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题名】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第02讲宇宙中的地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精测,解析版)【基础达标测试】一、选择题(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1~2题。1.图中包含的天体系统层次有( )A.一级 B.两级C.三级D.四级2.与地球相比,天体b没有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①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②没有坚硬的地表③距日较近,表面温度较高④体积和质量很小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 1.B 2.C【解析】 第1题,图中的天体系统有太阳系和地月系两级天体系统。第2题,天体b距太阳比地球近,表面温度过高,不利于液态水的存在,同时天体b也不存在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3.“天宫一号”是我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于2022年9月29日21时16分3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下图为“天宫一号”目标飞标器运行示意图,比图中所示天体系统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 )\nA.总星系 B.银河系C.太阳系D.地月系【答案】B【解析】图示天体系统为太阳系一部分,所以更高一级的天体系统为银河系。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据此回答4-5题。4.下列叙述,与地球生命形成无关的是( )A.地球昼夜交替周期为24小时B.大气的热力作用C.日地距离适中D.地球有一颗卫星5.如果把太阳系中地球和水星的位置互换一下,则( )A.地球上将会被水淹没,人类无法在地球上生存下去B.地表温度太高,原子无法结合起来形成生物大分子,也就不会有生命物质C.地球上将不会有大气D.地球上将只有固态和晶体物质(广东省佛山市2022届高三4月二模试题)6.2022年2月15日,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发生陨石坠落事件。闯入地球低层大气并发生爆炸的陨石雨,可能引发A.高山雪线上升B.卫星导航失灵C.地面建筑受损D.太阳辐射增强【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的提示“闯入地球低层大气并发生爆炸的陨石雨”,注意关键词“发生爆炸的陨石雨”,可能导致地面建筑受损。读下表,完成7-9题。类地行星质量(地球为1)体积(地球为1)平均密度(g/cm3公转周期自转周期水星0.050.0565.4687.9天58.6天金星0.820.8565.26224.7天逆243天地球115.521年23时56分\n火星0.110.1503.961.9年24时37分7.从表中可以看出地球与火星( )A.质量相近B.体积接近C.公转周期最为接近D.自转周期相近8.材料中所反映的太阳系的众行星,其绕日公转方面具有一定的共同特征。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同向性——各行星的公转方向都与地球的公转方向相同B.共面性——各行星的公转轨道面与黄道面在同一平面C.近圆性——各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都为近似正圆的椭圆D.各行星都在各自的轨道上按一定规律绕日运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9.如果把太阳系中地球和水星的位置互换一下,则( )A.地球上将会被水淹没,人类无法在地球上生存下去B.地表温度太高,原子无法结合起来形成生物大分子,也就不会有生命物质C.地球上将不会有大气D.地球上将只有固态和晶体物质10.下列地理事物的形成,与太阳辐射密切相关的是( )①大气环流 ②石油、天然气资源 ③火山爆发 ④地壳运动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答案】 A【解析】 大气运动的根本能源来自太阳辐射;石油、天然气资源是地质史期保存下来的太阳辐射;火山爆发、地壳运动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读北半球各纬度某时太阳辐射量分布曲线图,回答11-12题。\n11.甲地太阳辐射量多的原因主要是( )①纬度低 ②距海远,降水少 ③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时间长,降水少 ④海拔高,大气稀薄,太阳辐射损耗少A.②④B.①③C.①②D.③④12.此时,乙地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有( )A.太阳风B.耀斑C.黑子D.极光13.太阳出现特大耀斑爆发( )A.爆发后两三天内,短波通信受到强烈干扰B.使到达地球的可见光增强,紫外线有所减少C.爆发几分钟后极光变得格外绚丽多彩D.对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没有影响太阳直接辐射是指太阳以平行光线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上。下图是北京太阳直接辐射的年变化图,据此回答14~15题。14.北京冬季太阳直接辐射比夏季少的主要原因是( )A.冬季太阳高度较小,且白昼较短B.冬季多阴雨天气C.夏季可受到太阳直射D.冬季冰雪反射率高15.