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南安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化学二轮专题复习系列练习(十二)1.有文献记载:在强碱性条件下,加热银氨溶液可能析出银镜.某同学进行如下验证和对比实验。装置实验序号试管中的药品现象实验I2mL银氨溶液和数滴较浓NaOH溶液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溶液逐渐变黑;试管壁附着有银镜实验II2mL银氨溶液和数滴浓氨水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溶液无明显变化该同学欲分析实验Ⅰ和实验Ⅱ的差异,查阅资料:a.Ag(NH3)2++2H2O⇌Ag++2NH3+H2Ob.AgOH不稳定,极易分解为黑色Ag2O(1)经检验,实验Ⅰ的气体中有NH3,黑色物质中有Ag2O。①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NH3,产生的现象是。②产生Ag2O的原因是。在NaOH存在下,加热促进NH3•H2O分解,逸出NH3,促使平衡Ag(NH3)2++2H2O⇌Ag++2NH3•H2O正向移动,c(Ag+)增大,Ag+与OH-反应立即转化为Ag2O:2OH-+2Ag+=Ag2O↓+H2O(2)该同学对产生银镜的原因提出瑕设:可能是NaOH还原Ag2O。实验及现象:向AgNO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出现黑色沉淀;水浴加热,未出现银镜。\n(3)重新假设:在NaOH存在下,可能是NH3还原Ag2O。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现象:出现银镜.在虚线框内画出用生石灰和浓氨水制取NH3的装置简图(夹持仪器略)。(4)该同学认为在(3)的实验中会有Ag(NH3)2OH生成.由此又提出假设:在NaOH存在下,可能是Ag(NH3)2OH也参与了NH3还原Ag2O的反应.进行如图2实验:①有部分Ag2O溶解在氨水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②用HNO3清洗试管壁上的Ag,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g2O+4NH3•H2O=2Ag(NH3)2OH+3H2O答案(1)①试纸变蓝②在NaOH存在下,加热促进NH3•H2O分解,逸出NH3,促使平衡Ag(NH3)2++2H2O⇌Ag++2NH3•H2O正向移动,c(Ag+)增大,Ag+与OH-反应立即转化为Ag2O:2OH-+2Ag+=Ag2O↓+H2O(2)过量NaOH溶液(3)(4)①Ag2O+4NH3•H2O=2Ag(NH3)2OH+3H2O②2HNO3(浓)+Ag═AgNO3+2NO2↑+H2O(1)Perkin反应合成肉桂酸的反应式中,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产物A的名称是 。 (2)一定条件下,肉桂酸与乙醇反应生成香料肉桂酸乙酯,其反应方程式为\n (不要求标出反应条件) (3)取代苯甲醛也能发生Perkin反应,相应产物的产率如下:取代苯甲醛产率(%)1523330取代苯甲醛产率(%)71635282可见,取代基对Perkin反应的影响有(写出1条即可): (4)溴苯(C6H5Br)与丙烯酸乙酯(CH2=CHCOOC2H5)在氯化钯催化下可直接合成肉桂酸乙酯,该反应属于Beck反应,是芳香环上的一种取代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 (不要求标出反应条件) (5)Beck反应中,为了促进反应的进行,通常可加入一种显 (填字母)的物质A、弱酸性 B、弱碱性 C、中性 D、强酸性答案:(1)乙酸(2)C6H5CH=CHCOOH+C2H5OH→C6H5CH=CHCOOC2H5+H2O(3)①苯环上有氯原子取代对反应有利 ②苯环上有甲基对反应不利 ③氯原子离醛基越远,对反应越不利(或氯原子取代时,邻位最有利,对位最不利) \n④甲基离醛基越远,对反应越有利(或甲基取代时,邻位最不利,对位最有利) ⑤苯环上氯原子越多,对反应越有利 ⑥苯环上甲基越多,对反应越不利(4)C6H5Br+CH2=CHCOOC2H5→C6H5CH=CHCOOC2H5+HBr(5)B3.乙醇汽油是被广泛使用的新型清洁燃料,工业生产乙醇的一种反应原理为:2CO(g)+4H2(g)CH3CH2OH(g)+H2O(g) △H1已知:H2O(l)=H2O(g) △H2CO(g)+H2O(g)CO2(g)+H2(g) △H3⑴以CO2(g)与H2(g)为原料也可合成乙醇,请写出其热化学方程: 。⑵CH4和H2O(g)在催化剂表面发生反应CH4+H2OCO+3H2,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如下表:温度/℃800100012001400平衡常数0.451.92276.51771.5①该反应是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②T℃时,向1L密闭容器中投入1molCH4和1molH2O(g),平衡时c(CH4)=0.5mol·L-1,该温度下反应CH4+H2OCO+3H2的平衡常数K= 。