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宿豫中学2022-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必修)【第一卷共7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涂写在答题卡内相应位置。每小题2分,共30小题,60分)1.下列关于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A.哲学和世界观都是人们对于整个人类社会的根本观点 B.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 D.哲学即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2.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曾说,我愿意用我所有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家)相处一个下午。乔布斯之所以愿意这样做,是因为()A.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B.哲学能够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C.哲学涵盖了所有具体科学D.哲学是“科学之科学”3.恩格斯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D.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4.与漫画《挖个坑也能钓大鱼》的寓意相同的是()①存在即是被感知②水是万物之源③我思故我在④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5.成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如“画饼充饥”和“望梅止渴”非常富有哲理。实际上,我们知道“画饼”并不能真正“充饥”,“望梅”也不能真正“止渴”,这是因为() A.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物质 B.意识可以代替物质C.精神的东西并不重要 D.物质第一性,意识不能代替物质6.“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这说明()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是运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③物质离不开运动,运动也离不开物质,物质和运动不可分④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7.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从哲学上对李白的这句诗的理解正确的是()A.事物的运动是相对的、无条件的B.在一定条件下,任何事物都处于运动状态C.动中有静、静中有动D.运动是静止的一种特殊状态8.右边两幅漫画共同体现的哲理是( )A.事物是普遍发展的 B.人能够改造规律8\nC.规律是客观的,我们要遵循规律D.任何事物的运动变化都是首先从质变开始的9.天真的孩子常常把童话当成真事,而智慧老人则喜欢把真实看成童话。从中领悟到的唯物论道理是()A.真理的标准可以因人而异B.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有不同的特点C.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D.客观随着主观的变化而变化10.现在的星空,“昨夜星辰”又添新客,人造地球卫星、空间站、太空探测器等“人造星辰”悠然转动;现在的人工湖、地面、人工林已不罕见,高峡出平湖,沙漠变良田。这些事实说明人的意识能够()A.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B.如实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C.指导人的实践活动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D.能够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11.下列选项与右侧漫画蕴含的哲理不一致的是()A.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想问题、办事情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C.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D.要坚持客观与主观的具体历史的统一12.为了深入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继续释放改革的红利,到目前为止,新一届政府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已达到221项,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的成效正在显现。这说明()①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②实践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③实践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④实践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3.唐代诗人柳宗元在《三赠刘员外》一诗中写到“信书成自误,经事渐知非。”下列观点与该诗句所含哲理相符的是()①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②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之③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④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牗(窗户),见天道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4.有资料显示,有86%的公众认为环境污染对现代人的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39%的公众认为环境污染给自己和家人的健康造成了很大或较大的影响。上述材料反映()A.一切事物与周围其他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B.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必然的C.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D.联系具有客观性和不变性15.《管子.兵法》中说:“和合故能谐。”就是说,有了和睦、团结,行动就能协调,进而就能达到步调一致。从哲学角度看,“和合故能谐”给我们的方法论启迪是()A.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B.部分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到决定作用C.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D.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16.白炽灯、荧光灯与LED灯的优缺点对比:优点缺点白炽灯生产成本低,价格便宜8\n光效低,能量利用率极低,使用寿命1000小时左右,颜色单一。荧光灯光效是白炽灯的5倍,寿命是白炽灯的8倍生产和使用后有汞污染,灯光有闪烁现象,影响视力。LED灯能耗为白炽灯的1/10,荧光灯的1/4,寿命达10万小时以上,无毒,环保。生产成本较高,价格昂贵从白炽灯到LED灯的发展过程,从一个侧面表明:()①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与上升②事物的变化过程就是发展的过程③新事物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④事物的发展必须经过辩证的否定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17.