北京4、5月份的直接辐射高于6、7月份,原因是( )A.4、5月份太阳高度最大B.4、5月份降水较少C.4、5月份白昼最长D.4、5月份多沙尘天气\n二、综合题(共40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早的黑子记录,但人类系统观测黑子的历史不足300年。黑子数量高峰年称为太阳活动峰年,预测第25个太阳活动周期于2022年开始。材料二 第25个太阳活动周期预报图(1)黑子发生在太阳大气的________层,它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2)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________年是第25个太阳活动高峰年。(3)与黑子活动同步的太阳活动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4)太阳活动是太阳风暴的诱发因素。请举例说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解析】 本题以太阳活动峰年及第25个太阳活动周期预报图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太阳活动的类型及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第(1)题,黑子发生在太阳大气的光球层,由于黑子的温度比周\n17.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与其他行星相比较,地球的条件是非常优越的。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加上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适当,使得全球能够接受适量的太阳光热。整个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约为15℃,适于万物生长,而且能够使水在大范围内保持液态,形成水圈。而水星和金星离太阳太近,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分别为地球的6.7倍和1.9倍,表面温度达480℃和350℃;木星、土星距太阳又太远,所获得的太阳辐射的能量仅为地球的4%和1%,表面温度是-150℃和-180℃;更远的两颗行星的表面温度则都在-200℃以下,环境条件十分严酷。(1)为什么水星和金星表面温度很高,而天王星、海王星表面温度很低?温度过高或过低对生命形成、发展有什么影响?(6分)(2)地球在太阳系中独特的优越条件是________。(4分)(3)想一想,如果地球自转周期或公转周期过长,对生命活动会产生什么影响?(10分)\n相比,地球距日远近适中,温度适宜,成为太阳系中优越的条件。第(3)题,如果地球自转或公转周期过长,会造成地表局部温度过高或过低,受热不均匀,不利于生命的形成与发展。【能力提高测试】一、选择题(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右图是美国宇航局2022年7月4日拍摄的太阳活动(耀斑)剧烈爆发图像,大量带电粒子喷射到太空。读图回答1~2题。1.图示太阳活动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 )。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D.大气层之外2.剧烈太阳活动产生的太阳风吹袭地球,可能引起( )。A.卫星导航失效B.风力电厂增产C.生活耗能降低D.昼夜更替加快【解析】 第1题,耀斑是色球层的太阳活动。第2题,太阳活动产生的太阳风,其实质是高速带电粒子流,能够影响卫星与地面通信联系,导致卫星导航失效。【答案】 1.B 2.A2022年12月3日,夜空中出现了“木星冲日”奇观,木星亮度达到21世纪以来的极大值。木星冲日,是指木星位于太阳的相反方向,太阳西沉,木星东升,木星整夜可见。据此回答3~4题。3.下列各图中,能够正确反映“木星冲日”时地、木、日三者位置关系的示意图是( )。4.有关木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类地行星B.与地球的质量体积相当C.卫星数量较多\nD.“木星冲日”时,与地球距离最远【解析】 第3题,由题干条件分析可知,“木星冲日”时,三者位于同一直线上,且地球位于日、木中间。第4题,木星属于巨行星,“冲日”时与地球距离最近。【答案】 3.B 4.C(2022·宁波模拟)根据某地区多年对各朝向建筑墙面上接受太阳辐射热量的实测值,计算出最冷月(一月)和最热月(七月)日总量,并绘出太阳辐射量日总量变化图如下,读图回答5-6题。5.该地区一月和七月建筑墙面上接受太阳辐射量的日总量小于4186千焦/平方米·日的墙面朝向是( )A.分别朝北、朝东B.分别朝南、朝西C.分别朝西、朝南D.均朝北【解析】选D。从图中的等值线可以看出,无论是一月还是七月,该地朝北的建筑墙面上接受到的太阳辐射量都小于4186千焦/平方米·日。6.经研究发现该地区一天中日出、日落时墙面接受的太阳辐射量最小,其原因是( )①太阳高度最小②气温最低③经过大气层的路径最长④反射作用最强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解析】选B。日出、日落时,该地墙面接受到的太阳辐射量最小,这是因为此时的太阳位于地平面上,太阳高度小,且太阳辐射穿过的大气层路径长,被大气削弱得也较多。神舟九号飞船于2022年6月18日与天宫一号完成自动交会对接。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对接形成组合体后,航天员将通过对接通道,进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验舱工作和生活。据此完成7~8题。7.最可能干扰航天器与地面指挥系统通信联系的是( )。A.云雾B.太阳活动C.流星D.太阳辐射\n8.下列说法符合景海鹏、刘旺、刘洋在神舟九号飞船中看到的实际情况的是源( )。A.金黄色的天空上没有星星B.白色的天空上点缀着几颗明星C.