该温度下达到平衡时H2的平均生成速率为。⑶①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并不能减少NOx的排放,这使NOx的有效消除成为环保领域的重要课题。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以Ag-ZSM-5为催化剂,测得NO转化为N2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情况和n(NO)/n(CO)比例变化情况如图。为达到NO转化为N2的\n最佳转化率,应该选用的温度和n(NO)/n(CO)比例分别为、。②用CxHy(烃)催化还原NOx也可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写出CH4与N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⑷乙醇同时也是工业生产乙醛等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下图是乙醇氧化为乙醛的反应机理,则B物质应为(填化学式)。4.Ⅰ.多晶硅(硅单质的一种)被称为“微电子大厦的基石”,制备中副产物以SiCl4为主,它对环境污染很大,能遇水强烈水解,放出大量的热。研究人员利用SiCl4水解生成的盐酸和钡矿粉(主要成份为BaCO3,且含有铁、镁等离子)制备BaCl2•2H2O,工艺流程如下:已知:常温下Fe3+、Mg2+完全沉淀的pH分别是:3.4、12.4。(1)SiCl4水解反应的方程式为。(2)已知:加钡矿粉并调节pH=7的作用是。(3)加20% NaOH调节pH=12.5,得到滤渣A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4)BaCl2滤液经、、过滤、洗涤,再经真空干燥后得到BaCl2•2H2O。Ⅱ.人体中三分之二的阴离子是氯离子,主要存在于胃液和尿液中。可用汞量法测定体液中的氯离子:以硝酸汞为标准溶液,二苯卡巴腙为指示剂。滴定中Hg2+与Cl-生成电离度很小的HgCl2,过量的Hg2+与二苯卡巴腙生成紫色螯合物。(5)配制硝酸汞溶液时必须用硝酸酸化的原因是。\n(6)取0.500mL血清放入小锥形瓶,加2mL去离子水、4滴5%的硝酸和3滴二苯卡巴腙指示剂,用浓度为9.80x10-3mol·L-1硝酸汞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1.53mL。为使测量结果准确,以十倍于血清样品体积的水为试样进行空白实验,消耗硝酸汞溶液0.80mL。计算该血清样品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保留3位有效数字)Ⅲ.(7)室温时Al(OH)3饱和溶液的pH约为。(已知:Ksp=2.7x10-35lg3=0.48)答案:(1)SiCl4+4H2O=H4SiO4↓+4HCl(2)使BaCO3转化为BaCl2和使Fe3+完全沉淀(3)Mg(OH)2(4)蒸发浓缩、冷却结晶(5)抑制Hg2+水解(6)5.68x10-2mol·L-1(7)75.乙醛能与银氨溶液反应析出银。如果条件控制适当,析出的银会均匀地分布在试管壁上,形成光亮的镜镜,这个反应又叫银镜反应。镜的光亮程度与反应条件有关。某课外活动小组同学在课外活动中对乙醛的银镜反应进行了探究。Ⅰ.探究银镜反应的最佳实验条件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变量实验序号银氨溶液/mL乙醛的量/滴水液温度/℃反应混合液的PH出现银镜时间/min1136511521345116.531565114413301195135011661580113\n请回答下列问题:(1)读表若只进行实验1和实验3,其探究目的是。(2)推理当银氨溶液的量为1mL,乙醛的量为3滴,水浴温度为40℃,反应混合液pH为11时,出现银镜的时间是;要探索不同水浴温度下进行银镜反应的最佳条件,除了测量银镜出现的时间外,还需要比较不同条件下形成的银镜的。(3)进一步实验若还要探索银氨溶液的用量对出现银镜快慢的影响,如何进行实验?。Ⅱ.探究对废液的回收处理:银氨溶液放久后会变成氮化银而引起爆炸,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且造成资源的浪费。通过查找资料,已知从中提取的一种实验流程为:银氨溶液加(NH4)2S①过滤、洗涤②烘干③Ag2S沉淀铁粉还原④银粉操作④的方法是:把Ag2S和铁粉放到烧杯中加浓盐酸搅拌煮沸,使Ag2S变成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g2S+Fe+2HCl2Ag+FeCl2+H2S↑(4)若获得的银粉中含有少量没有反应完的铁粉,除去铁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操作④应在(填实验室设备名称)中进行。(6)要洗去试管壁上的银镜,采用的试剂是(填名称)。