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2学年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高二(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7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1.在下列化学变化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的是( )A.2H2+O22H2OB.CaCO3CaO+CO2↑C.CaO+CO2═CaCO3D.C2H5OH+3O22CO2+3H2O 2.在xA(气)+yB(气)⇌zC(气)+wD(气)的可逆反应中,经1分钟后A减少a摩/升,B减少摩/升,C增加摩/升,D增加a摩/升,则x、y、z、w的比例关系是( )A.3:1:2:3B.1:3:3:1C.3:2:1:3D.1:2:3:2 3.反应A(g)+3B(g)⇌2C(g)+2D(g),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υ(D)=0.4mol/(L•s)B.υ(C)=0.5mol/(L•s)C.υ(B)=0.6mol/(L•s)D.υ(A)=0.15mol/(L•s) 4.下列条件的改变,一定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增大压强B.升高温度C.增大反应物的量D.减小生成物的浓度 5.可逆反应N2+3H2⇌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3υ正(N2)=υ正(H2)B.υ正(N2)=υ逆(NH3)C.υ正(N2)=3υ逆(H2)D.2υ正(H2)=3υ逆(NH3) 6.能增加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百分数的是( )A.增大固体表面积B.增大压强C.使用催化剂D.增加浓度 7.某化学反应的△H=﹣122kJ•mol﹣1,△S=+231J•mol﹣1•K﹣1,则此反应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自发进行( )A.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B.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C.仅在高温下自发进行D.仅在低温下自发进行22\n 8.对于3Fe(s)+4H2O(g)Fe3O4(s)+4H2(g),若起始投入3mol铁、4mol水汽在体积为0.5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平衡时氢气的物质的量浓度4mol•L﹣1,则化学平衡常数为( )A.B.C.D.1 9.在密闭容器中,反应N2(g)+3H2(g)⇌2NH3(g);△H<0,达到甲平衡.在仅改变某一条件后,达到乙平衡,改变的这一条件是( )A.加入适当催化剂B.升高温度C.增大反应物的浓度D.增大压强 10.我国“十二五”期间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的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下列行为不符合活动主题的是( )A.更新采煤、采油技术,提高产量以满足工业生产快速发展的需要B.控制含磷洗涤剂的使用,防止水体富营养化,保护水资源C.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可燃冰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D.落实资源的“3R”发展观,即减少资源消耗(Reduce)、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Reuse)、资源的循环再生(Recycle) 11.根据热化学方程式(在101kPa时)S(s)+O2(g)=SO2(g)△H=﹣297.23kJ/mol,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S的燃烧热为297.23 kJ/molB.S(g)+O2(g)=SO2(g)1molS(g)放出的热量大于297.23kJC.S(g)+O2(g)=SO2(g)1molS(g)放出的热量小于297.23kJD.形成1molSO2的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大于断裂1molS(s)和1molO2(g)的化学键所吸收的总能量 12.已知某可逆反应:mA(g)+nB(g)⇌pC(g)△H在密闭容器器中进行,如图所示,反应在不同时间t,温度T和压强P与反应物B在混合气体中的百分含量(B%)的关系曲线,由曲线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22\nA.T1<T2,p1>p2,m+n<p,△H>0B.T1>T2,p1<p2,m+n<p,△H<0C.T1>T2,p1<p2,m+n>p,△H>0D.T1>T2,p1>p2,m+n>p,△H<0 13.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注:△H的绝对值均正确)( )A.S(s)+O2(g)=SO2(g);△H=﹣269.8kJ/mol(反应热)B.2NaOH(aq)+H2SO4(aq)=Na2SO4(aq)+2H2O(l);△H=﹣114.6kJ/mol(中和热)C.2NO2=O2+2NO;△H=+116.2kJ/mol(反应热)D.C2H5OH(l)+3O2(g)=2CO2(g)+3H2O(g);△H=﹣1367.0kJ/mol(燃烧热) 14.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B.物质A的转化率增大了C.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D.a>b 15.可逆反应:3A(g)⇌3B(?)+C(?)△H>0,随着温度升高,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有变小趋势,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B和C可能都是固体B.若C为固体,则B一定是气体C.B和C一定都是气体D.B和C不可能都是气体 16.如图所示,反应2SO2(g)+O2(g)⇌2SO3(g);△H<0,在不同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中SO3的体积φ(SO3)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应为( )A.B.C.D. 22\n17.相同容积的四个密闭容器中进行同样的可逆反应:2X(g)+Y(g)⇌3W(g)+2Z(g)起始时四个容器所装X、Y的量分别为:甲(X:2mol,Y:1mol)乙(X:1mol,Y:1mol)丙(X:2mol,Y:2mol)丁(X:1mol,Y:2mol)在相同温度下,建立平衡时,X或Y的转化率大小关系为( )A.X的转化率为:甲<丙<乙<丁B.X的转化率为:甲<乙<丙<丁C.Y的转化率为:甲>丙>乙>丁D.Y的转化率为:丁>乙>丙>甲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计49分)18.(10分)(2022秋•北京校级期中)草酸与高锰酸钾在酸性条件下能够发生如下反应:MnO4﹣+H2C2O4+H+═Mn2++CO2↑+H2O(未配平)用4mL0.001mol•L﹣1KMnO4溶液与2mL0.01mol•L﹣1H2C2O4溶液,研究不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改变的条件如表:实验硫酸(10%)体积/mL温度/℃其他物质I2mL20/II2mL2010滴饱和MnSO4溶液III2mL30/IV1mL201mL蒸馏水(1)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如果研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使用实验 和 (用I~IV表示,下同);如果研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使用实验 和 .