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二中2022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试卷化学试题时量:90分钟分值: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S-32Cu-64Zn-65一、选择题(共18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54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B.放热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C.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如常温、加热等)也能发生D.化学反应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和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的大小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H的绝对值均为正确值)A.2NO2═O2+2NO△H=+116.2kJ/mol(反应热)B.S(s)+O2(g)═SO2(g)△H=﹣296.8kJ/mol(反应热)C.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kJ/mol(中和热)D.C2H5OH(l)+2O2(g)═2CO(g)+3H2O(g)△H=﹣801kJ/mol(燃烧热)3.已知C(s)+H2O(g)═CO(g)+H2(g)△H=akJ•mol﹣12C(s)+O2(g)═2CO(g)△H=﹣220kJ•mol﹣1且H﹣H、O=O和O﹣H键的键能分别为436、496和462kJ•mol﹣1,则a为A.﹣332B.﹣118C.+350D.+1304.对于任何一个平衡体系,采用以下措施,一定会使平衡移动的是A.加入一种反应物B.升高温度C.对平衡体系增加压D.使用催化剂5.250℃和1.01×105Pa时,2N2O5(g)=4NO2(g)+O2(g)△H=+56.76kJ/mol,该反应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A.是吸热反应B.是放热反应C.是熵减少的反应D.熵增大效应大于焓效应6.对于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H<0达到平衡后,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B.增大压强,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C.减小反应物浓度,对逆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D.加入催化剂,对逆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7.已建立化学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条件改变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生成物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加;②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一定增加;③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④平衡时反应物的浓度一定降低;⑤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⑥一定使用了催化剂-6-\nA.①②⑤B.④⑥C.②⑤D.③④⑤8.酸碱指示剂一般是有机弱酸(用Hln表示)或弱碱,其分子形式与电离出的ln—形式颜色不同,在pH值不同的溶液中之所以能表现出不同的颜色,是因为其电离平衡发生移动的结果。甲基橙是一种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溶于水后发生如下电离:HlnH++ln—,已知在pH<3.1的溶液中呈红色,在pH>4.4的溶液中呈黄色,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D[来源:学.科.网Z.X.X.K]A.Hln呈红色B.ln—呈黄色C.遇pH值介于3.1~4.4的溶液可能呈橙色D.Hln呈黄色9.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A.NaHCO3的电离:NaHCO3=H++CO32-+Na+B.Na2S的水解:S2-+2H2OH2S+2OH-C.CH3COONH4的电离:CH3COONH4=NH4++CH3COO-D.FeCl3的水解:Fe3++3H2OFe(OH)3↓+3H+10.下列溶液肯定显酸性的是A.含H+的溶液B.c(OH—)<c(H+)的溶液C.pH<7的溶液D.加酚酞显无色的溶液11.25℃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和c(OH﹣)的乘积为1×10--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溶液可能pH=5B.该溶液的pH一定是9C.该溶液的pH可能是7D.该溶液可能是NH4Cl溶液12.用水稀释0.1mol/L的醋酸溶液,其中随水的增加而最终增大的有①H+的物质的量②c(H+)③c(OH—)④c(H+)/c(CH3COOH)⑤c(CH3COOH)/c(CH3COO—)A.①③④B.①③⑤C.②④D③④13.25℃时,在10mL浓度均为0.1mol/LNaOH和NH3·H2O混合溶液中,滴加0.1mol/L的盐酸,下列有关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未加盐酸时:c(OH-)>c(Na+)=c(NH3·H2O)B.加入10mL盐酸时:c(NH4+)+c(H+)=c(OH-)C.加入盐酸至溶液pH=7时:c(Cl-)=c(Na+)D.加入20mL盐酸时:c(Cl-)=c(NH4+)+c(Na+)14.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中:Na+、Al3+、SO42﹣、Cl﹣ B.水电离的c(H+)=1×10﹣13mol•L﹣1的溶液中:K+、Na+、AlO2﹣、CO32﹣ C.与Al反应能放出H2的溶液中:Fe2+、K+、NO3﹣、SO42﹣ D.Kw/c(H+)=1×10﹣13mol•L﹣1的溶液中:NH4+、Ca2+、Cl﹣、NO3﹣15.下列电池工作时,O2在正极放电的是-6-\nA.锌锰电池B.氢燃料电池C.铅蓄电池D.镍镉电池16.