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三中2022年高一入学摸底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1.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清晰(xī)热衷(zhōng)香皂(zhào)感恩代德(dài)B.道歉(qiàn)鲫鱼(jì)漩涡(xuàn)曲指一算(qū)C.活泼(pō)糊弄(hù)掠夺(lüè)天真烂漫(màn)D.反省(xǐng)削减(xuē)解剖(pāo)应运而生(yīng)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此次南太平洋台风登陆,福建省首当其冲。B.进入七月份,温度持续升高,天气真是炙手可热啊。C.老李参加聚会迟到了整整两个小时,让他的老朋友们觉得相见恨晚。D.王老汉又给自己的养牛场购进了300头牛,种类齐全,真可谓汗牛充栋。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在古代,马匹的数量之多直接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和国家的存亡。B.只要商家生产开发的是关爱孩子成长的商品,市场大门就会为他开启。C.网上“晒旅游”本身是积极向上的,但要有度,不要有攀比或骄傲。D.领导干部只有深入基层,才能真正了解群众的冷暖。4.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2分)视野是衡量一个人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所以,到了16岁左右时,年轻人得有点大视野。①16岁之后,年轻人会进入一个视野拓展期,②16岁之前的孩子,眼中大多是孩子气的东西;③而随着高度的上升,视野会变宽。④在这个阶段,你所看到、接触到以及思考到的,都将会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⑤这是16岁左右的年轻人所经历的一般过程。A.①③②④⑤B.②④⑤③①C.②①④③⑤D.①②⑤③④5.仿照划线句子,在下面横线上写—句话,使之与前后文构成排比。(2分)人生宛如漫长的河道,终能使细小的水流汇成汹涌的大江;,;人生宛如柔韧的丝线,终能使平凡的珍珠串成美丽的项链。6.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12-\nA.《水浒传》中由照夜玉狮子马引出祸端,晁盖怒而发兵,被诱骗进了陷阱,中箭而亡。于是宋江聚众商议,想替晁盖报仇,兴兵攻打祝家庄。B.《繁星》和《春水》收录了冰心一些“随时随地的感想和回忆”,对母爱、童真和自然的赞美是其主题。C.《鲁滨逊漂流记》中介绍鲁滨逊登岛之初,先用刀子在木桩上刻上记号,当做日历,记录他在荒岛上的艰苦岁月。然后又回到大船上,运回很多有用的东西。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主人公阿廖沙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1915年前后俄国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主人公当过童工,后来在朱赫来的影响下起步走上革命道路。二、古文阅读与积累(1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7~10题。(10分)【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7.对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C.苔痕∕上阶绿D.可以调∕素琴8.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相与步于中庭至于负者歌于途(《醉翁亭记》)B.月色入户,欣然起行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C.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芙蕖则不然(《芙蕖》)D.孔子云:“何陋之有!”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10.【甲】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作者运用-12-\n的手法,抒发了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被贬的悲凉、壮志未酬的苦闷等复杂的思想感情;【乙】文作者因革新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安徽和州。文章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作者的情怀。(2分)(二)古诗文积累(8分)11.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每空一分)(1)子曰:“岁寒,。”(《<论语>十则》)(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飞来峰》)(4),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5)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6)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委婉地表达自己期望得到朝廷重用愿望的句子是:“,?”三、现代文阅读(30分)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2—17题。(16分)老汪栗子明前茶①等别的炒栗店开张约20天后,老汪的炒栗店才开张。