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邗江中学2022—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新疆高一语文期中试卷试卷分值: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积累应用(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狱掾(yuàn)憎(zèng)恨不可估量(liáng)卓(zhuō)有成效B.孝悌(tì)辟(pì)易祸起箫(xiāo)墙浅尝辄(zhé)止C.诬蔑(miè)飨(xiǎng)士卒刀俎(zǔ)盆缻(fǒu)D.奢靡(mǐ)侈(chǐ)谈载(zài)笑载言宿兴夜寐(mèi)2.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某市教委删除了《中学生守则》中“节俭”和“谦虚”的内容,对此人们义愤填膺,褒贬不一。B.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点小错误是在所难免的,也是不足为训的,关键是要吸取教训。C.现在我们单位职工上下班或步行,或骑车,为的是倡导绿色、地毯生活。尤为可喜的是,始作俑者是我们新来的局长。D.太多的话语都是苍白的,唯一的信服是那无可争辩的事实,以及这繁芜丛杂的事实后面隐藏的不可变更的历史规律。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今年国庆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B.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C.她把积攒来的400元零花钱,资助给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赵长波,确保他能够支付读完小学的学费。D.乱收费的存在,既有认识不到位、经济驱动的原因,也有教育体制不健全、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平衡以及监督检查不力等原因造成的。4.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3分)()A.打扰您了!我想咨询一下如何解压并尽快消除心理阴影的问题!B.明日搬新家,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家中备下薄酒,欢迎拜访!C.贵书店即将开张大吉,无论是多忙,到时我都一定会拨冗出席!D.天气日渐寒冷,侄儿在校是否需要叔父寄送御寒物品?望钧裁!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规划直接影响城市形象,责任重大,由于这种理念的盛行,使得中国城市经历了一场残酷的规划性破坏。①把本来鲜活的一个城市整体解构并简单化了②最致命的是那种功能性分区的规划理念成了一时的潮流③一方面泯灭了城市丰富厚重的历史人文记忆,一方面把城市生活变得单调④可惜我们很少能做出巴黎、老北京那样高明的规划。⑤就是按照使用功能把城市分为商业区、居住区、娱乐区等等A.①②④⑤③B.①④⑤③②C.④①③②⑤D.④②⑤①③二、文言文阅读(共19分)7\n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郭解,轵人也,字翁伯。解为人短小精悍,不饮酒。少时阴贼①,慨不快意,身所杀甚众。以躯借交报仇,藏命作奸剽攻,休乃铸钱掘冢,固不可胜数。适有天幸,窘急常得脱,若遇赦。及解年长,更折节为检,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然其自喜为侠益甚。既已振人之命,不矜其功。其阴贼著于心,卒发于睚眦如故云。而少年慕其行,亦辄为报仇,不使知也。