锌铜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其中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铜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甲池的c(SO42-)减小C.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乙池溶液的总质量增加D.阴阳离子分别通过交换膜向负极和正极移动,保持溶液中电荷平衡17.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甲、乙两个容积相等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均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D(s),向甲中通入6molA和2molB,向乙中通入1.5molA、0.5molB和3molC和2molD,反应一段时间后都达到平衡,此时测得甲、乙两容器中C的体积分数都为0.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平衡时甲中A的体积分数为0.4B.平衡时甲、乙两容器中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不相等C.若平衡时两容器中的压强不相等,则两容器中压强之比为8:5D.若平衡时甲、乙两容器中A的物质的量相等,则x=418.常温下,向20mL0.2mol/LH2C2O4溶液中滴加0.2mol/LNaOH溶液,有关微粒的物质的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已知CaC2O4难溶于水]。根据图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曲线Ⅱ代表的粒子是HC2O4—B.当V(NaOH)=20mL时,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c(Na+)>c(HC2O4-)>c(C2O42-)>c(H+)>c(OH-)C.NaHC2O4溶液:c(OH-)+c(C2O42-)=c(H+)+c(H2C2O4)D.向NaHC2O4溶液中逐渐加入CaCl2粉末并充分搅拌,溶液pH可能逐渐减小二、非选择题,共46分19.请认真观察右图,然后回答问题:(1).图中所示反应是___热反应,(填“吸”或“放”)该反应的△H=(用含E1、E2的代数式表示)。(2)已知热化学方程式:H2(g)+1/2O2(g)=H2O(g)△H=-241.8kJ/mol,该反应的活化能为167.2kJ/mol,-6-\n则其逆反应的活化能为_________。19.50盐酸的体积mLpH7(3)(Ⅱ)相对(Ⅰ)改变的外界条件是_________20.25℃时,用0.1000mol/LHCl滴定20.00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得到如右图所示的酸碱滴定曲线;根据曲线可查出pH=7时,所消耗的盐酸溶液体积为19.50mL。回答:(1)NaOH溶液用滴定管量取。(填“酸式”或“碱式”)(2)滴定的指示剂可选择溶液。(填序号)①石蕊②酚酞(3)实验测定NaOH溶液的浓度为mol/L。(4)滴定后仰视读数,会使测定结果。(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21.锂锰电池的体积小、性能优良,是常用的一次电池。该电池反应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解质LiCIO4。溶于混合有机溶剂中,Li+通过电解质迁移入MnO2晶格中,生成LiMnO2。回答:(1)电池正极是。(填字母)(2)电池正极反应式为__。(3)是否可用水代替电池中的混合有机溶剂?____(填“是”或“否”),原因是_____。22.依据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规律,回答下列问题。(1)25℃时,若体积为Va、pH=a的某一元强酸与体积为Vb、pH=b的某一元强碱混合,恰好中和,且已知Va<Vb和a=0.5b,则a的取值范围是。(2)大量的碘富集在海藻中,用水浸取后浓缩,上述浓缩液中含有I-、Cl-等离子,取一定量的浓缩液,向其中滴加AgNO3溶液,当AgCl开始沉淀时,溶液中为:_____________。(已知Ksp(AgCl)=1.8×10-10,Ksp(AgI)=8.5×10-17)。(3)室温下,0.1mol/LNaClO溶液的pH0.1mol/LNa2SO3溶液的pH。(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浓度均为0.1mol/L的Na2SO3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SO32–、CO32–、HSO3–、HCO3–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已知:H2SO3Ki1=1.54×10-2Ki2=1.02×10-7HClOKi1=2.95×10-8H2CO3Ki1=4.3×10-7Ki2=5.6×10-1123.有难溶于水的粉末状固体样品,可能含Al、Fe2O3、Cu2O、SiO2、Fe3O4中的一种或几种。研究小组通过实验确定样品的成分。查阅资料知:①Cu2O+2H+=Cu+Cu2++H2O;②部分氢氧化物在溶液中沉淀的pH见下表:物质Fe(OH)3Fe(OH)2Cu(OH)2开始沉淀的pH1.86.35.2完全沉淀的pH3.08.36.7注:金属离子的起始浓度为0.1mol·L-1实验步骤:Ⅰ.取一定量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NaOH溶液,有气体产生,过滤得固体A和无色溶液B;-6-\nⅡ.向B中加入稀硫酸,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稀硫酸至过量,白色沉淀完全溶解;Ⅲ.向A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并微热,固体完全溶解,得溶液C;Ⅳ.向C中加入NaClO,调节溶液的pH至4~5,产生红褐色沉淀,过滤得到蓝绿色溶液D;Ⅴ.向D中加入NaOH,调节溶液的pH到7~8,产生蓝色絮状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1)Ⅰ中产生气体的离子方程式为。(2)由Ⅰ、Ⅱ知,原样品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3)溶液C中除H+、Cu2+外一定还含有的阳离子是;为验证溶液C中存在该阳离子,可选用的试剂及对应的现象是。(4)Ⅳ中加NaClO的目的是。(5)由上述实验可以获得结论:原样品所有可能的成分组合为组合1:;组合2:;……(用化学式表示,空不够可以补充。)-6-\n题号12345678910答案BBDBDBCDCB题号1112131415161718答案AABDBCCB-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