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云中学高二阶段性测试地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山西陶寺古观象台(35.8°N,111.5°E)由13根呈圆弧状排列的夯土柱组成(如图1),从观测点通过土柱狭缝观测日出方位可以确定节气。考古队绘制了观测模型示意图,从第2个狭缝看到日出为冬至日,第12个狭缝看到日出为夏至日(如图2所示)。读图完成1~3题。1.从古观象台观察到日出方位变化,主要影响因素是()A.昼夜更替B.地球公转速度C.太阳高度D.太阳直射点的移动2.以观测者为中心,古观象台夯土柱的布局可能是()A.B.C.D.3.日出方位从第2缝到第3缝期间,当地()A.正午太阳高度变小B.昼夜长短差值变小C.日落时刻逐渐提前D.日落方位变为西北今年暑假,某地理老师赴新疆研学,他在日志中写道:今天研学克拉玛依的独山子,在这里我发现多处泥火山,带着泥浆上涌,咕嘟咕嘟冒泡,用手触摸是冰凉的感觉,略带汽油的味道。再往前走,看到了一处大的红层背斜。图3为独山子泥火山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4~6题。
图34.独山子泥火山的形成原因可能是()A.岩浆活动频繁B.冰川侵蚀作用C.背斜和断裂构造发育D.流水侵蚀作用5.泥火山咕嘟咕嘟冒泡,其喷出的气体源自()A.沉积岩层B.侵入岩层C.变质岩层D.喷出岩层6.推测泥火山的形成过程是()A.地壳挤压——岩层凹陷——岩层断裂——泥浆喷出——流水堆积B.地壳抬升——岩层断裂——岩层隆起——泥浆喷出——冰川堆积C.地壳挤压——岩层隆起——岩层断裂——泥浆喷出—一流水堆积D.地壳抬升——岩层外露——岩层断裂——泥浆喷出——冰川堆积图4图5位于陕西省神木县窟野河流域的六道沟小流域,地处毛鸟素沙漠的边缘,流域内某地西北坡侵蚀强于东坡。图4示意六道沟小流域地理位置,图5示意该地西北坡和东坡采样点分布及坡面起伏,其中采样点1-4、16-19和32为耕地。据此完成7~9题。7.六道沟小流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A.有风蚀和水蚀地貌B.植被常绿、高大C.降水的季节变化小D.土壤富含腐殖质
8.流域内该地西北坡侵蚀强于东坡的主要原因是()A.西北坡土层薄B.西北坡植被覆盖率高C.东坡坡度更小D.西北坡风蚀作用更强9.以下采样点大颗粒沉积物最多的可能是()A.19B.20C.23D.24图6和图7分别为2021年5月1日21时和2日9时世界部分地区气压分布形势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10~12题。图6图710.图示两个时刻之间,东京市民经历了()A.狂风暴雨B.白雪飘飘C.阴雨绵绵D.艳阳高照11.5月1日21时和2日9时,上海市的主导风向分别是()A.西南风、东南风B.东北风、西北风C.西北风、东北风D.东南风、东北风12.四川某游客5月1日要畅游北京冬奥张家口滑雪场,你建议她最需要准备()A.雨具B.遮阳伞C.保暖服装D.雪地鞋非洲纳米比亚沙漠的雾姥甲虫背部有很多凸起的麻点,犹如山峰,麻点与麻点之间就像山谷。当海上的雾被风吹入内陆时,甲虫一路爬向沙丘顶部,并将身体转向风的方向,低头倒立在沙漠里,背部收集的水滴便会滚落到其嘴里,如图8所示。读图,完成13~14题。
图813.雾姥甲虫能够集雾取水主要得益于()A.蒸发B.水汽输送C.径流D.下渗14.雾姥甲虫集雾取水的最佳时间及原因对应正确的是()A.冬季—沿岸暖流B.冬季—盛行西风控制C.夏季—沿岸寒流D.夏季—东南信风控制图9示意位于大陆西岸的某区域,图中等高距为100m。据此完成15~16题。图915.图中沿海地区的主要景观特点最可能是()A.热带沙漠广布B.温带落叶林广布C.亚寒带针叶林广布D.亚热带森林广布16.图示区域()A.甲处沿海寒暖流交汇,易形成大型渔场B.湖泊为淡水湖C.乙地海拔可能为558mD.夏季流水作用较强
山西某农场种植冬小麦,该农场进行了长达21年的试验,对比翻耕和留茬免耕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图10示意两种耕作模式下不同深度土壤总有机碳储量和微生物碳储量的对比。据此完成17~19题。图1017.10~40cm深的土层翻耕比留茬免耕总有机碳储量大,主要是因为翻耕时()A.深层土壤透气性改良B.深层土壤贮水量加大C.冬小麦残茬翻入该层D.冬小麦根系生长加快18.与翻耕相比,留茬免耕在任何深度中土壤微生物碳储量都较高,是由于免耕会()A.降低土壤温度B.增强土壤透水性能C.保护土壤结构D.提高表层土壤肥力19.尽管免耕能够较好恢复土壤有机质,但东北平原某黑土农场仍推行深耕改土,推测其推行背景是()A.表层土壤受侵蚀较严重B.表层土壤病虫害渐趋严重C.深层土壤结构疏松D.深层土壤持水能力强合恩岛位于南美洲的最南端,岛上环境恶劣,科学家在岛上找到了一棵生长在地球最南端的树,树龄已达41岁,高度却只有90厘米该岛树木多沿着地面生长,呈近水平形态。图11示意合恩岛位置及地形图,据此完成20~22题。
