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热点聚焦练]热点一 大运河和丝绸之路申遗成功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相继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回答1~3题。1.大运河和丝绸之路申遗成功,有利于( )①全面展示民族文化 ②促进人类文明的趋同 ③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④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A.①② B.②④C.①③D.③④答案:D2.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我国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跨国项目丝绸之路通过审议,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这启示我们( )A.文化交流的目的在于消除差异,实现大同B.文化交流应该相互借鉴,求同存异C.只有排斥外来文化的影响,才能保证民族文化的个性D.跨国合作已成为保护文化遗产的主要方式答案:B3.我国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跨国申遗( )①有利于加强中、哈、吉文化交流,增进对中华文化的了解②体现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为中国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8\n③能够促进中、哈、吉文化的融合,消除中、哈、吉文化之间的差异 ④表明中华文化成了世界文化的一部分,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答案:A热点二 首个全球“孔子学院日”2014年9月27日,举办首个全球“孔子学院日”。从2004年世界上第一所孔子学院成立至今,全球123个国家和地区已建立了465所孔子学院和71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为传播中华文化、促进文明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回答4~5题。4.孔子学院是推广汉语文化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目前其在世界许多地区“生根发芽”,并有“茁壮成长”的趋势。孔子学院正式成为新时期世界了解中国的又一窗口。这一趋势有利于( )①中华文化向外辐射,为世界文化发展作出贡献 ②吸收世界各种文化,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 ③使中华文化成为世界主流文化 ④增进世界各国对中华文化的了解A.①②B.②④C.①④D.①③解析:选C。①④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孔子学院成为新时期世界了解中国的又一窗口,体现中华文化向外辐射,为世界文化发展作出贡献,能够增进世界各国对中华文化的了解,故入选;②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孔子学院成为新时期世界了解中国的又一窗口,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表现,而不是我国吸收世界各种文化,故排除;③观点错误,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目的不是使中华文化成为世界主流文化,故排除。5.从孔子学院的设立到中国文化年的举办,从《媳妇的美好时代》走红非洲到“皖风徽韵美洲行”惊艳美国,中华文化走出去渐入佳境。假如让你写一篇有关此类活动的新闻报道,你认为比较合适的标题是( )A.文化传播:推动世界文化逐步趋向同一B.文化发展: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C.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友好使者D.文化传承: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8\n解析:选C。本题考查文化传播、文化交流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A错在“趋向同一”上;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B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文化继承的内容,D与题意不符;材料说的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C正确且符合题意。[限时规范练]一、选择题1.(2015·湖北省荆门市期末质检)“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每临春节,离家在外的众多游子,总要赶在除夕前回家与家人团聚。这说明( )A.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B.民族节日是不同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产物C.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D.经济生活对传统文化产生重要影响解析:选C。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时全家人团聚、团圆的习俗保持至今,影响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C说法正确;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A说法错误;B、D两项与题意无关。2.(2015·河北唐山市高三摸底考试)2014年6月,在第三十八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丝绸之路”“大运河”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文化遗产的作用在于( )①保持世界文化的一致性 ②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③集中表达民族情感 ④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C。①“一致性”说法错误;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排除③;世界文化遗产的作用是②④,故选C。3.(2015·浙江省温州市期末考试)我国把中秋、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确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法定节假日调整有利于保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脉。将民族节日确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主要基于( )A.更好地展示民族文化,表达民族感情B.保障公民的休息权8\nC.推动旅游事业的发展D.进一步推动黄金周市场解析:选A。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我国将民族节日确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是为了更好地展示民族文化,表达民族情感,A说法正确;B、C、D与文化生活无关,与题意不符。4.(2015·南京市模拟)“凤凰台上凤凰游,诗仙遗墨金陵秋;若然门西是真踪,堪比千载黄鹤楼。”南京门西地区发现古建筑遗址,并出土唐三彩碎片,专家称此处或许就是李白诗中的凤凰台。对该古建筑遗址的挖掘和考查( )A.能够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构建B.就是为了还原凤凰台的历史原貌C.是基于传统文化经济价值的开发D.能够展现六朝古都历史文化成就解析:选D。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对该古建筑遗址的挖掘和考查能够展现六朝古都历史文化成就。答案为D。5.(2015·唐山市模拟)中法是东西方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大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成为两国开展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原动力。进入21世纪以来,两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不断谱写新的篇章,已成为世界各国“以文会友”、相知互学的典范。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加强文化交流,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繁荣B.承认文化多样性,要从根本上认同其他民族文化C.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D.面向世界,全面学习和吸收其他民族文化成果解析:选A。中法是东西方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大国,两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不断谱写新的篇章,已成为世界各国“以文会友”、相知互学的典范。材料体现的是中法开展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繁荣,A说法正确;B、C两项没有体现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与题意不符;D“全面学习和吸收”,是全盘接受,没有做到辩证的认识,说法错误。6.(2015·吉林市期中)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8\n全面深刻阐述对文明交流互鉴的看法和主张,强调应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习近平演讲体现的文化生活知识有( )①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可以取长补短 ②不同民族文化之间没有文化冲突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解析:选B。“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体现了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可以取长补短,①正确;“应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体现了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的观点,③正确;②说法错误;④与题意无关。故答案选B。7.(2015·江苏苏锡常镇教学情况调查)中国的围桌而食,追求的是一种家庭气氛,体现的是一种情感关怀;西方分食制、快餐化,显现一种独立性。中国饮食,讲究色香味形,更注重饮食文化;西方饮食,讲究营养搭配,更注重对人体的健康。这表明( )A.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B.