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东阳中学2022-2022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袅娜(niǎo)流觞(shānɡ)谄媚(chǎn)恪尽职守(kè)B.椽子(chuán)愀然(qiǎo)肄业(shì)横槊赋诗(sù)C.淬火 (cuì)邮戳(chuō)经传(zhuàn)锲而不舍(qiè)D.桂棹(zhào)江渚(zhǔ)参省(xǐng)婆娑起舞(suō)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这种靠努力换取的爱常常会使人感到:归根结蒂我不是被人爱,而是被人需要而已。B.对于我们来说,问题不在于尽可能地多读和多知道,而在于自由地选择我们个人闲瑕时能完全沉浸其中的杰作。C.这个节目融合了京剧、粤剧、秦腔等中国戏曲的精萃,舞者多变的动作和戏剧化的表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喜怒哀乐的情绪。D.每到节日,我总会收到一些小礼物,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一张名信片,上面签着全班同学的名字。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据经营者透露,近年来新兴的书吧以其丰富的藏书,优雅的音乐和良好的服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慷慨解囊。B.军事专家认为极超音速导弹是反恐战争中非常有价值的“猎杀者”,一旦锁定目标,恐怖分子就无地自容了。C.唐玄宗虽早就觉察到安禄山有反叛之心,但并没有及时除掉他,反而放虎归山,让他出任范阳节度使,这未免有点蹊跷。D.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有专家认为,以标榜草根创新精神为幌子的山寨文化泛滥的原因,是由于中国知识产权意识严重缺位。B.在伊朗核问题上,中国能否和热爱和平的国家一道,阻止美军攻打伊拉克的悲剧重演,不仅符合中国的利益,也符合世界和谐发展的大势。C.现代文明不仅带来了理性化、工业化、市场化、都市化、民主化和法制化这些美好的社会制度,而且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D.国家今后或许将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逐步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发挥规模经济效益。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故无贵无贱(无论,不分)B.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驾,驾驭)C.作《师说》以贻之(赠送)D.知不可乎骤得(骤然,突然)6.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肴和既尽,杯盘狼籍C.白露横江,水光接天D.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7.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山川相缪,郁乎苍苍`B.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C.酾酒临江,横槊赋诗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词类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A.顺流而东也B.其下圣人也亦远矣7C.侣鱼虾而友麋鹿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9.从句式结构看,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月出于东山之上B.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C.师不必贤于弟子D.客有吹洞箫者10.根据语意,填入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余光中在接受采访时说:“一位作家笔下,如果只能驱遣白话文,那么他的文笔就只有一个‘平面’。如果他的‘文笔’里也有文言的墨水,在紧要关头,例如要求简洁、对仗、铿锵、隆重等等,就能召之即来,文言的功力可济白话的松散和浅露。一篇五千字的评论,换了有文言修养的人来写,也许三千字就够了。一篇文章到紧要关头,如能‘文白相济’,其语言当有立体之感。所以我的八言座右铭是:‘______________’”A.文以为常,白以应变。B.文白相济,见真求新。C.白以为常,文以应变。D.白话为本,力求立体。11.请从下面论文简介中提取3个反映其主要信息的关键词语。(3分)这篇文章对中国文明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士”在先秦时期的演进做了全景式的追寻,有助于人们对“士”的源起及早期衍变形成一个完整而清晰的印象。关键词语:::12概括下面一首小诗的寓意。(提示:诗中“山谷”既是“写实”,也可寓指“现实”)(4分)花 环虹/架在山谷间结成一个/完整的花环一半是太阳的光彩/一半是大地的斑斓彩虹离开山谷/理想就不会圆满山谷失去了彩虹/生命总有遗憾寓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内语段阅读(共10分,每小题2分)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选自《师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选自《劝学》)13.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出人也远矣出:超过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耻:羞耻C.