他等得很有耐心,因为没熟透的栗子口感甜脆,宜做成凉拌菜下酒,若炒来吃,既不粉也不糯,是要坏了招牌的。②在老汪的店里,满匾的栗子看上去十分朴素,就像山间老农的脸色,是那种没有反光的棠皮色,不像别的摊上的栗子那么好看,或油光发亮,或肚上横切一刀,露出诱人的暖黄色的栗肉来。老汪的栗子不打蜡,不喷糖水,不开口子,偏是他的店门前排长队。顾客等得急,老汪一点也不急,非要把刚倒出的满匾的热栗子轻抖一遍,在抖动的过程中,老汪眼疾手快地挑出了十几个坏栗子,搁到一边。③这真是神奇,生栗子已经挑拣了一遍,现在挑出来的,外面看没坏,他怎么知道是坏的?④老汪说,气味不对。他打了个比方:比如一个在车站或码头当了20年便衣警察的人,在万千人中扫视,只要他拦下的人,多半是网上通缉的嫌疑犯,他都不需要与那人对视,只要从他身边过,就感觉“气味不对”。⑤-12-\n栗子要有香甜粉糯的口感,七分在栗种,三分在炒制的功夫。老汪不肯给栗子开口子,是因为硬开口子的栗子,水分都在炒制的过程中跑光了,热吃噎人,凉吃更是口感铁硬。但没开口的栗子很容易在炒制的过程中炸锅,要是有一小部分栗子像控制不住的火药一样迸壳而出,就会溅得一炉栗子都斑斑点点。所以,控制炒栗炉的火力非常重要。每一炉栗子下锅前,老汪都要细验单颗栗子的分量,以及皮壳的厚度,他炒好的栗子,顶端会有自然的放射状裂纹,手轻轻一挤,栗壳就开了。老汪得意地搓搓手:“这锅栗子的‘梅花裂’炒成了。”“梅花裂”指的是栗子顶端的裂口是五道,“丁香裂”是四道,这样的雅名也只有老汪这样的戏迷才会想出来。⑥每过十几天,栗子店会关门一天。老汪自己在门楣上手书致歉条一张,毛笔字写得很端庄:“名角来了,听戏一天。”或者是:“去大别山收栗一天,新鲜炒野栗,明日赶早。”老汪信不过批发市场的栗子,定要自己开车去大别山收栗子。那里除了家栗外,还出产一种口感细腻粉甜的野栗子,有一股奇特的果香,比莲子大不了多少,呈尖锥形,是当地的留守儿童和老人去大山的荆棘丛中打来的。打栗人要穿粗布衣裤,把衣袖裤脚都扎紧,趟过与野栗树混生的荆棘,仰面用小木棍去抽打那些长满刺的栗苞;回来后要把栗苞装在小麻袋里摔打,使之裂开;再戴上粗线手套把野栗剥出,十分辛苦。老汪说:“每个交栗子的人手上都裂着口子。”那是山区老人和学童一笔很重要的零花钱,是家中没有栗园的人也有的得意小收入,老汪说:“既然这样,为啥不帮帮他们?”⑦山里人也纯朴,11月,第一场雪落下来,野栗子就没人打了,因为老辈人说,天寒地冻,野鸟们少吃食,那些留在树上的野栗子,是它们一冬的口粮呢。⑧老汪每年收栗子时,都要在山区帮扶两三个刚考上大学的孩子,栗子收到哪里,他就帮扶到哪里,没有一定。老汪在与老乡的闲聊中知道那孩子的情况,到人家家里看一看,讨碗水喝,吃上一两个山里人待客的水柿子,临走前,帮扶的钱就被悄悄压在装柿子的竹簸箕底下。(选自《扬子晚报》2022年1月24日)12.请通读全文,然后参照提示,在下列横线上填上适当的短语,概括文章讲述的老汪的几个动人故事。(3分)晚开店→→→收野栗→13.文章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14.文章第⑥段中画横线处关于打野栗的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15.文章结尾说“临走前,帮扶的钱就被悄悄压在装柿子的竹簸箕底下”。此句中的“悄悄”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16.文中的老汪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作简要概括。(3分)-12-\n17.如果你是文中被老汪资助的大学生,在拿起被压在簸箕底下的钱的一刹那,你会怎么想?(3分)(三)阅读下面选文,回答18-24题。(14分)黑蒜“传说”云无心(1)我们都知道大蒜,那么黑蒜是什么?黑蒜不是一个特别的大蒜品种,而是由普通鲜大蒜经过特殊加工而成的一种功能性食品。简单而言,就是把鲜大蒜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加热一个月以上,甚至长达两三个月。这样的过程,有点类似于红茶的“渥红”。经过几十天的持续加热,大蒜的颜色由白变黑,口感和味道也变得绵软而微甜,此时,鲜大蒜就变成了黑蒜。黑蒜堪称蒜中的“黑巧克力”。(2)究竟黑蒜里出现了什么?实验发现,鲜大蒜变成黑蒜之后,大蒜中的许多抗氧化成分大大增加了,如蒜氨酸的含量增加了5-6倍,又如“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氢清除活性”以及多酚的含量,分别增加了13倍、10倍和7倍。(3)鲜大蒜变成黑蒜,为什么会导致这些成分如此剧烈地增加呢?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这些成分在鲜大蒜中有一部分与其他物质紧密结合,在长时间的加热中他们被释放了出来;二是在鲜大蒜中存在着一些降低或者抑制了这些物质活性的酶,黑蒜制作过程中这些酶失去了活性,所以这些物质的活性就增加了;三是在褐变过程中,简单的多酚形成了多酚复合物,后者的抗氧化性要强得多——在红茶中,儿茶素形成茶黄素导致抗氧化性大大增加,就是一个类似的例子。(4)既然那些“功效成分”的确是大幅增加了,那么黑蒜的那些“功能”靠谱吗?(5)从食品监管的角度说,因为有一些研究结果支持那些物质的功能,而黑蒜中确实有许多那些成分,那么把它作为“功能性食品”也就得到了认可。(6)不过,“存在功能成分”跟“在人体中体现功效”之间,还有相当的距离,即它在人体中体现的功效具有不确定性,黑蒜被发明也才十来年,目前进行过的研究也主要是检测成分变化。有少量的动物实验,也不能算作充分。(7)2022年台湾学者在《功能性食品杂志》发表的一篇论文报道了一项相当完善的动物实验。他们用正常饮食、高脂饮食、高脂饮食加不同剂量的黑蒜提取物来喂大鼠,然后检测大鼠体重以及多项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发现,与高脂食物组相比,吃高脂食物的同时补充黑蒜提取物的大鼠,最终体重、肝脏和脂肪组织相对重量、血清中的甘油三酯、肝的氧化应激水平都明显要低,许多指标接近吃正常饮食的大鼠。进一步的分析发现,补充黑蒜提取物的高脂饮食组大鼠,其粪便中的脂肪含量更高。