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中学2022届九年级化学调研试题10(无答案)新人教版第Ⅰ卷选择题(共15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1分,共15分)1.下列家庭小实验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将食醋倒入碎鸡蛋壳中检验鸡蛋壳的成分B.测定保鲜膜的保鲜能力C.用氢氧化钠溶液制作叶脉书签D.用糯米、酒曲和水制甜酒酿2.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A.农业上用氯化钠溶液来选种B.航标灯中充入稀有气体C.洗涤剂常用来洗涤油污D.小苏打用于焙制糕点3.下列物质中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的是 A.新鲜的空气B.蛋白质C.涤纶D.乙醇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将燃烧着的木炭放入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B.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后,铜丝表面有银白色的金属析出C.高温下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时,红色的粉末变成银白色D.向充满二氧化碳的饮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盖好瓶盖后振荡瓶子变瘪5.下图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氧气的验满B.浓硫酸的稀释C.过滤D.给液体加热6.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用途完全对应的是A.氯化钠食盐NaCl2生理盐水B.碳酸钙石灰石CaCO3干燥剂C.氢氧化钙熟石灰Ca(OH)2改良酸性土壤D.氢氧化钠纯碱NaOH厨房清洁剂7.目前世界上已证明达菲是能治疗禽流感的唯一良方。莽草酸(C7H10O5)是生产达菲的原料之一,下列关于莽草酸的说法错误的是A.相对分子质量为174B.碳元素质量分数大于氧元素质量分数C.莽草酸中有7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5个氧原子D.莽草酸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84︰10︰8068.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使用可降解塑料代替普通塑料,可以减轻“白色污染”B.健身器表面涂刷油漆,可以防止生锈C.在室内点煤炉,放一盆水可以防止煤气中毒D.用乙醇汽油代替含铅汽油作燃料,有利于保护环境9.下列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实验设计、现象和结论不正确的是选项实验设计现象结论A将铝丝放人硫酸铜溶液中铝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Al>CuB分别将相同形状的镁条和铝条点燃放入盛氧气的集气瓶中镁条燃烧得更剧烈Mg>AlC分别将锌粉与铁丝放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中锌粉产生气泡的速率比铁丝快Zn>FeD分别将铁丝与铜丝放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中铁丝表面产生气泡,铜丝无现象Fe>Cu10.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B.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C.反应物都属于氧化物D.反应中原子、分子个数都不变11.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有15g甲C.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变为不饱和溶液D.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12.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碱能跟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故碱溶液一定能吸收CO2、SO2、CO气体B.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故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故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D.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故破坏其中一个条件就可以灭火1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试剂或方法ANaCl固体泥沙加水溶解、过滤、蒸发BNaCl溶液Na2CO3滴加硫酸溶液至不再产生气泡6CKNO3溶液Ba(NO3)2滴加适量K2SO4溶液、过滤DN2O2通过灼热的铜丝14.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①②③④A.①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B.②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C.③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D.④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人硝酸钾晶体15.下表提供的四组物质符合图示相连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的是甲乙丙丁ACOO2H2SO4CuOBMgHClCuSO4NaOHCKOHSO3NaOHCuSO4DNa2CO3Ca(OH)2HClCaCl2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5分)二、(本题包括2题,共14分)16.⑴有水(H2O)、双氧水(H2O2)、重水(D2O,“D”表示原子核中有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的氢原子)三种物质,从物质组成的角度看,这三种物质所含的元素共有种,从化学性质的角度看,(选填“H2O2”或“D2O”)与水的化学性质有较大的差异。⑵下列“水”中,一定属于纯净物的是。