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云中学高二阶段性测试化学试卷(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得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N14O16Na23S32Fe56Cu64I127第I卷(选择题:共42分)本题共14小题,每题3分,共4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物质的用途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A.用可溶性铁盐和铝盐作自来水的净水剂B.用Na2CO3溶液处理锅炉里的CaSO4水垢C.用饱和NaHCO3溶液与Al2(SO4)3溶液作泡沫灭火剂原料D.利用加热TiCl4溶液的方法制取TiO2·xH2O,进而制备纳米级TiO22.下列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A.实验室使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B.高压比常压条件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C.注射器中的NO2气体,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但比原来要深D.700K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阅读材料完成3-4题: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浓硫酸具有强的氧化性,能氧化大多数金属单质和部分非金属单质。金属冶炼时产生的含SO2废气经回收处理、催化氧化、吸收后可制得硫酸。2SO2(g)+O2(g)2SO3(g);ΔH=-196.6kJ·mol-13.下列有关SO2、SO3、SO、H2SO4的说法正确的是( )A.SO2转化为SO3时没有破坏共价键 B.浓H2SO4中H2SO4分子间能形成氢键C.SO与SO3中的键角相等 D.SO3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4.对于反应2SO2(g)+O2(g)2SO3(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体系的压强能提高SO2的反应速率和转化率B.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K=C.反应的ΔS>0D.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反应路径,提高反应的活化能甲乙丙丁5.下列有关实验装置、原理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用图甲所示装置在铁制品表面镀铜B.用图乙所示装置测定NaOH溶液的浓度
C.图丙所示的实验:用浓硫酸和NaOH溶液反应测定中和热D.根据图丁所示的两烧瓶中气体颜色的变化(热水中变深、冰水中变浅)判断2NO2(g)N2O4(g)正反应是放热反应6.室温下向10mL0.1mol·L-1NaOH溶液中加入0.1mol·L-1的一元酸HA,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点所示溶液中c(A-)>c(HA)B.a、b两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C.pH=7时,c(Na+)=c(A-)+c(HA)D.a点所示溶液中c(Na+)>c(A-)>c(H+)>c(HA)7.某科研小组用甲烷-空气燃料电池提供的电能电解处理含Cr2O的酸性废水,设计如图所示装置(X、Y、Z为气体)。已知:除去Cr2O相关反应:①6Fe2++Cr2O+14H+=2Cr3++6Fe3++7H2O;②Cr3+和Fe3+最终转化为Cr(OH)3和Fe(OH)3沉淀除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X为空气,气体Y为甲烷B.燃料电池负极反应式为CH4-8e-+2H2O=CO2↑+8H+C.Z气体的循环利用可使熔融碳酸盐中CO的物质的量基本不变D.除去1molCr2O理论上消耗16.8L甲烷(标准状况)甲乙丙丁8.根据下列图示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图甲是某温度下c(CH3COOH)+c(CH3COO-)=0.100mol·L-1的醋酸与醋酸钠混合溶液中c(CH3COOH)、c(CH3COO-)与pH的关系,可推知该温度下pH=3的溶液中:Ka=10-4.75B.图乙是1molX2(g)、1molY2(g)反应生成2molXY(g)的能量变化曲线,说明反应物所含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所含总能量C.图丙可表示反应N2(g)+3H2(g)2NH3(g)在t1时刻扩大容器体积时,υ逆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D.图丁可表示电解200mL0.1mol·L-1NaCl溶液过程中,产生氢气体积(标准状况)与转移电子物质的量的关系曲线9.室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NaHS溶液的性质。实验实验操作和现象1向0.1mol·L-1NaHS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剂,溶液变红2向0.1mol·L-1NaHS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1mol·L-1NaOH溶液充分混合3向0.1mol·L-1NaHS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无淡黄色沉淀产生4向0.1mol·L-1NaHS溶液中滴加过量CuCl2溶液,产生黑色沉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0.1mol·L-1NaHS溶液中:c(S2-)>c(H2S)B.