答案:(1)比较乙醛用量不同时生成银镜的时间(速率或质量均可)(2)在6.5~9min之间光亮程度(或亮度、外观、效果等)(3)保持其它条件不变,改变银氨溶液的用量,测生成银镜的时间(4)Fe+2H+=Fe2++H2↑(5)通风橱(6)稀硝酸\n6.丁基羟基茴香醚(简称BHA)为食品抗氧剂,其结构简式如右图(1)BHA作抗氧剂的原因可能是含有______(填官能团名称)。(2)BHA可发生的反应为______(填反应类型)(3)A为BHA的同分异构体,存在以下转化,其中E用于液晶聚合物和塑料。巳知:i)A、B、C、D、E都是苯的对位二元取代物,A、B、E遇FeCl3溶液呈紫色ii)iii)①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②写出符合以下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i)能发生银镜反应;ii)是苯的间位三元取代物,有两个相同的取代基,且含有三个甲基。③反应II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计反应II和IV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酚羟基(2)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对一个得1分,氧化反应、还原反应也可以得分(3)①②③\n④保护B中的羟基,防止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写“保护(酚)羟基”、“防止(酚)羟基被氧化”、“防止(酚)羟基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煤中含有苯和甲苯,可以用先干馏,后蒸馏的方法把它们分离出来B.氨基酸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调节溶液的pH可改变它的溶解度C.石油裂解、煤的气化、橡胶老化、海水制食盐、纯碱晶体风化、纤维素制无烟火药等过程中都包含化学变化D.乙酸乙酯和食用植物油均可水解生成乙醇8.右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Z>Y>X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R<WC.WX3和水反应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D.Y和Z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9.镁-次氯酸盐燃料电池具有能量高、安全方便等优点,该电池主要工作原理如图示,其正极反应为ClO-+H2O+2e-=C1-+2OH-。下列关于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电池中镁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B.电池工作时,OH-向正极移动C.该电池的总反应为Mg+C1O-+H2O=Mg(OH)↓+C1-D.电池工作时,正极周围溶液的pH将不断变小10.“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并利用。如可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其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下列有关该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能耗大是该方法的一大缺点\nB.整个过程中,有两种物质司循环利用C.捕捉到的CO2可用来制备甲醇等产品,可减少碳排放D.“反应分离”环节中,分离物质的基本操作是蒸发结晶、过滤11.下列试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A.实验I:振荡后静置,上层溶液颜色保持不变B.实验Il:酸性KMnO4溶液中出现气泡,且颜色不变C.实验Ⅲ:微热稀HNO3片刻,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广口瓶内始终保持无色D.实验Ⅳ:继续煮沸溶液至红褐色,停止加热,光束通过体系可产生丁达尔效应12.工业上采用NH3作还原剂脱氮原理为:NO(g)+NO2(g)+2NH32N2(g)+3H2O(g),烟气以一定的流速通过,测量不同温度下逸出气体中氮氧化物含量,从而确定烟气效率,右图是两种不同催化剂的脱氮效率曲线,判断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催化剂①、②分别适合于250℃和450℃左右脱氮B.上述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C.曲线①、②最高点表示此时平衡转化率最高D.相同条件下,改变压强对脱氮率没有影响答案:7.B8.D9.C10.D11.D1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