①软水②汽水③冰水混合物④雨水⑤矿泉水⑥肥皂水⑶小明按如图配方自做一瓶清凉甘甜的汽水。根据图中信息回答:①白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其化学式为;小苏打中含有的金属元素的名称是。②打开汽水瓶盖产生气体的主要成分是;该气体由柠檬酸与反应生成。⑷要测定某地采集到的雨水是否为酸雨,下列提供的试剂(或仪器)宜取用。A.紫色石蕊溶液B.无色酚酞溶液C.pH计17.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并在括号中注明基本反应类型。⑴实验室用一种暗紫色固体制取氧气,();⑵用稀硫酸除去铜粉中少量的氧化铜粉末,();6⑶金属镁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扑救,因为镁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另一种单质,()。三、(本题包括2题,共11分)18.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及性质。结合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ABCDE⑴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b。⑵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NH3),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⑶该小组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性质。①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I、II装置,可进行的实验是(填字母)。a.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b.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②当打开K2、关闭K1时,可以利用I、III装置制得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若要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应向烧杯的水中加入。19.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粗盐水合成氨厂NaCl饱和溶液精制NH3过滤NaHCO3晶体滤液提取副产品Y溶液煅烧Na2CO3+X+H2OCO2Ca(OH)2△X制碱原理可表示为:NaCl+CO2+NH3+H2O=NaHCO3↓+NH4Cl⑴X的化学式为。⑵Y是滤液中最主要成分,Y与Ca(OH)2反应的产物之一可用于循环使用,6Y的化学式为,此反应产生的可循环利用的物质的名称为。⑶Y常用作氮肥使植物生长茂盛,叶色浓绿,现有用熟石灰改良过的酸性土壤需要施加氮肥,(填“可以”或“不可以”)使用Y。四、(本题包括1题,共10分)20.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Na2CO3、NaHCO3的性质后,了解到它们都能与盐酸反应产生CO2气体,那么如何鉴别Na2CO3和NaHCO3呢?带着这样的疑问,他们进行了下列探究:【查阅资料】⑴Ca(HCO3)2可溶于水;⑵NaHCO3固体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猜想】⑴甲同学认为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⑵乙同学认为可用CaCl2溶液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甲、乙两同学的猜想是依据澄清石灰水、CaCl2溶液分别与Na2CO3溶液反应均有沉淀产生;又知道Ca(HCO3)2可溶于水,因此猜测澄清石灰水、CaCl2溶液分别与NaHCO3溶液混合不会产生沉淀,从而鉴别出两种溶液。⑶丙同学认为固体Na2CO3、NaHCO3可用加热的方法鉴别。【实验探究】⑴甲同学在两支分别盛有少量Na2CO3、NaHCO3溶液的试管中,各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到两支试管中的现象相同,均产生了白色沉淀,实验结果与猜想不一致,即不能用澄清石灰水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⑵乙同学将CaCl2溶液加入到分别盛有少量Na2CO3、NaHCO3溶液的试管中,发现两支试管中也都产生了白色沉淀,实验结果出乎意料,但根据观察到的其他实验现象,他认为仍可用CaCl2溶液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⑶丙同学分别取了一定量的Na2CO3、NaHCO3固体于大试管中加热(如右图所示):①加热Na2CO3时,开始即见小试管中有少量气泡产生,继续加热,气泡逐渐减少,未见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加热NaHCO3时,丙同学观察到实验现象与①不同,证实了自己的猜想是合理的。【问题讨论】⑴小组同学对上述实验展开了讨论,对甲同学的两个实验进行了比较,并从物质在溶液中解离出不同离子的微观角度分析了原因(如图1、图2)。请写出Na2CO3与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NaHCO3与澄清石灰水混合时参与反应的离子:。6图1澄清石灰水与Na2CO3溶液反应图2澄清石灰水与NaHCO3溶液反应⑵乙同学的两个实验中,大家对CaCl2与Na2CO3溶液的反应比较熟悉,而对CaCl2与NaHCO3溶液混合产生的现象难以理解,同学们又进一步查阅了资料,了解到CaCl2与NaHCO3溶液可发生如下反应:CaCl2+2NaHCO3=CaCO3↓+2NaCl+CO2↑+H2O,因而同学们知道了乙同学是通过观察到现象来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的。至于CaCl2与NaHCO3溶液为什么能发生上述反应,老师指出其反应原理较复杂,留待今后学习中进一步探究。⑶丙同学在加热Na2CO3固体时,开始产生少量气泡的原因是;据你分析:Na2CO3受热分解(填“易”或“不易”)。在加热NaHCO3固体时,丙同学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任写一种)。【拓展应用】⑴固体Na2CO3中混有少量NaHCO3,可通过方法除去。⑵把105g氯化钙溶液与100g5.3%的碳酸钠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则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完整的解题过程,结果保留至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