解姊子负解之势,与人饮,使之嚼②。非其任,强必灌之。人怒,拔刀刺杀解姊子,亡去。解姊怒曰:“以翁伯之义,人杀吾子,贼不得。”弃其尸于道,弗葬,欲以辱解。解使人微知贼处。贼窘自归,具以实告解。解曰:“公杀之固当,吾儿不直。”遂去其贼,罪其姊子,乃收而葬之。诸公闻之,皆多解之义,益附焉。解出入,人皆避之。有一人独箕踞视之,解遣人问其名姓。客欲杀之,解曰:“居邑屋至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彼何罪!”乃阴属尉史曰:“是人,吾所急也,至践更时脱之。”每至践更,数过,吏弗求。怪之,问其故,乃解使脱之。箕踞者乃肉袒谢罪。少年闻之,愈益慕解之行。解执恭敬,不敢乘车入其县廷。之旁郡国,为人请求事,事可出,出之;不可者,各厌其意,然后乃敢尝酒食。诸公以故严重之,争为用。邑中少年及旁近县贤豪,夜半过门常十余车,请得解客舍养之。太史公曰:吾视郭解,状貌不及中人,言语不足采者。然天下无贤与不肖,知与不知,皆慕其声,言侠者皆引以为名。(选自《史记·游侠列传》,有删改)注:①阴贼:内心阴险狠毒。②嚼:通“釂”,干杯。6.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感谢)阴以兵法部勒宾客(暗中)B.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率领)项王亦被十余创(遭受)C.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尊重、敬畏)有功者害之(杀害)D.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后退)籍独不愧于心乎(单单)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不矜其功矜:夸耀B.厚施而薄望望:期望C.及解年长,更折节为检折节:改变行为D.诸公闻之,皆多解之义多:称赞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郭解小时候残忍狠毒,杀的人很多,还藏匿亡命徒,抢劫,私铸钱币,盗挖坟墓等;但好像有上天庇佑,他在窘迫危急时常常能得以脱身。B.有人对郭解不敬,“箕踞视之”,他的门客要杀掉此人,郭解不但不责怪,反而嘱咐尉吏免掉此人的徭役。C.郭解的外甥与人喝酒时,仗着舅父的势力强要灌人饮酒,被对方怒而杀死。郭解怪罪自己外甥,不顾姊姊给他的压力,宽恕凶手,因其义举受人敬重。D.司马迁隐去郭解的恶行,认为他是倾倒天下的侠士,评价郭解:天下贤与不贤,知与不知,都倾慕他的名声,言侠者都称引郭解。9.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居邑屋至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彼何罪!(3分)(2)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4分)(3)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3分)三、古诗鉴赏(10分)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喜李翰自越至刘长卿南浮沧海上,万里到吴台。7\n久别长相忆,孤舟何处来。春风催客醉,江月向人开。羡尔无羁束,沙鸥独不猜。(1)请分析“久别长相忆,孤舟何处来”中包含的诗人的情感。(3分)(2)简要赏析“春风催客醉,江月向人开”的表达效果。(3分)(3)友人李翰的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2)▲,时不利兮骓不逝。(3)今两虎共斗,▲。吾所以为此者,▲。(4)▲,徒慕君之高义也。(5)廉颇闻之,▲,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6)气蒸云梦泽,▲。