(3)对比实验I和IV,可以研究 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IV中加入1mL蒸馏水的目的是 . 19.已知单质硫在通常条件下以S8(斜方硫)的形式存在,而在蒸气状态时,含有S2、S4、S6及S8等多种同素异形体,其中S4、S6和S8具有相似的结构特点,其结构如图:①在一定温度下,测得硫蒸气的平均摩尔质量为80g•mol﹣1,则该蒸气中S2分子的体积数不小于 .②若已知硫氧键的键能为dkJ•mol﹣1,氧氧键的键能为ekJ•mol﹣1,S(s)+O2(g)═SO2(g)△H=﹣akJ•mol﹣1,则S8分子硫硫键的键能为 kJ•mol﹣1. 20.肼(H2NNH2)是一种高能燃料,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2所示.已知断裂1mol化学键所需的能量(kJ):N≡N为942、O═O为500、N﹣N为154,则断裂1molN﹣H键所需的能量是 kJ.22\n 21.如表所示是某些物质的燃烧热数据:物质C(s)H2(g)C2H4(g)C2H6(g)C3H8(g)C12H26(l)△H/kJ•mol﹣1﹣393.5﹣285.8﹣1411.0﹣1559.8﹣2219.9﹣8571.4①煤油的组成可看作C12H26,煤油燃烧生成液态水时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②由上表中的数据 (填“能”或“不能”)计算出反应:C2H4(g)+H2(g)→C2H6(g)的反应热.若能,该反应△H= (若不能,此空不填);若不能,原因是 (若能,此空不填). 22.(14分)(2022秋•益阳校级月考)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H=QKJ/mol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t℃70080085010001200K0.60.91.01.72.6请回答:(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 ,该反应中Q 0(选填“>”或“<”).(2)能判断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a.容器中压强不变b.反应热不变c.v正(H2)=v逆(CO)d.CO2的质量分数不变(3)800℃,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混合物,起始浓度为c(CO)=0.01mol/L,c(H2O)=0.05mol/L,c(CO2)=0.01mol/L,c(H2)=0.03mol/L,反应开始时,H2O的消耗速率比生成速率 (填“大”或“小”).(4)温度为850℃时,可逆反应CO(g)+H2O(g)⇌CO2(g)+H2(g)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容器内物质的浓度变化如表:850℃时物质的浓度(mol/L)的变化时间(min)COH2OCO2H200.200O.3000020.1380.2380.0620.0623c1c2c3c34c1c2c3c350.1160.2160.08460.0960.2660.104①计算:3min时CO的浓度c1= mol/L,H2O(g)的转化率= .②反应在4min~5min之间,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可能的原因是 ,表中5min~6min之间数值发生变化,可能的原因是 .a.增加水蒸气b.降低温度c.使用催化剂d.增加氢气浓度. 23.(12分)(2022春•台州期中)一定温度下,将3molA气体和1molB气体通过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请填写下列空白:(1)若容器体积固定为2L,反应1min时测得剩余1.8molA,C的浓度为0.4mol/L.①1min内,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x= ;22\n②若反应经2min达到平衡,平衡时C的浓度 0.8mol/L(填“大于”、“等于”或“小于”);③平衡混合物中,C的体积分数为22%,则A的转化率是 ;(2)若维持容器压强不变①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 2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②改变起始物质加入的量,欲使反应达到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是原平衡的2倍,则应加入 molA气体和 molB气体. 24.相同温度下,在体积相等的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N2(g)+3H2(g)⇌2NH3(g)△H=﹣92.4kJ/mol.实验测得起始、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容器编号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mol平衡时反应中的能量变化N2H2NH3①130放出热量akJ②002吸收热量bkJ③260放出热量ckJ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热量关系:a+b=92.4B.三个容器内反应的平衡常数:③>①=②C.平衡时氨气的体积分数:①=②>③D.①N2的转化率+②NH3的转化率=100% 2022-2022学年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高二(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7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1.在下列化学变化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的是( )A.2H2+O22H2OB.CaCO3CaO+CO2↑C.CaO+CO2═CaCO3D.C2H5OH+3O22CO2+3H2O【考点】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22\n【分析】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低于反应物总能量,说明该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根据常见的吸热反应知识来回答.【解答】解:A、氢气的燃烧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故A错误;B、碳酸钙受热分解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故B正确;C、CaO+CO2═CaCO3属于化合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故C错误;D、乙醇的燃烧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常见的反应的吸热放热情况,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 2.在xA(气)+yB(气)⇌zC(气)+wD(气)的可逆反应中,经1分钟后A减少a摩/升,B减少摩/升,C增加摩/升,D增加a摩/升,则x、y、z、w的比例关系是( )A.3:1:2:3B.1:3:3:1C.3:2:1:3D.1:2:3:2【考点】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依据反应前后反应物的减小和生成物的增加计算反应比得到化学方程式的系数比,容器中相同条件下,气体浓度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解答】在xA(气)+yB(气)⇌zC(气)+wD(气)的可逆反应中,经1分钟后A减少a摩/升,B减少摩/升,C增加摩/升,D增加a摩/升,则反应工程处中消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比=a:::a=3:1:2:3;所以x:y:z:w=3:1:2:3,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的定量计算关系和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比计算应用,掌握化学方程式计算方法是解题关键,题目较简单. 