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跬:半步D.锲而不舍锲:雕刻1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师道之不复也久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B.蟹六跪而二螯而耻学于师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三人行,则必有我师7D.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15.下列句子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吾从而师之B.吾尝终日而思矣C.古之学者必有师D.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16.就文言特殊句式看,与“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一句相同的一项是()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C.而耻学于师D.微斯人,吾谁与归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师说》选段主要运用对比的论证方法,从正面论述了古之学者必有师的观点。B.《劝学》选段从学习方法和态度的角度来论述“学不可以已”。说明只有积累、坚持不懈和用心专一,才能获得渊博的知识,达到“神明自得”的地步。C.“骐骥”、“驽马”两个比喻暗示客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好坏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D.作者写“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一句的用意是对那种不知句读倒要从师学习,不能解惑却不从师学习的社会现象提出批评。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学类文章,完成18~21题。(18分)品秋葛玉琴最爱秋天。也许是因为秋天的明朗,阳光很通透,原野一片暖色调的斑斓,让我感觉很舒服。这个秋天是我从未曾有过的闲适。生病后的休养,让我有了大把的时间可以去细细品味秋天。天气晴好的傍晚,我穿戴暖暖地出去散步。在大街小巷缓缓地走,看匆匆的人流,看人们脸上的笑容,都带着夕阳的金黄灿烂。这个时候,我喜欢。①风和日丽的上午,我常常去附近的公园走走。天空澄明,秋阳温暖。走在公园树林中,阳光在金黄的银杏叶,红色的枫叶上闪烁,小路上铺满了彩叶。轻轻地漫步小路,尤如走进了秋天的盛典。这个时候,我喜欢。②这样的时候,让我感觉很踏实很温暖。我知道,这样金碧辉煌的秋天盛典只是秋的谢幕方式,短暂的美丽,一转眼就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漫长的萧瑟的冬。但我不去想这些。昨天已经过去,明天还没到来,我现在能够做的,就是享受当下的秋天。此时此刻,我走在秋天的盛典,这样美丽的时节,我没有错过。生命从这里收获,又将从这里启程……我倚着一棵披着华丽叶子的枫树,仿佛成为了秋的孩子。是的,我是秋的孩子,从秋天吸取生命的精华,然后走向一个又一个春天。我的肢体接受秋风的爱抚,像一片经过酷暑薰烤、秋霜摧打的叶子,正绽放着最后的美丽,散发着独有的芳香。或许一会儿在风的催促下,会自然坠落。但在落入大地之前,亦将如蝶一般在这个世界进行最后的旅行,以最绚烂的姿势,归于泥土。脚下那些刚失去生命的彩叶,在阳光的蒸腾下,散发着清香。细看上去,每一片叶子都不尽相同,但都是温润而美丽,似乎还可以感觉到他们的呼吸。他们是否还有感知世界的能力?但如果有风,叶子们还可以随风翩跹起舞。或许,他们还在唱歌,阳光下那些金黄旋律,此刻正伴随着我的左右。不会起舞的,只是非叶子的我。万物都有一个相同的归宿,但愿我的坠落,也能如叶子这般从容这般快乐。天空很深远,水很清澈。深秋的玉渊潭并没有瘦去,柳却还在忙着,弯着粗壮笨拙的腰,一下子把许多枝条都垂到水中。他想钓什么?不就是一潭秋吗?慢慢地走着,就到了野鸭岛。春天那群跟在鸭妈妈后面的毛绒绒的小鸭,已经长成和他们的父母一样了。经历一个春秋,他们就长大了。又想起露易丝L·海书中所说:“生活永不停滞,每一个时刻都是新生的、新鲜的。”树木春天萌生新叶,固然给予世界一片生机;秋天的坠落,却并不让我感觉萧瑟,他们的金黄璀璨温暖着所有的生命,更换来了大树新一轮生命历程。7树木如此,小野鸭如此,我们人类更是如此。每一个时刻,都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们今天的言行,创造着自己的明天。丢弃了过去,才能够开始新的生活,才能够做到真正地爱自己。是啊,已经过去的人和事,丢弃何仿?已是深秋,雪已经在到来的路上。我们不是鸟儿,没有一双寻找温暖世界的翅膀,但是我们都需要一颗安详的心来完成季节的迁徙。让我们给自己一个机会,不用远行就能够走进秋天的深处;给秋天一个适宜的高度,让自己不用仰望就能握在手中;给自己一个拥抱,让久违的微笑,伴随属于自己的每一个日子。然后,在每一个或者温暖或者寒冷的早晨,告诉自己:“你真棒!”“我爱你!”那么,所有的日子都将会美丽着自己的人生。18.这篇文章的标题是“品秋”,请你仔细阅读全文,说说作者从文中品到了什么?(请用原文的语句回答)(5分)__19.文章第三段和第四段的最后一句,两次出现“这个时候,我喜欢”,请你说出这两句中的“这个时候”分别指的是什么时候?(4分)__20.面对一转眼就会消失的秋天,取而代之的将是漫长而萧瑟的冬天,作者为什么不去想这些?(4分)_21.仔细品读文中第七段中划线的句子,说说你从中感悟到什么生命的真谛?(5分)_四、古诗文阅读(共2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2分)(一)阅读苏轼的《后赤壁赋》,完成下列22-26。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悟。开户视之,不见其处。注:①行歌相答:边走边吟诗唱和。②巉岩:险峻的山崖。③蒙茸:乱草。④冯(píng)夷:水神河伯。