图1120.关于合恩岛的描述,正确的是()A.地处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处,多火山地震B.西部沿岸暖流增温增湿,东部沿岸寒流降温减湿C.岛上山脉多为南北走向D.岛上房屋多为平顶,且地基较深21.这棵生长在地球最南端的树,最有可能生长在图中()A.①B.②C.③D.④22.岛上树木多呈近水平形态的主要原因是()A.常年受强劲的西风影响B.土壤冻融交替,树根不稳C.地形崎岖,山体滑坡导致D.岛上光照不足,树木向阳而生二.综合题:共3题,共56分。2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奎屯河(如图12)发源于天山山脉,上游地区冰川广布,下游流经灌溉农业区,注入新疆最大的咸水湖——艾比湖。近50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奎屯河源头的补给水量呈增加趋势,但艾比湖的湖面却不断减小,湖滨地区生态恶化,成为我国西部沙尘暴主要发源地之一。目前奎屯河上游建有多座水库大坝,主要用于防洪、发电和灌溉用水需要。通过气象观测发现,将军庙水文站多年降水量明显多于乌苏市气象站。
图12(1)结合材料,分析奎屯河将军庙附近河段的径流量季节变化特征并分析原因。(8分)(2)分析将军庙水文站多年平均降水量多于乌苏市气象站降水量的原因。(8分)(3)奎屯河源头的补给水量增加,但艾比湖的湖面却不断萎缩,试分析湖面变化的原因。(4分)2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张家界地貌是砂岩地貌的一种特殊类型,它在中国华南亚板块大地构造背景和亚热带湿润区内,以形态近乎水平的石英砂岩为成景母岩,以流水侵蚀、重力崩塌、风化等作用力形成的以棱角平直的、高大石柱林为主的地貌景观。张家界的地貌从平台—方山—峰墙—峰林—残林演化过程清晰,是全球研究砂岩地貌形成、发展演化机制的典型区域。图13示意张家界峰林地貌图,图14为张家界地貌演化过程示意图。图13图14(1)根据材料推测张家界地貌形成的条件。(6分)
(2)说明张家界峰林的形成过程。(6分)(3)张家界地貌区内物种丰富且有多类独特物种,试分析原因。(6分)25.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要求。(18分)阿拉伯半岛(图15)位于亚洲,从中东向东南方伸入印度洋。虽三面环海,但沙漠广布,有大面积的无流区分布。阿拉伯半岛西侧的红海,是世界温度最高的海。地球海洋表面的年平均水温是17℃,而红海平均水温25℃-28℃。在红海深海盆中,水温竟高达60℃。也门索科特拉岛气候条件恶劣,龙血树(图16)是岛屿特有、代表性植物。其树枝伸向高空,汲取高地雾气中的水分。图15图16(1)结合水循环环节,说明阿拉伯半岛大面积无流区形成的原因。(6分)(2)分析红海水温高的原因。(6分)(3)说明索科特拉岛气候条件恶劣原因。(6分)灌云中学高二阶段性测试地理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4分)1234567891011DABCACADCAD1213141516171819202122BBCDCCCADBA二、综合题(共3题,共56分)23.(20分)(1)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夏季多冬季少。原因: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季气温高,冰雪融化量大,径流量大;冬季气温低,冰雪融化量小,径流量小甚至断流。(8分)(2)该地位于我国新疆西北部,盛行西风携带水汽到达天山北部,受地形抬升,会形成地形雨;乌苏市气象站位于海拔较低、地势平坦的盆地边缘,水汽受地形抬升作用不明显,降水较少(或将军庙水文站海拔较高,水汽受地形抬升明显,降水较多)。(8分)(3)自然:气候变暖,湖水蒸发旺盛;人为:上游修建水库大坝拦蓄水以及农业引水灌溉农田,入湖水量减少。(4分)24.(18分)(1)成景物质岩石——石英砂岩(基础条件);特殊的构造部位,发育垂直节理,这是张家界地貌形成的必要条件;丰富的降水与新构造运动作用,是张家界地貌形成的动力因素。(6分)(2)峰林:地壳缓慢(或间歇性)抬升,平台、方山、峰墙等被流水沿着垂直节理切割、崩塌,则形成圆柱状、方柱状、棱柱状等各种各样的石柱,大片的石柱即为峰林。(6分)(3)张家界地貌复杂多样;亚热带湿润区,水源丰富;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受外来干扰较小;开发较晚,人为破坏较少。(6分)25.(18分)(1)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控制,同时四周受山脉高原等地形的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沙漠广布,下渗严重。(6分)(2)纬度较低(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处于板块生长边界,地热能加热作用明显;海域封闭与其它海域热量交换少,损失的热量少(或两侧地势高,热量存储条件好或受两侧沙漠影响等)。(6分)(3)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受洋流影响,降水少;气候炎热干燥。(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