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远一中2022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总分147+3(卷面)分时量150分钟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重新点燃启蒙的火炬李新宇在告别20世纪而进入21世纪之际,中国思想界对启蒙有截然相反的看法。有人历数启蒙的罪状,劝告知识分子放弃启蒙立场;有人则回顾启蒙被压倒的悲剧,希望在中国“重新点燃启蒙的火炬”面对思想界的矛盾和种种困惑,有一个问题必须回答:今日的中国是否需要启蒙?这应该是一个无须回答的问题。因为人类文明的健康发展必然要伴随着不断的启蒙。然而,事情却并非如此简单。因为,在20世纪,先是有人宣判启蒙思想因其资产阶级属性而“过时”或“腐朽”,接着又有人从后现代的立场上通过对现代性的批判和解构而告别启蒙。这就使启蒙是否需要成为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那么,启蒙是否需要?就今日中国现实而言,启蒙无疑是一个迫切的任务。就中国历史而言,它是一个没有完成就被打断的历史任务。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蒙精神虽然长期被湮没和遗忘,但这并不证明中国不需要启蒙。现代化的种种挫折都在提醒着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启蒙的任务是不可逾越的。因为人的解放这一目标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将其超越,只要这一目标还没有实现,历史就必须进行补课。众所周知,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历史上都曾有过专制主义与蒙昧主义,但中国的这种传统特别悠久而深厚。一些人认为20世纪中国的悲剧在于激进主义,但必须注意的是,在这段历史上,无论出现过多少过激事件,也无论它激进到何种程度,都没有超出传统的模式,因而也没有冲破传统的模式。虽然传统的确在发生变化,年轻人身上已经很少见到“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之类的礼教影响,但以政治伦理为中心的传统文化阴影却依然笼罩着中国人的精神。面对刚刚过去的历史,我们无法否认中国传统中的专制主义与蒙昧主义仍然根深蒂固。在这种情况下,正如有识之士所指出的:“如果我们不能继承‘五四’先贤的志业,进行持久的、全面的、认真的启蒙,历史不但已经重复了,而且还不是没有可能再重复,至少至今还没有能看到足以防止的保证。”一些人否定启蒙的理由是大众的拒绝。不可否认,这是一个事实。但是面对同样的事实,却也可以做出另一种回答:正因为大众拒绝,启蒙更是必需的。有人认为,近百年来中国的灾难都源于“启蒙”-10-\n,因为它明显违反了自然演进理论,破坏了文化发展的自然进程,甚至破坏了正常生长的日常生活和市民社会。事实上,这种认识是不可靠的。在20世纪的中国历史上,破坏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并非启蒙,破坏了市民社会发展的也并非启蒙。一些论者把各种历史灾难算到启蒙的账上,就像把文化大革命那样的反启蒙的灾难算到启蒙的账上一样,是很不公正的。我们应该承认,启蒙的确破坏着文化的自然演化,但是,有一个问题需要指出:中国社会几千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由乱入治、由治入乱,是否这种文化自然演进的规律?即使有“五四”那样的启蒙努力,也仍然难以改变其循环往复,其力量是有目共睹的。如果拒绝启蒙,致力于维护它自然演进的秩序,那将会是什么样的结果?事实上,几千年的历史已经提供了证明,自然演进只能在专制与蒙昧的路上滑行。在启蒙打破常规之前,也未见中国向着健康的方向演进。(选自夏中义《大学人文教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下列对第二段中“补课”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A.在人的解放这一目标还没有实现时,知识分子必须冲破传统的思想模式。B.重新树立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精神,进行持久的、全面的、认真的启蒙。