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22年上学期泰宁第一中学高三语文第一阶段考试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22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当下大数据时代正在推动一场影响深远的思维革命。它将人类思维从有限的因果关系中解放出来。在大数据时代,史学家面临的将是如何突破数据无限的难题。一方面,微观史学研究将更趋广泛和深入;另一方面,历史研究的碎片化问题也将更趋严重。一旦史学家陷入史料的无限之境而又无技突出重围,就极有可能失去从整体上描述历史的能力。作为极其古老的认识活动,史学一直是人类实现自我认知、达致群体认同的重要途径。原始社会末期,大型史诗创生并广泛传诵,与神话一道建构群体内部的认同,从而维系了较大规模人类社会组织的存在与发展,并最终促成文明时代的到来。进入文明时代之后,史学更是在促成民族认同、价值认同、文化认同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社会作用。司马迁在《史记》中建构了以黄帝为中华民族共同祖先的起源话语体系,这一话语体系影响深远,其后拓跋鲜卑建立北魏,述其远祖即溯至黄帝之子昌意。蒙元和满清,虽为少数民族所建王朝,但都自觉继承了为前朝修史的文化传统,其动因之一就是为了确立本王朝在这一时间体系中的位置。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风雨而能长盛不衰,发展成为当今世界规模最为庞大的民族共同体,离不开传统史学在推动群体认同方面所发挥的重大作用。乔·古尔迪和大卫·阿米蒂奇在《历史学宣言》中呼吁史学家们摆脱微观史学的狭隘局限,为人类思考现在及建设未来发挥独特的重要作用。这对于正在大数据时代走入史料无限之境的史学来说无疑是一次十分及时的提醒。大叙事需要宏大的形式和时空,但这两者都非其本质。大叙事之“大”15/15,主要体现在史学家的人文情怀上。希罗多德撰写《历史》,兼记希腊人和异邦人的丰功伟绩,藉此颂扬乃至炫耀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曾经焕发出的勇气和荣光。经典之为经典,除其事实详核外,更在于其文字之中处处渗透着对于人类命运的悲悯和关怀。大数据时代,凡一切能够量化的学术技能,都有可能由信息技术全部或部分代劳,唯有人文情怀是人类主体性的最后营垒,技术无法染指。作为一门思考人类自身的人文学科,史学必须警惕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所导致的工具性话语霸权。唯大情怀者才能驾驭好大数据、利用好大数据,书写出真正关注人类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伟大叙事。(摘编自许兆昌《大数据时代史学更应有大情怀》)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当下大数据时代正在推动一场思维革命,使人类思维不再受制于因果关系。B.大数据促进了微观史学研究的发展,但也使历史研究碎片化问题更趋严重。C.人们为促成文明时代到来而创造的各种神话与大型史诗都属于史学的范畴。D.大数据时代里史学家之间的差别不是能够量化的学术技能,而是人文情怀。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论述了大数据时代史学家将面临的机遇、挑战,以及使命、对策等内容。B.文章运用蒙元和满清为前朝修史的例子,证明了史学是促成群体认同的途径。C.第二段回溯史学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为大数据时代史学研究指明了方向。D.文章将大数据时代的历史研究和传统史学进行对比,论述了作者的中心论点。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处在大数据时代的史学家们,只有突破数据带来的无限之境,才有可能避免失去从整体上描述历史的能力。B.如果没有司马迁建构的以黄帝为中华民族共同祖先的起源话语体系,就没有历代王朝为前朝修史的传统。15/15C.希罗多德撰写的《历史》之所以成为经典,与他在书中兼记和颂扬希腊人和异邦人的丰功伟绩有关。D.大数据时代的史学研究要想避免工具性话语霸权,就必须坚守人文情怀这个人类主体性的最后营垒。(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耧 车 李锐孙子牵着黄牛走在前,爷爷扶着耧车跟在后。一个七岁,一个七十岁。脚步起伏,山谷里响起叮当叮当的牛铃声,舒缓,从容,悠远得像一个神话的开头。下了整天春雨。一夜醒来,太阳把山野晒出一层淡淡的雾气。转眼,薄雾散尽,树丛里跳出连翘花,黄灿灿的像火炬,东一簇西一簇地燃烧着。布谷鸟叫声远远传来,忽隐忽现,老福田看着孙子稚嫩的后背,圆圆的脑袋,心里一阵发软。