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题名】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第01讲地球和地图(精练,解析版)【自主梳理夯实基础】——课前填写落实温故知新一、地球1.地球的大小赤道周长约为_______千米,极半径为_______千米,平均半径为_______千米,赤道半径为_______千米。2.形状:的椭圆形球体。【答案】4万6357千米6371千米6378千米两极稍扁、赤道略鼓二、地球仪1.地轴和两极地轴:地球仪上,地球绕转的轴,其倾斜方向不变——北端始终指向____________。两极:地轴穿过______,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答案】北极星地心2.经线和纬线纬线经线\n图示概念地球仪上与平行的线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特点线圈形状圆形;每一条纬线均可自成纬线圈,只有能平分地球半圆形;两条正相对的组成经线圈,且每个均可平分地球.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赤道最长,约_____万千米,两极收缩成一个点。南、北纬度数相同的纬线长度。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互关系所有纬线都________。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点。间隔任意两条纬线间的间隔处处_____。任意两条经线间的间隔,在_________最大,向两极递减指示方向指示_______方向指示_______方向【易错警示】①东西方向是无限方向,南北方向是有限方向。南北方向是绝对的,是有限方向,地球上最南点是南极点,最北点是北极点;而东西方向是相对的,是无限方向,地球上没有最东点和最西点,定向时采用劣弧定向法。②构成一个经线圈的两条经线的经度和为180°。3.经度与纬度纬度经度实质某地和地心的连线(\n即该地的地球半径)与赤道平面构成的线面角某地经线所在的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之间的二面角图示起始点_______(0°纬线)______________(0°经线)划分方法从赤道向南、北各划分90°,以北为,度数增大,以南为,度数增大从0°经线向东、西各划分180°,向东为,度数增大,向西为,度数增大半球划分以为界,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为东半球,160°E~180°~20°W为西半球【答案】赤道本初子午线北纬南纬东经西经赤道20°W~0°~160°E4.经纬网(1)定义:在或地图上由和相互交织构成的网。(2)意义:对地球上任一点的位置进行,确定其经、纬度坐标。【答案】地球仪经线纬线精确定位三、地图的三要素1.地图上的方向(1)一般定向法:。(2)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箭头所指方向是方。(3)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纬线指示。【答案】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北南北东西2.地图上的比例尺概念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计算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表示方法、、三种意义比例尺是个分子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n,图幅相同时所表示的范围就越大,内容就越。【答案】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小简单【注意】关于比例尺容易疏忽的是单位的统一和换算。图上距离以厘米为单位,实地距离以千米为单位。3.图例和注记: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和文字、数字。“泰山▲、1532.7”中“▲”属于图例,“泰山、1532.7”为。【答案】注记四、地形图1.海拔与相对高度图中A为海拔,B为,C为。【答案】相对高度海拔2.等高线地形图(1)等高线:地图上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2)等高线的判读①等高线稀疏表示缓坡,密集表示。②主要地形种类山顶:闭合等高线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盆地:闭合等高线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山谷:等高线向处凸出山脊:等高线向处凸出\n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的部分陡崖:等高线的地方图中各条实线是海拔高度相等的点的连线,其中A处表示,B处表示,C处表示,D处表示,E、F相比,E表示部位,F表示部位,G处表示。(3)等深线: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可以反映出海底的深浅和。