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师大二附中2022-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高三年级历史(必修二)(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1、唐朝人张籍在《贾客乐》中有关商人“年年逐利西复东,姓名不在县籍中。农夫税多长辛苦,弃业宁为贩宝翁”的叙述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商人为追逐利益往来奔波B.农民赋税沉重,被迫弃农经商C.商人好逸恶劳,弃农经商D.商人赋税沉重,被迫弃农经商2、“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桑蚕也。”这句话反映的现象是()A.棉布保暖性好,可以御寒B.棉布因其实用性广为流行C.棉布完全取代了丝织品的地位D.棉布功劳大于丝织品3、史载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这主要得益于()A.郑国渠的修建B.都江堰的修建C.灵渠的开凿D.井渠的出现4、重农抑商是中国封建王朝的基本政策。中国古代王朝一直奉行次政策,但商业经济仍不断发展,其根本原因是()A.生产力的不断进步B.从商容易致富C.政府没有具体执行此政策D.商人形成强大的政治力量5、“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该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清朝前期大机户兼并小机户C.清政府限制手工工场的规模D.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6、某高中历史选修班学生在课余探讨“明末清初之际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观点的根本原因”时,众说纷纭。请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黄宗羲总结实践经验的结果B.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必然结果C.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在社会思想上的反映D.统治者重视工商业的放映7、下列关于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使中国与世界隔绝B.是清朝在遭到外来威胁时采取的自我保护政策C.造成了中国日益落后于世界D.促进了国内手工业规模的扩大和商业的发展8、资本主义萌芽与传统手工业的区别有:()①是否为满足市场的需要,为购买劳动力增殖利润而进行生产;②劳动者是否被集中在一起从事生产;③生产过程中是否存在雇佣关系;-6-④生产过程中是否出现劳动力的出卖者。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9、下表是19世纪中期英国输华货物统计表,其中导致中国1844年进口猛增的原因是()年代18421844184618481850185218541856正当贸易货物总值(万英镑)96.9230.5179.1144.6157.4250.4100.1221.6A.鸦片输入的减少B.自然经济的解体C.列强夺取了政治经济特权D.5%的低关税率10、假如你是一位生活在19世纪70年代到1949年的民族资本家,你可能经历的是:()①甲午战争前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有所改善,你开始创办一家棉纺织企业,发展情况比较好;②一战期间,发展势头强劲;③20世纪20年代,遇到很大困难,经营艰难;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一度发展比较顺利;⑤抗日战争胜利后很长时间,经营条件明显好转。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11、右图反映的是上个世纪50年代末土高炉炼钢的情景,这种情景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D.领导人的果断决策12、张艺谋执导的电影《活着》中有这样一个场景:20世纪50年代末,一个小孩要把找到的父亲用的包着铁皮的箱子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钢。这个场景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应该发生在()A.土地改革运动时期B.三大改造运动中C.“大跃进”运动中D.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13、“……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这首歌歌颂的是新时期取得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的决策出现于()A.中共八大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四大14、中共十四大后,“下海创市场”成为人们日常话题的重要内容,中共十四大中与此直接相关的是()A.开始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决定在深圳、珠海、厦门设立经济特区15、民国时期,政府推行服饰改革,但洋装的流行并未取代传统中国样式,而是促成了中西合璧服装的产生。这种现象说明()A.以服饰为代表的西方先进文化传播困难B.小农经济的存在使得生活方式难以改变C.服饰变化反映了人们审美情趣不同D.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仍然有限16、下面是《申报·自由女子之新婚谈》中一段关于“文明婚礼”的描述:“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穿双西式履,凡凤冠霞帔、锦衣绣裙、红鞋绿袜一律不用;盎然登舆,香花簇拥,四无障碍,无须伪啼假哭,扶持背负;宣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①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②-6-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③近代教育的发展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④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社会的进步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17、1909年初,《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得多?”使人民“开眼界”的是()A.电视B.电影C.报纸D.广播18、亚当·斯密说:“发现美洲和经好望角至东印度群岛的航道,是人类历史上所记载的最伟大的、最重要的事件。”文中所谓“发现美洲”的历史人物是()A.麦哲伦B.达·伽马C.哥伦布D.迪亚士19、假如你生活在16世纪的欧洲,无法从市场购买到的是()A.非洲的黄金和象牙B.美洲的玉米、烟草C.亚洲的瓷器、香料D.澳大利亚的工艺品20、20世纪30年代,美国罗斯福新政的重要内容有()A.提高储蓄利率,吸纳民间资金B.限制进口,实行进口替代工业政策C.实行计划经济D.扩大内需,刺激生产21、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与19世纪晚期相比较,其显著特点是()A.通过对外掠夺获得发展的资本B.借助原有的经济技术基础C.利用科技成果提高劳动生产率D.积极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22、对美国经济实行改革,倡导介于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之间的第三条道路的美国总统是()A.罗斯福B.胡佛C.克林顿D.里根23、有人这样形容罗斯福新政前后企业与政府的关系的变化:新政之前,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新政以来,企业主是大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由此说明()A.新政后美国推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B.新政后美国政府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C.