(7)▲,不指南方不肯休。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猫婆冯骥才我那小阁楼的后墙外,居高临下是条又长又深的胡同,我称它为猫胡同。每日夜半,这里是猫儿们无法无天的世界。它们戏耍、求偶、追逐、打架,吵得人无法入睡。为了逃避这群讨厌的家伙,我真想换房子。奇怪,哪来这么多猫,为什么偏偏都跑到这儿来聚会闹事? 一天,我到一位朋友家去。他视猫如命。 我说:“我挺讨厌猫的。”他将一个白色的东西放在我手上:一只毛绒球大小雪白的小猫缩成团儿,小耳朵紧紧贴在脑袋上,一双纯蓝色亮亮的圆眼睛柔和又胆怯地望着我。我情不自禁地对朋友说:“太可爱了,把它送给我吧!” 蓝眼睛一入我家,便成了全家人的情感中心。每当它闯祸,只要一瞅它那纯净光澈的蓝眼睛,火气顿时全消,反而把它拥在怀里……我也是视猫如命了。 入秋,天一黑,不断有大野猫从猫胡同爬上我家的房顶来。我关紧通向晾台的门,蓝眼睛便发疯似的抓门。我知道它在发狂地爱,便打开门不再阻拦。一天夜里,它再没回来。 家中每个人全空了。我房前房后去找。一个孩子告诉我,猫胡同顶里边一座楼的后门里住着一个老婆子,养了一二十只猫,人称猫婆,蓝眼睛多半是叫她的猫勾去的。 当夜,我钻进猫胡同,在黑暗里寻到猫婆家的门。我冒冒失失地拍门,非要进去看个究竟不可。 门打开,一个高高的老婆子出现——7\n这就是猫婆了。 我说我找猫,她立刻请我进屋去,是间阴冷的地下室。一股噎人的猫味扑鼻而来。屋顶很低,正中吊下一个很脏的灯泡,把屋内照得昏黄。一个柜子,一座生铁炉子,一张大床,地上几只放猫食的破瓷碗,再没别的。 猫婆问我猫的样儿,我描述一遍,她立即叫道:“见过见过,常找我们玩,多疼人的宝贝!丢几天了?”我盯住她脸看,只有焦急,却无半点装假的神气。我说:“五六天了。”她的脸顿时阴沉下来:“您甭找了,回不来了!”我很疑心她骗我,目光搜寻可能藏匿蓝眼睛的地方。猫婆的手忽向横着的铁烟囱上一指:“这都是叫人打残、摔坏的猫!我把它们拾回来养活的。您瞧那只小黄猫,孩子们想要烧死它,我一把抢出来的!您那宝贝丢了这么多天,哪还有好?现在乡下常来一伙人,下笼子逮猫吃,造孽呀!” 她说得脸抖,手也抖,点烟时,烟卷抖落在地。烟囱上那小黄猫跳下来,叼起烟,仰起嘴递给她。猫婆笑脸开花:“瞧,这小东西多懂事!” 面对这受难猫儿们的救护神,告别出来时,不觉带着点惭愧和狼狈的感觉。 从此不知不觉我竟开始关切所有猫儿的命运。猫胡同再吵再闹也不再打扰我的睡眠,猫叫成了我的安眠曲…… 转过一年,到了猫儿们求偶时节,猫胡同却忽然安静下来。 我妻子无意间听到一个不幸的消息:猫婆死了。同时才知道关于她的一点经历。 她本是先前一个开米铺老板的小婆,被大婆赶出家门,住在那座楼第一层的两间房子里,后又被当做资本家老婆轰到地下室。她孑然一身,拾纸为生,以猫为伴。 曾有人为她找了个卖肉的老汉作伴儿。老汉受不了猫闹、猫叫、猫味儿,就搬出去住。而她坚持与这些猫共享着无人能解的快乐。 前两个月,猫婆急病猝死,老汉搬回来,第一件事便是把这些猫统统轰走。被赶跑的猫儿每每回来,必遭老汉一顿死打。 一种伤感与忧虑从我心里漫无边际地散开,散出去,随后留下的是一片沉重的空茫。 入冬后,我听到一个令人战栗的故事—— 我家对面一座破楼修瓦顶。白天换瓦时活没干完,留下个洞,一只猫钻进去御寒;第二天瓦盖上,这只猫无法出来,急得在里边叫。住在这楼顶层的五六户人家谁也不肯将自家的顶棚捅坏,放它出来。这猫叫了三整天,直至声音消失! 听到这故事,我彻夜难眠。更深夜半,天降大雪,猫胡同里一片死寂。忽然,后墙下传来一声猫叫,在胡同深处,猫婆故居墙头上,孤零零趴着一只猫影,蜷缩一团,凄婉哀叫。不是那只小黄猫吗?忙叫声:“咪咪!”谁知将它惊动,起身慌张跑掉。 猫胡同里便空无一物。只剩下一片夜的漆黑和雪的惨白,还有奇冷的风在这又长又深的空间里呼啸。 (选自《灵魂的巢》,有删改)12.请具体说明第三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13.请简要概括文中猫婆的形象。(4分)14.文中两处写到小黄猫,有何用意?(6分)15.