“牛牛,你累吗?累了就歇歇吧。”孙子牵了牛,侧着头,脆生生回答:“爷,走吧,我不累”而后,又反问:“爷,你累吗?”老福田笑起来:“呵呵,不累,不累,牛牛不累,爷爷更不累。”翻耕过的土地吸了雨水,又松又软。镶了铁犁铧的三条耧腿插进松软的黄土,随着老福田晃动的双手,三行谷种顺着空芯的耧腿,均匀密集地播撒到浅浅的犁沟里,随即,又被翻落下的黄土轻轻覆盖。正是开耕下种的好日子,梯田却冷清清的,只有孤零零的爷孙俩。蓝天黄土之间,两个人,一头牛,一架耧车,排成一个小小的队伍。一垄三行,一去一回。渐渐地,播种好的行垄宽阔起来。15/15爷爷又问:“牛牛,咱歇歇吧?”孙子不回头,脆生生回答:“爷,再走走吧,爷。”老福田说:“咱们不累,花摇摇可是累了,它肚里还有个犊子呢。”孙子熟练地拉住牛绳,停下来:“那就让花摇摇歇歇吧。”歇下来的母牛放松了身体,甩着尾巴,有滋有味儿地反刍,大眼睛一眨一眨黄牛身后,爷孙俩在梯田边的石塄上坐下来,也放松了身体。布谷鸟叫声又响起。牛牛说:“爷,好听。”老福田说:“是呢,怪好听。”牛牛说:“爷,你说是谁告给它的,为啥它种谷的时候就叫呀?”这个问题有点难,老福田想了想:“是老天爷告的,山上树绿了,连翘花开了,布谷子就知道自己该叫了。”牛牛叹了ロ气,说:“也不知道去了南柳村还有没有布谷子叫了?”老福田心里一动,孙子说的是拆迁并村的事。这一带勘探发现了大煤矿,开始修桥、修路,还要修建采煤厂,洗煤厂,焦炭厂。一切都已经决定了,要把偏远、人少的小村,合并到大村去,给煤矿腾地方。说是要建设新农村,新房都盖好了,每家一幢院子。到了“新农村”,每家每户另外分地,大多数年轻人还要安排到矿上工作。为这事,南柳村还扩建了新学校。拆迁的村子全部撂荒,除了煤矿要占的地以外,剩下的退耕还林。老林沟也一样,人一走,村子就荒了。孙子的担心老福田答不上来。老福田自己也不知道,开了煤矿的南柳村有没有布谷鸟。老福田只好把青筋暴突的老手伸出来,轻轻地放在孙子圆圆的小脑袋上。[来源:学.科.网牛牛忽然转了弯儿:“爷,花摇摇为啥会驾耧啊?”老福田捏下孙子衣服上的一片草叶:“15/15都是慢慢调教的。你小时候不是也不会说话,不会干活儿,后来大人们慢慢教,就会了。”牛牛又拐了个弯儿:“爷,咱的耧是你做的吗?”“不是。”“那是谁做的?”[来源:学科网]看着孙子困惑的眼睛,老福田笑了:“爷爷今天就跟牛牛说说,耧车到底咋来的。”老福田边说边点起一根烟。“从前,存不下粮食,遇上灾荒年,饿死的人成千上万。有一天,鲁班爷坐在地头上正为这发愁,想着想着睡着了,做了一场梦。第二天,鲁班爷就照着梦里的提示,造出这个好使的三脚耧车,一架耧车能顶三架犁,快多啦!从此往后,天下百姓春天摇耧,夏天锄草,秋天收割,冬天屯粮,年年如此,就这样,大人教孩子,师傅教徒弟,子子孙孙一直到现在,也不知道重复了几万几千年。”牛牛眨巴着眼睛,“爷,完啦?”“完了。”牛牛朝着梯田扭过头去,阳光下,椴木做的三脚耧车投射出短短的身影,稳稳插在黄土里,轻巧,精致,简直就像一个精灵。老福田掐灭烟头,撑着地塄上的石头站起身来招呼孙子,“牛牛,来,歇好了,还得把咱的地种完。这块地可再没有千年万年了,世世代代种它,收它,种了千年万年,收了千年万年,现在就剩下今年这一回啦,今年种了谷子,明年就没人种了,就变成荒地了,变回几万几千年前那个模样,荒林遍野,猛兽横行呀……”“爷,你说的是啥呀爷?”老福田摆摆手:“娃,给爷爷牵牛,咱们再给它种最后一回庄稼……”15/15蓝天黄土之间,那支小小的队伍又走动了,牛铃声,又叮当叮当地响起来,老福田抬起有些昏花的老眼,温暖的目光依依不舍地抚摸着群山。布谷鸟又在叫,东一声,西一声……(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中老福田关于拆迁并村的插叙补充交代了老林沟即将消失的故事背景,使小说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密,内容更充实。B.“耧车”这一传统农具是小说的核心意象,它是农耕历史的见证,象征着传统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是贯穿全文的线索。C.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叙述视角来讲述故事,作者不直接表明看法,而让故事本身来呈现主题,小说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平静、冷峻的色调。D.老福田和孙子之间关于“耧车”制作者的对话,除表现了祖孙之间温馨的亲情外,更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品质的赞美。5.有评论家认为李锐小说的语言兼具诗性和口语化特征,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6.