实验2所得溶液中:c(Na+)=c(S2-)+c(HS-)+c(H2S)C.实验3说明HS-不能被氯气氧化D.实验4反应静置后的上层清液中有c(Cu2+)·c(S2-)=Ksp(CuS)10.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A向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滴入C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并且溶液的红色逐渐变浅CaCl2溶液呈酸性B向NaOH固体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测得溶液温度高于室温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为放热反应C室温下,用pH计测量0.1mol/LNa2CO3溶液pH为11.68,加热至45℃,测得溶液pH变为11.61温度升高,Na2CO3的水解程度减弱D向等体积等浓度的两份稀硫酸中,分别加入等量的FeS和CuS,一段时间后FeS溶解,而CuS不溶该温度下:Ksp(FeS)>Ksp(CuS)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1-12题:2021年1月20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评选出2020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排在第四位的是一种可借助光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的新型催化转化方法:CO2+4H2=CH4+2H2O,这是迄今最接近人造光合作用的方法。11.CO2加氢制CH4的一种催化机理如题11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2经过Ni活性中心裂解产生活化态H·的过程中ΔS>0B.反应中La2O2CO3可以释放出带负电荷的CO2·C.反应中La2O3是中间产物D.使用TiO2作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焓变,从而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题11图题12图12.某光电催化反应器如题12图所示,A电极是Pt/CNT,B电极是TiO2。通过光解水,可由CO2制得异丙醇[CH3CH(OH)CH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极是电池的正极B.B极的电极反应为2H2O-4e-=O2↑+4H+C.A极选用高活性和高选择性的电化学催化剂能有效抑制析氢反应D.每生成30g异丙醇转移的电子数目为9mol13.自然界中原生铜的硫化物经氧化、淋滤后变成CuSO4溶液,遇到闪锌矿(ZnS)可慢慢转变为铜蓝(CuS)。已知:Ksp(ZnS)=2×10-22,Ksp(CuS)=6×10-3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u2+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84s1B.反应ZnS(s)+Cu2+(aq)⇌CuS(s)+Zn2+(aq)正向进行,需满足>×1014C.1个ZnS晶胞(见上图)中含4个S2-D.生成铜蓝后的溶液中一定存在:c(S2-)=且c(S2-)>14.在3种不同条件下,分别向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A和1molB,发生反应:2A(g)+B(g)2D(g) ΔH=QkJ·mol-1。相关条件和数据见下表:实验编号实验Ⅰ实验Ⅱ实验Ⅲ反应温度/℃700700750达平衡所需时间/min40530n平(D)/mol1.51.51化学平衡常数K1K2K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3>K2=K1B.实验Ⅱ可能是增大了压强C.实验Ⅲ达到平衡后,恒温下再向容器中通入1molA和1molD,平衡不移动D.实验Ⅲ达到平衡后容器内的压强是实验Ⅰ的倍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8分)15.(16分)柠檬酸亚铁(FeC6H6O7)是一种易被人体吸收的高效铁制剂,医疗上可以用来治疗缺铁性贫血。某课题组以硫铁矿烧渣(含Fe2O3、SiO2、少量Al2O3等)为原料,先制备碳酸亚铁,再与柠檬酸反应可以制得柠檬酸亚铁。其工艺流程如下:
金属离子沉淀开始pH沉淀完全pHAl3+3.15.1Fe2+5.96.9Fe3+1.23.2已知:相关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开始沉淀的pH按金属离子浓度为1.0mol·L-1计算):(1)“浸泡”时加入过量硫酸的目的:▲。(2)“除杂”时有同学提出下列两种途径,请选择较合理的途径并说明理由▲。途径一:途径二:(3)“制备FeCO3”时,Na2CO3溶液的浓度对沉淀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以及FeCO3产率的影响如下图:碳酸亚铁的产率%Na2CO3溶液浓度mol/L(mol/L)沉淀中铁元素质量分数%2530354045506070809031.5422.53.5Na2CO3溶液的浓度大于4mol/L时,FeCO3的产率有所下降,而沉淀中铁元素质量分数仍在上升的原因是:▲。(4)在水溶液里,铁氰化钾K3[Fe(CN)6]与FeSO4生成蓝色沉淀,常用于Fe2+的检验。①HCN分子、SO42-离子的空间构型分别为▲、▲。②基态Fe3+的价电子排布图为▲。③组成K3[Fe(CN)6]的各元素电负性由大到小的次序是▲。④1mol铁氰化钾中σ键的数目为▲mol。16.(16分)H2S是生命体系气体信号分子,具有参与调节神经信号传递、舒张血管减轻高血压的功能。(1)H2S可以分解制取硫黄和氢气。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SO2(g)+I2(s)+2H2O(l)=2HI(aq)+H2SO4(aq)ΔH=-151kJ·mol-12HI(aq)=H2(g)+I2(s)ΔH=+110kJ·mol-1H2S(g)+H2SO4(aq)=S(s)+SO2(g)+2H2O(l)ΔH=+61kJ·mol-1