请探究“听到这故事,我彻夜难眠”这句话中蕴含着作者哪些情感?(6分)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曼德拉——一个不朽的灵魂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去世,终年95岁。他只任一届总统,却是南非终身荣誉总统;他被称为南非国父,更被选为南非最伟大的人。他的人格与精神是不朽的。纵观20世纪的风云史,无论是民族解放的斗士,还是各国的开国元勋,鲜有如曼德拉者。7\n譬如非洲大陆上的很多领袖人物,在民族解放斗争中往往一呼百应声望崇高,但是一旦成为独立后的国家元首,则难以摆脱独裁腐败的怪圈,成为人民公敌。只能与民众共患难,无法和国民共福祉,几乎成为难破的铁律。曼德拉实现了黑非洲大陆的政治超越和人格升华,困境时坚守理念,和民众站在一起和种族隔离做不懈的斗争,当选新南非的总统后,则不恋权位,成为新南非政治民主的典范。对此,曼德拉在自传中强调:“在历史上,不断有革命分子被贪婪打倒,他们最终被转移公共财产为己所用的贪念所压倒。他们背叛了曾经让他们名扬天下的高尚目标。”不仅如此,曼德拉在长期的斗争甚至近28年的牢狱生活中,也努力避免使自己走向神坛,因为一旦如此,他将成为道德的符号和象征,削弱了他砥砺政治现实的反种族隔离的勇士和斗士形象。因此,曼德拉和马丁•路德•金同样伟大,但又比他多了现实主义的色彩;曼德拉崇尚印度圣雄甘地,但在实践甘地的非暴力抗争时,又彰显出他顺应时势的策略智慧,正如曼德拉所言:“我按照甘地的模式看待非暴力。不能把非暴力看作是一种神圣不可违背的原则,而应当把它看作一种根据形势需要而使用的战略战术。”曼德拉的清醒还在于,他个人充满悲悯忠恕情怀,他斗争的目标或者说革命的指向是南非种族政权,而非南非白人。在这点上,他和激进的黑人复仇主义者不同。这个世界,无论是在中东还是前南,抑或是非洲,还无法摆脱民族仇杀的悲剧,国家的分离和政权的更迭已经成为民族间残杀的催化剂。在南非,白人种族政权的暴政,并未激活这位老人心中的仇恨。曼德拉并没有利用其政治威望,掀起以暴制暴的动员力量,而是以隐忍坚守着自己的理想。正如他所言:“当我走出囚室迈向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痛苦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其实我仍在狱中”;“让黑人和白人成为兄弟,南非才能繁荣发展”。曼德拉,以其思想的隽永和身体力行,给人类留下了厚重的遗产。如今,斯人已逝,全球都在默祷其灵魂安息,这才是真正的不朽。16.简述本文的思路。(6分)17.为了突出曼德拉的不朽,本文主要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结合全文具体阐述。(6分)18.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曼德拉的清醒”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七、作文(70分)在熙熙攘攘的十字路口,你也许目睹了感人肺腑的一幕,也许经历过发人深省的故事……在错综复杂的人生路口,平庸的人,往往犹豫不决,随波逐流,错过芬芳花季;明智的人,常常坚定不移,执着一念,把握青春年华……每个路口,都有故事,都有思考,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请以“路口”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新疆高一语文期中试卷答案1.C2.D3.B4:A解析:B“拜访”不当,C“拨冗”不当,D“钧裁”不当。5.D6、B7、B望:怨恨8、D隐去恶行错参考译文郭解是轵(zhǐ7\n,指)县人,字翁伯。郭解为人个子矮小,精明强悍,不喝酒。他小时候残忍狠毒,心中愤慨不快时,亲手杀的人很多。等到郭解年龄大了,就改变行为,检点自己,用恩惠报答怨恨自己的人,多多地施舍别人,而且对别人怨恨很少。