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中学2022届九年级化学调研试题9(无答案)新人教版第Ⅰ卷(选择题共15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5分)1.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夏季柏油路面“变软”B.水遇冷结冰C.食物腐败变质D.冬季钢轨之间缝隙加大2.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SO2B.KMnO4C.C6H12O6D.O23.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加碘食盐”“高钙牛奶”中“碘、钙”应理解为A.分子B.原子C.离子D.元素4.2022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粮食安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农业生产中改变灌溉方式,变漫灌为喷灌或滴灌,以节约用水B.水的天然循环能实现水的重新分配,不需兴建水利工程C.为了避免水体污染,农业上应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D.将生活用水,地表雨水分类处理,可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5.调味剂是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将下列调味剂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食盐B.蔗糖C.味精D.芝麻油6.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称量氢氧化钠C.氧气验满D.读取液体体积7.下列事实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的是A.墙内开花墙外香B.空气受热体积膨胀C.氧气加压降温形成液氧D.1体积酒精和1体积水混合小于2体积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B.用水可区分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固体C.用酚酞溶液可区分盐酸和食盐水D.用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9.下列几种常见的食物中维生素含量最丰富的是A.米饭B.苹果C.蛋糕D.馒头510.茶叶中含有茶氨酸(C7H14O3N2,又称谷氨酰乙胺),它有降低血压,提高记忆力、保护神经细胞、减肥等效果。下列有关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茶氨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B.茶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4gC.茶氨酸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D.茶氨酸中含有1个氮分子11.右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将a、b、c三种物质t1℃时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a>b>cB.t2℃时30g物质a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80g溶液C.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质量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b>a=cD.若a中混有少量c,可以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12.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说法错误的是A.厨房洗涤剂清洗油污后形成乳浊液B.农业上常用铁桶盛放波尔多液C.用铁粉作食品保鲜吸氧剂D.金刚石的硬度大,可用来裁玻璃13.初中化学中几种常见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常温下:B、C为气体,且B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一种重要原料;D、F均为无色液体,都由两种相同的元素组成,且分子中原子个数比依次为2:1和1:1;E为黑色固体,与稀硫酸反应得到蓝色溶液(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E转变为B一定是置换反应B.D、F中相同元素的化合价一定相同C.除去B中混有的少量C,可以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D.A不一定是含CO32-或HCO3-的盐14.天天同学梳理了以下知识:①用果汁、小苏打、柠檬酸、凉开水等自制汽水;②用食盐水浸泡菜刀以除去表面的锈斑;③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过量的CO2,以解决温室效应;④用活性炭可除去硬水中的氯化钙杂质;⑤厨房天然气管道漏气,应立即关闭阀门并轻轻打开门窗通风;⑥为了增强肥效,应将铵态氮肥和草木灰混合使用;⑦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其中正确的是A.①⑤⑦B.①②⑤⑦C.②④⑥⑧D.①⑤⑥⑦15.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物质abcd反应前质量/g6.43.24.00.5反应后质量/g待测2.567.20.5A.a和b是反应物,d可能是催化剂B.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4.64gC.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等于a、b两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D.若物质a与物质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则反应中a与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5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5分)16.(8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1)现有C、H、O、Na四种元素,请选择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各一种(用化学式表示):①促进植物光合作用的物质________;②食品工业中发酵粉的成分之一的小苏打_______;③供给动植物呼吸的物质__________;④用于配制医用消毒酒精的是________________。(2)如图是太阳能燃料电池的组成与功能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①电解槽的作用是电解水,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填粒子符号);②夜晚,太阳能燃料电池工作时的能量转化途径为____(填字母);A.太阳能→电能→热能B.化学能→电能→热能C.太阳能→化学能→电能→热能D.电能→化学能→电能→热能③太阳能燃料电池中可循环使用的原料_____________。④与单一的太阳能电池相比,太阳能燃料电池的优点是_____。17.(5分)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并注明反应基本类型:(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2)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________________()反应;(3)氢氧化钠露置在空气中会变质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9分)通过对化学的学习,你已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1)图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_____。(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可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或_______。实验时在试管口塞一小团棉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_。该发生装置也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4)工业常需分离H2、CO2的混合气体。某同学采用最右侧的图所示的装置也能达到分离该混合气体的目的。操作步骤如下:①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通入混合气体,可收集到_____________气体。②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操作),又可收集到另一种气体。19.(3分)开发氢能源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工业上可用煅烧黄金矿(主要成分FeS2)产生的二氧化硫通过下列工艺过程制取氢气。(1)写出膜反应器中HI气体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5(2)分离器中分离出的副产品是______,生产流程中能被循环利用的物质X为________。20.(10分)一化学兴趣小组对某月饼包装盒中的“脱氧剂”很好奇,他们观察到“脱氧剂”外包装标注的成分为铁粉、活性炭和氯化钠,打开发现灰黑色的固体中还夹杂着少量红棕色粉末。【资料获悉】铁系“脱氧剂”的作用原理是利用铁能被氧气氧化,从而达到除氧保鲜的目的。【教师指导】铁被氧气氧化最终产物为红棕色的Fe2O3(其他产物忽略不计)。【探究目的】小组同学欲探究该“脱氧剂”是否已经失效(即单质铁是否已经完全被氧化),并测定各成分的质量分数,设计了以下探究实验。【实验探究】步骤1:小刚用磁铁接近样品,发现磁铁吸引了部分黑色固体。步骤2:称取10.00g样品于一烧杯中,加足量水充分搅拌溶解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称得其质量为7.28g。步骤3:如图,将得到的7.28g固体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用电子秤称得反应前后总质量差为0.15g。步骤4:将锥形瓶中反应后的液体过滤,并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得其质量为1.20g。【交流讨论】(1)由步骤1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步骤2的目的为了推测出“脱氧剂”含有_____(填物质的化学式),其质量为______。(3)步骤3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小明认为0.15g差值即为H2的质量,并由此计算出样品中单质铁的质量为4.20g。小华提出在装置的a导管处应该再连接一个盛有碱石灰(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固体的混合物)的干燥管,他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4)步骤4中滤渣是________(填化学式),如果没有经过洗涤,则称得的质量_________1.20g(填“>”、“<”或“=”)。【教师指导】样品在稀硫酸中除了Fe、Fe2O3分别能与稀硫酸反应外,还存在反应:Fe+Fe2(SO4)3=3FeSO4。因此,小明用产生H2的质量计算样品中铁的质量不合理。实际上,样品中单质铁的质量应该是与酸反应消耗的铁和与Fe2(SO4)3反应消耗铁的质量总和。【学生实验】小红将步骤3的装置进行了改进,重新称取10.00g样品进行实验,并准确测得固体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前后总质量差为0.14g。【数据处理】由于反应过程较复杂,小组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推算出与Fe2(SO4)3反应消耗铁的质量为0.56g。【请你参与】(1)写出Fe2O3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请根据以上数据,计算样品中Fe2O3的质量分数。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