蔚蓝色的天空上满天繁星D.黑色的天空上满天繁星云量是以一日内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来表示。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布。读图,完成9~10题。9.据图中信息判断( )。A.甲地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小于乙地B.甲地多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地C.乙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丙地D.丙地云量空间变化大于丁地10.影响乙地等值线向北弯曲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B.季风C.纬度位置D.海陆位置\n地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比两侧大。该处为雅鲁藏布江谷地,为西南季风的通道,因而云雨量比两侧多,故其影响因素主要是地形。【答案】 9.B 10.A(2022·淄博模拟)美国国家科学院称2022年地球将遭遇强太阳风暴袭击,其破坏力将远远超过“卡特里娜”飓风,而且地球上几乎所有的人将难逃其灾难性的影响。读右图,回答11~12题。11.读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可知,这次到达地球的带电粒子流来自图中的( )。A.A处B.B处C.C处D.A处和C处12.除美国外,下列国家中最有可能欣赏到极光的一组是( )。A.英国、墨西哥B.挪威、芬兰C.意大利、西班牙D.印度、巴基斯坦【解析】 第11题,到达地球的带电粒子流主要来自太阳大气的最外层——日冕层。第12题,闯入地球大气的带电粒子,受地球磁场的影响,会奔向地球两极,因此地球上高纬度地区可见极光。挪威和芬兰的纬度高,最有可能看到极光现象。【答案】 11.C 12.B(2022·河北衡水调研)右图为“到达地球太阳辐射量的分布图”,图中曲线分别表示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读图完成13~15题。13.图中曲线中( )。A.①表示云层反射的太阳辐射量B.②表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C.③表示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量D.④表示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量14.影响①②曲线变化的主要因素为( )。A.云量厚度B.地势高低C.正午太阳高度D.植被状况15.近50年来,④曲线在高纬度的数值有减少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A.云量增加B.气候变暖C.环境污染D.人口增加\n二、综合题(共40分)16.太阳是地面能量的源泉。太阳辐射的时间和空间差异引起了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布和春夏秋冬的循环变化。下表是海平面上太阳辐射日总量(×4.2焦/厘米2·日),下图是我国与全球总辐射量对比图。分析图和表,回答问题。(20分)太阳日总量节气辐射纬度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小计90°N007831093777000265360°N14745382199481444514851387340°N4386969241007915685435325542520°N70185593895092984269561565250°891910851802842897883856693220°S9848566715766638449731014658140°S9706984213044246909581074553960°S863457143481324528511061400790°S8270000081311662806小计58214925555257745496485557566162(1)在春分日,太阳辐射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影响其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4分)(2)北纬90°在夏至日较南纬90°在冬至日获得的太阳辐射日总量少73×4.2焦/厘米2\n·日,为什么?(6分)(3)我国东部的南方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为什么比全球同纬度地区平均值少?(4分)(4)我国北纬30°东部与西部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差异悬殊,但为什么东部地区年平均气温较西部高得多?(6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 在“中国太阳城”德州,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无处不在,低碳经济悄然融入百姓生活,下图示意德州的全国首条接受阳光照射8小时就可以使用7天的长达10千米的太阳能路灯街道。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n(1)若在下列城市中推广太阳能路灯,自然条件最不适宜的是________。A.银川B.拉萨C.成都D.呼和浩特(2)根据材料二描述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的总体特征。(3)纬度大致相当的重庆、拉萨两地的年太阳总辐射量有什么差异,原因是什么?(4)太阳能在生活中的应用,除了材料中提到的太阳能路灯之外,还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