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重庆一中高2022级高二上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卷(文科)历史试题共5页。满分100分。时间8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文学艺术是一定时代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习俗的反映。下列文学作品全方位、多角度地再现西周时期社会环境、事态人情的是A.《诗经》B.《离骚》C.《庄子》D.《牡丹亭》2.“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于掌上。”这一观点属于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3.孔子主张重人事而远“天道”,孟子提倡“济天下”,董仲舒强调“圣人之为天下者,兴利也”,降至宋明,理学家提倡“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说明儒家思想A.逐渐成为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工具B.不断调整以顺应经济发展需求C.强调积极入世和社会责任担当精神D.坚持追求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4.六虱指的是危害国家的六事。《商君书•靳令》指出,礼乐、诗书、修善孝弟、诚信贞廉、仁义、非兵羞战为“六虱”。这反映了秦国当时A.儒家思想没有市场B.法家思想倍受冷落C.道家思想成为主流D.墨家思想渐趋没落5.理学家王阳明强调“善念存时,即是天理”,“物无善恶”因而无需“为善去恶”。 由此判断,王阳明A.主张静心无为 B.教人明辨善恶C.反对穷理格物 D.主张天人合一6.《梦梁录江海船舰》记载:“舶商之船,自入海门,便是海洋……风雨晦冥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据所学判断该书最早可能成书于A.战国B.汉代C.唐代D.宋代7.(原创)明清之际有学者提出:“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以下属于他的主张的是A.反对以孔子是非为标准B.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C.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强调“理在气中”8.在书法艺术方面,“宋四家”各有千秋:“苏(轼)胜在趣,黄(庭坚)胜在韵,米(芾)胜在姿,蔡(襄)胜在度。”该材料A.反映了当时复杂的社会矛盾B.体现作者个性和多样的社会生活C.表现封建文人强烈的爱国情怀D.标志宋代达到书法艺术的最高峰9.-8-\n中国自古以来,识字并不普及,下层民众只能通过鼓词等说唱形式来认识人生。《三国演义》等古典名著之所以能够家喻户晓,鼓词等说唱形式所起的传播作用功不可没。据此可知A.戏曲是文人创作、传播儒学的艺术B.戏曲艺术源于民间、反对儒家伦理C.戏曲艺术可以传播思想、教化百姓D.戏曲是政府推广普及文化的艺术形式10.梁启超曾写道:“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下列哪个口号呼应了上述观点A.师夷长技以制夷B.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C.打倒孔家店D.须知今后的世界,必成劳工的世界11.陈独秀曾写道:“立宪政治在19世纪总算是个顶时髦的名词,在20世纪的人看起来,这种敷衍不彻底的政制,无论在君主国、民主国,都不能够将人民的信仰、集会、言论、出版自由权完全保住,不过做了一班政客先生们争夺政权的武器。”陈独秀的这一看法最有可能形成于A.辛亥革命时期 B.新文化运动初期C.五四运动前后 D.国民大革命后期12.右图是1957年周恩来总理在观看绍剧《闹天宫》后,怀抱演员小六龄童的留影,它是当时文学艺术领域繁荣景象的一个缩影,这主要得益于A.三大改造的完成B.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C.文艺工作者积极性高涨D.“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13.(原创)下表为1952年全国各类高校调整前后校数变化统计表(部分),调整的主要目的是综合工科语文财经调整前校数5131822调整后校数2144712A.适应国家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需要B.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C.恢复正常的教育秩序 D.适应“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 14.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与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共同点是A.指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B.深化了体制改革C.冲破了“个人崇拜” D.促进了思想解放15.“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材料反映的思想观点是A.神主宰万物 B.万物皆由水而生成C.人是万物的尺度 D.真理高于一切16.维多里诺是14~15世纪意大利的教育家。他奉行“身心发展并重”的教育理想,注重发展学生个性,重视骑马、剑术、跳舞、游泳等方面的能力培养。他还要求学生研读古罗马作品和基督教作品,视之为道德教育重要内容。这反映出A.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 B.宗教制约着教育的发展C.教育摆脱了宗教束缚 D.教育推动近代科学的产生17.1521年,德国维登堡一家作坊印制了很多幅对帧木板画。其中一幅的左侧是基督跪在地上为门徒洗脚;右侧是高高在上的教皇伸出脚让跪在地上的信徒亲吻。