【答案】海拔高度陡坡降低升高高低重合山顶山谷山脊陡崖缓坡陡坡鞍部坡度3.地形剖面图(1)概念:沿等高线地形图某方向下切而显露出来的。(2)作用:反映地势起伏状况。【答案】垂直剖面图【拓展发散思维练习】——问题思考发散学生思维【思考题】1.赤道上经度相差1°,其距离约是多少?2.甲、乙两人从赤道出发,甲向北行,乙向东行,如果两人保持其方向不变,那么,他们能回到原出发点吗?3.说一说:请说出下列经纬线的地理意义。0°经线、180°经线、赤道、23°26′N、23°26′S、66°34′N、66°34′S、30°N、30°S、60°N、60°S。4.将一幅地图的比例尺缩小一半,则图幅面积应为原来的多少倍?5.在下图中,甲、乙两点的海拔分别为多少米?二者的相对高度为多少米?\n6.如何确定下图中闭合等高线中心A、B的海拔高度?【参考答案】1.大约是111千米。2.甲不能回到原地,因为甲向北行,最北只能到达北极点;乙能够回到出发点。3.0°经线是经度划分的起点,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180°经线大致与日界线重合,以西为东经,以东为西经;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23°26′N、23°26′S是有无太阳直射的分界线,也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66°34′N、66°34′S是有无极昼极夜现象的分界线,也是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30°N、30°S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60°N、60°S是中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4.比例尺缩小一半,为原来的1/2,图幅面积应为原来的1/4。5.甲的海拔为1500米,乙的海拔为500米。二者的相对高度为1000米。6.A的等高线数值比100米还要低,但不会低于0米,即“小于小的”。B的等高线数值比200米还要高,但不会高于300米,即“大于大的”。\n【基础知识尝试练习】——学生课前基础知识检测1.地球上0°经线和0°纬线的交点位于( )①北半球 ②南半球 ③东半球 ④西半球 ⑤陆地上 ⑥海洋中A.①③⑤B.③⑥C.②④⑥D.④⑤【答案】B【解析】0°纬线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既不属于北半球,也不属于南半球。(0°,0°)这一坐标点位于非洲的几内亚湾,所以位于海洋中,又属于东半球。2.地球上陆地相对集中的半球称为“陆半球”,水域相对集中的半球称为“水半球”。据测算“陆半球”的中心点为(38°N,0°),则“水半球”的中心点位于( )A.北半球 东半球B.北半球 西半球C.南半球 东半球D.南半球 西半球【答案】D【解析】“水半球”的中心点与“陆半球”的中心点关于地心对称,其坐标为(38°S,180°),所以其位于南半球、西半球。3.某考古工作队在长5千米、宽3千米的长方形区域内进行作业,最适宜随身携带的地图的比例尺应为( )A.1∶100B.1∶100000C.1∶5000D.1∶500000某校地理小组学生在滨海公路沿线的山坡上,看到了几千年前形成的海浪侵蚀地貌。结合图文材料,据此回答第4题。\n4.在学生绘制的该地区由陆到海的地形剖面图中,地形起伏不明显。为了突出图中的地形起伏,绘图时应采用的做法是( )A.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图幅B.水平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C.比例尺不变,适当缩小图幅D.垂直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水平比例尺下图为“某地区经纬网局部图”,图中虚线为昏线。读图完成5-6题。5.甲地位于丁地的方位是( )A.东南方向B.西南方向C.东北方向D.西北方向6.若某直升飞机从乙地飞往丁地,其最近的航线方向是( )A.向正西方向B.向正东方向C.先向西南,后向西北D.先向东南,后向东北【答案】5.A6.C【解析】\n7.下面四幅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一幅是(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虚线表示拟建的公路线),回答8-10题。\n8.图中主要河流的流向为( )A.从西南流向东北B.从东北流向西南C.从北流向南D.从南流向北9.若在甲、乙两城镇之间修建一条公路,有A线和B线两个方案,B线方案与A线方案相比,主要的有利条件是( )A.线路较短,工程量小B.坡度较平缓C.不用修建大型桥梁,少占耕地D.连接多个居民点,社会效益好10.图示区域的开发有以下四种方案,其中最合理的是( )A.山上种植茶树,山下种稻棉B.山上修梯田、种经济林,山下种蔬菜、花卉、养奶牛C.山上建设水源林,山下种麦棉D.山上修梯田、建水库,山下发展种植园农业【典题探究变式练习】——课堂讲解针对提高训练(考虑讲练结合,所以这个环节在讲部分也有,老师们可以灵活使用)考点一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n【典题探究】【例1】如下图的四个区域中,甲地在乙地西北,丙地在丁地东南的是1.下图是地球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判断(1)~(2)题。