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余姚中学2022-2022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Al-27,S-32,Cu-64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50分)1.2022年12月初,华北大范围遭受今年以来最严重雾霾,环保监测中心研判,本次重污染与燃煤污染排放关系最为密切。开发新能源成为当前国际能源研究的重要课题,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①天然气②生物质能③地热能④石油⑤太阳能⑥氢能A.①②③⑥B.②③④⑥C.③④⑤⑥D.②③⑤⑥2.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而且△H>0的是()A、铝片与稀H2SO4反应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C、灼热的炭与CO2反应D、甲烷在O2中的燃烧反应3.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CaCO3(s)=CaO(s)+CO2(g) △H=+178.5KJ・mol-1,该反应低温才能自发B.通常化学反应的△S越大,越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所以△S>0时反应必能自发C.某反应的△H>0,△S<0,则该反应就不能自发进行D.任何情况下,温度都不可能对反应的方向起决定性作用4.称取两份铝粉,第一份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第二份加入足量的盐酸,若放出的氢气的体积相等(同温同压)。则两份铝粉的质量比为( ) A.1∶2 B.1∶3 C.3∶2 D.1∶1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铝片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Al+2OH-=AlO2-+H2↑B.Cu与浓硝酸反应:Cu+4H++NO3-=Cu2++NO2↑+H2OC.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Al3++3OH-=Al(OH)3↓D.AlCl3溶液中滴入过量的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6.某课外实验小组设计的下列实验合理的是()7.已知NH3难溶于CCl4,如下图所示,下列装置中,不宜用于吸收氨气的是()8.Cu2S与一定浓度的HNO3反应,生成Cu(NO3)2、CuSO4、NO2、NO和H2O,当NO2和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实际参加反应的Cu2S与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7B.1∶9C.1∶5D.2∶9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铝制品的耐腐蚀性强,说明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B.铁板上镀锡属于电化学防护C.生铁中含有碳,抗腐蚀能力比纯铁强D.将海水中的钢铁闸门与电源的负极相连,可防止闸门被腐蚀7\n10.250℃和1.01×105Pa时,反应2N2O5(g)=4NO2(g)+O2(g)△H=+56.76kJ/mol,自发进行的原因()A.是吸热反应B.是放热反应C.是熵减少的反应D.熵增大效应大于焓增大的效应11.在373K时,把0.5molN2O4气体通入体积为5L的真空密闭容器中,立即出现红棕色,化学方程式为N2O42NO2。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A、增加NO2的物质的量B、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C、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变大12.对于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2SO2+O22SO3,改变下列条件,可以提高反应物中的活化分子百分数的是()A.降低温度B.增大压强C.使用催化剂D.增大反应物浓度13.用惰性电极分别电解下列各物质的水溶液,一段时间后,向剩余溶液中加入适量水能使溶液恢复到电解前浓度的是() A.CuSO4 B.Na2SO4C.CuCl2D.NaCl14.肼(H2NNH2)是一种高能燃料,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断裂1mol化学键所需的能量(kJ):N≡N为942、O=O为500、N—N为154,则断裂1molN—H键所需的能量(kJ)是 () A.194 B.391 C.516 D.65815.一些烷烃的标准燃烧热如下表:化合物标准燃烧热(△H/KJ·mol-1) 化合物标准燃烧热(△H/KJ·mol-1)甲烷–891.0正丁烷–2878.0乙烷–1560.8异丁烷–2869.6丙烷–2221.5异戊烷–353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稳定性:正丁烷>异丁烷 B.正戊烷的标准燃烧热大约为:△H=–3540kJ·mol-1 C.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C2H6(g)+7O2(g)=4CO2(g)+6H2O(g)△H=–1560.8kJ·mol-1 D.在101kPa下,甲烷的热值是891.0kJ·g-116.液体燃料电池相比于气体燃料电池具有体积小等优点。一种以液态肼(N2H4)为燃料的电池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用空气中的氧气作为氧化剂,KOH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下列关于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7\nA.该燃料电池持续放电时,正极发生氧化反应,pH变大B.放电时,电流从a极经过负载流向b极C.a极的反应式:N2H4+4OH--4e-===N2↑+4H2OD.其中的离子交换膜需选用阳离子交换膜17.用压强传感器探究生铁在pH=2和pH=4醋酸溶液中发生腐蚀的装置及得到的图像如下: 分析图像,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A.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的速率一样快 B.在酸性溶液中生铁可能发生吸氧腐蚀 C.溶液pH≤2时,生铁发生析氢腐蚀 D.两溶液中负极反应均为Fe–2e-=Fe2+18.