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余姚中学2022-2022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Cl:35.5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仪器属于碱式滴定管的是ABCD2.下列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铜B.硝酸钾C.氢氧化钠D.蔗糖3.下列能源中属于新能源的是A.煤炭B.石油C.天然气D.生物质能4.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因水解而呈碱性的是A.NaClB.NH4ClC.Na2CO3D.NaOH5.25℃时,下列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小的是A.pH=2的CH3COOH溶液B.0.01mol/LNa2CO3溶液C.0.1mol/L盐酸D.pH=10氨水6.在2A(g)+B(g)=3C(g)+4D(g)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0.5mol·L-1·s-1B.vB=0.3mol·L-1·s-1C.vC=0.8mol·L-1·s-1D.vD=1.0mol·L-1·s-17.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光照新制的氯水时,溶液的pH逐渐减小B.加催化剂,使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NH3C.含有Fe3+、Cu2+的溶液中加入CuO使Fe3+产生Fe(OH)3沉淀D.增大压强,有利于SO2与O2反应生成SO3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能自发进行的反应,而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反应B.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加的反应,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小或不变的反应C.熵增加且放热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D.非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发生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AlCl3溶液加热蒸干得到纯净的氯化铝晶体B.强电解质都易溶于水,所以BaSO4是弱电解质C.强酸溶液一定比弱酸溶液导电性强D.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会发生化学变化8\n10.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反应mA(g)+nB(g)cC(g)+dD(g),C物质的浓度(C%)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ΔH<0 ΔS>0B.ΔH>0 ΔS<0C.ΔH>0 ΔS>0D.ΔH<0 ΔS<011.可逆反应aA(g)+bB(g)cC(g)+dD(g) ΔH,同时符合下列两图中各曲线的是A.a+b>c+d T1>T2 ΔH>0B.a+b>c+d T1<T2 ΔH<0C.a+b<c+d T1>T2 ΔH>0D.a+b<c+d T1<T2 ΔH<012.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已知P (白磷,s)=P (红磷,s)△H<0,则白磷比红磷稳定B.已知2H2(g)+O2(g)=2H2O(g)△H=-483.6 kJ•mol-1,则氢气的标准燃烧热为241.8kJ•mol-1C.已知2C(s)+2O2(g)=2CO2(g)△H=akJ•mol-1 2C(s)+O2(g)=2CO(g)△H=bkJ•mol-1,则a>bD.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 kJ•mol-1,则含40.0 g NaOH的稀溶液与浓硫酸完全中和,放出大于57.3 kJ的热量13.在恒温恒容的容器中进行反应N2(g)+3H2(g)2NH3(g),若氮气浓度由0.1mol·L-1降到0.06mol·L-1需2s,那么由0.06mol·L-1降到0.024mol·L-1需要的反应时间为A.等于1.8sB.等于1.2sC.大于1.8sD.小于1.8s14.如图装置中,U形管内为红墨水,a、b试管内分别盛有食盐水和醋酸溶液,各加入生铁块,放置一段时间。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A.生铁块中的碳是原电池的正极B.红墨水水柱两边的液面变为左低右高C.两试管中相同的电极反应式是Fe-2e-=Fe2+D.a试管中发生了吸氧腐蚀,b试管中发生了析氢腐蚀15.反应X(g)+Y(g)2Z(g) ΔH<0,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减小容器体积,平衡向右移动B.加入催化剂,Z的平衡产率增大K1C.增大c(X),X的转化率增大D.降低温度,Y的平衡转化率增大FeCK1K2饱和NaCl溶液G16.右图,将铁棒和石墨棒插入盛有饱和NaCl溶液的U型管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K1闭合,铁棒上发生的反应为2H++2e-=H2↑B.K1闭合,石墨棒周围溶液pH逐渐升高C.K2闭合,铁棒不会被腐蚀,属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K2闭合,电路中通过0.002NA个电子时,两极共产生0.001mol气体17.常温下关于pH相等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两溶液的OHˉ浓度也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HCl)>c(CH3COOH)B.c(Clˉ)=c(CH3COOˉ)C.等体积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与足量的Zn完全反应,盐酸产生的H2多8\nD.用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与等体积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恰好反应完全,盐酸消耗的NaOH溶液体积多18.