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高中2019级质量监测考试(二)数学试卷(文史类)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B.C.或D.【答案】C2.若复数z满足(i是虚数单位),则z的共轭复数是()A.B.C.D.【答案】B3.已知变量满足约束条件,则最小值为()A.12B.11C.8D.【答案】C4.设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分别为,,若点P在双曲线上,且,则()A.1或5B.1C.4D.5【答案】D5.已知锐角三角形内角,,的对边分别为,,.且,则的取值范围为()A.B.C.D.
【答案】C6.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是“”的充要条件B.若,则方程一定有实根是假命题C.在中,若“”则“”D.命题:“,”,则:“,”【答案】D7.如图所示,平面内有三个向量,其中与夹角为,与的夹角为,且,若,则 A.1B.2C.3D.4【答案】C8.已知函数,定义城为的函数满足,若函数与图象的交点为、、、,则()A.B.C.D.【答案】B9.已知是球面上的四个点,平面,,,则该球的表面积为()A.B.C.D.【答案】B10.函数的图象大致为()
A.B.C.D.【答案】A11.以双曲线(a>0,b>0)中心O(坐标原点)为圆心,焦距为直径的圆与双曲线在第一象限内交于M点,、分别为双曲线的左、右焦点,过点M作x轴的垂线,垂足恰为的中点,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A.B.C.D.2【答案】C12.设,,,则()A.B.C.D.【答案】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2、23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13.在中,若,则的最大值是______.【答案】##14.若是奇函数,则实数=_____________.【答案】15.已知,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答案】
16.如图,矩形中,,为边的中点,将沿翻折成,若为线段的中点,则在翻折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①翻折到某个位置,使得②翻折到某个位置,使得平面③四棱锥体积的最大值为④点M在某个球面上运动【答案】①③④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2021年9月以来,多地限电的话题备受关注,广东省能源局和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发布《致全省电力用户有序用电、节约用电倡议书》,目的在于引导大家如何有序节约用电.某市电力公司为了让居民节约用电,采用“阶梯电价”的方法计算电价,每户居民每月用电量不超过标准用电量x(千瓦时)时,按平价计费,每月用电量超过标准电量x(千瓦时)时,超过部分按议价计费.随机抽取了100户居民月均用电量情况,已知每户居民月均用电量均不超过450度,将数据按照[0,50),[50,100),…[400,450]分成9组,制成了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1)求直方图中m的值;(2)如果该市电力公司希望使85%的居民每月均能享受平价电费,请估计每月的用电量标准x(千瓦时)的值;
(3)在用电量不小于350(千瓦时)居民样本中随机抽取2户,求其中不小于400(千瓦时)的恰好有1户居民的概率.【答案】(1)(2)(3)18.已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1)求的通项公式;(2)数列满足为数列前n项和,是否存在正整数m,,使得?若存在,求出m,k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2)存在,19.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已知AB//CD,AD⊥CD,AB=AD=1,DC=DP=2,PD⊥平面ABCD.(1)求证:BC⊥平面PBD;(2)设M,N分别为棱PA,PC的中点,点T满足,求证:B,N,T,M四点共面.【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20.在直角坐标系中,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也是抛物线的焦点,点为与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且.(1)求的方程;(2)平面上的点满足,直线,且与交于两点,若,求直线的方程.【答案】(1),(2).21.已知函数.(1)若,求的单调区间;(2)若对于任意的,恒成立,求的最小值.【答案】(1)单调速增区间是,单调递减区间是;(2)最小值为.请考生在22、23二题中任选一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的题目.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第一个题目计分,做答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号后的方框涂黑.[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本题满分10分)22.已知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以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O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1)求曲线C上的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最大值;(2)设P,Q是曲线C上的两点,若,求的值.【答案】(1)(2)[选修4-5:不等式选讲](本题满分10分)23.已知函数.(1)求函数的解集;
(2)记函数的最小值为,若实数,,满足.证明.【答案】(1)(2)证明见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