在固态金属氧化物电解池中,高温共电解H2O-CO2混合气体制备H2和CO是一种新的能源利用方式,基本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是电源的负极 B.阴极的反应式是:H2O+2eˉ=H2+O2ˉ、CO2+2eˉ=CO+O2ˉ C.总反应可表示为:H2O+CO2=H2+CO+O2 D.阴、阳两极生成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19.工业上常用电解硫酸钠溶液联合生产硫酸和烧碱溶液的装置如图所示,其中阴极和阳极均为惰性电极.测得同温同压下,气体甲与气体乙的体积比约为2: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电极反应式:2H2O+4e-=O2↑+4H+B.离子交换膜d为阴离子交换膜C.丙为硫酸溶液,丁为氢氧化钠溶液D.a电极连接电源的正极作阳极20.某同学组装了如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电极Ⅰ为Zn,其他电极均为Cu。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极Ⅰ发生氧化反应B.相同时间内,电极Ⅱ与电极Ⅳ的质量变化值相同C.电极Ⅲ的电极反应:4OH--4e-===O2↑+2H2OD.电流方向:电极Ⅳ→电流表→电极Ⅰ7\n21.反应A(g)+3B(g)2C(s)+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0.15mol/(L·min)B.v(B)=0.015mol/(L·s)C.v(C)=0.80mol/(L·min)D.v(D)=0.45mol/(L·min)22.X(g)+3Y(g)2Z(g) ΔH=-akJ·molˉ1,一定条件下,将1molX和3molY通入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10min,测得Y的物质的量为2.4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min内,Y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3mol·Lˉ1·sˉ1B.第10min时,X的反应速率为0.01mol·Lˉ1·minˉ1C.10min内,消耗0.2molX,生成0.4molZD.10min内,X和Y反应放出的热量为akJ23.mA(g)+nB(g)pC(g)+qQ(g)当m、n、p、q为任意整数时,达到平衡的标志是:()①体系的压强不再改变②体系的温度不再改变③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④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⑤反应速率VA:VB:VC:VD=m:n:p:q⑥单位时间内mmolA断键反应,同时pmolC也断键反应A.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⑥C.①③④⑤ D.①③④⑥24.某温度时,反应SO2(g)+1/2O2(g)SO3(g)的平衡常数K=50。在同一温度下,反应2SO3(g)2SO2(g)+O2(g)的平衡常数K1应为( )A.2500 B.100C.4×10-4 D.2×10-225.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①NH4I(s)NH3(g)+HI(g);②2HI(g)H2(g)+I2(g)。达到平衡时,c(H2)=0.5mol·L-1,c(HI)=4mol·L-1,则此温度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 )A.9 B.16C.20 D.25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4分)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Fe2O3、SiO2)提纯Al2O3做冶炼铝的原料,提取的操作过程可用以下流程图表示:(1)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③.(2)若①步没有过滤操作而直接进入步骤②,对后面的操作会有什么影响?.27.(6分)某学生利用以下装置探究氯气与氨气之间的反应。其中A、F分别为氨气和氯气的发生装置,C为纯净干燥的氯气与氨气反应的装置。7\n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F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装置A的烧瓶中可装试剂。(3)B装置的名称是;E装置的作用。(4)装置C内出现浓厚的白烟并在容器内壁凝结,另一生成物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通入C装置的两根导管左边较长、右边较短,目的是.28.(7分)化学能与电能可相互转化,根据右图回答问题。(1)若两装置中均为CuSO4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 ①有红色物质析出的是甲装置中的棒,乙装置中的 棒。(填“铁”或“碳”) ②乙装置中阳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2)若两装置中均为饱和NaCl溶液:①甲装置中碳棒上电极反应属于(填“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②乙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若乙装置转移0.1mol e-后停止实验,且溶液体积为1L,则溶液混匀后的C(OH-)=。(不考虑所生成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29.(8分)已知H+(aq)+OH-(aq)===H2O(l) ΔH=-57.3kJ·mol-1。回答有关中和反应的问题。(1)用0.1molBa(OH)2配成稀溶液与足量稀硝酸反应,能放出kJ热量。(2)如图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作用是;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要重复进行三次实验的目的是。(3)若通过实验测定中和热的ΔH,其结果常常大于-57.3kJ·mol-1,其原因可能是.(4)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NH3·H2O)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填“偏大”、“偏小”、“无影响”)。