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22-2022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北京时间2022年9月29日,美国宇航局公布有关火星的重大发现:火星表面一些陨坑坑壁上观察到的暗色条纹说明火星上存在液态水。据此回答1~3题。1.火星是人类迄今所知的与地球最为相似的天体,下列地理事物不属于天体的是A.轮廓模糊的星云B.天空中飘动的云朵C.太空中的宇宙飞船D.星光闪烁的恒星2.火星属于①类地行星②地月系③银河系④太阳系⑤河外星系⑥总星系A.①③④⑥B.②④⑤⑥C.①③⑤⑥D.②③④⑤3.有人想了解火星上是否有生物存在,你认为他必须要了解下列信息中的哪些信息①火星上是否有火山活动 ②火星上是否有水 ③火星上是否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④火星上的温度是否适宜 ⑤火星是否围绕太阳公转A.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D.②③④4.若地球在海王星的轨道上运行,则会发生的现象有A.变为寒冷的“冰球”B.变为炎热的“火球”C.大气层将会消失D.公转方向将变化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太阳辐射的能量是巨大的,尽管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但是对于地球和人类的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据此回答5~6题。5.太阳的能量来源于A.黑子和耀斑的强烈活动B.强烈的太阳风C.内部物质的核聚变反应D.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6.有关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煤、石油不属于太阳辐射能B.太阳辐射与地球上某些自然灾害如地震、水旱灾害的发生有关C.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7-\nD.太阳辐射的电磁波对地球磁场的影响明显,从而使地球上产生“磁暴”现象在我国古代,已有对太阳活动的记载。公元前28年(即汉成帝河平元年)曾记载"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此材料回答7~9题。7.材料中的“黑气”是指A.耀斑B.日珥C.太阳风D.黑子8.关于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活动周期为10年B.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C.在黑子数目最多的时期和地方,耀斑等其它形式的太阳活动就很少出现D.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日冕三部分,黑子和耀斑都出现在光球层9.下列地理现象和太阳活动无关的是A.无线电短波突然衰减B.南北极出现美丽的极光C.最近几年全球各地气候的异常D.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10.关于经纬度的变化规律,说法正确是A.以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西、向东愈来愈大B.以18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愈来愈大C.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大,到北极点和南极点时,纬度为180°D.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大,到北极点和南极点时,纬度为90°11.下列四幅图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NNNSABCD12.重庆某人在某地静止不动,他从第一天见到太阳在正南天空到第二天见到太阳在正南天空的时间间隔是A.23小时56分4秒B.大于24小时-7-\nC.一个太阳日D.一个恒星日13.关于地球上纬度相同的地方,说法错误的是A.昼夜长短相同B.正午太阳高度相同C.日出日落时间相同D.地方时相同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右图),回答14~16题。14.关于地球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A.公转轨道是椭圆,太阳位于椭圆中心B.从④到②,公转速度越来越慢C.公转方向为逆时针D.公转一周360°为1个回归年15.2022年7月25日,广东第十四届省运会在美丽的湛江市隆重开幕。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中的位置是A.①②点之间B.②③点之间C.③④点之间D.④①点之间16.当地球公转运行到④点附近时A.公转速度较快 B.此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 C.北半球正值春季 D.南半球正值秋季北京时间2022年9月20日7时01分,我国新型运载火箭长征六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将20颗微小卫星送入太空。发射任务圆满成功,这标志着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家族再添新成员,而且创造了中国航天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据此回答17~19题。17.长征六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时,纽约(73°W、41°N)的当地区时为A.9月19日20时01分B.9月20日19时53分C.9月19日18时01分D.9月20日18时53分18.发射成功当天,太阳直射点A.在北半球,正向南移动B.在北半球,正向北移动C.在南半球,正向南移动D.在南半球,正向北移动19.这一天下列现象可信的是A.北京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B.重庆昼短夜长C.澳大利亚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D.北京自转的角速度大于太原-7-\n读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二分二至日示意图(箭头代表公转方向),回答20~22题。20.图中字母对应的节气,说法正确的是A.A是秋分日B.B是夏至日C.C是冬至日D.D是春分日21.地球公转由C向D运动的过程中A.北半球白昼变长,但昼短于夜B.北半球白昼变长,但夜短于昼C.南半球白昼变长,并昼长于夜D.南半球白昼变长,并夜长于昼22.下列光照图(箭头代表地球自转方向)与上图中D位置对应的是ABCD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右图),回答23~24题。23.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甲地的时间为A.3时 B.9时 C.15时 D.16时24.若阴影部分为10月9日,空白部分为10月10日,则甲地的时间为A.3时 B.9时 C.15时 D.16时25.如果黄赤交角为20°,则A.五带中的热带范围将变大B.五带中的温带范围将变小C.五带中的寒带范围将变大D.五带中的温带范围将变大-7-\n二、综合题(共2题,每空2分,共50分)26.读北半球夏至日光照图,完成下列各题。(30分)(1)作图:在图中画出晨昏线,并用斜线阴影描出夜半球的范围。(画在答卷上)(4分)(2)图中的晨昏线为(晨或昏)线。(2分)(3)此日,太阳直射的纬度是。(2分)(4)图中各点,自转线速度最小的是。(2分)(5)此日,C、D两地先见到日出的是,图中时刻,D点地方时为,A点地方时为。(6分)(6)此日,全球出现极昼的范围是。(2分)(7)图中各点,昼夜等长的点是,出现极夜的点是,C点的昼夜长短状况是。(6分)(8)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数值是,B地正午太阳高度比E地。(大、小或相等)(4分)(9)考虑地转偏向力的影响,由D向C发射的远程炮弹最终会落到五带中的带。(2分)-7-\n27.读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的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回答问题。(20分)(1)地震波:E,F。(4分)(2)不连续界面:A,B。(4分)(3)圈层:D,C。岩石圈主要存在于D圈层和(填名称)的顶部。(6分) (4)据图描述,当地震波到达B界面附近时,传播速度发生的明显变化是。(2分)(5)地球内部是一个具有类似同心圆结构的球体,但在地球表层,大气圈、圈、圈与岩石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4分)-7-\n高一上半期考试地理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BADAC6-10CDBDD11-15ACDBB16-20ACACB21-25CABAD二、综合题26.(1)略(2)晨(3)23°26′N(4)A(5)C0时(或24时)12时(6)北极圈及其以北(7)BA昼长夜短(8)66°34′大(9)热27.(1)横波纵波(2)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3)地壳外核上地幔(4)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5)水生物-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