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二中2022—2022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音色里的中国人文(节选)林谷芳中国乐器在音色表现上非常丰富而独立。不像西方管弦乐队,铜管、木管,只要一个族群,音色就是接近的。所以合弦时浑然一体。中国乐器音色结合不到一起,所以这样前提发展出来的合奏音乐就和西方不一样。 我举一个民间曲子《中花六板》,现代人做的《空谷流泉》,用古琴、琵琶。你仔细听,每个乐器的音色都朗然存在,合在一起又会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西方音乐要非常仔细听,你才可以知道有几种乐器。因为音色是叠合的。所以西方音乐发展出这样一个合奏形式是有道理的,因为每一群的乐器音色共同凝固一起,由指挥领导大家来做音乐表达。但中国音乐不然,在一首曲子中,不同乐器间的关系是彼此之间的对话,无论是旋律对话,音色对话,你我都朗然存在。所以当我们忽略了这一点,在乐队的发展上面,以西方的音乐观念发展时,就会出现难以解决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和声方面我们没有西方音乐那么美,我们把自己的优点丢掉,学对方的优点,却学得不对劲。这也就是为什么说再好的民族管弦乐团也只是二三流的交响乐团的原因。但是回到刚才那些古琴曲时,我们发现西方的重奏曲,要出现每个乐器都朗然独存而又彼此照应,可以既是部分又呈现全体可能也挺困难的。观察到这个基点,我们音乐的发展,就不会走中国民族乐团那样一直往大、一直往和弦发展走的路线。我想提醒各位,我们往往没能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但别人反而看到了我们的优点。许多现代作曲家很喜欢用中国民族乐器,现代音乐发展中他们不太依赖所谓结构和声对位,而想借助西方古典音乐不能充分发挥的地方得到所谓突破。如云门舞集《白蛇》中一段,用打击乐配的。你会发现没有一个乐器不是被认知的。现代音乐家这么做有它强大的心理背景,在西方强大的、完整结构的情况下寻求一种突破时,借鉴于东方的观念或者素材。虽然我们不见得赞成现代音乐这样表现,反过来我们仍可以这样问:如果今天我们不是受限于西方的结构体系时,我们是不是也能像西方现代音乐家一样,看到我们音乐的特质。或者是重新发觉,其实我们的传统原本就有一个丰富的系统在那里。而不是在每一次“以西非中”的时候,一直认为我们不如西方。当然这种说法不代表我们要固步自封,而是在谈发展之前,我们有没有停下脚步,看看自己有多少东西。免得在发展时,不仅没把自己的东西好好整理,甚至把自己的东西丢弃。今天虽然是在谈音乐专业问题,我们却能由此看到艺术发展、文化建构的主体性存在的重要。往往在一个具有特质的文化体里所认为该丢弃的传统,我们在现代文化多样性发展中却认为是瑰宝。那么我们何必妄自菲薄。1.下列关于中国乐器和西方乐器在音色上各自呈现的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A.中国乐器的音色极具独立性,即便在一首曲目中,也是各自朗然存在,不会相互融合。B.西方乐器同族群的音色是叠合的,可以浑然一体,不仔细倾听是无法分辨有多少种乐器。C.中国乐器的音色是彼此间的对话,各自独立,又两相应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D.西方每一群的乐器音色共同凝固一起来做音乐的表达,所以中国的合奏音乐没有西方美。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A.我们再好的民族管弦乐团也只是二三流的乐团,因为和声方面我们没法与西方媲美。B.西方的重奏曲要想像中国民乐那样各音色独立又合成整体,恐怕也有着不小的障碍。C.许多现代作曲家在试图突破西方强大而完整的音乐结构时,不约而同地借鉴了中国民族乐器。D.云门舞集《白蛇》,在用来配音的一段打击乐中,每一个参与演奏的乐器都是能够被认知的。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中国民族音乐的乐团发展不能一味追求规模的庞大和乐器音色的融合。B.中国民族音乐有着自己的丰富而独立的体系,并不逊色于西方音乐体系。-6-\nC.中国音乐的音色特点在音色融合的文化体里的不足,在文化多样性中却是瑰宝。D.中国音乐在发展中的确沉淀出西方音乐所没有的特质,实际上优于西方音乐的。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赵概,字叔平,南京虞城人。