则H2S分解的热化学H2S(g)=H2(g)+S(s)ΔH=▲kJ·mol-1(2)H2S与CO2在高温下发生反应:H2S(g)+CO2(g)COS(g)+H2O(g)。在610K时,将0.10molCO2与0.40molH2S充入2.5L的密闭容器中,保持体积不变,反应平衡后H2O(g)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2。在620K重复实验,平衡后H2O(g)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3。①下列情况能说明该反应已到达平衡的是▲(填字母)。A.容器的压强保持不变B.容器内气体密度保持不变C.ν正(H2S)=ν逆(COS)D.H2S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②平衡时只改变下列条件,既可以提高反应速率又可以提高H2S(g)转化率的是▲(填字母)。A.升高容器的温度B.保持容器体积一定,充入He,使体系总压强增大C.缩小容器的体积,使体系总压强增大D.分离出部分COS(g)(3)已知Ka1(H2S)=1.3×10-7,Ka2(H2S)=7×10-15。pH=11时,含H2S、HS-和S2-的溶液中,=▲。(4)一种CO2、H2S的协同转化装置可实现对天然气中CO2和H2S的高效去除。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其中电极分别为石墨烯包裹的ZnO和石墨烯,石墨烯电极发生的反应为:EDTA-Fe2+-e-=EDTA-Fe3+。①H2S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②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17.(12分)天然气的综合利用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1)由甲烷催化制取氢气的原理如下:CH4(g)+H2O(g)CO(g)+3H2(g)ΔH=+260kJ·mol-1①对于该反应,一定能提高平衡体系中H2的百分含量,又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措施是▲。②空速代表单位时间内通过催化剂的原料量。在一定温度下,不同催化剂作用下,甲烷的转化率与空速的关系如图1,随空速增大甲烷转化率减小的可能原因是▲。
图1图2(2)甲烷通过电解法制备有机物的原理如图2:①M为电源的▲极②写出CH4生成C2H4的电极反应式▲。③若生成C2H4和C2H6各1mol,则理论上需要CO2的物质的量为▲。18.(14分)焦亚硫酸钠常用作葡萄酒、果脯等食品的抗氧化剂。Ⅰ.焦亚硫酸钠的制备已知:①在空气中、受热时均易分解。②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③水溶液中、、的物质的量分数随的分布如图1所示。(1)与过饱和溶液反应生成和,其离子方程式为▲。(2)实验室制备少量的装置如图2所示,请补充完整相应实验方案:在不断搅拌下,控制反应温度在40℃左右,▲,20℃静置结晶,经减压抽滤、洗涤、℃干燥,可获得固体。(3)装置Y的作用是▲;实验制得的固体中含有一定量的,其原因是▲Ⅱ.焦亚硫酸钠含量的测定工业焦亚硫酸钠优质品要求质量分数%。通过下列实验检测焦亚硫酸钠样品是否达到优质品标准。实验检测原理为:(未配平)准确称取样品,快速置于预先加入碘标准液及水的碘量瓶中,加入
乙酸溶液,立即盖上瓶塞,水封,缓缓摇动溶解后,置于暗处放置;用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黄色,加入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终点,消耗溶液。(4)滴定终点现象是▲。(5)通过计算判断该样品是否为优质品。(写出计算过程)
灌云中学高二阶段性测试化学试卷参考答案选择题(共42分)题号1234567答案BDBADAC题号891011121314答案CDDADCC非选择题(共58分)15.(16分)(1)使烧渣充分溶解,提高铁元素的浸出率;抑制Fe3+水解(2分)(2)途径一较合理(1分):途径一获得的FeSO4纯度高,途径二中FeSO4溶液中混有Al2(SO4)3(2分)(3)Na2CO3溶液的浓度大于4mol/L时,有更多的Fe2+转化为Fe(OH)2,所以FeCO3产率降低;Fe(OH)2中铁的百分含量高于FeCO3中铁的百分含量,所以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上升(3分)⑷①直线形(1分);正四面体(1分)。②(2分)。③N>C>Fe>K(2分,见错不给分)。④12(2分)。16.(16分)⑴+20(3分)⑵①CD(2分)②A(2分)⑶9.1(3分)⑷①2EDTA-Fe3++H2S=2H++S↓+2EDTA-Fe2+(3分)②CO2+2H++2e-=CO+H2O(3分)17.(12分)(1)①升高温度(2分)②单位时间内,空速越大则单位时间内气体与催化剂接触时间短(或没有充分反应),CH4转化率低(2分)(2)①正(2分)②2CH4+2O2--4e-=C2H4+2H2O(3分)③3mol(3分)18.(14分)(1)(2分)(2)向过饱和溶液通入,当溶液的约为4时,停止通入(2分)(3)防止倒吸(写“用做安全瓶”也给分)(2分)在制备过程中固体受热分解生成,在空气中被氧化成(或在空气中被氧化生成)(2分)
(4)当加入最后半滴溶液溶液并充分震荡后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或溶液蓝色消失),且半分钟不恢复。(2分)(5)根据过量的则与反应的(2分)根据,样品中的质量为:%%(1分)该样品中的质量分数大于%,故该样品为优质品。(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