“娃,给爷爷牵牛,咱们再给它种最后一回庄稼……”这句话,既是理解老福田的关键,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5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8小题,3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5/15熊浃,字悦之,南昌人。正德九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宁王宸濠将为变,浃与同邑御史熊兰草奏,授御史萧淮上之。濠仓卒举事,卒败,本两人早发之力。出核松潘边饷。副总兵张杰倚江彬势,赃累巨万,诱杀熟番上功启边衅,箠死千户以下至五百人。又尝率家众遮击副使胡澧。抚、按莫敢言。浃至,尽发其状,杰遂褫职。嘉靖初,由右给事中出为河南参议。外艰归。六年,服阕,召修《明伦大典》。超擢右佥都御史,协理院事。明年四月迁大理寺卿,俄迁右副都御史。《大典》成,转左。八年二月遂擢右都御史,掌院事。京师民张福诉里人张柱杀其母,东厂以闻,刑部坐柱死。不服,福姊亦泣诉官,谓母福自杀之,其邻人之词亦然。诏郎中魏应召覆按,改坐福。东厂奏法司妄出人罪,帝怒,下应召诏狱。浃是应召议,执如初。帝愈怒,褫浃职。给事中陆粲、刘希简争之,帝大怒,并下两人诏狱。侍郎许赞等遂抵柱死,应召及邻人俱充军,杖福姊百,人以为冤。当是时,帝方深疾孝、武两后家,柱实武宗后家夏氏仆,故帝必欲杀之。浃家居十年。至帝幸承天与近臣论旧人,乃召为南京礼部尚书,改兵部,参赞机务。二十一年召为兵部尚书,掌都察院事。居二年代许赞为吏部尚书帝于禁中筑乩仙台间用其言决威福浃论其妄帝大怒欲罪之以前议礼故不遽斥二品六年满,加太子太保,坐事夺俸者再。浃知帝意终不释,遂称病乞休。帝大怒,褫职为民。又十年卒。浃少有志节,自守严。虽由议礼显,然不甚党比,尤爱护人才,故其去吏部也,善类多思之。隆庆初,复官,予祭葬,谥恭肃。(节选自《明史·熊浃传》)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居二年/代许赞为吏部尚书/帝于禁中筑乩仙台/间用其言决威福/浃论其妄/帝大怒/欲罪之/以前议礼/故不遽斥/B.居二年代/许赞为吏部尚书/帝于禁中筑乩仙台间用/其言决威福/浃论其妄/帝大怒/欲罪之/以前议礼故不遽斥/C.居二年/代许赞为吏部尚书/帝于禁中筑乩仙台间用/其言决威福/浃论其妄/帝大怒/欲罪之/以前议礼故不遽斥/D.15/15居二年代/许赞为吏部尚书/帝于禁中筑乩仙台/间用其言决威福/浃论其妄/帝大怒/欲罪之/以前议礼/故不遽斥/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御史,古代具有监察性质的官职名,主要负责纠弹朝廷、诸侯、官吏的失职和不法行为。B.外艰,中国古代丧制之名,通常指父丧或作为长房长孙在父亲去世之后遭遇的祖父之丧。C.服阕,指服丧期间。旧俗尊亲去世后,服阕时禁止娱乐、交际,以表示哀悼。D.东厂,即东缉事厂,官署名,中国明代设立的特权监察机构、特务机关和秘密警察机关。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熊浃尽责尽力,忠于朝廷。宁王朱宸濠意图发动叛乱,担任礼科给事中的熊浃与同乡熊兰一起草拟奏章,通过御史萧淮上报朝廷。B.熊浃不畏权势,正直敢言。张杰依仗江彬势力,胡作非为,无人敢言,熊浃却尽发其状;张柱案中,熊浃不惧冒犯龙颜,支持魏应召。C.熊浃坚守志节,仕途坎坷。熊浃年轻时候就有志节,自我要求严格,一生中不结党营私,不苟且违心,多次遭遇处罚,最终乞归终老。D.熊浃富有才华,爱护人才。熊浃一生在礼部、兵部、吏部等多部门任职,颇有建树,还曾编撰《明伦大典》;在执任中,爱护人才,甚有口碑。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濠仓卒举事,卒败,本两人早发之力。(5分)(2)东厂奏法司妄出人罪,帝怒,下应召诏狱。(5分)15/1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卢植宇子干,诼郡涿人也。少与郑玄俱事马融,能通古今学,好研精而不守章句。融外咸豪家,多列女倡歌舞于前。植侍讲积年,未尝转眄,融以是敬之。性刚毅有大节,常怀济世志。州郡数命,植皆不就。建宁中,征为博士,乃始起焉。熹平四年,九江蛮反,四府选植才兼文武,拜九江太守,蛮寇宾服。以疾去官。会南夷反叛,以植尝在九江有恩信,拜为庐江太守,植深达政宜,务存清静,弘大体而已。岁余,复征拜议郎,与谏议大夫马日磾、议郎蔡邕、杨彪、韩说等并在东观,校中书《五经》记传,补续《汉记》。中平元年,黄巾贼起,四府举植,拜北中郎将,持节,将北军五校士,发天下诸郡兵征之。连战破贼帅张角,斩获万余人。角等走保广宗,植筑国凿堑,造作云梯,垂当拔之。帝遺小黄门左丰诣军观贼形勢,或劝植以赂送丰,植不肯。丰还言于帝曰;“广宗贼易破耳。卢中郎固垒息军,以待天诛。”帝怒,遂槛车征植,减死罪一等。及车骑将军皇甫嵩讨平黄巾,盛称植行师方略,嵩皆资用规谋,济成其功。以其年复为尚书。帝崩,大将军何进谋诛中官,乃召并州牧董卓,以惧太后。植知卓凶悍难制,必生后患,圆止之,进不从。及卓至,罘陵虐朝廷,乃大会百官于朝堂,议欲废立。群僚无敢言,植独抗议不同。