3.反应A(g)+3B(g)⇌2C(g)+2D(g),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υ(D)=0.4mol/(L•s)B.υ(C)=0.5mol/(L•s)C.υ(B)=0.6mol/(L•s)D.υ(A)=0.15mol/(L•s)【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反应速率的单位相同,用各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除以对应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数值大的反应速率快.【解答】解:反应速率的单位相同,用各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除以对应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数值大的反应速率快A、υ(D)/2=0.2mol/(L•s)B、v(C)/2=0.25mol/(L•s),C、v(B)/3=0.2mol/(L•s),D、v(A)/1=0.15mol/(L•s),所以反应速率v(C)>v(B)v(D)>v(A).故选:B.22\n【点评】比较反应速率常用的两种方法:(1)归一法:将同一反应中的不同物质的反应速率转化成同一物质的反应速率,再较小比较.(2)比值法:用各物质的量表示的反应速率除以对应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数值大的反应速率快.比较反应速率时注意(1)反应速率的单位要相同(2)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变化大,反应速率不一定快,反应速率是用单位时间内浓度的变化量来表示的. 4.下列条件的改变,一定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增大压强B.升高温度C.增大反应物的量D.减小生成物的浓度【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A、增大压强对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反应速率加快;B、升高温度,活增大活化分子数,反应速率加快;C、增加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反应物的浓度不一定变化;D、对于正反应是吸热反应的可逆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生成物的浓度降低.【解答】解:A、增大压强对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反应速率加快,若没有气体参加,压强对反应速率不影响,故A错误;B、升高温度,增加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数,有效碰撞增加,反应速率加快,故B正确;C、增加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反应物的浓度不一定变化,如固体、纯液体,反应速率不一定加快,故C错误;D、对于正反应是吸热反应的可逆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生成物的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慢,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常见因素,难度不大,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注意反应中固体、纯液体的量发生改变对反应速率无影响是学生在解题中容易忽略的知识. 5.可逆反应N2+3H2⇌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3υ正(N2)=υ正(H2)B.υ正(N2)=υ逆(NH3)C.υ正(N2)=3υ逆(H2)D.2υ正(H2)=3υ逆(NH3)【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分析】化学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不等于0,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解答】解:A.3υ正(N2)=υ正(H2),都是正反应,故A错误;B.υ正(N2)=υ逆(NH3),反应速率之比不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B错误;C.υ正(N2)=3υ逆(H2),反应速率之比与化学计量数之比不等,故C错误;D.2υ正(H2)=3υ逆(NH3),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υ正=υ逆,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要注意把握平衡状态的特征. 6.能增加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百分数的是( )A.增大固体表面积B.增大压强C.使用催化剂D.增加浓度22\n【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一般来说,升高温度、加入催化剂等,都可增加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百分数,以此解答.【解答】解:A.增大固体表面积,反应速率加快,是因为接触面积增大,与活化分子的百分数无关,故A错误;B.如果通过减小体积来增大压强,会增加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的数目,但百分数不变,故B错误;C.使用催化剂,可以降低活化能,使更多的普通分子转化为活化分子,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加,故C正确;D.增加浓度,只能使活化分子的数目增多,但不能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影响活化分子的因素,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外界条件对活化分子的影响不同,把握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7.某化学反应的△H=﹣122kJ•mol﹣1,△S=+231J•mol﹣1•K﹣1,则此反应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自发进行( )A.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B.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C.仅在高温下自发进行D.仅在低温下自发进行【考点】焓变和熵变.【分析】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为:△H﹣T△S<0,据此解答.【解答】解:△H=﹣122kJ•mol﹣1,△S=+231J•mol﹣1•K﹣1,则:△H﹣T△S=﹣122kJ•mol﹣1﹣T0.231J•mol﹣1•K﹣1<0,所以反应一定是自发进行的反应,所以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和计算应用,注意计算过程中焓变和熵变的正负号应用,题目较简单. 8.对于3Fe(s)+4H2O(g)Fe3O4(s)+4H2(g),若起始投入3mol铁、4mol水汽在体积为0.5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平衡时氢气的物质的量浓度4mol•L﹣1,则化学平衡常数为( )A.B.C.D.1【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依据化学平衡三段式列式计算平衡状态的气体浓度,结合平衡常数概念计算得到化学平衡常数,注意固体不写入平衡时计算.