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22年上学期泰州中学高三地理第一次月度检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九洞天景区位于贵州省大方县境内,自西向东的伏流(地表河流经过地下的潜伏段)侵蚀出庞大的洞穴系统,其中二洞天伏流大厅就像一条有“顶盖”的岩溶峡谷。右图为二洞天伏流大厅纵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二洞天伏流大厅南壁侵蚀更强烈的原因是A.重力B.地转偏向力C.岩性D.溶蚀崩塌2.二洞天伏流大厅侧蚀最强烈的季节,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A.南极长城站处于极夜时期B.密西西比河处于枯水期C.北京的白昼比广州长D.澳大利亚珀斯地区天气干热太阳辐射强度受地形地势、气象气候、纬度高低、大气透明度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图示意我国某地的太阳辐射强度日变化,据此回答3~5题。11/113.该地可能位于A.长白山区B.天山山区C.太行山区D.横断山区4.当天的日期和天气状况可能是A.2月1日、晴天B.7月1日、阴天C.4月1日、多云D.12月1日、多云5.当地日落时刻的太阳辐射强度,理论与实测数值均大于日出,最有可能的影响因素是A.纬度B.气候C.地形D.海拔读亚欧大陆局部地区等压线分布图,完成6~7题。6.若图中m所在的天气系统水平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则等值线m的数值可能为A.1005B.1010C.1015D.10207.近年来,该地区沙尘暴发生频率有增加的趋势,图中最有可能出现沙尘暴天气的区域是A.L1附近B.L2附近C.L3附近D.L4附近下图示意我国北方夏季某时刻的风向,据图回答第8题。11/118.图中降水量丰富的地点是A.甲B.乙C.丙D.丁下图为世界某区域中纬度近地面天气形势图(实线、虚线分别为等压线、等温线,箭头表示风向)。读图,完成9~10题。9.图中甲地所处半球及天气系统分别为A.北半球准静止锋B.南半球冷锋C.南半球暖锋D.北半球冷锋10.受图中甲地天气系统移动的影响,乙地未来几天A.气压升高,气温降低B.气压降低,气温升高C.乌云压顶,阴雨连绵D.东风狂吹,雪花漫舞下图为某区域年日照时数等值线图,读图回答11-12题。11/1111.甲地日照时数远比乙地高,其主要原因是A.平均太阳高度大B.海拔高,大气稀薄C.气候干燥,晴天多D.甲地比乙地白昼时间长12.关于丙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终年高温多雨B.终年炎热干燥C.主要为热带雨林景观D.主要为热带草原景观湖泊与湖岸之间存在着局部环流。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大湖(东西宽约90km)东湖岸7月份某时刻实测风速(m/s)垂直剖面图。据此完成13~14题。13.若将该图西湖岸的实测风速补绘完整,则下图正确的是11/1114.图示时刻最可能为地方时A.2时B.8时C.14时D.20时下图中甲地气温年较差约为13℃,乙地气温年较差约为9℃。图2示意三地年降水盘及其年内变化。读图,完成15-16题。15.造成甲、乙两地气温年较差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海陆位置B.纬度位置C.地形D.植被状况16.图2中与甲、乙两地降水特征相符的曲线分别是A.①②B.②①C.③①D.②③下表为某城市气温和降水资料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1117.该市的位置可能是18.该市气候类型的主要成因是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C.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D.西风带控制和暖流的影响下图为水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①②③代表三大类岩石。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9.关于图中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有A.海岸沙滩地区主要沉积物来自于e环节B.g、j、k环节分别形成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C.h、i、1三环节分别属于地壳运动、变质作用、岩浆活动D.②③两种岩石可以直接相互转化11/11读外电入鲁通道规划示意图,回答20~21题。20.外电入鲁的原因是山东省①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②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③距离输电地近,送电方便④酸雨危害日益严重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21.外电入鲁给山东省带来的影响有①能源结构更趋合理②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多③硫氧化合物排放增多④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下面图甲为松花江源头附近区域图,图乙为罗讷河流域图。罗讷河开发规划中曾放弃了高坝水库方案,采用多级低坝方案(水库大坝坝高大于70m的为高坝,坝高小于30m的为低坝,在水能开发效果等同的情况下,建低坝的数量要多于建高坝的数量)。据此回答22~23题。11/1122.甲、乙两图所示区域的共同之一处是A.都处于以传统农业为主的阶段B.南侧地带性植被都是落叶阔叶林C.冬季都盛行偏西风D.地势北高南低23.在水能开发效果等同的情况下,乙图所示区域所在国家开发罗讷河主要采用低坝水电站的主要原因是A.增加发电量和水产养殖场所B.节省建设成本,带动更多区域的经济发展C.提高全流域的通航能力D.减少淹没损失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山西能源的开发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因此,能源的开发必须与生态建设同步进行。下图区域有隔离护坝、公路、排水沟等设施。读图回答24--25题。24.排水沟宣建在A.AB.BC.CD.D2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公路建设与固沙草方格有关11/11B.该区生态建设末期以工程措施为主C.建隔离护坝主要防止飞沙进入河道D.该区生态建设初期以生物措施为主二、综合题(共50分)26.下面两图是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5分)(1)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3)图示季节,下列地理现象正确的是。A.北京地区正午树木的影子最短B.纽约的白昼逐渐变短C.地中海沿岸地区炎热干燥D.珠峰雪线海拔达到一年中最低(4)该日,P、Q两地的夜长大小关系是,M地昼长为。(5)Q地位于M地的____方向。(6)分析我国选择在北京建立大型太阳能电站的社会经济区位因素。27.读巴基斯坦地形图和气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11/11(1)描述巴基斯坦的地形特点。(2分)(2)比较卡拉奇和伊斯兰堡气候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原因。(8分)(3)简述全球变暖对巴基斯坦环境的主要影响o(2分)28.(2022·兰州模拟)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休斯敦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东南部,滨海平原西南部,平均海拔约15mo该市创立于1836年,建城伊始,洪灾多发。19世纪中期以后,棉花成为当地主要的经济作物。1901年该市附近发现石油,随后美国各大石油公司进驻该市,休斯敦成为美国南部最重要的城市。20世纪60年代以后石油开采业衰落,该市在进一步延伸石油工业产业链的基础上,把航天工业作为主导产业。同时,与航天相关的电子信息、仪器仪表、精密机械和军事工业迅速发展。休斯敦现已成为美国第四大城市,入口超过200万,是美国石油、天然气以及化学与金属制品的集中地、著名航天中心。如图示意休斯敦的位置。(l)分析休斯敦建城伊始洪灾多发的自然原因。(3分)(2)与19世纪中期相比,说出现在休斯敦城郊农业生产的不同点o(3分)(3)分析休斯敦由“石油城”向“航天城”转型的主要原因。(6分)(4)简述休斯敦的转型发展对我国城市发展的启示o(2分)29.(10分)环境保护目前,我国城市垃圾处理方式比较落后,大多数垃圾进行简易填埋:这种方法实际上是在自然条件下,利用坑、塘、洼地将垃圾集中堆置在一起,不加掩盖,未经科学处理的填埋方法。据此,结合“世界部分国家垃圾处理方式的比较”回答下列问题。(9分)11/11(1)据表中信息,比较我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垃圾处理上的异同。(6分)(2)指出简易填埋垃圾的主要危害。(3分)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