要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的文化C.文化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D.社会实践的差异导致文化差异解析:选C。中国与西方饮食习惯、饮食文化不同,说明文化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C符合题意,故选C。题干只说明中西饮食文化不同,没有说明其共性,没有说明什么因素导致其文化差异,没有强调发展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A、B、D三项不符合题干要求。8.(2015·潍坊模拟)2014年索契冬季奥运会举办期间,云南滇红集团受邀参加索契冬奥会“中国之家”举办的“中国书画文化日”活动,让俄罗斯人民感受到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这说明( )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兼收并蓄 ③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④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A.②③B.①④8\nC.②④D.①③解析:选D。本题考查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中国之家”举办的“中国书画文化日”活动,让中国的文化在俄罗斯传播,既说明了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也说明文化在交流中传播,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材料没有说明中华文化对其他文化的包容、吸收,也没有说明文化多样性对人类文明进步的推动作用,②④不符合题意。9.(2015·龙岩质检)慕课(MOOC)是新近涌现出来的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它是为了增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组织发布的、散布于互联网上的公开课程,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有力促进了现代教育的发展。慕课的出现及发展表明现代信息技术( )①是文化传播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②具有选择、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③使教育手段和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 ④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A.③④B.②③C.②④D.①③解析:选A。本题考查现代信息技术对文化传播和发展的影响。①错误,现代信息技术不是文化传播的途径;②错误,教育具有选择、创造文化的功能;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产生的慕课,成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使得教育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变化,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继承和发展,故③④正确。10.2014年5月23日,中华诗词学会会长郑欣淼在出席第五届华夏诗词颁奖大会暨海内外中华诗词高峰论坛时透露,全世界的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的教学内容中都有中华诗词,正如纽约诗词学会代表所言,“五洲扬雅韵,有赖众心同”。这表明(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②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③世界华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 ④中华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形式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解析:选C。“五洲扬雅韵,有赖众心同”,这表明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世界华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认同感,①③正确,选C;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②错误;④夸大了中华诗词的地位。11.(2015·江苏省盐城市高三期中考试)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正式把我国的“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保护这类“活态遗产”,是因为( )8\n①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②它是我国民族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有利于研究中华文明的演进 ③它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财富,必须先继承后发展 ④它展示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④解析:选C。民族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排除①;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③说法错误。12.(2015·河北省邯郸市高三摸底考试)“广场大妈”在公共场所或小区跳集体舞,是当今中国城市里的一个文化娱乐现象。美国华人集中的地方,也有广场大妈。从中国来的新移民,很自然把这种结合娱乐、社交和运动为一体的“广场舞”,介绍到美国来。他们的活动地方,大多在公园里。2014年7月7日纽约的广场大妈一早到公园播放歌曲,跳健身舞,遭到公园附近居民投诉,后被美国警察铐走。广场大妈在美国和中国的不同命运说明( )①应了解对方民族的行为规范,以便真正做到入乡随俗②既要认同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又要尊重对方的风俗习惯 ③要积极接纳对方的优秀文化,摒弃本民族的文化传统 ④要保持本民族文化的优越感,维护本民族的文化尊严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选A。由于不同文化对人影响不同,广场大妈在美国和中国的命运不同,所以正确做法应是A;③表述错误,④与题意无关。二、非选择题13.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就“人的研究在中国——个人的经历”主题进行演讲时,提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一处理不同文化关系的十六字“箴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为什么要“各美其美”?(2)怎样做到“美人之美”?(3)“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说明了什么?解析:本题重在考查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我们需要从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意义,以及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等角度思考问题。8\n答案:(1)“各美其美”说明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因为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2)“美人之美”就是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3)“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说明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繁荣。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14.2014年3月22日,古老的阿姆斯特丹王宫,荷兰国王“白领结”盛装宴会,欧洲王室最高规格礼遇。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特色鲜明的中式服装,独特的中华文化风采,却又融合西方元素。习主席的出访无疑也带来中荷双方的文化交流。在这个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日益加深的时代,文化软实力作用突出,所以加强中外文化交流也就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阐述应如何正确认识我国与外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解析:考生在回答本题时,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知识,设问的指向是阐述应如何正确认识我国与外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考生在回答时,可以首先从文化具有多样性的角度分析说明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其次可以从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的角度分析说明通过文化交流,不仅能够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而且有利于世界文化的繁荣;再次可以从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的角度分析说明;最后可以从既要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角度分析说明。答案:①文化具有多样性,民族文化各有特色,通过文化交流学习,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有利于丰富发展本民族文化。②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通过文化交流,不仅能够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而且有利于世界文化的繁荣。③在文化交流中,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要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以促进世界文化的共同繁荣。④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若考生答到“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通过文化交流可以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也可)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