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当有同学给你起不堪入耳的外号时,你应该( )。A.听之任之B.也给这个同学起外号C.找老师主持公道2.下列是学校里发生的欺负行为的是( )。A.辱骂B.挑拨是非C.取绰号D.前三项都是3.下列( )不是关于诚信的名言。A.学季布,诺千金B.人无信,无以立C.言必行,行必果D.一寸光阴一寸金4.给客人做饭做菜的劳动者是( )。A.快递员B.纺织工人C.厨师D.护士5.下面做法正确的是( )。A.王菲看到好朋友有个漂亮的文具盒,逼妈妈也给她买一个\nB.小红从不会要爸妈给她买她喜欢却用处不大的东西C.小军要爸爸每天给他买一瓶矿泉水,不喝白开水D.小芳经常要妈妈给她买价格昂贵的衣服6.下列不属于民间艺术组成部分的是( )。A.民间文学B.民间音乐C.节日风俗7.当与朋友的意见不一致时,我应该( )。A.和他争吵,谁吵赢了听谁的B.冷静下来,积极沟通,自己能解决的事自己解决C.马上打电话让家长评理8.下列行为中,不属于冲突的是( )。A.两个人因为值日的多少而发生争吵B.两个人因为争强好胜而拳脚相加C.两个人因为解决数学难题的思路不同而互相争辩D.两个人因为上下楼梯相撞而互相推搡9.下列属于合理要求的是( )。A.买生活必需品B.价格过于昂贵的名牌产品C.购买过量的游戏卡10.购买商品时,如有“三包”卡要保存好。“三包”是指( )。A.包看、包问、包赔B.包修、包换、包退C.包拆、包试、包换\n二.填空题(共10题,共36分)1.尽管不同的职业在劳动方式上存在着差别,但劳动者之间是( )的。2.( )是在每年的5月1日,这是世界上( )多个国家的全国性节日。3.生活中,我们要知道“一粥一饭,( );半丝半缕,( )。”4.农业为我们( ),为工业生产( )。5.家中用的穿的,那些来自工业生产?用的( )、穿的( )。6.学会( ),是拥有健康生活的重要条件。7.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 ),这些风俗和我们的( )密切相关。8.我们国家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种类多样,( )、畜牧业、( )、( )等。9.( )总是给我们温暖,让我们感受到真情的存在。10.说话不算数不仅会对( )造成伤害,也会对( )造成伤害。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余杭滚灯”是杭州市具有强烈竞技特点的民间舞蹈。( )2.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我国非常重视农业。( )3.表面和善,背后捣鬼的是损友,帮助我们成长,让我们变得更好的是益友。( )4.我国草原辽阔,适合畜牧业的发展。( )5.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合理开支。( )6.端午节传说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而产生的。( )7.买到劣质商品,我就悄悄地吃个哑巴亏。( )8.购买的东西质量若有问题,我们一定要找到商家更换或退货,不能忍气吞声。( )9.对于浪费现象,我们要持无所谓的态度,因为浪费又不是只有我一个人。( )10.外来文化和城市文化正冲击着许多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 )四.连线题(共1题,共12分)1.寒假期间,明明的爸爸妈妈带着他在国内旅游,增长了见识。在旅行途中,他接触到许多精彩的民间艺术。你能把明明去过的地方和对应的民间艺术连起来吗?\n五.简答题(共5题,共32分)1.请你说出三种秋天收获的农作物。2.选班长时,王明把票投给了孟华,他的好友子晴抱怨王明没投他一票,子晴认为好朋友要互相帮忙,子晴的抱怨是有道理的。这种做法对吗?说明你的理由。3.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调查方式来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4.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有什么区别?说说你的理解。5.“光盘行动”的口号是什么?倡导我们什么?日常生活你是怎么做的?六.辨析题(共2题,共22分)1.几天前,小倩在商场看到了一款名牌书包,那个书包虽然价格昂贵,但确实非常漂亮,可是她最近刚买了一个新书包,她想:“如果我背着这个名牌包去学校,肯定许多同学都会羡慕的”问:(1)你觉得小倩的父母会同意购买吗?为什么?(2)你在现实生活中想买的东西父母都会满足吗?你的心愿都合理吗?(3)当我们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我们应该怎么做?2.你觉得下面这些买东西的习惯好吗?看到这些行为,你的感觉是什么?我应该对他们说些什么?\n七.材料题(共1题,共8分)1.清洁工人王师傅不怕苦,不怕累。他十几年如一日,每天准时从家里挑水,义务清洁小区里的公共厕所。刚开始的时候,无论是家人不理解,有的人还投来了嘲笑的目光。