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和地球运动【知识梳理】一、地球1.形状:的椭圆形球体。2.大小:平均半径。【答案】两极稍扁、赤道略鼓6371千米二、地球仪1.经线和纬线纬线经线图示概念地球仪上与平行的线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特点线圈形状圆形;每一条纬线均可自成纬线圈,只有能平分地球半圆形;两条正相对的组成经线圈,且每个均可平分地球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赤道最长,约万千米,两极收缩成一个点。南、北纬度数相同的纬线长度。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互关系所有纬线都________。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点。间隔任意两条纬线间的间隔处处_____。任意两条经线间的间隔,在_________最大,向两极递减指示方向指示_______方向指示_______方向【注意】①东西方向是无限方向,南北方向是有限方向。②构成一个经线圈的两条经线的经度和为180°。【答案】赤道经线经线圈4相等相等相互平行相等赤道东西南北14\n2.经度与纬度纬度经度实质某地和地心的连线(即该地的地球半径)与赤道平面构成的线面角某地经线所在的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之间的二面角图示起始点__________(0°纬线)______________(0°经线)划分方法从赤道向南、北各划分90°,以北为,度数增大,以南为,度数增大从0°经线向东、西各划分180°,向东为,度数增大,向西为,度数增大半球划分以为界,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为东半球,160°E~180°~20°W为西半球【答案】赤道本初子午线北纬南纬东经西经赤道20°W~0°~160°E3.经纬网(1)定义:在或地图上由和相互交织构成的网。(2)意义:对地球上任一点的位置进行,确定其经、纬度坐标。【答案】地球仪经线纬线精确定位三、地球的运动1.自转和公转:自 转公 转定义地球绕_____的运动地球绕_____的运动方向_________14\n周期___小时或__天____产生现象_________、时间差异_____的变化、昼夜长短变化、_____的划分【答案】地轴太阳自西向东2411年昼夜更替四季五带2.公转示意图:在图中相应位置画出地球自转、公转方向和太阳直射的纬线,并填写完整。(注意:填写北半球的昼夜状况)【答案】按照ABCD的顺序夏至6月22日前后昼长夜短秋分9月23日前后昼夜平分冬至12月22日前后昼短夜长春分3月21日前后昼夜平分【考点归纳】一、经纬网地图的判读1.利用经纬网确定位置(1)一般经纬网。14\n①确定经线、纬线。东西方向延伸的是纬线,南北方向延伸的是经线。②确定经度、纬度。向北增加是北纬“N”,向南增加是南纬“S”,向东增加是东经“E”,向西增加是西经“W”。(2)极地经纬网。①以北极为中心,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以0°经线为界,顺着自转方向的为东经,反之为西经。以北极为中心,纬度就是北纬。②以南极为中心,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以0°经线为界,顺着自转方向的为东经,反之为西经。以南极为中心,纬度就是南纬。2.东西经度的划分和东西半球的划分(1)东半球范围是20°W→0°→160°E,西半球范围是160°E→180°→20°W。20°W向东至0°经线虽是西经却在东半球,160°E向东至180°虽是东经却在西半球。(2)若已知地点为东经,则拿该度数与160°相比,比160°小属于东半球,比160°14\n大属于西半球。若已知地点为西经,则拿该度数与20°相比,比20°小属于东半球,比20°大属于西半球。可用口诀“小小为东,大大为西”来记忆。【易错提醒】1.易混点:(1)地球与地球仪的形状。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地球仪是个正球体。(2)图示东、西经与东、西半球的划分。(3)赤道与本初子午线的长度。二者长度不相等。赤道是圆圈,本初子午线是半圆,在地球仪上赤道长度约是本初子午线的两倍。2.易错点:(1)东、西半球的判定。①若小于160°E或小于20°W,则位于东半球;若大于160°E或大于20°W,则位于西半球。②记忆口诀:“小小为东,大大为西”。(2)南、北极点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简记作“南顺北逆”,切记“无论顺时针还是逆时针,自转方向始终是自西向东”。【方法点拨】1.在以极地为中心的经纬网上判定方向(1)判定南北方向:以北极为中心的地图上,北极点上只有一个方向,就是正南;指向北极点的方向为北方,相反的方向为南方。在南极点为中心的地图上,南极点上只有一个方向,就是正北;指向南极点的方向为南方,相反的方向为北方。(2)判定东西方向:在以极地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判断东西方位的最简捷的方法是:在相比较的两地之间的劣弧(即小于180°的弧)上,画地球自转方向箭头,箭尾为西,箭头为东。如下图中:B位于A的何方?根据图中南极点,我们先画出A、B两点间的地球自转方向箭头,按上述法则,A在西,B在东,B在A的东方。14\n2.经纬网判读方法(1)构建脑图,简记规律:经、纬度判读简记作:向东增大为东经,向西增大为西经,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2)画辅助线当两条经(纬)线度数相同时,画出其中间的经(纬)线,再判断其经(纬)度。如上题图中若没有0°经线和0°纬线,可以动手在两条20°经线中间画出0°经线,在两条20°纬线之间画出0°纬线,然后运用规律进行判断。(3)牢记特殊经纬线(1)回归线是温带与热带的分界线。(2)极圈是温带与寒带的分界线。(3)赤道是南北纬和南北半球的分界线。(4)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的分界线。(5)20°W和160°E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14\n【典题探究】【典题探究1】经纬网地图的判读 【例1】读下面的经纬网图,回答问题。(1)经纬度:A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2)B点处在东西半球中的______半球,南北半球中的_____半球。C点处在东西半球中的_____半球,南北半球中的_____半球。【答案】(1)(40°E,15°N)(170°E,40°S)(20°E,30°N)(90°E,40°S)(2)西南东北【易错提醒】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在判断经纬度时,注意以下几点:(1)先根据图中的信息确定出0°经线。与180°经线相对应的经线即为0°经线,如右图A经线即为0°经线。(2)根据图中的信息确定东西经度。0°经线以东为东经,0°经线以西为西经。(3)根据地球自转方向确定南、北极点。从北极地区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从南极地区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自转。如上图中心为南极点。(4)根据地球自转方向确定东西方向。地球自转的箭头指示方向为东方。