德国作曲家贝多芬说过:“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的力量强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这句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要坚持适度原则B.要重示量的积累C.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D.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18.下面漫画告诉我们的辩证法道理是( )A.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B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C.矛盾双方相互贯通D.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19.2022年10月28日起,个人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本人信用报告的试点工作由江苏、四川、重庆3个试点扩大至北京、辽宁等9省市。开展网上查询本人信用报告的试点工作的哲学依据是()A.规律的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B.整体与部分的辩证统一C.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D.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20.矛盾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事物的矛盾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下列对二者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①主次矛盾的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二者可以随时转化②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通过次要矛盾起作用③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处理不好会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④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次要矛盾及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21.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重点解决体制性障碍和深层矛盾,全面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体制创新。从哲学角度看,以上论述()①看问题分清了主流和支流②把握了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统一③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辩证统一④把握了主次矛盾的辩证统一A.①④B.③④C.②③D.①②22.民间俗语寓意深远,代代相传,凝聚着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入山问樵、遇水问渔”蕴含的哲学智慧是()①矛盾的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矛盾的重要前提8\n③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都各有其特点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23.老鹰活到40年时,为了再生,狠命啄击岩石,使老化的喙全部脱落;待新的尖喙长出后,用喙将麻木的爪子一根接一根地拔将出来,;等到新生的利爪长齐全,在用利爪将全身的陈旧的羽毛拔光,真个更新完成,从而赢得30年的崭新生活。体现辩证否定观()①是外界作用的否定②是事物联系的环节③是事物发展的环节④实质是扬弃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24.下列观点符合辩证法的有()A.和谐就是美和善B.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C.一帆风顺,心想事成D.在纯粹的光明中,就像在纯粹的黑暗中一样,什么也看不见25.生活处处有哲学,下列社会流行语所蕴含的哲理对应正确的是()①接地气——坚持从实际出发和密切联系群众②中国式——善于把握主要矛盾③正能量——发挥正确意识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④高富帅——坚持量变和质变的统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6.“你是弱势群体吗?”在一系列社会调查中,无论是扛着编织袋进城的农民工、拿着简历在职场奔走的大学生,还是月收入过万的白领、工作稳定的公务员,不少人纷纷给自己贴上“弱势”的标签。“弱势心态”是在社会结构、社会利益迅速分化的时代,人们心灵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紧张、不安等情绪而产生的心态。这说明()A.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C.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同步变化D.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27.2022年11月17日,江苏省长李学勇主持召开经济工作座谈会,围绕2022年“十项举措、十大任务、十件实事”,狠抓工作落实,千方百计惠民生,确保完成民生十件实事,着力加强“六大体系”建设,切实安排好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关注民生体现了的哲学道理是()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②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④相信群众,一切向群众学习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28.美国著名诗人罗伯特.弗罗斯有一首名为《未选之路》的诗。诗中写道:两条路分散在丛林里/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的一生。诗中蕴含的人生哲理是()A.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B.事物是否有价值,取决于让人们的价值判断C.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驱动和决定作用D.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29.扶起摔倒老人本市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当下却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某校就此开展了民意调查,下图显示的信息说明:()①价值选择和判断具有主体差异性②价值判断是建立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之上的③人们的价值判断和选择都有自己的原因,不应该有统一的评判标准8\n④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做出的价值判断和选择也不同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30.2022年感动中国的年届90仍然坚持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刘盛兰,从73岁起靠拾荒捐资助学总计7万多元,资助了100多个学生。有人觉得他很亏,小张确认为他获得很“值”,因为铺满金钱的道路并不一定通向人生的幸福,他在奉献的同时,也得到了自我满足。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张的理由可以支持自己的观点,因为只有贡献社会,才能创造价值B.