C.铲除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致力于维护自然演进的秩序。D.知识分子教育民众放弃激进主义,超越并冲破传统模式。2.对“在现代化进程中,启蒙的任务是不可逾越的”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在现代化进程中,因为人的解放这一目标还没有实现,启蒙工作还必须进行。B.“启蒙”明显违反自然演进理论,因而在现代化进程中,启蒙不能使中国向着健康的方向演进。C.在现代化进程中,由于传统发生了变化,因而启蒙的任务是不可能完成的。D.“启蒙”的力量是弱小的,在现代化进程中,很难打破中国社会几千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由乱入治、由治入乱这一规律。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激进主义,无论它激进到何种程度,都没有超出、冲破传统的模式。而启蒙却能使今日的中国防止像文化大革命那样的灾难再次发生。B.五四先贤的启蒙努力曾推动中国社会向文明健康发展,今日的知识分子也应向五四先贤学习,肩负起启蒙的重任。C.中国专制主义传统历史悠久,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才形成现代启蒙运动的高潮,但因其力量弱小,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程度有限。D.启蒙在今日的中国是必不可少的,是中国人获得人的自由、尊严和权利的必由之路。但知识界关于是否需要启蒙的争论也是必要的。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张)稷字公乔,幼有孝性,所生母刘无宠,得疾。时稷年十一,侍养衣不解带,每剧则累夜不寝。及终,哀恸过人,杖而后起。见年辈幼童,辄哽咽泣泪,州里谓之淳孝。长兄玮善弹筝,稷以刘氏先执此伎,闻玮为清调,便悲感顿绝,遂终身不听。-10-\n性疏率,朗悟有才略,起家著作佐郎,不拜。父永及嫡母相继殂,六年庐于墓侧。齐永明中,为豫章王嶷主簿,与彭城刘绘俱待以礼,未尝被呼名,每呼为刘四、张五。以贫求为剡令,略不视事,多为小山游。会山贼唐宇之作乱,稷率部属保全县境。所生母刘先葬琅邪黄山,建武中改葬,物资委积。于时虽不拒绝,事毕随以还之。自幼及长,数十年中,常设刘氏神座。出告反面,如事生焉。永元末,为侍中,宿卫宫城。梁武师至,兼卫尉①江淹出奔,稷兼卫尉卿,都督城内诸军事,无恙。时东昏②淫虐,北徐州刺史王珍国使直阁③张齐行弑于含德殿。稷乃召右仆射王亮等列坐殿前西钟下,且遣博士范云等诣武帝,告之以事。梁朝初,为散骑常侍,中书令。及上即位,封领军将军。武帝尝于乐寿殿内宴,稷醉后言多怨辞形于色。帝时亦酣,谓曰:“卿兄杀郡守,弟杀其君,袖提帝首,衣染天血,如卿兄弟,有何名称?”稷曰:“臣兄弟无名称,至于陛下则不得言无勋。东昏暴虐,帝率义师来伐,臣与之。”帝埒其须曰:“张公可畏。”中丞陆杲弹稷云:“领军张稷,门无忠贞,官必险达,杀君害主,以为常。”帝留其表,竟不问。累迁尚书左仆射。帝将幸稷宅,以盛暑留幸仆射省。旧临幸供具,皆酬太官馔直。帝以稷清贫,手诏不受。宋时孝武帝经造张永,至稷三世,并降万乘,论者荣之。稷性明烈,善与人交,历官无畜聚,奉禄皆颁之亲故,家无馀财。为吴兴太守,下车存问遗老,引其子孙置之右职,政称宽恕。初去郡就仆射征,道由吴,乡人候稷者满水陆。稷单装径还都下,人莫之识,其率素④如此。(《南史》卷三十一•列传第二十一编者有改动)【注】①兼卫尉:官职名;②东昏:侯爵名;③直阁,官职名;④率素:朴素。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哀恸过人,杖而后起杖:拄拐杖B.兼卫尉江淹出奔奔:逃亡C.永元末,为侍中为:担任D.道由吴,乡人候稷者满水陆道:取道5.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①稷以刘氏先执此伎②且遣博士范云等诣武帝,告之以事B.①于时虽不拒绝,事毕随以还之②使直阁张齐行弑于含德殿C.①帝率义师来伐,臣与之②稷性明烈,善与人交D.①奉禄皆颁之亲故②稷单装径还都下,人莫之识6..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3分)A.张稷对生母刘氏可谓“淳孝”,生母病时他不辞劳苦的侍奉,生母死后的他悲痛不已,几十年一直供奉着生母刘氏神位。