(1)图中各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的是( )A.③④B.①②C.⑤⑥D.③⑦(2)图中④点位于⑧点的( )A.东北方向B.西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南方向【解析】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以看出:左右两幅图分别是以北极点和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图中①②位于180°附近在西半球;图中每格跨20°,则④点位于10°E、⑧点位于10°W,故④点位于⑧点的东北方向。【答案】(1)B (2)A\n考点二经纬网的判读及其地理意义【典题探究】【例2】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点位于C点的( )A.西南方向B.东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北方向 (2)C、D两点间的距离约为( )A.550千米B.660千米C.1100千米D.277.5千米【解析】C、D两点同在60°S上,经度相差5度,因此其距离为5×111×cos60°=277.5km。【答案】D(3)从E点到F点的最短航线是( )A.先西北后西南B.先东南后东北C.先西南后西北D.先东北后东南2.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回答(1)~(4)题。\n(1)若某人从M点出发,依次向正东、正南、正西和正北方向分别前进200千米,则其最终位置( )A.回到M点B.在M点正东方C.在M点正西方D.在M点东南方(2)M和N两点的实际距离约是( )A.4444千米 B.3333千米C.2222千米D.1823千米(3)若一架飞机从M点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达N点,则飞机飞行的方向为( )A.一直向东B.先东北再东南C.一直向西D.先东南再东北(4)与M点关于地心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A.(60°N,80°E)B.(60°S,100°E)C.(30°S,100°E)D.(60°S,80°W)考点三地图上的比例尺【典题探究】【例3】读等高线示意图,若图中等高线的数值皆由左上方向右下方递减,据此回答问题。若四幅图的等高距皆为50米,比例尺分别为1:10000、1:20000、1:30000、1:40\n000,则其坡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①>④>③>②D.④>①>②>③3.根据有关地图绘制的相关知识,回答(1)-(2)题。(1)用长、宽各1米的纸张绘制中国地图,采用的比例尺应最接近()A.1∶5500000B.1∶5000000C.1∶4500000D.1∶6000000(2)下列四张地图图幅均相等,其中比例尺最大的是()A.中国地图B.上海地图C.四川省地图D.世界地图【典题探究】【例4】读下图,回答以下问题。\n(1)图中D处是________(地形),其海拔高度在________米以上。(2)若B点气温是20℃,根据气温垂直递减规律,则C点的气温应是________。(3)该地区河流干流流向是________。若在该地区修筑一水库,则水坝的位置应建在_______处。若坝的海拔为100米,则坝的长度大约是________米。(4)若从B地修筑一条公路到E地,BGE与BFE两条线路中较合理的是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若有甲、乙两人分别从C、E两点向D处攀登,分析两条路线的利弊。(6)判断在M、N、L三个地点中,能目测到铁路上经过H处车辆的是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经图中从山区外运的物产主要有茶叶、柑橘、毛竹等,该地所在的省区简称可能是( )A.鲁B.浙C.青D.吉【变式精练】4.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n(1)甲河与乙河的分水(脊)线是( )A.KLOP线B.KMOP线C.KMNQ线D.KRQ线(2)拟在K点和T点之间选择起伏较平缓的路线,修建供拖拉机通行的道路,合理的路线是( )A.KRQPT线B.KMNQRT线C.KLOPT线D.KST线【例5】读图,完成下列问题。\n(1)若甲、乙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比例尺为1:10000000,欲绘制甲乙连线剖面图,剖面基线定为5厘米。则其水平比例尺为______。(2)甲、乙连线经过的地区,最大相对高度约为______米,若剖面图纵坐标轴长4厘米,则其比较合理的比例尺应为______。(3)图中A处是河流还是山脊?______。(4)试绘制甲、乙两地之间的地形剖面图。【变式精练】5.读“等高线分布图”(已知a>b>c>d),回答下列问题。\n(1)沿PQ线所作的剖面图(右上图中)可能正确的是(2)结合上题结论分析,关于①②数值的判断,正确的是A.①为b,②可能为bB.①②都可能为cC.①为b,②为cD.若①为c,则②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