少笃学自力,器识宏远,为一时名辈称许。中进士第,通判海州,为集贤校理、开封府推官。奏事殿中,仁宗面赐银绯。出知洪州,州城西南薄章江,有泛溢之虞,概作石堤二百丈,高五丈,以障其冲,水不为患。僚吏郑陶、饶奭挟持郡事,为不法,前守莫能制。州之归化卒,皆故时群盗。奭造飞语曰:“卒得廪米陈恶,有怨言,不更给善米,且生变。”概不答。卒有自容州戍逃归而犯夜者,斩之以徇,因收陶、奭抵罪,阖府股栗。加直集贤院、知青州。坐失举渑池令张诰免,久乃起。召修起居注。欧阳修后至,朝廷欲骤用之,难于越次。概闻,请郡①,除天章阁待制、纠察在京刑狱,修遂知制诰。逾岁,概始代之。郊祀,当任子、进阶爵,乞回其恩,封母郡太君。宰相谓曰:“君即为学士,拟封不久矣。”概曰:“母年八十二,愿及今拜君赐以为荣。”乃许之,后遂为例。谏官郭申锡论事忤旨,帝欲加罪,概曰:“陛下始面谕申锡毋面从,今黜之,何以示天下?”乃止。以龙图阁学士知郓州、应天府,代韩绛为御史中丞。绛以论张茂实不宜典宿卫罢,概至,首言之,茂实竟去。擢枢密使、参知政事。数以老求去。熙宁初,拜观文殿学士、知徐州。自左丞转吏部尚书,前此,执政迁官,未有也。以太子少师致仕,退居十五年,尝集古今谏争事,为《谏林》百二十卷上之。神宗赐诏曰:“请老而去者,类以声问不至朝廷为高。唯卿有志爱君,虽退处山林,未尝一日忘也。当置于坐右,时用省阅。”元丰六年薨,年八十八。赠太子太师,谥曰康靖。概秉心和平,与人无怨怒。虽在事如不言,然阴以利物者为不少,议者以比刘宽、娄师德。坐张诰贬六年,念之终不衰,诰死,恤其家备至。欧阳修遇概素薄,又躐②知制诰,及修有狱,概独抗章明其罪,言为仇者所中伤,不可以天下法为人报怨。修得解,始服其长者。为郓州时,吏按前守冯浩侵公使钱三十万,当以职田租偿。概知其贫,为代以己奉。其平生所为类此。(《宋史•赵概传》,有删节)注:①请郡:指古代京官请求外放,任州郡长官。②躐:超越。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州城西南薄章江薄:靠近B.以障其冲,水不为患障:阻挡C.坐失举渑池令张诰免坐:因……获罪D.乞回其恩,封母郡太君回:重新得到5.下列对原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致仕后的待遇,与其原官品、功绩及皇帝的恩宠程度有关。B.古人常在座位右边放置某种器物来提醒警示自己。后人将简短的铭文替代器物,写在座位右边作为日常行为的警醒,这就是座右铭。C.新皇登基,为了区别上一任皇帝,新皇帝会根据自己的思想,起一个新的年号,以此来纪年。如熙宁、永乐、乾隆等。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D.古代君主、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而给予一个寓含褒贬性质的称号。如文正、武穆、康靖等都是褒奖之意。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洪州属官郑陶、饶奭把持郡里事务,并编造流言说士兵因待遇不公要生动乱,以此要挟长官。赵概不动声色,借斩杀逃离驻地的士卒的由头,查办了陶、奭二人。B.赵概为学士,按朝廷惯例,要封赏任命他的儿子,提升他的爵位,但赵概提出封赏他母亲的要求,因为母亲年迈,时日不多,由此可见赵概还是一个孝义之人。C.官员因年老辞官回家后,一般都是唯恐自己的言谈议论传到朝廷,但赵概即使退居在家,-6-\n[Z-X-X-K]依然能够忠耿尽职,将自己写的百二十卷谏书集成《谏林》呈给皇上。D.赵概秉性平和,与人无怨怒。虽然在一些事情上表面上像是没有说什么,但暗地里对别人有利的事情做了不少,连一向对赵概冷淡的欧阳修最终也为之折服。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陛下始面谕申锡毋面从,今黜之,何以示天下?[Z-X-X-K](2)绛以论张茂实不宜典宿卫罢,概至,首言之,茂实竟去。(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8—9题野步 [宋]周密野步[清]赵翼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8.这两首诗写了两位郊野散步者,请结合诗歌分析概述这两位散步者的不同形象(6分)9.这两首诗运用了同一种手法来写景抒情,请就这一手法作简要赏析。(5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1)《陈情表》中李密用委婉曲折的语气推拒出仕的诏命,文章最后陈词恳切地表达了若能“听臣微志”“,”报恩效力于皇帝之意。