卓怒罢食,将诛植。植素善蔡邕,邕前徙朔方,植独上书请之。邕时见亲于卓,故往请植事。又议郎彭伯谏卓曰:“卢尚书海内大儒,人之望也。今先害之,天下震怖。”卓乃止,但免植官而已。植以老病求归,惧不免祸,乃诡道辕出。卓果使人追之不及遂隐于上谷不交人事初平三年卒临因敕其子敛葬于土穴不用棺椁附体单帛而巳所著碑、诔、表、记凡六篇。(节选自《后汉书•卷六十四》)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15/15A.卓果使人追之/不及/遂隐于上谷/不交人事/初平三年卒/临困/敕其子敛葬于土穴/不用棺椁/附体单帛而已B.卓果使人追之/不及/遂隐/于上谷不交人事/初平三年卒/临困/敕其子敛葬于土穴/不用棺椁/附体单帛而已C.卓果使人追之/不及/遂隐于上谷/不交人事/初平三年/卒临困/敕其子敛葬于土穴/不用棺椁/附体单帛而已D.卓果使人追之/不及/遂隐于上谷/不交人事/初平三年/卒/临困/敕其子敛葬/于土穴不用棺椁附体/单帛而已1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博士,古为官名。秦汉已有,为掌议论政事及礼仪的官员。后也指专精某种技艺的人B.云梯,在古代属于战争器械,用于攀越城墙攻城的用具;发明者一般认为是公输盘。C.五经,指《诗经》《论语》《礼记》《周易》《春秋》,是我国古代儒家的主要经典。D.海内,是指国境之内,也就是指全国。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卢植有文韬武略。九江蛮寇叛乱时朝廷拜他为九江郡太守,蛮寇即宾服叛乱平息。卢植通古今学,与人一起在东观校勘《五经》,并参与续写《汉记》。B.卢植为官刚直,不屑于溜须拍马。皇帝派小黄门左丰到军营里观看贼情,左丰向卢植索賄,卢植不听人劝,坚决不向左丰行贿左丰回到朝廷即进谗言。15/15C.卢植忠心为主,不畏惧强权。皇帝驾崩,大将军何进掌控朝政,征召董卓进京,卢植竭力劝阻。后董卓意欲废立皇帝,只有卢植独自一人上书抗议反对。D.卢植年少时学习专心致志,不为外物所扰。他年少时和郑玄一同从师于马融,马融经常安排女伎歌舞于前,而卢植从未瞧过一眼,因此为马融所敬重。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拜为庐江太守,植深达政宜,务存清静,弘大体而已。译文:。(2)丰还言于帝曰:“广宗賊易破耳。卢中郎固垒息军,以待天诛。”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8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寄黎眉州①苏轼胶西②高处望西川,应在孤云落照边。瓦屋③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扫雨余天。治经方笑《春秋》学,好士今无六一④贤。且待渊明赋归去,共将诗酒趁流年。【注】①黎眉州:黎錞,四川人。②胶西:诸城。③瓦屋、峨眉:四川山名。④六一:六一居士,指欧阳修。15/15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作者登高远眺,“孤云落照”,既是实景,又饱蘸了诗人的情感。B.颔联中作者借助想象,将内心情感融人对瓦屋山和峨眉山景色的描绘中。C.颈联将自己与欧阳修做比较,表达出不及欧阳修贤能的自谦之情。D.本诗语言质朴平易,风格明快,景情交融,动中寓静,平淡中寓激情。16.诗歌的最后两句有何含义?请简要分析。(5分)(三)17.名句名篇默写(8分)(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内外两方面论证了“国恒亡”的道理。(2)青年学子承担着振兴中华、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的重任,必须具备坚韧的品质,用《论语》中曾子的话来说,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桃花源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典型的农村生活情景,成为后世山水田园诗歌的典范。(4)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不仅体现在陆游《书愤》颈联“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的欲报国而不得的悲愤里;也体现在范仲淹“,”的大任担当中。三、语言文字运用(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科幻,在2022年开年迎来好时光。以前,面对“科幻”二字,电影投资人总是____。而今《流浪地球》高歌猛进,票房已超40亿元,成为现象级科幻电影。15/15在这部以拯救地球为题材的影片中,让我们深切感觉到中国发展、中华文化的影响力。