小张的理由可以支持自己的观点,因为满足社会需要和实现满足自我是统一的C.小张的理由不能支持自己的观点,因为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人生价值的全部内容D.小张的理由不能支持自己的观点,因为奉献社会是第一位的,不应该强调个人满足二、判断题:(阅读下列各题,判断正确与错误.并在答题卡上对应的方框内填涂。本部分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31.哲学思想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人人都有。()32.凡是唯物主义其根本观点都正确。()33.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唯一特性。()34.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35.任何真理都是客观与主观、实践与理论的具体历史的统一。()36.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是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37.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38.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及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39.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作用的人们。()40.价值判断和选择的最高标准是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第二卷共30分】三、简答题:(请紧扣题意,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在答题卡上简要回答问题。本部分共2题,第41题8分,第42题10分,共18分)41.近年来,滥用添加剂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在世界各地发生。由食品添加剂引起的恐慌情绪正在全球蔓延,而作为防止食品腐败的必需品——防腐剂,更是被摆到了食品安全问题的风口浪尖。为解决防腐剂的毒副作用问题,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实验室通过技术攻关,成功地从人类内脏中提取出了一种无害菌,制作成了一种新型防腐剂,这种新型防腐剂不仅绿色安全,而且防腐时间可以长达几年。它的问世与应用,意味着“防腐剂有毒”的说法,即将成为一种历史。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8分)42.段爱平,女,57岁,山西长治市襄垣县王桥镇返底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段爱平利用国家政策,做焦炭生意赚的几十万元。1999年当选村支部书记后,先后给村里盖了学校,建了养老院。为了建养老院,她没时间陪肝癌晚期的老伴,为了使村民发家致富,她带领村民种植药材,改造全村电网,投资园林建设,栽植树木,而这些项目中段爱平自己就贴了十几万。2022段爱平被诊断为淋巴癌,经过化疗、电烤,她的脖子已经看不到完整的肌肤,每天就靠葡萄糖和止疼药度日,身体已经到严重透支的地步。就是这样,她也没有离开工作岗位,每天想着的是要尽力再为村民做更多的事。段爱平先后被评为“全国十佳最美村官”、“优秀共产党员”、“202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荣誉称号。据此回答:(1)从段爱平的事迹里,谈谈对人生价值的认识。(4分)8\n(2)段爱平的事迹感动了亿万中国人,千金散去却收获了丰厚的人生价值。结合段爱萍的事迹谈谈如何创造自己的辉煌人生?(6分)四、探究题:(请你进入下列情景中,参与问题的探究与分析,并将你的观点和建议写在答题卡上。本部分1题,12分)43.人生因梦想而高飞,人性因梦想而伟大。梦想是生命中无形的翅膀,唯有梦想我们才会卓越,唯有梦想国家才会富强。习大大在很多场合谈过有关中国梦的话题。某校高二(1)班同学开展学习讨论习大大有关中国梦的谈话的活动。请你参与:材料一:中国梦特点“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梦。”“强国梦属于国家,也属于每个中国人”。我们追逐自己的梦,本身也构成了“中国梦”的一块块基石;“中国梦”的建构,又为我们放飞自己的梦想提供了平台和土壤。中国梦的最大特点,就是把个人和国家、民族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把每个人的具体利益和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紧紧捆绑在一起;“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1)用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分析中国梦的特点。(4分)材料二:实现时间习大大表示: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1921+100=2022)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1949+100=2049)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按此计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于2022年实现,距今还有8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于2049年实现,距今还有36年。(2)中国梦的实现时间是怎样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4分)材料三:中国梦的实现习大大用“三个必须”来指明实现“中国梦”的路径: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3)结合材料三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知识回答怎样实现中国梦?(4分)8\n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三,简析题41.(1)滥用添加剂引发食品安全问题,通过实验室技术攻关,成功制作新型的防腐剂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为解决防腐剂的毒副作用问题,而研制出新型的防腐剂,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通过实验证明新型防腐剂不仅绿色安全,而且防腐时间长,体现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为解决食品添加剂的毒副作用问题而研制新型的防腐剂,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每点2分,无材料分析且正确每点给1分)42.(1)①人的价值是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1分)②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着,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1分)③对一个人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2分)(2)①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自费帮助村里建学校、敬老院、改造电网、带领村民致富);(2分)②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利用国家政策致富、推选为村支部书记等);(2分)③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与疾病和困难作斗争,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发扬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等)。(2分)【无材料且观点正确给一半分】8\n神的凝聚和激励作用。(每点2分)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