【解答】解:平衡时氢气的物质的量浓度4mol•L﹣1,n=2mol,3Fe(s)+4H2O(g)Fe3O4(s)+4H2(g)起始量(mol)34022\n变化量(mol)22平衡量(mol)22平衡浓度c(H2)=4mol/L,c(H2O)=4mol/L,平衡常数K===1,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应用,注意固体和纯液体不能写入平衡常数表达式,题目较简单. 9.在密闭容器中,反应N2(g)+3H2(g)⇌2NH3(g);△H<0,达到甲平衡.在仅改变某一条件后,达到乙平衡,改变的这一条件是( )A.加入适当催化剂B.升高温度C.增大反应物的浓度D.增大压强【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在时间t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了,且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平衡向着正向移动,可以改变的条件为:增大压强或者缩小容器体积,不能通过温度改变来实现,因为正反应为放热,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但是平衡向着逆向移动,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根据图示可知,在时间t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了,且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平衡向着正向移动,可以改变的条件为:增大压强或者缩小容器体积,A、加入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同时增大且相等,故A错误;B、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但是平衡向着逆向移动,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故B错误;C、增大反应物浓度,在t这个时间,逆反应速率变化变化,故C错误;D、增大压强,平衡向着正向移动,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图象的关系,会根据正逆反应速率相对大小确定反应方向是解本题关键,难度中等. 10.我国“十二五”期间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的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下列行为不符合活动主题的是( )A.更新采煤、采油技术,提高产量以满足工业生产快速发展的需要B.控制含磷洗涤剂的使用,防止水体富营养化,保护水资源C.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可燃冰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22\nD.落实资源的“3R”发展观,即减少资源消耗(Reduce)、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Reuse)、资源的循环再生(Recycle)【考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分析】A.煤为非再生资源,燃烧煤能造成环境污染;B.含磷洗衣粉能使水中藻类物质大量繁殖,造成水域污染;C.不可再生能源不能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可燃冰等新能源,符合主题;D.实现资源的“3R”利用,符合主题.【解答】解:A.煤为非再生资源,燃烧煤能造成环境污染,不符合节能减排的理念,故A错误;B.磷是植物的营养元素,能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控制含磷洗涤剂的生产和使用,防止水体富营养化,保护水资源,符合主题,故B正确;C.太阳能、水能、风能、可燃冰等为可再生能源,煤、石油等为非可再生资源,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可减少煤、石油非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故C正确;D.实现资源的“3R”利用,可充分利用资源,减少浪费,符合主题,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善待地球、科学发展相关知识,涉及水体富营养化、化石燃料、新能源、资源的“3R”利用,侧重于化学与生活、环境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科学素养,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 11.根据热化学方程式(在101kPa时)S(s)+O2(g)=SO2(g)△H=﹣297.23kJ/mol,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S的燃烧热为297.23 kJ/molB.S(g)+O2(g)=SO2(g)1molS(g)放出的热量大于297.23kJC.S(g)+O2(g)=SO2(g)1molS(g)放出的热量小于297.23kJD.形成1molSO2的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大于断裂1molS(s)和1molO2(g)的化学键所吸收的总能量【考点】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由S(s)+O2(g)═SO2(g)△H=﹣297.23kJ/mol,可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S(s)=S(g)为吸热过程,由盖斯定律可知,S(g)+O2(g)═SO2(g)△H<﹣297.23kJ/mol,以此来解答.【解答】解:由S(s)+O2(g)═SO2(g)△H=﹣297.23kJ/mol,A.二氧化硫为稳定氧化物,S的燃烧热为297.23kJ/mol,故A正确;B.由盖斯定律可知,S(g)+O2(g)═SO2(g)△H<﹣297.23kJ/mol,则放出的热量大于297.23kJ,故B正确;C.由盖斯定律可知,S(g)+O2(g)═SO2(g)△H<﹣297.23kJ/mol,则放出的热量大于297.23kJ,故C错误;D.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形成1molSO2的化学键所释放的总能量大于断裂1molS(s)和1molO2(g)的化学键所吸收的总能量,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燃烧热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明确燃烧的概念及反应热与键能、盖斯定律的关系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22\n12.已知某可逆反应:mA(g)+nB(g)⇌pC(g)△H在密闭容器器中进行,如图所示,反应在不同时间t,温度T和压强P与反应物B在混合气体中的百分含量(B%)的关系曲线,由曲线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T1<T2,p1>p2,m+n<p,△H>0B.T1>T2,p1<p2,m+n<p,△H<0C.T1>T2,p1<p2,m+n>p,△H>0D.T1>T2,p1>p2,m+n>p,△H<0【考点】体积百分含量随温度、压强变化曲线.【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根据“先拐先平数值大”,即曲线先折拐的首先达到平衡,以此判断温度或压强的高低,再根据温度、压强对B%的影响,判断平衡移动,进而判断反应△H的符号及m+n与p的关系.