B.张稷为官,粗中有细,他平息唐宇之之乱,都督城内诸军事,协助武帝伐东昏,立有不少功劳。C.面对武帝酒后严厉的质问,作为臣子的张稷不卑不亢,据理力争。面对陆杲的乘机弹劾,武帝却不追究。D.张稷家几代人都深得皇帝的信任,也深得民心,得益于张稷家族世代为官清廉,与人为善,率素宽厚。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父永及嫡母相继殂,六年庐于墓侧。(3分)译文:-10-\n(2)出告反面,如事生焉。(3分)译文:(3)初去郡就仆射征,道由吴,乡人候稷者满水陆。(4分)译文:(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8-9题。青玉案贺铸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注:①蘅皋:生长着香草的水边高地。8.上片写“目送”美人“芳尘”离去后,词人想象到了什么?(5分)9.词中下片的末四句“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甚是为人所称道。试简要分析词句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你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不超过100字)(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____________,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2)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10-\n(3)《再别康桥》写离情别绪,但全诗并不哀婉沮丧,如""像夕阳中的新娘,抒发了对康桥浓烈的爱;"在康河的柔波里"诗人","抒发了对康桥的无限依恋;"夏虫也为我沉默"交织着依恋、无奈、惆怅等复杂感情。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4分)雨落大海鲍尔吉·原野我终于明白,水化为雨是为了投身大海。水有水的愿景,最自由的领地莫过于海。雨落进海里,才伸手,就有海的千万只手抓住它,一起荡漾。谁说荡漾不是自由?自由正在随波逐流,“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雨在海里见到了无数的兄弟姐妹,它们被称为海水,可以绿,可以蓝,可以灰,夜晚变成半透明的琉璃黑。雨落进海里,就开始周游世界的旅程,从不担心干涸。我在泰国南部的皮皮岛潜泳,才知道海底有比陆上更美的景物。红色如盆景的珊瑚遍地都是,白珊瑚像不透明的冰糖。绚丽的热带鱼游来游去,一鱼眼神天真,一鱼唇如梦露。它们幼稚地、梦幻地游动,并不问自己往哪里游,就像鸟儿也不知自己往哪儿飞。人到了海底却成了怪物,胳膊腿儿太长,没有美丽的鳞,只有裤衩,脑袋戴着泳镜和长鼻子呼吸器。可怜的鱼和贝类以为人就长这德行,这真是误会。我巴不得卸下呼吸器给它们展示嘴脸,但不行,还没修炼到那个份儿上,还没掌握用鳃呼吸水中氧气的要领。海底美啊,比九寨沟和西湖都美。假如我有机会当上一个军阀,就把军阀府邸修在海底,找我办事的人要穿潜水服游过来。海里的细沙雪白柔软,海葵像花儿摇摆,连章鱼也把自己开成了一朵花。上天造海底时分外用心,运用了美术家全部的匠心。石头、草、贝壳和鱼的色彩都那么鲜明,像鹦鹉满天飞。上天造人为什么留一手,没让人像鸟和鱼那么漂亮?人,无论黄种人、黑人、白人,色调都挺闷,除了眼睛和须发,其余的皮肤都是单色,要靠衣服显示自己不单调。海里一片斑斓,上天造海底世界的时候,手边的色彩一定很富裕。雨水跳进海里游泳,它们没有淹死的恐惧。雨水最怕落在黄土高坡,“啪”,一半蒸发,一半被土吸走,雨就是这么死的,就义。雨在海里见到城墙般的巨浪,它不知道水还可以造出城墙,转瞬垮塌,变成浪的碉堡、浪的山峰。雨点从浪尖往下看,谷底深不可测,雨冲下去依然是水。浪用怀抱兜着所有的水,摔不死也砸不扁。雨在浪里东奔西走,四海为家。雨在云里遨游时,往下看海如万顷碧玉,它不知那是海,但知道那不是树,也不是土。雨接近了海,先感受到透明的风的拨弄。风把雨混合编队,像撒黄豆一样撒进海里。海的脸溅出一层麻子,又被风抚平。海鸥在浪尖叼着鱼飞。浪涛冲到最高处,卷起纷乱的白边。俯瞰海,看不清它的图案,大海没有耐心把一张画画完,画一半就抹去另画,象形的图案转为抽象的图案。雨钻进海里,舒服啊!