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卷政治2022.11第Ⅰ卷(选择题共66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3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心理学上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的说法:当你为未知的未许下一个预言,因为你相信事情会如同预料的情况发展,所以你采取了加强的措施,更加强这个预言的实现,最后的结果会如同你自己的预言一样,呈现在你眼前。这体现了A.世界观决定实践结果B.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C.世界观决定了方法论D.方法论反作用于世界观2.关于哲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②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③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④所有的哲学都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C.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4.黑格尔认为,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下列选项中与这一观点类似的是A.“天地之变,阴阳之化”——荀子B.“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朱熹C.“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慧能D.“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5.与下列两幅漫画所反映的哲学史上的“对子”相同的是()A.“气者,理之依也”与“人病则忧惧,忧惧则见鬼出”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与“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与“读书百遍,其义自现”D.“我思故我在”与“是就是,不是就不是”6.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下列对“真正的哲学”理解正确的是A.真正的哲学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B.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C.真正的哲学将会取代具体科学D.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真正的哲学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7.202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思想。有评论认为该思想是中国追梦的时代哲学,这是因为“四个全面”思想-9-\n①指明了实现中国梦的前进方向②决定着我国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③源于中国共产党科学发展理念④是我国改革开放时代精神的精华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8.某校研究人员最新设计出一种专门用于寻找癌细胞受体的自组装纳米粒子,可以提高核磁共振成像(MRI)扫描的有效性,进而帮助医生提高癌症诊断率。这种自组装纳米粒子的外部涂有一层特殊的蛋白,通过该蛋白可以寻找特定的肿瘤信号。这一科学成果表明①人的意识只有反映了事物本质才具有能动性②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自身需要加以利用③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客观事物而具有直接现实性④人能够通过实践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9.下图漫画“一切从娃娃抓起?”给我们的启示是A.要尊重客观规律B.要发挥主观能动性C.要热情支持新事物D.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10.北京时间2022年10月24日2时,我国自行研制的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随后准确进入近地点高度为209千米、远地点高度41.3万千米的地月转移轨道。我国探月工程首次实施的再入返回试验首战告捷。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的成功发射()①体现了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的特征②是人类改造客观规律的具体表现③是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结果④是以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为前提的A.①③B.②③C.③④D.②④11.“创客”是指出于兴趣和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2022年1月4日李克强总理考察深圳柴火创客空间,体验各位年轻“创客”的创意产品,称赞他们充分对接市场需求,创客创意无限。上述事例说明A.创客的创意是来源于自身创新思维能力的主动创造B.创客能够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为现实的东西C.意识形式的差异性决定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的多样性D.创客的意识只有反映了事物的本质才具有能动性、创造性12.视错觉就是当人观察物体时,基于经验主义或不当的参照形成的错误的判断和感知。有时候眼见的东西并不一定为实,也许你看见的东西并不一定存在,而是你的大脑认为它存在。这表明①错觉的客观存在表明了其具有物质性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有时并不是物质的反映③意识依赖于物质,错觉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④错觉是在一定条件下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13.美国麻醉师对临盆生产的妇女实施椎管穿刺麻醉无痛分娩时,对一部分产妇说:“我们现在在给你做局部皮肤麻醉,这个麻醉会麻醉你的痛觉神经,这样我们做腰穿的时候你就不会感觉不适了”。而对另一部分产妇说“你马上会感觉剧烈的针刺疼痛。这是整个麻醉过程中最糟糕的部分”。结果发现,听到后面一句话的产妇在做麻醉时都表现出强烈的痛楚,而听到前面一句话的则好很多。这告诉我们①意识在特定条件下决定和控制客观对象②世界观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心理体验③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④调动意识的自觉选择性是解决矛盾的重要条件-9-\n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14.针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创新2.0相互作用共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态,李克强总理在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由此可见A.思维与存在是同一性的B.正确意识推动事物的发展C.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D.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15.以需求为导向进行生产是很多企业家信守的金科玉律,但有些企业家反其道而行之,以企业生产来创造需求,也取得了巨大成功。这表明①对同一确定的对象,正确的认识可以不止一个②任何正确的认识总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③企业的做法不能一刀切,要抓住事物的个性④真理的内容是主观的,形式是客观的A.①②B.②③C.③④D.③④16.“一带一路”发展历程: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二者相互离不开②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③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将二者有机结合④事物是不断变化、永恒发展的,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17.在牛顿经典力学问世后的200多年时间里,许多科学家认为,整个宇宙都要服从这一“永恒定律”。20世纪初,爱因斯坦发现牛顿的运动定律只有在宏观低速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牛顿力学的“永恒定律”神话被打破。这启示我们A.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B.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C.对同一事物的判断因人的主观性而产生差异D.真理适用于任何已知和确定的历史条件和范围18.