【解答】解:由左图知,温度T1为先到达平衡,故T1>T2,升高温度,B%减小,则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移动,故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即△H>0;由右图可知,压强为P2先到达平衡,故P2>P1,增大压强,B%减小,则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增大压强平衡向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故m+n>p,由上述分析可知T1>T2,p1<p2,m+n>p,△H>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影响因素、化学平衡图象等,难度中等,图象的解题方法是“先拐先平”,即曲线先折拐的首先达到平衡,以此判断温度或压强的高低,再依据外界条件对平衡的影响确定答案. 13.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注:△H的绝对值均正确)( )A.S(s)+O2(g)=SO2(g);△H=﹣269.8kJ/mol(反应热)B.2NaOH(aq)+H2SO4(aq)=Na2SO4(aq)+2H2O(l);△H=﹣114.6kJ/mol(中和热)C.2NO2=O2+2NO;△H=+116.2kJ/mol(反应热)D.C2H5OH(l)+3O2(g)=2CO2(g)+3H2O(g);△H=﹣1367.0kJ/mol(燃烧热)【考点】热化学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热化学方程式是标注物质聚集状态,反应放出的热量;B、中和热是强酸强碱的稀溶液完全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C、热化学方程式要标明物质的聚集状态;D、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解答】解:A、S(s)+O2(g)=SO2(g)△H=﹣269.8kJ/mol(反应热),符合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故A正确;B、2NaOH(aq)+H2SO4(aq)=Na2SO4(aq)+2H2O(l);△H=﹣114.6kJ/mol((中和热),这里的硫酸是稀硫酸才是合理的,故B错误;22\nC、热化学方程没有标明物质的聚集状态,故C错误;D、C2H5OH(l)+3O2(g)=2CO2(g)+3H2O(g)△H=﹣1367.0kJ/mol(燃烧热)反应中生成的氧化物水是气体,不是稳定氧化物,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燃烧热、中和热、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判断,关键是概念的理解,题目较简单. 14.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B.物质A的转化率增大了C.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D.a>b【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先假设体积增加一倍时若平衡未移动,B的浓度应为原来的50%,实际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比假设大,说明平衡向生成B的方向移动,则a<b,据此结合选项判断.【解答】解:先假设体积增加一倍时若平衡未移动,B的浓度应为原来的50%,实际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比假设大,说明平衡向生成B的方向移动,则a<b,A、假设体积增加一倍时若平衡未移动,B的浓度应为原来的50%,实际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大于原来的50%,说明平衡向生成B的方向移动,即向正反应移动,故A正确;B、平衡向正反应移动,A的转化率增大,故B正确;C、平衡向正反应移动,B的质量增大,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变,故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大,故C正确;D、减小压强,平衡向生成B的方向移动,则a<b,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等,难度不大,注意利用假设法分析、判断平衡移动方向. 15.可逆反应:3A(g)⇌3B(?)+C(?)△H>0,随着温度升高,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有变小趋势,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B和C可能都是固体B.若C为固体,则B一定是气体C.B和C一定都是气体D.B和C不可能都是气体【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反应是吸热反应,升温平衡正向进行,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依据概念中的气体质量、气体物质的量分析判断.【解答】解:3A(g)⇌3B(?)+C(?)(△H>0),该正反应吸热,温度升高,平衡右移,变小,依据反应的系数关系,气体平衡体系的质量守恒,平均摩尔质量的变化,由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变化、混合气体的质量变化决定;A、B和C可能都是固体时,只有A一种气体,不变,故A错误;B、C为固体,B一定为气体,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气体质量减小,减小,故B正确;C、若都是气体,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一定增大,质量不变,减小,但若B为气体,C为固体,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气体质量减小,减小,故C错误;D、B和C可能都不是气体,只有A一种气体,不变,故D错误;22\n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判断,主要考查气体摩尔质量的变化与物质状态的关系,气体质量变化、气体物质的量变化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16.如图所示,反应2SO2(g)+O2(g)⇌2SO3(g);△H<0,在不同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中SO3的体积φ(SO3)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应为( )A.B.C.D.【考点】体积百分含量随温度、压强变化曲线.【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对于反应2SO2(g)+O2(g)⇌2SO3(g);△H<0,正反应是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SO3的体积φ(SO3)减小;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移动,SO3的体积φ(SO3)增大.结合图象采取定一议二法分析:A、由图象可知,压强一定时,温度越高,SO3的体积φ(SO3)越大;温度一定时,压强越高,SO3的体积φ(SO3)越小.B、由图象可知,压强一定时,温度越高,SO3的体积φ(SO3)越大;温度一定时,压强越高,SO3的体积φ(SO3)越大.C、由图象可知,压强一定时,温度越高,SO3的体积φ(SO3)越小;温度一定时,压强越高,SO3的体积φ(SO3)越大.D、由图象可知,压强一定时,温度越高,SO3的体积φ(SO3)越小;温度一定时,压强越高,SO3的体积φ(SO3)越小.【解答】解:对于反应2SO2(g)+O2(g)⇌2SO3(g);△H<0,正反应是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SO3的体积φ(SO3)减小;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移动,SO3的体积φ(SO3)增大.A、由图象可知,压强一定时,温度越高,SO3的体积φ(SO3)越大;温度一定时,压强越高,SO3的体积φ(SO3)越小,与实际图象不符合,故A错误;B、由图象可知,压强一定时,温度越高,SO3的体积φ(SO3)越大;温度一定时,压强越高,SO3的体积φ(SO3)越大,与实际图象不符合,故B错误;C、由图象可知,压强一定时,温度越高,SO3的体积φ(SO3)越小;温度一定时,压强越高,SO3的体积φ(SO3)越大,与实际图象相符合,故C正确;22\nD、由图象可知,压强一定时,温度越高,SO3的体积φ(SO3)越小;温度一定时,压强越高,SO3的体积φ(SO3)越小,与实际图象不符合,故D错误.