(5)将V1mL1.00mol/LHCl溶液和V2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m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B.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C.NaOH溶液的浓度约为1.00mol·L-1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30.(9分)(1)甲醇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作为燃料,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CO2和H2)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 ①CO(g)+2H2(g)CH3OH(g)△H1②CO2(g)+3H2(g)CH3OH(g)+H2O(g)△H2③CO2(g)+H2(g)CO(g)+H2O(g)△H3 已知反应①中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7\n化学键H-HC-O C≡OH-OC-HE/(kJ•mol-1)4363431075465413由此计算△H1=kJ•mol-1;已知△H2=-58kJ•mol-1,则△H3=kJ•mol-1。(2)燃料电池是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新型发电装置,CH3OH—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碱性(20%—30%的KOH溶液)燃料电池。电池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3)右图是一个电解过程示意图,假设使用CH3OH—空气燃料电池作为本过程中的电源,其中a为电解液,X和Y是两块电极板。①若X为铁,Y为银,a为一定浓度的硝酸银溶液,通电后,Y极板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②若X、Y分别为石墨和铜,a为CuSO4溶液,铜片的质量变化128g,则CH3OH一空气燃料电池理论上消耗标准状况下的空气L(假设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为20%)31.(8分)科学家一直致力于“人工固氮”的方法研究.用N2和H2合成NH3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1)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已知E2=212.4kJ/mol,则该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是 .(2)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 ,E2的变化是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工业上常采用高温高压,使用催化剂的方法改变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在甲乙两个体积均为2L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1molN2、3molH2和1molN2、3molH2、1molHe,反应速率甲 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该反应的△S 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理论上在 条件下可以自发32.(8分)在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t℃70080083010001200K0.60.91.01.72.6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为(填“吸热”或“放热”)反应。(2)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C.v正(H2)=v逆(H2O) D.c(CO2)=c(CO)7\n(3)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该温度下,若向该容器中充入n(CO2)=1mol,n(H2)=1mol,4min末达到平衡,CO2的转化率为,H2的体积分数为.高二化学质量检测卷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50分)12345678910DCCDDABADD11121314151617181920CCBBBCADBC2122232425BCBCC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4分)(1)②FeCl3+3NaOH=Fe(OH)3↓+3NaClAlCl3+4NaOH=3NaCl+NaAlO2+2H2O③2NaAlO2+CO2+3H2O=Na2CO3+2Al(OH)3↓或NaAlO2+CO2+2H2O=NaHCO3+Al(OH)3↓(各1分)(2)①中的不溶物SiO2在操作②中会被NaOH溶解,造成所得Al2O3中混有SiO2(1分)27(6分)(1)MnO2+4H++2Cl-Mn2++Cl2↑+2H2O(1分)(2)生石灰或固体氢氧化钠(1分)(3)干燥管(1分)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1分)(4)3Cl2+8NH3=N2+6NH4Cl(1分)(5)使密度大的氯气与密度小的氨气较快地均匀混合(1分).28.(7分)(1)①碳铁(各1分)②4OH--4e-=2H2O+O2↑或2H2O-4e-=2OH-+O2↑(1分)(2)①还原反应(1分)②2NaCl+2H2O=Cl2↑+H2↑+2NaOH(2分)③13(1分)29.(8分)(1)11.46(1分)(2)环形玻璃搅拌棒(1分) 搅拌,使溶液充分混合(1分)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1分)减少实验过程中的误差(1分)(3)实验中不可避免有少量热量损失 (1分)(4)偏小(1分)(5)B(1分)30.(9分)(1)-100(2分) +42(2分) (2)CH3OH-6e-+8OH-=CO32━+6H2O(2分)O2+4e-+2H2O=4OH-(1分) (3)①Ag-e-=Ag+(1分)②112(1分)31.(8分)(1)N2(g)+3H2(g)2NH3(g)△H2=-92.4kJ•mol-1(2分)120kJ•mol-1(1分)(2)增大(1分)减小(1分)(3)等于(1分)(4)小于(1分)低温(1分)32.(8分)(1)吸热(1分) (2)BC(2分) (3)830(1分) 50%(2分) 25%(2分)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