但是外人的非议,家人的反对都没能改变他初衷。因为他觉得每个人的职责有大有小,但都在各尽其能,尽管清洁工的工作在有的人眼中看来不太体面,但也是社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就这样,日久天长的无私奉献,以前对他的质疑声都变成了发自肺腑的赞叹和感激声。(1)通过事例,你对劳动和劳动者有哪些认识?(2)你还知道哪些职业,他们为大家提供了哪些服务?八.综合题(共3题,共30分)1.我们每个人都渴望交朋友,但有些人却很难交到朋友。请看以下两位同学表现:(1)、同学书法比赛获奖后,玲玲有些不服气,她说:这有什么了不起,我如果参加,他哪有机会赢呀!(2)、雅丽觉得新转来的同学又丑又笨。分析:你愿意跟玲玲、雅丽成为好朋友吗?为什么?你能给他们提一些建议吗?2.想一想:自己有过受欺负或者欺负他人的行为吗?假如受到过欺负,你是怎么应对的呢?如果欺负过别人,你有没有道歉请求原谅呢?3.材料:“光盘行动”是2013年一位热心公益人士发起的,倡导人们不浪费粮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七年来,这项行动得到了从中央到民众的支持。思考一下,回答下面的问题。(1)你和家人是怎样支持“光盘行动”的?(2)请写出一条节约粮食的公益广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D3.D\n4.C5.B6.C7.B8.C9.A10.B二.填空题1.平等2.国际劳动节;803.当思来处不易;恒念物力维艰4.提供食物;提供原材料5.电视、冰箱、微波炉;裙子、羽绒服、皮鞋、运动鞋6.合理消费7.风俗;生活8.种植业;林业;渔业9.友谊10.别人;自己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n五.简答题1.玉米、水稻、大豆等。2.子晴的抱怨是没有道理的。子晴向朋友提出的是不合理的要求,她应该听听王明不投她票的原因。3.登录家乡所在地的政府公众信息网,收集家乡建设的信息;询问家中长辈所经历的家乡发展变化;观察我们生活中正在发生的家乡变化。4.中国制造的核心就是加工,而中国创造的核心技术是设计;中国制造的产品版权不属于中国,中国只是简单的生产和加工,所提供的是简单的劳动而不是知识智慧和脑力;中国创造就是版权持有者是中国,由中国创新、发明。5.①今天,你光盘了吗?②旨在倡导人们不浪费粮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③在家里不挑食,不剩饭;在餐馆不点太多的菜,如果吃不完,就打包带回家。六.辨析题1.(1)不同意,因为她刚买了一个新书包,要求不合理。(2)示例:有时候不会满足,我的心愿有不合理的时候。(言之有理即可)(3)当我们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一是我们要体贴父母,多想父母的辛苦和难处,不提让父母为难的要求。二是不赶时髦,不盲目攀比。三是转移注意力。四是和父母好好协商。2.(1)我觉得不是买东西的好习惯。(2)我的感觉是他们的行为很不文明。(3)我应该对他们说,你们这样做给售货员造成了麻烦,给商店和顾客造成了损失。七.材料题1.(1)清洁工人的劳动也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劳动者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社会的良好运转需要不同职业人们的劳动,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给人们提供了不同的服务,人们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只是分工不同,都值得我们尊重、感激。(2)我们每天吃的粮食和蔬菜离不开农民的劳作;环卫工人为我们的城市带来的干净、整洁;我们所穿的衣物离不开纺织工人的劳动;我们住的房子离不开建筑设计师和建筑工人的辛勤劳动;南来北往运送旅客的列车离不开驾驶员、列车员和养护工人的劳动;餐馆的厨师和服务员为人们就餐提供了方便;教师教书育人;医生救死扶伤等等。八.综合题\n1.①首先我认为玲玲和雅丽的做法和想法都是错误的,②我不愿意和她们成为好朋友,因为玲玲是嫉妒心太强,雅丽是有些不尊重同学,不会平等待人。③对玲玲同学的建议是当同学获奖时,不应该心存嫉妒,应该为同学取得的好成绩感到高兴。④对雅丽同学的建议是不应该嘲笑新同学,应该关爱、尊重同学,平等待人。2.示例:有一次,同桌的笔掉地上了,我不小心给他踩坏了,他让我赔,我说:“谁让你的笔掉地上的?不掉地上我会踩到吗?”我们越吵越凶,最后了打起来。老师把我们叫到办公室,让我们反思自己的行为,我认识到自己太冲动了,遇到问题,应该冷静的和同桌交换意见,商议解决的方法,不能解决找同学或老师帮忙。最终,我和同桌互相道歉,也都原谅了对方。3.(1)答案示例:在日常生活中,珍惜粮食,厉行节约。在家按需做饭,不剩饭;在餐馆、食堂,按需点餐,吃不了的打包带回。(2)答案示例:节约是美德,请珍惜盘中食物! 盘子干干净净,照出你我品行。 美德始于心,节俭践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