已知化学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每生成2分子AB吸收bkJ热量B.断裂1molA-A和1molB-B键,放出akJ能量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该反应热△H=+(a-b)kJ/mol19.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pH等于13的溶液中:Ca2+,Na+,SO42-,HCO3-B.c(H+)/c(OH-)=1012的溶液中:Fe2+,Cu2+,NO3-,Cl-C.无色透明溶液中:Al3+,K+,HCO3-,SO42-D.使pH显红色的溶液中:NH4+,Cu2+,NO3-,Cl-20.在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O4(g)2NO2(g) ΔH>0,在温度为T1、T2时,平衡体系中NO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C两点的反应速率:A>CB.A、C两点气体的颜色:A浅,C深C.由状态B到状态A,可以用加热的方法D.A、C两点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A>C21.2022年3月我国科学家报道了如图所示的水溶液锂离子电池体系。其总反应方程式为:xLi+Li1-xMn2O4LiMn2O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为电池的正极B.放电时,溶液中Li+从b向a迁移C.充电时,外接电源的负极与b相连D.可用Na2SO4溶液代替Li2SO4溶液22.以反应5H2C2O4+2MnO4-+6H+=10CO2↑+2Mn2++8H2O为例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时,分别量取H2C2O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迅速混合并开始计时,通过测定溶液褪色所需时间来判断反应的快慢。编号H2C2O4溶液酸性KMnO4温度/oC浓度/mol·L-1体积/mL浓度/mol·L-1体积/mL①0.102.00.0104.025②0.202.00.0104.025③0.202.00.0104.05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①、②、③所加的H2C2O4溶液均要过量B.实验①测得KMnO4溶液的褪色时间为40s,则这段时间内平均反应速v(KMnO4)=2.5×10-4mol·L-1·s-1C.8\n实验①和实验②是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②和③是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D.实验①和②起初反应均很慢,过了一会儿速率突然增大,可能是生成的Mn2+对反应起催化作用23.加热N2O5,依次发生分解反应:①N2O5(g)N2O3(g)+O2(g)、②N2O3(g)N2O(g)+O2(g)。在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8molN2O5,加热到T℃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O2和N2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9mol、3.4mol,则T℃时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A.10.7B.8.5C.9.6D.10.224.某实验小组在一个恒压密闭容器中加入CH3OH和CO气体,发生反应CH3OH(g)+CO(g)CH3COOH(l)。已知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时,CH3OH(g)、CO(g)、CH3COOH(l)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08mol、0.10mol、0.12mol,且容器的体积刚好为2L。往上述已达到平衡的恒压容器中,再在瞬间通入0.12molCH3OH和0.06molCO混合气体,平衡的移动方向为A.正向B.逆向C.不移动D.无法确定25.常温下0.1mol/L的H2A溶液中H2A、HA-、A2-三者中所占物质的量分数(分布系数)随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HA-H++A2-K=10-4.2B.在0.1mol/LNaHA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Na+)>c(HA-)>c(H+)>c(A2-)>c(OH-)C.已知25℃时HF的Ka=10-3.45,将少量H2A的溶液加入足量NaF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H2A+F﹣═HF+HA﹣D.将等物质的量的NaHA、Na2A溶于水中,所得溶液pH恰好为4.2非选择题部分26.(12分)(1)某温度时,在2L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此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反应开始至2min,Z的反应速率为_____mol·L-1·min-1。(2)若上述反应的△H<0,下列有关该反应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强均可以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加快反应速率B.使用催化剂可以使反应的活化能降低,加快反应速率C.活化分子间所发生的碰撞为有效碰撞D.降低温度,v正、v逆均减小且v正减小的倍数小于v逆减小的倍数(3)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g)+3H2(g)2NH3(g)△H<0,达到平衡后,只改变某一个条件时,反应速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t1、t3、t4时刻分别改变的一个条件是:A.增大压强B.减小压强C.升高温度8\nD.降低温度E.加催化剂F.充入氦气t1时刻________;t3时刻________;t4时刻________(填字母)。