故选:C.【点评】考查平衡移动图象、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等,难度中等,根据图象采取定一议二法分析改变条件与φ(SO3)变化关系是关键. 17.相同容积的四个密闭容器中进行同样的可逆反应:2X(g)+Y(g)⇌3W(g)+2Z(g)起始时四个容器所装X、Y的量分别为:甲(X:2mol,Y:1mol)乙(X:1mol,Y:1mol)丙(X:2mol,Y:2mol)丁(X:1mol,Y:2mol)在相同温度下,建立平衡时,X或Y的转化率大小关系为( )A.X的转化率为:甲<丙<乙<丁B.X的转化率为:甲<乙<丙<丁C.Y的转化率为:甲>丙>乙>丁D.Y的转化率为:丁>乙>丙>甲【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甲相当于在乙的基础上再增加X的物质的量,所以甲中Y的转化率大于乙中Y的转化率,但X的转化率要小于乙中X的转化率;丁相当于在乙的基础上再增加Y的物质的量,所以丁中X的转化率大于乙中X的转化率,但Y的转化率要小于乙中Y的转化率;丙和乙相比,相当于在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转化率均降低;丙和甲相比,相当于在甲的基础上再增加Y的物质的量,所以丙中X的转化率大于甲中X的转化率,但Y的转化率要小于甲中Y的转化率;丙和丁相比,相当于在丁的基础上再增加X的物质的量,所以丙中Y的转化率大于丁中Y的转化率,但X的转化率要小于丁中X的转化率.【解答】解:将起始时情况作如下排列:2X(g)+Y(g)⇌3W(g)+2Z(g)甲2mol1mol乙1mol1mol丙2mol2mol丁1mol2molX越少Y越多,X的转化率越高,则X转化率最高的为丁,最低的为甲;乙与丙相比较,丙相当于在乙的基础上再分别增加1molX和1molY,因是恒容为加压,平衡逆向移动使X的转化率减小,故X的转化率丁>乙>丙>甲,同理得Y的转化率:甲>乙>丙>丁,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题目难度中等,注意对比四种容器内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关系,结合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解答.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计49分)18.(10分)(2022秋•北京校级期中)草酸与高锰酸钾在酸性条件下能够发生如下反应:MnO4﹣+H2C2O4+H+═Mn2++CO2↑+H2O(未配平)用4mL0.001mol•L﹣1KMnO4溶液与2mL0.01mol•L﹣1H2C2O4溶液,研究不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改变的条件如表:实验硫酸(10%)体积/mL温度/℃其他物质I2mL20/II2mL2010滴饱和MnSO4溶液III2mL30/22\nIV1mL201mL蒸馏水(1)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5 .(2)如果研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使用实验 Ⅰ 和 Ⅱ (用I~IV表示,下同);如果研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使用实验 Ⅰ 和 Ⅲ .(3)对比实验I和IV,可以研究 浓度 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IV中加入1mL蒸馏水的目的是 确保所有实验中c(KMnO4)、c(H2C2O4)浓度不变和总体积不变 .【考点】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分析】(1)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中,M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C元素的化合价升高;(2)研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应保证温度、浓度相同;研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应保证浓度、不使用催化剂相同;(3)实验Ⅰ和Ⅳ,硫酸的浓度不同,少量蒸馏水,溶液的体积相同.【解答】解:(1)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中,M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C元素的化合价升高,MnO4﹣为氧化剂,H2C2O4为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2:5,故答案为:2:5;(2)研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应保证温度、浓度相同,则选实验Ⅰ、Ⅱ;研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应保证浓度、不使用催化剂相同,则选实验Ⅰ、Ⅲ,故答案为:Ⅰ;Ⅱ;Ⅰ;Ⅲ;(3)实验Ⅰ和Ⅳ,硫酸的浓度不同,可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加少量蒸馏水确保两实验中总体积相等,可使Ⅰ和Ⅳ中硫酸浓度不同,故答案为:浓度;确保所有实验中c(KMnO4)、c(H2C2O4)浓度不变和总体积不变.【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及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注意控制变量法研究影响因素,把握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及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19.已知单质硫在通常条件下以S8(斜方硫)的形式存在,而在蒸气状态时,含有S2、S4、S6及S8等多种同素异形体,其中S4、S6和S8具有相似的结构特点,其结构如图:①在一定温度下,测得硫蒸气的平均摩尔质量为80g•mol﹣1,则该蒸气中S2分子的体积数不小于 75% .②若已知硫氧键的键能为dkJ•mol﹣1,氧氧键的键能为ekJ•mol﹣1,S(s)+O2(g)═SO2(g)△H=﹣akJ•mol﹣1,则S8分子硫硫键的键能为 (2d﹣a﹣e) kJ•mol﹣1.【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分析】①当S2、S4时S2分子的体积分数最小;结合平均值方法计算体积分数;②依据反应热等于反应物的键能总和减去生成物键能总和计算分析.【解答】解:①当S2、S4时S2分子的体积分数最小,设S2物质的量为X,S4物质的量为Y,=80;得到X:Y=3:1,相同条件下气体物质的量之比等于体积之比物得到,该蒸气中S2分子的体积分数不小于75%,故答案为:75%;②已知硫氧键(S=O)的键能为dkJ/mol,氧氧键(O=O)的键能为ekJ/mol,则S8分子中硫硫键(S﹣S)的键能;设S8分子中硫硫键键能为XKJ/mol;S8(s)+8O2(g)=8SO222\n(g)△H=﹣8aKJ/mol;依据反应热=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8X+8e﹣16d=﹣8a,X=2d﹣a﹣e,故答案为:(2d﹣a﹣e).【点评】本题考查了反应能量变化的分析判断,焓变的计算应用,反应热和键能的计算关系应用,图象分析和概念理解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注意反应的焓变=反应物总键能与产物总键能之差. 20.肼(H2NNH2)是一种高能燃料,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2所示.已知断裂1mol化学键所需的能量(kJ):N≡N为942、O═O为500、N﹣N为154,则断裂1molN﹣H键所需的能量是 391 kJ.