这幅画意在A.抨击罗马教廷 B.推销“赎罪券”C.反对宗教改革 D.倡导理性主义-8-\n18.“人们对基督教神学教条的怀疑缘由于两大发现:一是新大陆的发现,二是地球围绕太阳转。《圣经》居然对这两个事实只字未提!一下子就发生了信仰危机。”这一信仰危机引发了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19.当代史学家西斯·马丁在《思想的进步史》中说,与文艺复兴运动相比,启蒙运动在许多方面都有明显的超越。“超越”主要表现在①以“理性”为核心②在思想领域反对宗教神学③提出人民主权学说④将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20.(原创)某科学家在其著作的序言中写道:“我把这部著作叫做哲学的数学原理,因为哲学的全部任务就在于从各种运动现象中研究各种自然之力,然后用这些力去论证其他现象。”该著作提出的理论A.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 B.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取得突破C.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D.可以广泛地解释不同运动状态的物质21.(原创)西方学术界赋予某位科学家“生物学中的牛顿”的崇高称号,该科学家是A.达尔文B.法拉第 C.爱因斯坦 D.普朗克22.“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这一发现”是指A.万有引力定律 B.电磁感应现象C.相对论 D.量子论23.(原创)阿里巴巴1998年正式注册,随后,卓越、京东、凡客诚品、苏宁易购等相继成立。2022年一季度,中国网络零售额达6310亿,占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9.9%。这说明A.电子商务完全改变了中国人的消费方式B.信息技术推动了企业经营方式的革新C.发展中国家是“新经济”的主要受益者D.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24.有一类文学艺术作品,“揭发了社会的恶习,描写了个人在家庭传统、宗教教条和法规压制下的‘生活和冒险’,却不能够给人指出一条出路。”下列作品属于这类风格的是A.《唐璜》B.《巴黎圣母院》C.《人间喜剧》D.《等待戈多》第Ⅱ卷(综合题共52分)本卷共3小题,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5分,共计52分。在答题卷上作答。25.(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苏格拉底认为“人的本性、真理和善”等关于人的问题比“宇宙等自然哲学”问题更紧迫,遂将自己的哲学探讨集中在世俗伦理道德方面,具有鲜明、生动的人文主义色彩,被后人称为“伦理哲学”。苏格拉底为哲学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关注人的视角和领域,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檀慧玲《古希腊人文主义传统溯源》材料二被称为“意大利文艺复兴第一哲学家”的斐奇诺对人的发现主要强调人是理性灵魂,在发现人为何物的同时也要求人超越自身,回归上帝之中。他传承了柏拉图主义的理智主义传统,重新发现了人的理性本性,并将宗教性建基于理性之上,使得人在发现自身的同时也进一步赋予自己超越自身的任务,使得人类可以彰显神性的名义,大胆运用自身理性。-8-\n——梁中和《“人”的发现与超越》材料三法国哲学家是真正的哲学家,他们提出了最根本的哲学问题:关于生命的意义,关于上帝、人性、善与恶。同时,他们不满足于只是少数教授和学者们的抽象争论和象牙塔里的沉思,他们希望影响大众,说服大众。他们热情地承担了改良社会和人性的责任……最有名的、在许多方面都最具代表性的哲学家是弗朗索瓦·玛瑞·阿鲁埃,他以伏尔泰的笔名闻名于世。在他漫长的生涯里,写了七十多部有趣的著作,他一生都在极力反对法律的不公正,以及法律面前阶级的不平等。——(美)约翰·巴克勒等《西方社会史》请回答:(1)(原创)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及其对哲学发展的意义。(7分)(2)(原创)根据材料二,概括斐奇诺的哲学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10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伏尔泰的思想为例,说明法国哲学家们是如何“改良社会和人性”的?(6分)(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哲学研究与时代发展的关系。(2分)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明后期到清初和晚清时期书籍翻译对比时期明后期到清初晚清时期(1840年后)翻译者西方传教士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中国士大夫徐光启、李之藻等林则徐(钦差大臣),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上海同文馆(均为清政府所办),大同译书局(梁启超自办)、译书出版社(留日学生自办)等内容涉及宗教、天文学、数学、物理学、机械工程学、军事技术、舆地学、生物学、医学、文学等领域。代表作有《坤舆万国全图》、《欧几里德几何》、《几何原本》(利玛窦、徐光启合译)、《泰西水法》、《奇器图说》、《万国全图》等等。中国的《老子》、《易经》也有了第一批欧洲译本。涉及工程、农学、矿学、工艺、商学、格致、算学、电学、化学、声学、光学、天学、地学、医学类即有70多种。其中《万国公法》、《星轺指掌》、《公法便览》、《公法会通》、《国际法》公法类书籍达40部以上。还包括《天演论》(赫胥黎著)、《原富》(亚当·斯密著),《万法精理》(孟德斯鸠著),《卢梭民约论》(即《社会契约论》)等。请回答:比较两个时期书籍翻译,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12分)(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以多个角度进行分析)27.