海水清凉,雨抱着鲸鱼的身体潜入海水最深处,鱼群的腹侧如闪闪的刀光,海草头发飞旋似女巫。往上看,太阳融化了,像蛋黄摊在海的外层,晃晃悠悠。海里不需要视力,不需要躲藏。水是水的枕头和被褥,不怕蒸发,雨水进入大海之后就不再想念陆地。(摘自2022年2月1日《广州日报》)-10-\n(1).“我终于明白,水化为雨是为了投身大海。”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6分)(2).请简要分析雨落大海的原因。(6分)(3).综观全文,作者运用了哪些的表现手法?有何表达效果?(6分)(4).文章结尾部分作者说“水是水的枕头和被褥”,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这“深刻含义”中又蕴含着怎样的现实意义?(6分)第Ⅱ卷表达题四.语言文字运用(18分)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我也是爽快的脾气,我们不说废话了,你先提出你的“合作”条件来,要是可以商谈的话,我一定回答你。(茅盾《子夜》)②谷敬文为了补救自己的失言,便换了一副的样子说:“南屏山之事,我敢说,我比旅长还要焦急得多。”(黎汝清“万山红遍》)③他们不但是合伙人,更有着、荣辱与共的亲密关系。改革开放后,他们共同办企业,更加志同道合,许多事情都能心照不宣,配合默契。A.开诚布公推心置腹肝胆相照B.开诚布公肝胆相照推心置腹C.推心置腹开诚布公肝胆相照D.推心置腹肝胆相照开诚布公-10-\n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保护母亲河”活动的举办者认为,要让环保理念进入生活,关键在于能否建设好绿色队伍和绿色基地。B.昨天,记者从检疫局方面了解到,经过鉴定,确定这个物种为活体箭毒蛙,这是南美过来的外来品种,属于外来物种,不过,这些入境的箭毒蛙是否携带毒性,还将做进一步检测。C.通过举办“七彩云南夏令营”“七彩云南野外科学考察”等活动,让青少年在大自然中增强了环保意识。D.吸烟产生的烟雾中含有上百种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使机体发生病变,会引发心血管、肺癌等严重疾病。14.请将下列语句重新排序,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孩子的学习兴趣更浓,学习动机也更明确②学前教育重要的是让儿童积累感性的经验,丰富处理问题的策略,真正做到智能上的提高③才有利于提高智能,也有助于进入小学后系统地学习其他知识④因为学龄前的儿童并未发展出足够的抽象性、概念性思维⑤因此只有从游戏的亲身体验中获取渗透性、经验性的知识和技能⑥对于幼儿园的孩子而言,在游戏中积累零散经验越丰富,在上小学后学习的效果就越好A.①④⑥⑤②③ B.②⑥①④⑤③C.④⑥②①⑤③D.⑥⑤④③②①15.在下而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貼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文化有雅俗之分,而砚台是文人雅士的爱物。从经典中取材,追求“得象之外”,体现“清雅飘逸”的意境和情怀,没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修养,是难以如此传神地表现于方寸的砚台上的。总之,宋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蓬勃发展的环境,成就了①,使宋砚的端庄典雅成为后世尊崇的典范,将砚的功用美推向高峰,也把②。方寸之砚其实包含着深的文化底蕴,蕴含着浓浓的人文情怀。宋代砚的价值,不仅在文物与历史的研究上,也不仅在审美与工艺层面上,而更应在其③。①②③-10-\n16.为提醒普通中老年民众理性投资,使个人资产在安全的前提下有效增值,专业理财师绘制了下图。请根据下图的信息,续写理财师的建议。不超过13个字。(3分)随年龄增长,五、写作(60分)以“体验”为题写一篇记述文。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不得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10-\n2022年上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答案1.B(从“因为”一词可知,“补课”是由于“人的解放”的目标没有实现,要实现人的真正的解放,就必须进行启蒙。)