(2)《归去来兮辞》中,作者用“,”表现归家后与乡邻闲话农事的和乐生活。(3)《滕王阁序》中,表现豫章故郡阜盛繁华名家世族集聚的一句是“,;,。”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瞄准梁小萍 (1)炮火硝烟的阵地,战士们正在激战,士兵凯恩却显得格外冷静。 (2)隐蔽的掩体里,凯恩选择了一个合适的体位和角度,气息平稳、全神贯注盯着狙击步枪的瞄准镜。 (3)凯恩是一名战地狙击手。 (4)战场上,凯恩锁定的目标是敌军的指挥官或机枪手。击毙敌军指挥官等于快速切断敌军的神经中枢,击毙机枪手则可以最好地加强区域安全,所以一旦狙击目标锁定,凯恩从不心慈手软。 (5)每次从战斗开始到结束,凯恩都在寻找狙击目标。定位瞄准,搂动扳机,子弹射出,几百米外的目标顷刻中弹身亡。这一过程迅如雷电,目标完全来不及发出声音。这攸忽而至的死亡,甚至不会让目标感觉到痛苦,因为当一名出色的狙击手搂动扳机,目标也就永远失去了再感觉的机会。 (6)凯恩是接受过严格训练的狙击手,通常首发便可命中要害,一枪毙命。一时间凯恩成了敌人的噩梦,被对方冠以“冷酷死神”的代名词。但凯恩并不认为自己冷酷,这是战争的需要,是国家的需要,是人民的需要。而且,一名被狙击手锁定的目标,没有感觉没有痛苦的死亡便是最佳的死亡方式。生命的存在有时候就体现在思维和感觉,没有思维的时间,没有感觉的过程,生命的终结就不会有恐惧。能让目标在不知不觉中远离恐惧地死去,这是一名狙击手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6-\n (7)凯恩的狙击生涯给他带来了荣誉与地位,也成就了他的英雄形象。 (8)可凯恩的儿子雷利并不认同父亲的“狙击手思维”。敌人就是敌人,杀戮就是杀戮,还谈什么“死亡道义”?多么虚伪的理论!后来儿子雷利也成了一名军人,也练就了一手好枪法。可是这个时候,战争早已结束,再好的枪法也只能在靶场上过过瘾,没有实战的机会。这一直是雷利的遗憾,他从小就希望自己能亲历战争,内心的英雄情结和对父亲的崇拜需要释放需要验证。这不仅仅是一种理想,还是一种职业的诱惑。 (9)没有了战争的可能,但是另一个机会出现了。雷利所在的连队接受了一项任务--执行死刑犯枪决。雷利被选定为执行枪手,他的射击成绩和心理素质在连队里是公认最好的。 (10)庄严的时候即将来临。 (11)举枪瞄准死刑犯,雷利突然心跳加速,虽然事前也经过模拟训练和心理辅导,但是枪口对着的毕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且距离太近,他几乎可以清楚地听到犯人近乎瘫痪的心跳,甚至触摸到犯人发自内心的恐惧与绝望。 (12)雷利钩住扳机的手指不自觉地颤抖起来,他仿佛觉得自己忘了怎么开枪。尽管他清楚地知道即将被处死的是一名罪恶滔天的犯人,他还是感受到了来至心灵深处的一种惶恐。一声命令,枪响了,但是子弹显然没有击中要害。没想到这么近的距离,雷利居然失手了!犯人没有当场毙命,躺在地上痛苦挣扎,面部扭曲表情狰狞。雷利的脑子顿时一片空白,手中[Z-X-X-K]的枪也差一点失手掉到了地上。 (13)这件事过去了很久,雷利心情还是不能平复,他似乎理解了父亲的“狙击手思维”,同时也感觉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怯懦。凯恩告诉他说这不是怯懦,这是一个人的本性。战争的冷酷,只是民族信仰和时势的需要,有时候仅仅只是一种情绪的发泄。 (14)晚年的凯恩常常拄着拐杖行走在田间野外,小孙子拿着木质小弹弓跑前跑后相随。突然,小孙子发现目标,一群小麻雀在收割过的田间啄食秕谷。小孙子拉弓瞄准,只见凯恩静静地在孙子身后将手中的拐杖向空中一横,以绝对的标准站姿,瞄准麻雀,嘴里发出清脆的一声“砰”,麻雀闻声而飞,小孙子一脸不满扭头望着爷爷。凯恩白胡子一吹,调皮一笑。 (15)麻雀飞了,飞到树梢上飞到草丛间,叽叽喳喳,似乎在和凯恩对话。凯恩静静听着,微微笑着。1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美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凯恩的儿子雷利是一个枪法好、充满英雄情结的军人,但他怯懦的性格使他注定成为不了父亲那样的好军人。B.第十一自然段用白描手法刻画了雷利行刑时的心理,为下文雷利的失手做了铺垫,也很好地衬托了凯恩的“狙击手思维”的道义性。C.《瞄准》所有的情节细节、对话、心理描写、旁白式的旁敲侧击,都是通过上帝式全能视角的叙述来完成的。D.小说写得精巧轻盈,节奏明快紧凑,不拖泥带水。