这相当于黑蒜提取物减少了饮食中脂肪的吸收,或许可以解释补充了黑蒜提取物的大鼠体重和生理指标接近于正常饮食组的原因。-12-\n(8)该篇论文的作者认为,肥胖可能来自于过多的能量摄入,也可能来自于能量代谢失衡,能量转换成甘油三酯储存于脂肪细胞中。因此,调节脂肪生成、分解以及脂肪酸的氧化,是控制身体脂肪蓄积的途径之一。在他们的研究中,还对与这些生化过程相关的许多酶进行了测验,发现多种酶的表达量发生了变化。基于这些变化,他们还提出了一个黑蒜提取物发生功效的机理模型。(9)从科学研究的角度说,这是一项很好的研究。不过,它毕竟只是一项动物实验。在人体中的情况如何,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10)至于黑蒜的“抗癌作用”,目前也只有一些非常初步的实验室研究,而未真正得到证实。(11)目前看来,黑蒜不失为一种风味独特的食品,适当吃些确实没有什么坏处。但如果指望它采防病治病,还是醒醒吧,不要太天真了。(选自《饮食科学》2022年第1期,有改动)18.请写出本文标题的作用。(2分)19.请根据文章内容,给“黑蒜”下个定义。(3分)20.分析第(2)段划线句子的作用。(3分)21.请写出第(1)、(3)段中加点词的作用。(4分)①黑蒜堪称蒜中的“黑巧克力”(2分)②原因主要有三个(2分)22.文中介绍黑蒜时为什么要在第(1)、(3)段提到红茶?(2分)四、作文(40分)出发,可以说是人生常态。一种期待,一次召唤,一个承诺……凡此种种都可能成就一次出发,让你去经历,去收获……请以“记得那一次出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③不要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12-\n姓名班级学号南昌三中2022年高一入学摸底考试语文答卷一、二题号1234678答案5.(2分),。9.(4分)(1)。(2)。10.,(二)古诗文积累(8分)11.(每空一分)(1)(2)(3)(4)(5),(6),三、现代文阅读(30分)12.(3分)晚开店→→→收野栗→13、(3分)14、(2分)15、(2分)-12-\n16、(3分)17、(3分)(三)(14分)18、(2分)19、(3分)20、(3分)21、(4分)22、(2分)四、写作(40分)-12-\n100200300-12-\n400500600-12-\n700800高一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1.(2分)C2.(2分)A3.(2分)D4.(2分)C5.(2分)示例:人生宛如肥沃的土壤,终能使娇嫩的树苗长成茂密的森林(要点修辞恰当,句式正确,内容符合语境,语言通顺)6.(2分)B二、古文阅读与积累(18分)(一)古文阅读(10分)7.(2分)D8.(2分)A9.(4分)(1)(2分)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纵横交错,原来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准确译出比喻句、判断句1分,语意正确1分)-12-\n(2)(2分)这是所简陋的房子,只是因为我的品德美好(就不会感到简陋了)(准确译出“斯”、“馨”1分,语意连贯1分)10.(2分)借景抒情高洁傲岸(安贫乐道)(二)古诗文积累(8分)(1)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2)人恒过然后能改(3)自缘身在最高层(4)此夜曲中闻折柳(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6)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三、现代文阅读(30分)(一)16分12、挑坏栗炒香栗助学子(每空1分,表述得当均可。共3分。)13、动作描写。用“抖”、“挑”、“搁”等动词,生动传神地写出了老汪挑坏栗子的过程,表现了他娴熟的技艺和纯朴的品质。(方法1分,作用2分,共3分。)14.突出打栗人劳动的辛苦,为表现老汪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作铺垫。(2分)15.“悄悄”一词写出老汪乐于助人不留名,表现老汪的善良和爱心。(2分)16.老汪是一个技艺娴熟、纯朴善良和富于爱心的人。(3分)17.示例:汪爷爷,您真是一个好心人,谢谢您!我一定会认真读书,学好本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做一个有爱心的人。(3分)(二)(14分)18.(2分)交代本文的说明对象(黑蒜),表明黑蒜中存在特殊的(功能)成分以及这些成分在人体中体现的功效具有不确定性。增强文章语言生动性(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19.(3分)黑蒜是由普通鲜大蒜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持续加热几十天而成的黑色、(口感和味道)绵软而微甜的一种功能性食品。 20.(3分)运用了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突出说明了鲜大蒜变成黑蒜之后,大蒜中的许多抗氧化成分大大增加了。21.(4分)①(2分)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黑蒜颜色黑,口感和味道绵软而微甜的特点。(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②(2分)起修饰限定作用,表示导致黑蒜抗氧化成分增加的原因基本是这三个,还有其他的原因.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22.(2分)用常见的红茶来解释不常见的黑蒜的制作过程和功效,通俗易懂。-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