新政后美国政府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而推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D.新政后美国政府大力发展国营经济24、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的经济均获得了飞速的发展,但他们的经济类型是不同的。以下组合正确的是()A.法国——政府主导型经济B.日本——混合市场经济C.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D.英国——计划指导型经济25、苏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二战后初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三者相似之处表现在()A.采用多种形式的国有化政策B.利用国家政权力量直接干预经济C.集中全国的财力和物力D.尽力保持“自由企业”制度26、某电视剧中出现了某国货币同美元保持固定汇率的情景,这一情景最早可能出现在()A.1940年B.1941年C.1943年D.1947年27、有位同学搜集到两枚徽章,图形如右图所示,其他同学看后给出的下列解释中正确的是()①这是两个国际金融组织的标志②该组织今天已经不存在③该组织的控制权长期由美国人掌握④美国人利用它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28、美国进出口贸易情况表准确反映了-6-年代1950196019701980与日本+2.4+2.0-15.9-19.4与欧共体+2.0+10.7-5.8-17.8(单位:亿美元“+”为顺差,“-”为逆差)①二战后美国经济衰退②二战后,日本、欧共体经济迅速发展③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日本经济发展速度快于欧共体④二战后资本主义陷入了经济危机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9、右图货币的发行,说明()A.欧洲一体化开始B.欧洲联盟建立C.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形成D.“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30、在经济全球化中,各国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这种感觉直接源于()A.各国之间经济上的密切合作B.交通和通信技术的日新月异C.各国的生产和销售都连成一体D.东西方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影响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40分)31、(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49年我国私营工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项目占全国经济的百分比工业63%商业批发67%零售83%材料二、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的地位项目公有制经济私有值经济工业总产值100%0商业零售额95.8%4.2%材料三、1989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的地位项目公有制经济个体经济私有制经济工业总值61.7%34.8%3.44%商业零售额72.4%18.6%9%材料四、在1978年的时候,全国个体户只有14万户,私营企业一户都没有。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到2022年底,我国有雇工8人以上的私营企业234万户,雇工在7人以下的个体工商户2377万户,从业人数4742万人,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数超过8000万,加上乡镇企业和外资企业,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就业人数超过2.2亿。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3左右,占每年GDP增量的贡献率已经超过60%。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私有制经济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2分)-6-(2)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了怎样的经济状况?(2分)对比材料一和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4分)(结合改革开放后的党史分析)32、(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85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次(1884-1929)在曼海姆制成一辆装有0.85马力汽油机的三轮车。德国另一位工程师戈特利布·戴姆勒(1834-1900)也同时造出了一辆用1.1马力汽油发动机作动力的四轮汽车。材料二、1929年的美国,竖立在汽车上的牌子写道:“100美元可买下这辆轿车。在股市上丧失了一切,急需现钞。”材料三、通用汽车公司成立于1908年,迄今在全球32个国家建立了汽车制造业务,其汽车产品销往192个国家。1985年,通用汽车公司成功收购休斯飞机公司,该公司是公认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电子公司。此后,它作为通用汽车公司休斯电子公司(GMHE)的子公司而被管理,从而成为又一个由通用汽车公司完全控股的子公司。德科电子公司则正式成为通用汽车公司休斯公司电子公司(GMHE)的子公司。图一图二图三(1)请为三则材料各配一张图片(3分)。材料一:图()材料二:图()材料三:图()(2)请分别为与三则材料对应的图片配历史背景说明。(3分)(3)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三,请说明汽车发展过程与技术革新过程是同步的。(4分)33、(2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见下图-6-图一图二图三材料二、“本协议缔约双方,认识到在处理其贸易和经济领域的关系是,应当是为了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和大幅度稳步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地使用世界资源,寻求既保护和维持环境又可以符号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各自需要和利益的方式加强这样的措施;进而认识到需要积极努力以确保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其中的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享有一个与其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份额;热切希望达成互惠和互利的安排,大量减少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关系中歧视性待遇……”——《世界贸易组织协定》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当今世界的哪三个区域经济集团?(3分)中国是其中哪一个组织的成员?(1分)这些组织的出现,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哪种趋势?(2分)(2)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的宗旨是促进各国市场开放,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材料二的哪句话表明这一宗旨?(2分)中国于哪一年加入该组织?(1分)(3)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对推动当今世界经济的哪一趋势(进程)具有重要意义?(2分)在这一趋势(进程)的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7分)你对解决这些问题有什么建议?(2分)-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