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余姚中学2022-2022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K-39Mg-24Cl-35.5Ca-40第Ⅰ卷(选择题,共4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3小题,共46分。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A.根据碳酸钠溶于水呈碱性,碳酸钠既属于盐,又属于碱B.根据物质是否能导电,将物质分为电解质、非电解质C.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D.根据化学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2海水中含有大量的化学元素,自然界中的有些元素主要存在于海水中。下列元素中,被称为“海洋元素”的是A.钠B.碘C.溴D.氯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H3O+和OH-中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B.35Cl2与37Cl2属于同一种物质C.235U和238U互为同位素,物理性质几乎相同,化学性质不同D.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一元素4.厨房中的化学知识很多,下面是有关厨房中的常见操作或者常见现象,其中发生的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食物长时间放置后变质腐败B.燃烧液化石油气为炒菜提供热量C.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D.烧菜用过的铁锅出现红棕色斑迹5.下列有关物理量相应的单位表达错误的是A.摩尔质量g/molB.气体摩尔体积mol/LC.阿伏伽德罗常数mol-1D.密度g/cm36.下列有关物质性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氧化钠B.钠是一种强还原剂,可以把钛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C.将灼热的铜丝放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生成棕黄色的雾D.Fe(OH)3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并沉降,因而可用于净水9\n7.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取用金属钠时,所需用品一般有小刀、镊子、滤纸、玻璃片B.金属钠与Ca(HCO3)2溶液反应时,既有白色沉淀又有气体逸出C.生理盐水的质量分数为0.9%,与人体的血液中含量相同,它的溶质是NaClD.Na2O2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Na2O2是碱性氧化物8.用固体NaOH配制250mL0.2mol·L-1的NaOH溶液,下列操作会导致溶液浓度偏高的是A.在托盘天平的两托盘中分别放等质量的纸,称取2.0gNaOH固体B.将NaOH固体在烧杯中溶解后迅速小心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C.定容时不小心加水超过了刻度线,此时迅速用胶头滴管吸出一些D.摇匀后发现凹液面最底点低于刻度线,再补加蒸馏水到凹液面最底点与刻度线相平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饱和食盐水可制得金属钠和氯气B.通过化学反应从海水中可提取氯化钠、溴、碘等物质C.为了增强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性可用盐酸酸化D.ClO2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黄绿色气体,除用于杀菌消毒外,还广泛用于环保、漂白、除臭等方面。10.下列物质与其用途相符合的是①Na2CO3—发酵粉②AgBr—制胶卷,感光纸③AgI—人工降雨④I2—预防甲状腺肿大⑤金属镁—信号弹⑥Na2O2—漂白织物A.②③⑤⑥B.①③④⑤C.②③④D.①②③⑤⑥11.下面叙述中错误的是A.氯水应保存在棕色的细口试剂瓶中B.少量液溴应保存在磨口玻璃塞试剂瓶中,并加少量水进行水封C.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气体不一定是氯气D.碘易溶于酒精,所以用酒精从碘水中萃取碘12.在无色透明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K+、Na+、HCO3-、OH-B.Cl-、Cu2+、CO、K+9\nC.NH4+、K+、OH-、SO42-D.K+、Mg2+、Cl-、SO42-13.下列关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比较中,错误的是A.二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B.可以用澄清石灰水对二者进行鉴别,能产生白色沉淀的为碳酸钠C.等质量的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与足量盐酸反应,后者更剧烈,前者产生二氧化碳少D.将二氧化碳通入到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有浑浊产生,原因之一是碳酸钠溶解度更大14.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Na2O2晶体中阴离子数为2NAB.常温常压下,48gO3含有的分子数为NAC.标准状况下,33.6L的四氯化碳(CCl4)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5NAD.