27.(8分)如图所示,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燃料电池并探究氯碱工业原理和粗铜(含有少量锌、金、银等杂质)的精炼原理,其中乙装置中X为阳离子交换膜。回答下列问题:(1)甲烷燃料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乙装置中阳离子通过X膜向极(填“Fe”或“C”)移动;丙装置中粗铜为电极(填“A”或“B”)(3)若在标况下,有2.24L氧气参与反应,则乙装置中右侧溶液(填“增加”或“减少”)g;丙装置中CuSO4浓度(填“增加”、“减少”或“不变”)。28.(14分)(一)室温下,在25mL0.1mol·L-1CH3COOH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1NaOH溶液,曲线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CH3COOH的电离方程式。(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0.1mol/LCH3COOH溶液中,CH3COOH电离度约为1%B.B点满足:c(CH3COO-)-c(CH3COOH)=2c(OH-)-2c(H+)C.C点时的离子浓度关系为:c(CH3COO-)=c(Na+)>c(H+)=c(OH-)D.D点时的离子浓度关系为:c(Na+)>c(CH3COO-)>c(OH-)>c(H+)(3)室温下,试计算CH3COOH电离平衡常数为(用含b的表达式表示)。(二).实验室为测定食醋中CH3COOH的浓度,取25mL食醋置于25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并摇匀。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5.00mL稀释后的醋酸溶液放入锥形瓶中,加指示剂,然后用0.1000mol·L-1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4)指示剂应为。A.甲基橙B.甲基红C.酚酞D.石蕊(5)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为。(6)为提高测定的准确度,重复上述实验三次,0.1000mol·L-1NaOH标准溶液滴定前后的读数如下表所示,则该食醋中CH3COOH的浓度为mol·L-1。实验次数稀释后的醋酸溶液体积/mLNaOH滴定前读数/mLNaOH滴定后读数/mL第1次25.000.1024.00第2次25.000.5022.50第3次25.000.2024.30(7)用0.1000mol·L-1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下列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的是。A.碱式滴定管内滴定后产生气泡。8\nB.读取标准液读数时,滴定前俯视,滴定到终点后仰视。C.配制0.1000mol·L-1NaOH溶液时,固体NaOH中含有结晶水。D.碱式滴定管未润洗就装入标准液进行滴定。29.(16分)工业上一般以CO和H2为原料合成甲醇,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H(1)已知CO(g)、H2(g)的标准燃烧热分别为-285.8kJ•mol-1,-283.0kJ•mol-1,且CH3OH(g)+3/2O2(g)CO2(g)+2H2O(l)△H=-761kJ•mol-1;则CO(g)+2H2(g)CH3OH(g)的△H=。(2)反应的ΔS0(填“>”、“<”或“=”)。在(填“较高”或“较低”)温度下该反应自发进行。(3)若将等物质的量的CO和H2混合气体充入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上述反应,下列事实能说明此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容器内气体密度保持不变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C.生成CH3OH的速率与生成H2的速率相等D.CO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4)图1中能正确反映平衡常数K随温度变化关系的曲线为__________(用a或b表示)。(5)投料比n(H2)/n(CO)=2时,体系中CO的平衡转化率(α)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2所示。α(CO)值随温度升高而(填“增大”或“减小”)其原因是;图2中的压强由大到小为(用P1,P2,P3表示)。(6)520K时,投料比n(H2)/n(CO)=2(总物质的量为3mol),维持反应过程中压强P3不变,达到平衡时测得容器体积为0.1L,则平衡常数K=。若H2和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1(维持反应过程中压强P3不变),相应平衡体系中CH3OH的物质的量分数为x,请在图3中绘制x随n变化的示意图。x→n→图308\n命题:王永勇审题:李建新余姚中学高二化学期中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2345678910BDDCCBBCDA11121314151617181920BDCBDABDDC2122232425DBBCD二、非选择题部分26(12分).(1)Z+3Y2X(2分)0.025(2分)(2)BD(2分)(3)C(2分)E(2分)B(2分)27(8分).(1)CH4-8e-+10OH-=CO32-+7H2O(2分)(2)Fe(1分)B(1分)(3)减少(1分)23.4(2分)减少(1分)28(14分).(一)(1)CH3COOHCH3COO-+H+(2分)(2)BD(2分)(3)10-7b/(25-b)(2分)(二)(4)C(2分)(5)当滴入最后一滴NaOH,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2分)(6)0.9600(2分,有效数字不要求)(7)BCD(2分)29(16分).(1)-90.8(2分)(2)B(2分)(3)<(1分)较低(1分)(4)a(2分)(5)减小(1分)升高温度时,反应①为放热反应,平衡向左移动,使得体系中CO的量增大,使CO得转化率降低(2分)P3>P2>P1(1分)(6)0.25(2分)(7)(2分,趋势正确得1分,最高点坐标正确1分)8\n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