叙述上淡静而游刃有余,故事意蕴和情节构架上从容不迫。E.小说《瞄准》,贯穿全篇的是凯恩祖孙三代对战争与生命的认识,也是作家对战争到和平的阐释与向往。12.小说的开篇理性地直接铺开一个战争场面,结尾却呈现出感性的描写,这种结尾有何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13.小说在对凯恩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中,展现了他的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14.小说中所表现的一个狙击手秉持的“死亡道义”的含义是什么?你如何看待这种“道义”?请简要说明理由。(8分)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5.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写法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呜咽ye4言筌蒙蒙亮meng1哎声叹气B.拱券xuan4蕈菌jun4文绉绉蒙meng1头转向C.粘贴nian1饱胀黑黝黝喁喁yu3私语D.瘦削xue1阈值压轴zhou4戏估名钓誉-6-\n1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季羡林先生在《八十述怀》中说:“我从来没有想到,我能活到八十岁,如今竟然活到了八十岁,然而又一点也没有八十岁的感觉。岂非 !我服从任何人的调遣与指挥,只敢规规矩矩,不敢乱说乱动。然而我的脑筋还在,我的思想还在,我的感情还在,我的理智还在。我不甘心成为 ,我必须干点事情。二百多万字的印度大史诗《罗摩衍那》,就是在这时候译完的。”季老的话让读者感觉到他文章的语言没有八十岁的 ,反而多了一些活泼与生动。A.出人意料 行尸走肉 老气横秋B.咄咄怪事 酒囊饭袋 老态龙钟C.咄咄怪事 行尸走肉 老气横秋D.出人意料 酒囊饭袋 老态龙钟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若一个人对社会做出贡献,社会能够给其应有回报,他就会对社会产生责任感。近年来,中国政府明确提出这一基本理念,并在政策制定、执行上有所体现。B.《新闻周刊》第二十六期披露的招生内幕令人触目惊心,定向招生以往无序混乱的局面非但没有改观,反而更加变本加厉——中介人或组织明目张胆地贩卖指标。C.“生存美学”的发展彻底改变了实践美学一枝独秀的格局,形成了多元并存、相互促进,为美学走向更高层次的综合创新奠定了雄厚的基础。D.经历了中国股市的“冰火两重天”后,投资者应该更加看清震荡市场的真实面目,提高自己的风险控制能力和更加成熟的心态。1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5分)萧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这句话实际上也可以反其意而说: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因为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①,②。前者③,所以才会有未得满足的痛苦和已得满足的无聊这双重悲剧;后者④,故而至少可以使人免除许多琐屑的烦恼和渺小的痛苦,活得有气度些。19.观察下面的漫画《乌鸦喝水》,简述漫画内容并揭示其寓意。(6分)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写作(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近日,多家媒体报道“安徽利辛女子为救女童被恶狗咬成重伤”-6-\n一事,引发网民关注,被咬伤者李娟得到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捐助,捐款超过80万元。几天后事件出现逆转,其男友承认李娟并非救人被咬,而是被自家养的狗所咬,收到的善款都用于了女友的治疗。由于感到爱心被欺骗,一些曾经参与此事的网友打算要回捐款。与此同时,也有不少爱心人士表示尽管张宏宇的欺骗行为应该受到谴责,但李娟的遭遇也确实值得同情,仍然愿意帮助她。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如果你是捐助人,你会持什么态度?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