时间为t,该列车以速度v0从甲地出发匀速前进,途中接到紧急停车命令紧急刹车,列车停车后又立即匀加速到v0继续匀速前进,从开始刹车至加速到v0的时间是t0(列车刹车过程与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相等),若列车仍要在t时间内到达乙地,则动车组列车匀速运动的速度v0应为()A.B.C.D.12.(单选)在地面附近,存在着一个有界电场,边界MN将空间分成上下两个区域I、II,在区域II中有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在区域I中离边界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一个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A,如图甲所示,小球运动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则()A.小球受到的重力与电场力之比为5:3B.在t=5s时,小球经过边界MNC.在小球向下运动的整个过程中,重力做的功大于电场力做功D.在1s~4s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先减小后增大7\n第II卷(非选择题)二、实验题13.(6分)为了探究“合外力做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的实验,某实验小组使用如图所示的水平气垫导轨装置进行实验。其中G1、G2为两个光电门,它们与数字计时器相连,当滑行器通过G1、G2光电门时,光束被遮挡的时间分别为t1、t2都可以被测量并记录,滑行器连同上面固定的一条形挡光片的总质量为M,挡光片宽度为D,两光电门间距离为x,绳悬吊的砝码的质量为m(m远小于M),重力加速度为g。滑行器从G1到G2的过程中增加的动能为________________,合力对滑行器做的功为_________________。(用t1、t2、D、x、M、m和g表示)14.(14分)如果公路上有一列汽车车队以10m/s的速度正在匀速行驶,相邻车间距为25m,后面有一辆摩托车以20m/s的速度同向行驶,当它距离车队最后一辆车25m时刹车,以0.5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摩托车在车队旁边行驶而过,设车队车辆数足够多,求:(1)摩托车从赶上最后一辆车到离开最后一辆车,共经历多长时间?(2)摩托车最多与几辆汽车相遇?最多与车队中汽车相遇几次?三、计算题15.(12分)公路上行驶的两辆汽车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当前车突然停止时,后车司机可以采取刹车措施,使汽车在安全距离内停下而不会与前车相碰。通常情况下,人的反应时间和汽车系统的反应时间之和为1s。当汽车在晴天干燥沥青路面上以108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安全距离为120m。设雨天时汽车轮胎与沥青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晴天时的2/5,若要求安全距离仍为120m,求汽车在雨天安全行驶的最大速度。16.(14分)如图所示,AB是一段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轨道,高度为h,末端B处的切线方向水平.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体P从轨道顶端A处由静止释放,滑到B端后飞出,落到地面上的C点,轨迹如图中虚线BC所示.已知它落地时相对于B点的水平位移OC=l.现在轨道下方紧贴B点安装一水平传送带,传送带的右端与B的距离为7\n.当传送带静止时,让P再次从A点由静止释放,它离开轨道并在传送带上滑行后从右端水平飞出,仍然落在地面的C点.(不计空气阻力)(1)求P滑至B点时的速度大小;(2)求P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3)当传送带运动时(其他条件不变),P的落地点为仍为C点,求传送带运动方向及速度v的取值范围.17.(8分)动车组是城际间实现小编组、大密度的高效运输工具,以其编组灵活、方便、快捷、安全、可靠、舒适等特点而备受世界各国铁路运输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的青睐.几节自带动力的车厢加几节不带动力的车厢编成一组,就是动车组.假设有一动车组由六节车厢连接而成,每节车厢的总质量均为m=8×104kg.其中第一节、第二节带动力,他们的额定功率分别是P1=2×107W和P2=1×107W(第一节车厢达到额定功率如功率不够用时启动第二节车厢),车在行驶过程中阻力恒为重力的0.1倍(g=10m/s2)(1)求该动车组的最大行驶速度;(2)若列车以1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启动,求t=10s时,第一节和第二节车厢之间拉力的值。物理答案选择:7\n1_5DCA(BC)C6_10DD(BD)BD11_12CD13.,试题分析:由于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很短,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近似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滑块经过光电门的速度滑块经过光电门的速度为:,;根据,得.在实验中,m远小于M,可认为m的重力等于滑块所受的合力,此时合力对滑行器做的功等于重力对m做的功,即W=mgx.考点:本题考查探究动能定理。14.(1);(2)4辆,7次试题分析:(1)设摩托车与相距最近的汽车相遇需要的时间为则有位移关系:(4分)代入数据,化简得:解得:(1分),(1分)即摩托车离开车队时,摩托车没有停止(1分)两车相遇经历的时间(1分)(2)设摩托车与某一辆汽车速度相同时需要时间则有(1分)解得:t=20s(1分)在此段时间内摩托车前行距离(1分)汽车前行距离(1分)摩托车相遇的汽车数为(1分)7\n最多相遇(1分)考点:本题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追击与相遇.15.20m/s试题分析:晴天时,设速度为v1,反应时间为t,加速度为a1,雨天时,设速度为v2,加速度为a2,有x=v1t+,μmg=ma1,μmg=ma2,x=v2t+,由上面几个方程可得:v2=20m/s。16.(1);(2);(3)方式一:当传送带向右运动时,若传送带的速度,即时,物体在传送带上一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离开传送带的速度仍为,P的落地点仍为C点。(2分)方式二:当传送带向左运动时,速度无大小要求,物体都一直做匀减速运动,离开传送带的速度仍为,P的落地点仍为C点;(2分)试题分析:(1)物体P在AB轨道上滑动时,根据动能定理有(2分)P滑到B点时的速度为(1分)(2)当没有传送带时,物体离开B点后做平抛运动,运动时间为t,则有:(1分)当B点下方的传送带静止时,物体从传送带右端水平抛出,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也为t,水平位移为,因此物体从传送带右端抛出的速度:(2分)由牛顿第二定律得:(1分)由运动学公式得:(2分)解得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分)(3)方式一:当传送带向右运动时,若传送带的速度,即时,物体在传送带上一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离开传送带的速度仍为,P的落地点仍为C点。(2分)7\n方式二:当传送带向左运动时,速度无大小要求,物体都一直做匀减速运动,离开传送带的速度仍为,P的落地点仍为C点;(2分)考点:牛顿第二定律、抛体运动、动能定理、匀变速直线运动17.(1)62.5m/s(2)试题分析:(1)该动车组以最大速度行驶时满足阻力与牵引力相等,有最大速度时动车组以额定功率行驶。动车组受到的阻力得最大速度(2)列车匀加速启动,当t=10s时,v=at=10m/s此时牵引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a解得此时机车输出功率:P<P1,即此时只有第一节车厢提供动力。对后五节车厢:)’-)’=5ma阻力:解得此时第一、二节车厢之间的拉力: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