常温常压下,7.1gCl2与足量的Fe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3NA15.据《科学》杂志报道:科学家们已大量制造出反物质中的反氢原子,认为反物质研究领域的前景“正前所未有的光明”反原子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电性与原子的电性刚好相反…假若发现反氯离子,请运用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大胆设想反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A.B.C.D.16.如图所示,两个连通容器用活塞分开,左右两室(体积相同)各充入一定量NO和O2,且恰好使两容器内气体密度相同。已知2NO+O2==2NO2,打开活塞,使NO与O2充分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开始时左右两室分子数相同B.反应开始后NO室压强增大C.最终容器内密度与原来相同D.最终容器内仍然有NO剩余17.在一定条件下,分别以高锰酸钾、氯酸钾和过氧化氢为原料制取氧气,当制得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氧气时,三个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A.1:1:1B.4:3:2C.2:3:1D.2:2:11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醋酸与氨水反应:CH3COOH+NH3•H2O═CH3COO-+NH4++H2OB.氯气跟水反应:Cl2+H2O=2H++Cl-+ClO-C.钠跟水反应:Na+2H2O=Na++2OH-+H2↑9\nD.硫酸铜溶液跟氢氧化钡溶液反应:Ba2++SO42-=BaSO4↓19.将0.2molMnO2和50mL12mol·L-1盐酸混合后缓慢加热,反应完全后向留下的溶液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生成AgCl沉淀,物质的量为xmol(不考虑盐酸的挥发),则x的取值范围是A.x=0.3B.x<0.3C.0.3<x<0.6D.以上结论都不对20.有碳酸钠、碳酸氢钠、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组成的混合物27.2g,把它们溶于足量的水里,此时溶液中的Ca2+、CO32-、HCO3-全部转化沉淀,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最后得到白色固体物质共29g,则原混合物中含Na2CO3的质量为:A.1.8gB.5.3gC.10.6gD.无法计算21.著名化学家徐光宪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表彰他在稀土萃取理论方面作出的贡献。已知:金属铈(稀土元素)在空气中易氧化变暗,受热时燃烧,遇水很快反应。(注:铈常见的化合价为+3和+4,氧化性:Ce4+>Fe3+>I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铈溶于氢碘酸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e+4HI==CeI4+2H2↑B.Ce2(SO4)3溶液与硫酸铁溶液混合,其离子方程式为:Ce3++Fe3+==Ce4++Fe2+C.金属Ce保存时可以用水封来隔绝空气,防止被氧化D.铈元素如果要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其位置应靠近Na元素22.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Cl和NaHCO3混合物中NaHCO3质量分数的是A.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克B.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C.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克固体D.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23.某学生用Na2CO3和KHCO3组成的某混合物进行实验,测得如表数据(盐酸逐滴滴加,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且不考虑HCl的挥发)下列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实验序号①②③④盐酸体积/mL50505050固体质量/g3.066.129.1812.24生成气体体积/L(标况)0.6721.3441.5681.344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1B.原混合物样品中n(Na2CO3):n(KHCO3)=1:19\nC.实验②中,混合物过量D.实验④反应后,至少需继续加入40mL的该盐酸才能把12.24g的混合物全部反应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4分)二、简答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48分。)24.(6分)①漂白粉②HClO③CO2④固体BaSO4⑤石墨⑥小苏打⑦熔融MgCl2⑧纯醋酸⑨酒精(1)上述属于非电解质的是(用序号回答,下同)(2)属于弱电解质的是;属于强电解质的且能导电的是25.(6分)按要求完成以下几个小题:(1)实验室制取氯气的离子方程式(2)二氧化氯(ClO2)作为一种高效强氧化剂,可用KClO3和草酸(H2C2O4),稀硫酸,水浴加热制备。