2.A(B“不能使中国向着健康的方向演进”在文中指的是“自然演进”;C“不可能完成”这一判断无中生有;D“很难打破中国社会几千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由乱入治、由治入乱这一规律”在文中指“五四”启蒙力量的弱小。)3.D(“是否需要启蒙的争论也是必要的”结论从文中推断不出,属无中生有。)4.D应是“道路”之意5.B均是介词,可释为“在……”(A:①因为/②把,将;C:①动词,“参与”/②介词,“和”;D:①指示代词,“这些财物”,“它们”/②人称代词,“他”)6.D(“与人为善,率素宽厚”,主要是指张稷本人,而非“世代为官清廉”,这是原文所无的。)7.(10分)(1)父亲张永和嫡母相继去世(1分),六年中张稷一直住在墓旁的房内(守丧)。(2分,倒装,名作动。)(2)外出相告,回来面见(2分),如同事奉活人。(1分)(3)当初离开郡里而接受做仆射的征召,路经吴地,乡里迎候张稷的人布满水中和陆地。(“去”、“就”、“征”、“道”3分,句意1分)8.词人想象到美人深层独处于“月桥花院,琐窗朱户”的住处,虚度青春年华,除一年一度的春光以外,无人能至,自己当然也无从寄与相思,写出思恋十分殷切。(采分点:答出“虚度年华”,“住处”,“思念”或“思恋”,意思相近即可)9.抒发了词人的无限愁思。(2分)词人连用三个比喻,以烟草、风絮、梅雨三个意象合成一幅江南暮春烟雨图,这样写,将不可捉摸的抽象情感,转化为可见、可闻、可触、可感的客观景物,(或:化抽象为具体,形象生动,新颖别致,富有意境)而且形象地表现出闲愁的无处不在、无法排遣(或:有力地抒发了词人的无限愁思)。(4分)10.(1)携来百侣曾游挥斥方遒(2)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3)河畔的金柳甘心做一条水草11(1)(6分)(1)开门见山,点明标题“雨落大海”;(2)引领全文,引出下文“雨落大海”的原因;(3)设置悬念,引人深思,激发阅读兴趣。(2).(6分)(1)海是最自由的领地;(2)海里有比陆地更美的景物;(3)海底舒服温暖,没有死的恐惧。(雨落大海,就可以随波荡漾,周游世界,自由自在;雨落大海,还可以欣赏到海底的美,那绚丽的色彩,丰富的景物,都是陆地无法比的雨落大海,牢牢抱成团,不会蒸发,不担心干涸。)(3).(6分)(1)拟人的手法:把雨人格化,赋予雨丰富的情感,有利于抒情,对雨的描写更形象生动。(2)对比的手法:海底的美与陆地的美比较,海中景色鲜明与人的肤色单一对比,海底的舒服与陆地的恐惧对比,更鲜明地突出了雨落大海的美丽、自由与舒服。(3)比喻的手法:如盆景和不透明冰糖的珊瑚,像花儿的海葵与章鱼,如城墙、碉堡、山峰的浪,如刀光的鱼群腹侧,似女巫头发的海草等等,更形象生动地描写了海底景色的鲜艳美丽。(4).(7分)(1)作者把大海比喻为雨的枕头和被褥,形象地说明了海是雨温暖舒服的家,这里没有蒸发与死亡的恐惧,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平安和舒适温暖生活的向往与追求。-10-\n(2)自由平安和舒适温暖的生活是当下浮躁社会中的人们应该追求的本真生活,也是人与人之间和谐共生的精神归宿。在创造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我们更要扫除心灵的荒芜,去建造自由平等、舒适温馨的精神家园。(其他角度,言之成理即可酌情计分)12.A,(三个成语都有“诚恳待人”的意思。“开诚布公”重在“表白”;“推心置腹”重在“表现”。而“肝胆相照”重在“两者之间”)13、B(A、“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去掉“能否”。C、介词结构掩盖主语,去掉“通过”或“让”。D、不合逻辑,“心血管”不是“疾病”。14、答案 B解析 此话题为学前教育,所以相比较而言②比较适合作为开头句,④⑤构成因果关系,⑤③中“只有”“才”构成条件关系。15、①文人雅土的文化艺术修养②砚的文化引向更高的境界③体现出来的文化价值方面(这段文字介紹的是砚台的审美与义化价值。①与前义“文化艺术修养”相应;②与前面的“功用美”相应,又与下义的“文化底蕴”相对应;③属于概括。写出一句给1分,写出两句给3分,写出三句给6分,大意对即可)16、应加大低风险投资(或资产)比例。-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