但他自己喜欢行侠的思想越来越强烈。已经救了别人的生命,却不自夸功劳。郭解姐姐的儿子依仗郭解的势力,同别人喝酒,让人家干杯。如果人家的酒量小,不能再喝了,他却强行灌酒。那人发怒,拔刀刺死了郭解姐姐的儿子,就逃跑了。郭解姐姐发怒说道:“凭弟弟翁伯的义气,人家杀了我的儿子,凶手却捉不到。”于是她把儿子的尸体丢弃在道上,不埋葬,想以此羞辱郭解。郭解派人暗中探知凶手的去处。凶手窘迫,自动回来把真实情况告诉了郭解。郭解说:“你杀了他本来应该,我的孩子无理。”于是放走了那个凶手,把罪责归于姐姐的儿子,并收尸埋葬了他。人们听到这消息,都称赞郭解的道义行为,更加依附于他。郭解每次外出或归来,人们都躲避他,只有一个人傲慢地坐在地上看着他,郭解派人去问他的姓名。门客中有人要杀那个人,郭解说:“居住在乡里之中,竟至于不被人尊敬,这是我自己道德修养得还不够,他有什么罪过。”于是他就暗中嘱托尉史说:“这个人是我最关心的,轮到他服役时,请加以免除。”以后每到服役时,有好多次,县中官吏都没找这位对郭解不礼貌的人。他对此感到奇怪,问事情的原因,竟是郭解使人免除了他的差役。于是,他就袒露身体,去找郭解谢罪。少年们听到这消息,越发仰慕郭解的行为。洛阳人有相互结仇的,城中有数以十计的贤人豪杰从中调解,两方面始终不听劝解。门客们就来拜见郭解,说明情况。郭解晚上去会见结仇的人家,仇家出于对郭解的尊重,委屈心意地听从了劝告,准备和好。郭解就对仇家说:“我听说洛阳诸公为你们调解,你们多半不肯接受。如今你们幸而听从了我的劝告,郭解怎能从别的县跑来侵夺人家城中贤豪大夫们的调解权呢?”于是郭解当夜离去,不让人知道,说:“暂不要和解,待我离开后,让洛阳豪杰从中调解,你们就听他们的。”郭解保持着恭敬待人的态度,不敢乘车走进县衙门。他到旁的郡国去替人办事,事能办成的,一定把它办成;办不成的,也要使有关方面都满意,然后才敢去吃人家酒饭。因此大家都特别尊重他,争着为他效力。郭解迁移到关中,关中的贤人豪杰无论从前是否知道郭解,如今听到他的名声,都争着与郭解结为好朋友。太史公说:“我看郭解,状貌赶不上一般人,语言没有足够的文采。但是天下的人们,无论是有才能的,还是没有才能的,无论是认识他还是不认识他,都仰慕他的名声,谈论游侠的都标榜郭解以提高自己的名声。10.(1)对朋友长久的思念;(2)对朋友孤舟浮海的关切;(3)对朋友多年不见,自越而来的惊喜。(3分。每点1分)(2)使用拟人手法,将春风、江月人格化(1分),融情于景(1分),表现出朋友到来的欣喜、欢悦(1分)。四海泛舟,浪迹天涯;万里来访,重视友情;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了无心计,物我相融。(4分。每点1分)12.①发现猫的可爱而改变先前讨厌的态度;②为下文丢猫、找猫的情节提供依据。(一点2分) 13.命途多舛;孤苦贫困,与猫相依为命;爱猫救猫,仁慈善良;疾恶如仇。(每点1分) 147\n.①猫婆的仁慈善良;②小黄猫念旧感恩;③和有些人的冷酷形成对比,批判人性冷漠。(6分,每点2分) 15.①对猫被困在瓦内至死遭际的痛心;②对原来猫胡同内的猫寒冬雪天无处御寒的忧虑;③对人们为了自家利益而罔顾其他生命的自私行为的失望;④对猫婆收养受难猫儿的崇敬和追思。(6分,每点2分,答满三点得满分)16首先交代曼德拉的去世及其崇高荣誉,并给予高度评价:他的人格与精神是不朽的。然后具体论述曼德拉的不朽之处。最后指出曼德拉赢得了世界的尊重,为人类留下了厚重的遗产。17对比论证(2分)。①与一些非洲领袖对比,突出其不恋权位;②与甘地、马丁·路德·金对比,突出其对非暴力思想的灵活把握;③与激进的黑人复仇主义者对比,突出其悲悯忠恕情怀。(每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18①不恋权位(3分);②努力避免使自己走向神坛,建立新南非前,主张非暴力,但不反对暴力(3分);③建立新南非后,则反对暴力与仇恨,主张宽恕与和解(3分)。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