【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分析】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可知:旧键断裂所吸收的能量和新键生成所释放的能量之差即为化学反应焓变的数值,结合图示内容来回答即可.【解答】解:根据图中内容,可以看出N2H4(g)+O2(g)=2N(g)+4H(g)+2O(g),△H3=2752kJ/mol﹣534kJ/mol=2218kJ/mol,化学反应的焓变等于产物的能量与反应物能量的差值,旧键断裂吸收能量,新键生成释放能量,设断裂1molN﹣H键所需的能量为K,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154+4K+500=2218,解得K=391,故答案为:391.【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与反应的吸放热之间的关系,考查学生知识的灵活应用情况,题目难度不大. 21.如表所示是某些物质的燃烧热数据:物质C(s)H2(g)C2H4(g)C2H6(g)C3H8(g)C12H26(l)△H/kJ•mol﹣1﹣393.5﹣285.8﹣1411.0﹣1559.8﹣2219.9﹣8571.4①煤油的组成可看作C12H26,煤油燃烧生成液态水时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C12H26(l)+37O2(g)═24CO2(g)+26H2O(l)△H=﹣17142.8kJ•mol﹣1 .②由上表中的数据 能 (填“能”或“不能”)计算出反应:C2H4(g)+H2(g)→C2H6(g)的反应热.若能,该反应△H= ﹣137.0kJ•mol﹣1 (若不能,此空不填);若不能,原因是 不填 (若能,此空不填).【考点】热化学方程式;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①煤油的燃烧是放热反应,燃烧热是完全燃烧1mol物质生成稳定产物所释放出的能量,据此回答;②写成氢气、乙烯、乙烷燃烧热的化学方程式,然后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出反应C2H4(g)+H2(g)=C2H6(g)的焓变.【解答】解:①煤油的燃烧是放热反应,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得到2C12H26(l)+37O2(g)═24CO2(g)+26H2O(l),煤油的燃烧热△H=﹣8571.4kJ•mol﹣122\n,所以燃烧2molm煤油释放的热量是2×(﹣8571.4kJ•mol﹣1)=﹣17142.8kJ•mol﹣1,即2C12H26(l)+37O2(g)═24CO2(g)+26H2O(l)△H=﹣17142.8kJ•mol﹣1,故答案为:2C12H26(l)+37O2(g)═24CO2(g)+26H2O(l)△H=﹣17142.8kJ•mol﹣1.②C2H4(g)+3O2(g)=2CO2(g)+2H2O(1)△H1=﹣1411.0kJ•mol﹣1①H2(g)+O2(g)=H2O(l)△H2=﹣285.8kJ•mol﹣1②C2H6(g)+O2(g)=2CO2(g)+3H2O(1)△H3=﹣1559.8kJ•mol﹣1③由①+②﹣③可得:C2H4(g)+H2(g)=C2H6(g),△H=△H1+△H2﹣△H3=(﹣1411.0kJ•mol﹣1)+(﹣285.8kJ•mol﹣1)﹣(﹣1559.8kJ•mol﹣1)=﹣137.0kJ•mol﹣1,故答案为:能;﹣137.0kJ•mol﹣1.【点评】本题考查了反应热与焓变、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明确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能够应用盖斯定律及热化学方程式求算反应热. 22.(14分)(2022秋•益阳校级月考)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H=QKJ/mol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t℃70080085010001200K0.60.91.01.72.6请回答:(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 ,该反应中Q > 0(选填“>”或“<”).(2)能判断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cd .a.容器中压强不变b.反应热不变c.v正(H2)=v逆(CO)d.CO2的质量分数不变(3)800℃,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混合物,起始浓度为c(CO)=0.01mol/L,c(H2O)=0.05mol/L,c(CO2)=0.01mol/L,c(H2)=0.03mol/L,反应开始时,H2O的消耗速率比生成速率 大 (填“大”或“小”).(4)温度为850℃时,可逆反应CO(g)+H2O(g)⇌CO2(g)+H2(g)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容器内物质的浓度变化如表:850℃时物质的浓度(mol/L)的变化时间(min)COH2OCO2H200.200O.3000020.1380.2380.0620.0623c1c2c3c34c1c2c3c350.1160.2160.08460.0960.2660.104①计算:3min时CO的浓度c1= 0.08 mol/L,H2O(g)的转化率= 40% .②反应在4min~5min之间,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可能的原因是 d ,表中5min~6min之间数值发生变化,可能的原因是 a .a.增加水蒸气b.降低温度c.使用催化剂d.增加氢气浓度.22\n【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计算题;平衡思想;演绎推理法;化学平衡专题.【分析】(1)根据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来书写;根据温度对化学平衡、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来回答;(2)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组分的组成不变,据此判断;(3)计算此时的浓度商Qc,与平衡常数比较判断反应进行方向,据此解答;(4)①依据容器中浓度变化结合化学平衡的三段式列式计算,结合平衡常数不随温度变化,根据转化率公式进行计算;②反应在4min~5min,平衡向逆方向移动,根据平衡移动原理,结合选项判断;由表中数据可知,5min~6minCO的浓度降低,CO2浓度增大,浓度变化都是0.02mol/L,说明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再结合水的浓度变化进行判断.【解答】解:(1)因平衡常数等于生成物的浓度幂之积除以反应物的浓度幂之积,所以K=,化学平衡常数的大小只与温度有关,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的方向移动,由表可知: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常数增大,说明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因此正反应方向吸热,故答案为:;>;(2)a、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体积不变的反应,压强的改变不会要引起平衡移动,故a错误;b、反应热是指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参加反应所产生的热效应,与反应所处状态无关,故b错误;c、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v正=v逆,所以v正(H2)=v逆(CO)表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正确;d、CO2的质量分数不变,说明反应已经处于平衡状态,故d正确;故选cd;(3)此时的浓度商Qc==,大于800℃平衡常数0.9,故反应向逆反应进行,故H2O的消耗速率比生成速率大,故答案为:大;(4)①CO(g)+H2O(g)⇌CO2(g)+H2(g)起始浓度/mol•L﹣10.20.300变化浓度/mol•L﹣1:c3c3c3c3平衡浓度/mol•L﹣1:0.2﹣c30.3﹣c3c3c3由题意知,850℃时,K=1.0,即K===1.0解得c3=0.12mol/L,所以c1=0.08mol/L,H2O(g)的转化率=×100%=40%,故答案为:0.08;40%;②反应在4min~5min,平衡向逆方向移动,根据平衡移动原理,结合选项判断;22\n由表中数据可知,5min~6minCO的浓度降低,CO2浓度增大,浓度变化都是0.02mol/L,说明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再结合水的浓度变化进行判断.