(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我们现在要集合中外的精华,防止一切流弊,便要采取外国的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加入中国的考试权和监察权,连成一个很好的完璧,造成一个五权分立的政府。——孙中山《国父全书•民权主义》材料二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形式主义地吸收外国的东西,在中国过去是吃过大亏的。……-8-\n就是说,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处,决不能主观的公式的去运用它。——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关于“民权主义”的主张。(6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毛泽东观点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两例说明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毛泽东创造性的提出的思想理论。(6分)(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待外来文化?(3分)命题人:郭潇审题人:彭树云班次姓名顺序号考号—————————————密———————————封——————————线————————————在在在在是在2022年重庆一中高2022级高二上期半期考试历史答卷(文科)2022.1224.(25分)(1)(7分)(2)(10分)(3)(6分)(4)(2分)26.(12分)-8-\n27.(15分)(1)(6分)(2)(6分)(3)(3分)-8-\n2022年重庆一中高2022级高二上期半期考试历史答案(文科)2022.12选择题1—5:AACAC6—10:DBBCC11—15:CDADC16—20:AADBA21—24:ADBC25.(25分)(1)观点:美德即知识;认识你自己(认识自我)。(4分)意义:开创了“伦理哲学”,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3分)(2)思想:人是理性灵魂;上帝是人的最终家园;宗教性是人的本性;要求人要发现与超越自己(6分)背景:古希腊罗马文化遗存的保留;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新兴的资产阶级的产生;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4分)(3)说明:法律应以人性为出发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君主专制。猛烈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开明君主制);提倡“天赋人权”,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反对等级制度和“君权神授”。(任答3点,共6分)(4)关系:哲学反映时代的要求;时代发展需要哲学的指导。(2分)26.(12分)答案示例:示例(1)不同:明末清初主要翻译西方科技书籍。晚清时期主要为外国法学著作、西方政治制度书籍;原因: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及殖民扩张,西方传教士积极传播基督教与推介欧洲先进科技知识和人文知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与发展;统治者的需要和重视;明末清初时知识分子注重经世致用,提倡实学。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日益严峻,先进中国人积极学习西方;鸦片战争后,随着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清政府面临大量的国际交涉;洋务运动及戊戌变法的推动;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西方启蒙运动的发展和影响。示例(2)不同:明末清初译书具有双向性交流的特点;晚清时期,则主要是国人翻译西方书籍。原因:传教士在中国为推广教义,宣传介绍西方,同时向西方介绍中国;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危机加深,先进中国人积极学习西方。示例(3)不同:明末清初时,以西方传教士为主,他们与中国士大夫合作译书;晚清以来,以知识分子为主体,官方和民间译书结合。原因:传教士在中国为推广教义,进行殖民扩张;统治者的需要和重视;明末清初时知识分子注重经世致用,提倡实学。鸦片战争以后,民族危机加深,晚清知识分子为救亡图存、强国御侮;洋务运动及戊戌变法的推动;晚清知识分子爱国心的驱使。27.(15分)-8-\n(1)孙中山反对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主张主权在民,民选总统和议会;国民一律平等;主张建立五权分立政府。(6分)(2)观点:结合中国具体实际(民族的特点)吸收外来进步文明。(2分)举例: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探索出了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正确道路;根据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提出中国革命“两步走”的战略,确立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4分)(3)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辩证地吸收;将外来文化与中国实际相结合。(3分)-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