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东三中2022年下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卷(理科)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关于孔子思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主张“克己复礼”B.倡导“为政以德”C.提出“仁”的学说D.提出“民贵君轻”思想2、孟子和荀子都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在他们的思想中截然相反的是()A、是否实行仁政B、是否主张“礼”C、人性善恶D、是否追求气节3、主张“兼爱”“非攻”“节俭”“尚贤”的思想家是()A、墨子B、韩非子C、荀子D、庄子4、下列哪一项思想主张是属于道家的?A.民贵君轻B.无为而治C.为政以德D.兼爱、非攻5、将“三纲五常”作为为人处世道德标准的是()A、孔子B、孟子C、老子D、董仲舒6、朱熹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中的“天理”主要是指()A、天人感应B、法律制度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D、天体运行法则7、某校高二学生在编演“宋明理学”历史短剧时,为陆九渊设计台词应该是()A.民为贵,社稷次之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C.君者舟也,庶民者水也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8、明清时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传统的社会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黄宗羲的思想反映了这种变化,下列观点出自黄宗羲的是()A.“天下为主,君为客”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宇宙便是吾心”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9、明清之际思想家中提出“经世致用”思想的是A.李贽B.黄宗羲C.王夫之D.顾炎武10、普罗泰格拉的主要观点是()A、“美德即知识”B、“求知是人类的本性”C、“认识你自己”D、“人是万物的尺度”11、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是()A、“人是万物的尺度”B、“美德即知识”C、“所有人的自然需求都是一样的”D、“人生而自由的,可是现在他却处处带着镣铐”12、著有《理想国》,鼓励人们独立思考,为理性主义发展奠定基础的古代希腊思想家的是 A.柏拉图B.普罗泰戈拉 C.苏格拉底 D.亚里斯多德13、欧洲中世纪的绘画作品中很少留有作者的姓名,但到文艺复兴时期,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在自己的作品中留下签名,甚至将自己的形象绘入其中。这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A.对现实生活的逃避B.对宗教权威的认同C.对教会腐败的批判D.对自我价值的肯定6\n14、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的是()A、达芬奇B、莎士比亚C、但丁D、彼特拉克15、某位思想家认为,使人得到“救赎”的,不是教会所称的诸如祈祷、施舍、圣餐、圣洁生活等“善行”,而是内心的信仰,这是上帝直接授予每个灵魂的一种内在精神皈依。这位思想家是A.苏格拉底B.马丁·路德C.但丁D.伏尔泰16、一位思想家说:“启蒙是人们摆脱自我受制状态的出发点。自我受制是一种不受他人指点就无法进行理智思考的无能状态。……请鼓起勇气来!去利用自己的理智!”该思想家是A.康德B.苏格拉底C.彼特拉克D.马丁·路德17、《金史》记载:“声如雷震,热力达半亩之上,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这段材料描述的科技成就是A.指南针B.印刷术C.造纸术D.火药18、与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历基本相同,但比它的颁行早了三百年的中国历法是A.《授时历》B.《夏小正》C.“殷历”D.格里高利历19、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人们划龙舟、吃粽子,以纪念伟大诗人屈原。下列历史信息与之相关的是( )A.唐诗《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宋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C.楚辞《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D.元曲《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0、书法作品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其作者号称“书圣”,该书法家是()A.颜真卿B.欧阳询C.王羲之D.怀素21、1846年某日,德国天文学家加勒在根据某科学定律推算出的位置上找到了一颗后来被命名为海王星的行星,这一天被人们评价为某理论“最辉煌的一天”。该理论是A.普朗克量子理论B.达尔文进化论C.爱因斯坦相对论D.牛顿力学22、“一壶开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瓦特和爱迪生的突出贡献分别是A.改良蒸汽机发明电灯B.研制发电机提出进化论C.改良蒸汽机提出进化论D.研制发电机发明电灯23、某物理学理论否定了绝对时空观,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这一物理学理论是A.量子论B.电磁感应理论C.经典力学理论D.相对论24、十九世纪末,对戊戌变法起到一定推动作用的是 A.《 敬告青年 》 B.《 文学改良刍议 》 C.《 孔子改制考 》 D.《 庶民的胜利 》25、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A.《民报》的创办B.《青年杂志》的创办C.中国同盟会的建立D.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26、在中国近代的某个时期,激进的知识分子及青年学生认为,拯救中国之道在于全面否定传统。为此,他们提倡A.“民主和科学” B.“中体西用” 6\n C.“师夷长技以制夷”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7、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合作的政治基础是A.马克思主义B.新三民主义C.社会主义D.毛泽东思想28、1945年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这次会议 A.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沦 B.是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C.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主张 D.正式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2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全会作出的战略决策是 A.实行改革开放B.“以阶级斗争为纲” C.重返联合国 D.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30、中国共产党系统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A.十二大B.十三大C.十四大D.十五大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2小题,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韩非子·有度》(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学派的思想?同一时期思想界呈现了什么局面?(4分)材料二仲舒在家,朝廷如有大议,使使者及廷尉张汤就其家而问之,其对皆有明法。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及仲舒对册,推明孔氏……——《汉书·董仲舒传》(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推明孔氏”的表现,并分析汉武帝时“隆儒”的目的及对儒学的影响。(6分)材料三“不过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走向滥用权力,这是一条千古不变的经验……从对事物的支配来看,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3)材料三体现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为此孟德斯鸠提出了什么学说?(4分)材料四“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梁启超《变法通议》(4)材料四代表的思想潮流是什么?这一思想潮流对中国社会有何重大影响?(6分)6\n32、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相关问题。(20分)材料一图一《神曲》图二马丁.路德图三孟德斯鸠(1)上述三幅图反映了14世纪以来欧洲历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潮流,分别是指哪些历史事件?(6分)它们能够兴起的相同根本原因什么?(2分)材料二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2)结合材料二说说火药、印刷术的发明传入欧洲后对欧洲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材料三6\n(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从思想理论发展的角度举例说明在20世纪上半期孙中山是怎样顺应“潮流”的?(6分)6\n邵东三中2022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答案(理科)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题号12345678910答案DCABDCBADD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ADDBADACC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DADCBABDA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2小题,共40分)31、(1)法家学派;(2分)百家争鸣。(2分)(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6分)(3)权力的制约与平衡;(2分)三权分立学说。(2分)(4)维新变法的思想;(2分)起到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4分)32、(1)历史事件: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6分)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2分)(2)火药传入欧洲,推动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创造了条件。(3分)印刷术传入欧洲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3分)(3)提出三民主义,要求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顺应了走资本主义的要求;‚将旧三民主义发展成新三民主义,顺应了反帝反封建的时代要求。(6分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