②反应在4min~5min,平衡向逆方向移动,增大水蒸气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使用催化剂平衡不移动,增大氢气的浓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故4min~5min改变条件为增大氢气的浓度,由表中数据可知,5min~6minCO的浓度降低,CO2浓度增大,浓度变化都是0.02mol/L,说明平衡向正反应移动,而水的浓度增大0.05mol/L,应是增大水蒸气的浓度,故答案为:d;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温度对化学平衡、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化学平衡的标志判断,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12分)(2022春•台州期中)一定温度下,将3molA气体和1molB气体通过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请填写下列空白:(1)若容器体积固定为2L,反应1min时测得剩余1.8molA,C的浓度为0.4mol/L.①1min内,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2mol/(L•min) ;x= 2 ;②若反应经2min达到平衡,平衡时C的浓度 小于 0.8mol/L(填“大于”、“等于”或“小于”);③平衡混合物中,C的体积分数为22%,则A的转化率是 36% ;(2)若维持容器压强不变①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 大于 2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②改变起始物质加入的量,欲使反应达到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是原平衡的2倍,则应加入 6 molA气体和 2 molB气体.【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1)利用三段式法计算3A(g)+B(g)═xC(g)起始(mol/L):1.50.50转化(mol/L):0.60.20.2x平衡(mol/L):0.90.30.40.2x=0.4,x=2,以此解答该题.(2)①若维持容器压强不变,应缩小体积,平衡向正方向移动;②改变起始物质加入的量,欲使反应达到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是原平衡的2倍,应满足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与初始配比数相等.【解答】解:(1)利用三段式法计算3A(g)+B(g)═xC(g)起始(mol/L):1.50.50转化(mol/L):0.60.20.2x平衡(mol/L):0.90.30.4①1min内,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B)==0.2mol/(L•min),0.2x=0.4,x=2,故答案为:0.2mol/(L•min);2;②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速率逐渐减小,若反应经2min达到平衡,反应速率应小于1min时,1min时,C的浓度为0.4mol/L,则则平衡时C的浓度小于0.8mol/L,故答案为:小于;③平衡混合物中,C的体积分数为22%,设转化了3xmolA,则有3A(g)+B(g)═2C(g)起始(mol):31022\n转化(mol):3xx2x平衡(mol):3﹣3x1﹣x2x=22%,x=0.36,则A的转化率是=36%,故答案为:36%;(2)①容器体积固定时C的体积分数为22%,若维持容器压强不变,应缩小体积,平衡向正方向移动,则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大于22%,故答案为:大于;②改变起始物质加入的量,欲使反应达到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是原平衡的2倍,应满足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与初始配比数相等,则应加入6molA,2molB,故答案为:6;2.【点评】本题综合考查化学平衡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利用三段式法解答该题,易错点为(2),注意等效平衡的理解和应用. 24.相同温度下,在体积相等的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N2(g)+3H2(g)⇌2NH3(g)△H=﹣92.4kJ/mol.实验测得起始、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容器编号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mol平衡时反应中的能量变化N2H2NH3①130放出热量akJ②002吸收热量bkJ③260放出热量ckJ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热量关系:a+b=92.4B.三个容器内反应的平衡常数:③>①=②C.平衡时氨气的体积分数:①=②>③D.①N2的转化率+②NH3的转化率=100%【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②按化学计量数转化到左边时得到1molN2(g)、3molH2(g),与①的起始状态相同,恒温恒容下,②与①为完全等效平衡,平衡时对应各组分的物质的量相等,假设平衡时氮气为nmol,计算反应热可得关系式;B.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故三种情况下平衡常数相等;C.②与①为完全等效平衡,平衡时相同组分的含量相同,③与①相比,③到达的平衡相当于在①的平衡基础上压强增大1倍,平衡向右移动,NH3的物质的量增大、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减小;D.②与①为完全等效平衡,平衡时对应各组分的物质的量相等,假设平衡时氮气为nmol,计算转化率可得关系式.22\n【解答】解:A.②按化学计量数转化到左边时得到1molN2(g)、3molH2(g),与①的起始状态相同,恒温恒容下,②与①为完全等效平衡,平衡时对应各组分的物质的量相等,假设平衡时氮气为nmol,则a=(1﹣n)×92.4,b=(2﹣2n)××92.4,故a+b=92.4,故A正确;B.平衡常数是只与温度有关的物理量,与物质的浓度无关,温度相等平衡常数相等,故B错误;C.②与①为完全等效平衡,故平衡时氨气体积分数相等,③与①相比,③到达的平衡相当于在①的平衡基础上压强增大1倍,平衡向右移动,NH3的物质的量增大、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减小,平衡时NH3气体的体积分数增大,故C错误;D.②与①为完全等效平衡,平衡时对应各组分的物质的量相等,假设平衡时氮气为nmol,则①N2的转化率==(1﹣n),②NH3的转化率==n,则二者转化率之和=1﹣n+n=100%,故D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计算,适合利用等效平衡思想解题,构建平衡建立的途径是解题的关键,注意A、D选项中规律的归纳总结.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