14\n【典题探究2】地球的运动 【例2】读下图,完成(1)~(3)题。(1)当太阳光照如图①所示时,图②中的甲地正值四季中的()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图②中,乙地位于丙地的_____方向()A.西方B.西南方C.西北方D.北方(3)图②中,丁地的经纬度是()A.东经90°,北纬70°B.西经90°,北纬70°C.西经120°,北纬70°D.东经120°,北纬70°【探究提高】1.图记地球公转规律:14\n2.审题意、明要求:第(3)题,泉州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的树影朝北;当正午树影最长时说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这一天泉州的白天最短夜晚最长。【变式思考】(1)春分→夏至→秋分期间,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如何变化的?【答案】春分→夏至,昼长夜短,且昼渐长夜渐短,到夏至时昼最长夜最短;夏至→秋分,昼长夜短,且昼渐短夜渐长,到秋分时昼夜平分。(2)秋分→冬至→春分期间,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如何变化的?【答案】秋分→冬至,昼短夜长,且昼渐短夜渐长,到冬至时昼最短夜最长;冬至→春分,昼短夜长,且昼渐长夜渐短,到春分时昼夜平分。【针对练习】1.读图,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依次是 ( )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②①D.②①③2.在中学生科普知识交流会上,小强这样描述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你认为有误的是 ( )14\nA.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B.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C.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D.哥伦布环球航行首次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解析】D。本题考查地球的形状和大小。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首次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体。3.关于图中A、B两点所在经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B两点所在经线始终平行B.A、B两点所在纬线长度相等C.A点所在经线比B点所在经线长D.A点所在纬线比B点所在纬线短据报道,2022年4月某日,我国渔民在南海某海域(东经117°,北纬16°)附近进行海上捕捞作业时,受到某邻国军舰的干扰。为保护我国渔民的合法权益,我国渔政船从甲地出发立即前往事发海域维权。结合下图回答4~6题。4.事发地点位于图中 ( )A.a海域B.b海域C.c海域D.d海域5.为了尽快抵达事发地点,渔政船选择的前进方向大致是 ( )A.东北方向B.西北方向C.东南方向D.正南方向6.在地球仪表面,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所有经线等长。据此推断,图中①~④各点之间的实地距离最短的是 ( )14\n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解析】4.B,5.C,6.A。本题组考查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事物地点、方向、实地距离的能力。第4题,渔民海上捕捞作业地点在南海某海域(东经117°,北纬16°)附近,该地位于东经115°以东,北纬15°以北,即b海域。第5题,甲地位于东经110°,北纬20°,前进方向应是东南方向。第6题,依据地球仪表面,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的特点,①→②两点纬度最高,距赤道最远,距离最短。读北半球某地经纬网示意图,完成7~9题。7.图中①地的经纬度是 ( )A.20°N,20°EB.20°S,20°EC.20°N,20°WD.20°S,20°W8.图中③地位于④地的 ( )A.西南方向B.西北方向C.东北方向D.东南方向9.图中经过①、②地的经线是 ( )A.本初子午线B.东西半球分界线C.东西经度分界线D.国际日期变更线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10-11题。14\n10.我国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这一天地球正运行在上图中的________位置 ( )A.①点B.②点C.③点D.④点11.下列现象中,由地球公转产生的是 ( )A.昼夜更替B.太阳东升西落C.四季的变化D.不同经度的地方产生时差下面是太阳直射点一年当中回归运动的示意图,读图完成12~15题。14\n12.造成太阳直射点一年当中回归运动的原因是 ( )A.地球的自转B.地球的公转C.地球是一个球体D.太阳的运动13.太阳直射③点时的日期是 ( )A.3月21日前后B.12月22日前后C.9月23日前后D.6月22日前后14.当地球公转到图2所示位置时,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图1中的 ( )A.①点B.②点C.③点D.④点15.当太阳直射点由③移到④点时,泉州各地昼夜长短及其变化状况是 ( )A.昼<夜,昼渐短B.昼<夜,昼渐长C.昼>夜,昼渐长D.昼>夜,昼渐短16.图1示意北半球某地冬夏季某日正午楼房的影子,图2示意不同纬度地区某日正午的景观图。读图回答问题。14\n(1)观察现象:图1中,夏季楼房影子较________(长/短),说明夏季正午太阳升得较________(高/低)。图2中,________带影子最短,该纬度地带获得的太阳光热较____________(多/少)。(2)说明原因:由于地球绕着太阳的________(自转/公转)运动,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北回归线和________(纬线)之间来回移动,从而引起了正午影子长短的变化。(3)体验生活: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_带,为保证后排低层房屋中午时间的采光,楼与楼之间距离的设计应参考________(季节)的光照情况。【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与地理事物影子长短关系的能力。由于地球绕日公转,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从而引起正午影子长短的变化。夏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附近,正午太阳升得较高,楼房处于一年当中影子最短的季节。读图2可以看出,热带的影子最短,该纬度地带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多。【答案】(1)短 高 热 多(2)公转 南回归线(3)北温 冬季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