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一中高一上期化学竞赛测试题一1.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A.氨水B.硝酸C.醋D.卤水2.化学无处不在,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B.可用蘸浓盐酸的棉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C.碘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D.黑火药由硫磺、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总数为N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B.28g乙烯(C2H4)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AC.常温常压下,92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AD.常温常压下,22.4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4.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8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AB.2L0.5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微粒数为2NA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D.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A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00molNaCl中含有6.02×1023个NaCl分子B.1.00molNaCl中,所有Na+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6.02×1023C.欲配置1.00L1.00mol·L-1的NaCl溶液,可将58.5gNaCl溶于1.00L水中D.电解58.5g熔融的NaCl,能产生22.4L氯气(标准状况)、23.0g金属钠6.如果ag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c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式中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A.(22.4bc/aNA)LB.(22.4ab/cNA)LC.(22.4ac/bNA)LD.(22.4b/acNA)L班级姓名分数123456789107.已知同温同压下不同气体的体积数之比等于分子数之比。如图,一密闭气缸被一不漏气可滑动的活塞隔开。在室温下将右边气体点燃,反应后冷却至室温,活塞最终静止于气缸中点(液体体积忽略不计)。则原H2和O2的体积比可能是A.2:7B.7:2C.4:5D.8:18.等物质的量的N2、O2、CO2混合气体通过Na2O2后,体积变为原体积的(同温同压),这时混合气体中N2、O2、CO2物质的量之比为A.3∶4∶1B.3∶3∶2C.6∶7∶3D.6∶9∶09.在aLAl2(SO4)3和(NH4)2SO4的混合物溶液中加入bmolBaCl2,恰好使溶液中的离子完全沉淀;如加入足量强碱并加热可得到cmolNH3气,则原溶液中的Al3+离子浓度(mol/L)为 10.用密度为1.32g/cm3的硫酸溶液逐滴滴入到BaCl2溶液中,直到沉淀恰好完全为止。已知所生成的溶液的质量等于原BaCl2溶液的质量,则H2SO4溶液的浓度为A.21.9%B.42.1%C.13.5mol/LD.5.67mol/L附加题:11.将NO2、NH3、O2的混合气体33.6L,通过稀硫酸后,溶液质量增加36.4g,气体体积缩小为11.76L(标况下),剩余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则原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提示:4NO2+O2+2H2O=4HNO3郑州一中高一上期化学竞赛测试题一答案12345678910BCDCBABCACBD11.剩余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结论:O2可求算出剩余的氧气的质量为11.76÷22.4×32=16.8g将NO2、NH3、O2的混合气体,通过稀硫酸后,溶液质量增加36.4g-----注意:①NH3溶于水后呈碱性,被硫酸吸收;②4NO2+O2+2H2O==4HNO3结论:36.4g是混合气体中NH3,NO2及部分参与反应的O2的质量之和.所以,再加上剩余的O2即为原混合气体的质量总和,为:36.4+16.8=53.2g相对分子质量=平均摩尔质量(数值相等)=总质量/总物质的量=53.2g/1.5mol=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