反应后产物中有ClO2、CO2和一种酸式盐等,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写出工业上制备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ABCDEFGA------↓B----↓↓↓C--―↓—↓↓D-↓-↓↓↓E-↓-↓-↓-F-↓↓↓↓-↓G↓↓↓↓-↓-26.(9分)有A、B、C、D、E、F、G,7瓶不同物质的溶液,它们各是Na2CO3、Na2SO4、KCl、AgNO3、MgCl3、Ca(NO3)2和Ba(OH)2溶液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各取少量溶液进行两两混合,实验结果如表所示。表中“↓”表示生成沉淀或微溶化合物,“-”表示观察不到明显变化。试回答下面问题。(已知AgOH微溶于水)(1)A的化学式是,G的化学式是。判断理由是。(2)写出其余几种物质的化学式。B:,C:,D:,E:,F:。27.(13分)我国有丰富的海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海水资源是当前科学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下图是某化工厂对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的示意图:9\n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混合物B的名称;(2)写出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3)粗盐中含有Ca2+、Mg2+、SO42-等杂质,精制时所用的试剂为:①盐酸②氯化钡溶液③氢氧化钠溶液④碳酸钠溶液以上试剂添加的顺序可以为;A.②③④①B.③④②①C.④③②①D.③②④①(4)提取粗盐后剩余的海水(母液)中,可用来提取Mg和Br2。母液用来提取Mg和Br2先后顺序,甲乙两位工程师有不同观点:甲:母液先提取Mg,后提取Br2乙:母液先提取Br2,后提取Mg请你分析这两个方案是否合适,并分别说明理由;(5将相同质量的镁条分别在a.氧气中;b.氮气中;c.二氧化碳中燃烧,燃烧后所得固体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字母排序回答)28.(14分)实验目的:探究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的溶液滴加酚酞试液先变红后褪色的原因.【分析与猜想】9\n(1)根据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原理:2Na2O2+2H2O═4NaOH+O2↑,往过氧化钠固体完全溶解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本应只会变红而不会褪色,而实验中发现酚酞变红后又褪色.由此提出如下的猜想:A.氧气有漂白性B.氢氧化钠有漂白性C.【实验与判断】请完成表格:实验编号123实验装置NaOH溶液NaOH酚酞KOH酚酞验证猜想()C()实验现象溶液变红后不褪色实验说明1、2的实验中NaOH溶液是用溶于水配制的.(填“氢氧化钠固体”、“氧化钠固体”、“过氧化钠固体”)(2)根据以上实验分析发现:过氧化钠与水反应过程中,钠元素形成了稳定的化合物,溶液中还生成了一种不很稳定、具有漂白性的物质X,X的化学式是(3)结合本实验发现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可以认为存在2步反应。请你尝试写出这2步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请你设计合适的实验方案验证中间产物X的存在:9\n三、计算题:(共6分)29.一定量的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所得混合物用100mL3.00mol·L-1的NaOH溶液(密度为1.12g·mL-1)恰好完全吸收,测得溶液中含有NaClO的物质的量为0.05mol。(不考虑NaClO)(1)原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所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为mol。(3)所用氯气和参加反应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n(Cl2)∶n(H2)=9\n参考答案:1-5DCBCB6-10:DDBDA11-15:DDBBD16-20:CDACC21-23:DBA24(6分):39;28;725:(6分)(1)MnO2+4H++2Cl-=加热=Mn2++Cl2+2H2O(2)(2分)(3)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2分)26:(9分)⑴KCl,AgNO3。混合时只生成一种沉淀的是KCl,生成的是AgCl。(1+1+2分)⑵B:Na2SO4C:MgCl2D:Na2CO3E:Ca(NO3)2F:Ba(OH)2(5分)27:(13分)(1)(2分)石灰乳;(2)2Cl-+2H2O2OH-+H2↑+Cl2↑;(3分)(3)(2分)AD;(4)甲方案不合适,提取Mg时用的Ca(OH)2有剩余,所以通入氯气会和它反应,造成浪费;乙方案合适,电解MgCl2产生的Cl2可用于下一次Br-的氧化;(4分)(5)a<b<c(2分);28.(共14分)(1)氧气和氢氧化钠共同作用具有漂白性(2分)BA氢氧化钠固体(各1分共3分)(2)H2O2(2分)(3)Na2O2+2H2O==2NaOH+H2O2;2H2O2==2H2O+O2(4分)(4)取少量反应后的液体于试管中,加入MnO2,有气泡产生,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说明H2O2存在;或取一定质量的Na2O2余水作用,收集产生的O2小于理论值(3分)29.(共6分)(1)10.7%(2分(2)0.25(2分)(3)3∶2(2分)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