科技创新的“中国浪潮”让世界瞩目,也打开了中国人对于科学的认知。《流浪地球》看似异军突起,实则____,它产生于中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神舟一号、天宫一号……中国科技的迅速发展,为科幻文学和科幻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沃土。()《流浪地球》为科幻注入了中国文化的表达,中国科幻电影终于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讲话,集体主义取代了好莱坞式的个人英雄主义、带着地球一同流浪展现出的“乡土情怀”、出现在影片里的朱自清的《春》、春节十二响……____,这是一部好作品,也对得起大多数的赞誉,它让我们在追赶好莱坞大片的路上“看到了希望”。但是,在矛盾冲突、场景创新上与优秀之作仍有一定差距,弥补差距不是____的,需要众多导演、编剧继续努力,追赶状态仍然是进行时。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在这部以拯救地球为题材的影片中,让我们深切感觉到中国发展与中华文化的魅力。B.这部以拯救地球为题材的影片,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中国发展、中华文化的影响力。C.这部影片的题材是拯救地球,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发展与中华文化的影响。D.通过这部以拯救地球为题材的影片,我们深刻体验到中国发展、中华文化的影响力。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望洋兴叹厚积薄发毋庸讳言一挥而就B.望而却步厚积薄发毋庸置疑一蹴而就C.望洋兴叹养精蓄锐毋庸置疑一挥而就15/15D.望而却步养精蓄锐毋庸讳言一蹴而就20.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一部电影的成熟,需要依靠强大的科技发展,更需要强大文化体系的支撑B.一部成熟的电影,既需要强大文化体系的支撑,也要依靠科技的飞速发展C.一部电影的成熟,需要依靠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强大文化体系的支撑D.一部成熟的电影,不仅依靠科技的飞速发展,也需要强大文化体系的支撑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句不超过15字。(5分)就现有技术而言,移民火星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能否确保旅途安全,__(1)____。他们会因失重而出现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等病症,容易因为更多宇宙射线的辐射而引发癌症,可能因长时间居于狭窄空间而产生心理疾病。此外,即使顺利到达火星,_(2)__,也是巨大的挑战。由于移民人数有限,大部分劳动要依赖机器人。除了播种作物、发掘水源,最迫切的一个问题是__(3)___保证呼吸。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2022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将制定实施细则,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教育惩戒是指教师依据一定的规范,以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为前提,以制止和消除学生的不当行为,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为目的,以惩罚为特征的一种教育方式。其在培养规则意识、锻炼承担责任、承受挫折的心理品质方面具有其他教育方法难以替代的价值和功能。15/15材料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鲁迅写启蒙老师寿镜吾老先生,“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材料三:“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轻傅;贱师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荀子《荀子·大略》关于“教育惩戒”,你有怎样的看法和思考?请结合以上材料,联系当今生活和社会教育现状,谈谈你的认识。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得抄袭和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