⑤玄裳缟衣:黑裙白衣。22.下列各项中对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岁十月之望望:农历每月十五日。B.以待子不时之须须:通“需”,需要。C.予亦悄然而悲悄然:静悄悄的。D.予亦惊寤寤:醒。2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掠予舟而西也西望夏口,东望武昌B.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C.顾安所得酒乎顾而乐之,行歌相答D.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7B项均为“从”之意2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其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B.C.D.2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从雪堂出来散步,面对“月白风清”的良夜,偶然产生游兴,描写了初冬江上之景。B.作者与客泛舟赤壁不只是在舟上,而且舍舟登山,游山后又登舟,融描写、叙述、议论为一体,抒发超脱的情怀。C.本文用韵疏密相间,骈句与散句交错使用,而又归于自然畅达,典型地表现了苏轼散文的风格特点。D.本文带有浓重的消极情调和虚无色彩,道士化鹤的梦境是作者渴望摆脱现实生活的苦闷,而又无法摆脱的痛苦情绪的反映。26.翻译:(9分)(1)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9分)白 梅[元]王冕冰雪林中著①此身,不同桃李混②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③万里春。【注】①著:放进,置入。②混:混杂。芳尘:香尘。③乾坤:天地。(1)这首小诗中作者塑造了什么形象,突出了它哪些主要特征?(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试找出一种并分析其作用。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默写下列空缺处的文字(选做5句,共10分)(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2)假舆马者,,。(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4)白露横江,水光接天。,。(5)余音袅袅,不绝如缕。,。(6),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7)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六、作文(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诗人顾城有句出名的诗“你看云时,我觉得很近,你看我时,我觉得很远”,这里说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成语中有“咫尺天涯”一词,意思是说虽然近在咫尺,却远如天涯。海南省海边有一块石碑,上书“天涯海角”,那里就是人们常说的“天涯”,现在几小时飞机就到了;美国在地球那一边,似乎也是“天涯”,但卫星电视一下子将它拉到我们面前。这是现代科技的神威,它使我们生存空间的距离相对缩短了,难怪有地球村之说。7以上材料说明距离的远和近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你有这样的体会吗?同意这样的观点吗?抑或你有什么新的看法?请就“距离”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除诗歌外;②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或套作。72022东阳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命题:方红康审题:刘祖国13.B(耻:以……为耻,意动)14.A(取消句子独立性)15.B16.D(宾语前置)17.A(反面论证主要观点)18.(4分)品到了“树木如此,小野鸭如此,我们人类更是如此”,每一个时刻,都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们今天的言行,创造着自己的明天。丢弃了过去,才能够开始新的生活,才能够做到真正地爱自己。19.(4分)第一个“这个时候”,指的是“人们脸上的笑容,都带着夕阳的金黄灿烂”的时刻;第二个“这个时候”是指”阳光在金黄的银杏叶、红色的枫叶上闪烁,小路上铺满了彩叶”的时刻。20.(2分)因为在作者看来,昨天已经过去,明天还没到来,现在能够做的就是享受当下的秋天。21.(4分)示例:人的生命和蝴蝶的生命一样的,有着一定的长度,但蝴蝶并未因生命将终而悲伤,而是尽自己的全力,尽管生命将尽,也要在最后时刻展示自己的美丽。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舞者,面对生活,也许我们也应该像一只蝴蝶,歌舞一次,美丽一次。(结合文本,联系实际)22.C,解析 C项此处指“忧伤的样子”。23.B项均为“从”之意24.解析 C项“……的样子”;代词;A项到,介词/在,介词;B项表目的,“来”,连词/相当“而”,连词;D项不过,副词,表转折/难道,副词。25.B,解析 B项“抒发超脱情怀”错,本文作者流露了一种消极情绪。26.(1)我有一斗酒,已经珍藏很久了,以应付你的随时之需。(2)昨夜一边飞一边叫着经过我的,不是你吗?(3)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泥土,向下吃地下的泉水,(这是因为)心思专一啊。(二)(1)梅花(或“白梅”);耐寒、高洁、芬芳、报春。(2) 衬托,以“冰雪林”来衬托出梅花的坚毅耐寒;对比,将梅花与“混芳尘”的桃李对比,表达了梅花的高洁守志;托物言志(象征),借梅花的形象,表达了作者的理想追求。五、略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