在听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讲课后,一些自企业的学员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他:“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差不多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呢?”这位企业家回答说:“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这句话表明了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实践具有A.社会历史性B.客观规律性C.主观能动性D.直接现实性19.这是一则列入教科书的工业设计案例:“面包机出口价4美元,煮蛋器3美元,通过工业设计把两种功能合成在一台设备中,原理没有改进,成本没有增加,出口价立刻上升为12美元。”从哲学角度看,实现利润倍增的秘笈在于A.注重联系,系统优化,追求综合效益B.立足现实,解放思想,不断适应变化C.舍弃传统,批判创新,变革思维方式D.抓住时机,促成质变,赢得竞争优势20.“十三五”时期是我们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各级政府要把握时间节点,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2年如期脱贫。这要求我们-9-\n①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②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③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质的飞跃④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1.2100多年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连接欧亚的陆上“丝绸之路”,2000多年前,中国凭借航海技术开通了与东南亚的海上“丝绸之路”。同样新时期,沿着陆海两条“古丝绸之路”构建经济走廊,将给中国及沿线国家、地区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从中可以看出A.实践的需要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B.联系方式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C.加强联系,就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D.事物间的联系具有条件性和多样性22.公益性国企如城市基础设施、国防、消防等,其目标不是赚钱,而应以社会和谐稳定为唯一目标;自然垄断性国企如输电、自来水、管道燃气等,追求公众福利最大化是首要目标;竞争性国企如邮政、文化娱乐场所等,没有强制性产业目标,应按市场规则追求最大利润。下面选项中蕴涵的哲理与各类国企经营目标确立的哲学依据相同的是①统筹兼顾②同病异治③移风易俗④入乡随俗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2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过去的一年,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复杂严峻,全球经济复苏艰难曲折,主要经济体走势分化,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多重困难和挑战相互交织,2022年中国经济整体上稳中有进。2022年我国经济发展状况说明①要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②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统一的③要做好量的准备促进事物质变④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4.“别说村官官小,大权不比市长少。”村官虽处治理的“神经末梢”,却管理着国家惠农物资的发放、拆迁、补偿工作等,村官可“插手”的机会不少,若对村官监管不到位,很容易滋生腐败。这说明①量变总会引起质变,要防止小官巨贪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防止积小贪成巨贪③联系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要加强监管④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就是发展,要防微杜渐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5.下面漫画告诉我们的哲理()A.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B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C.矛盾双方相互贯通D.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26.马丁·路德·金有一句名言:“黑暗不能驱走黑暗,只有光明才能做到。仇恨不能驱走仇恨,只有爱心才能做到”。这一名言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①正确的价值观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②正确把握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③新事物是在取代旧事物的过程中成长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人而异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7.“太极图”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是由黑白两个鱼形纹组成的圆形图案,俗称“阴阳图”。该图看似简单,却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意蕴。其内涵主要有A.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的观点B.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C.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的观点D.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观点-9-\n28.蝴蝶的生命史为:蝴蝶幼虫出生10天左右发育成成虫,成虫45天后变成蛹,而蛹要经过地底下几个月的漫漫长眠才能化蛹成蝶,开始它最灿烂的历程。从哲学上看,化蛹成蝶的过程是A.事物由质变到量变的曲折过程B.事物自身的辩证否定过程C.先肯定后否定,先克服后保留的过程D.是新事物彻底否定旧事物的过程29.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不失时机加快价格改革,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下放一批基本公共服务收费定价权。这一改革措施①是推动价格市场化的决定性因素②是调整政府机构以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③是对现行价格制度的辩证否定④遵循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0.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提“创客”,创客这个群体开始进入大众视野。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创客热衷于创新,自己掌握生产工具,以用户创新为核心理念,善于发现问题和需求并提出解决方案,通过创意、设计、制造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我们能从“创客”身上学到的优良品质是()①敢于质疑和探索,不断发现解决新问题②善于追问和思考,摆脱客观规律的制约③勇于拼搏和超越,突破真理适用的范围④勤于实践和创造,用实际行动成就梦想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1.今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使用了“互联网+”、“众创空间”、“创客”、“草根创新”等时尚新词,甚至使用了“有权不可任性”等网络风格语言。面对困难和挑战,新词往往是对症良药,用流行万众的语言引导严肃的改革大业。这表明A.社会意识推动社会发展B.社会意识具有一定阶级性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D.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32.法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共同追求,也是当今社会凝聚人心的“最大公约数”。上述材料主要表明A.价值判断与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C.社会存在和发展是有客观规律的D.正确价值选择要满足人的诉求33.协力开启政治体制改革大门,推动民主法治的制度建设是避免中国经济改革成果得而复失的危险和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真正实现的明智选择。只有通过有效的政治体制改革,才能获得限制权力绝对化和垄断化的民主法治,才能解除市场经济面临的风险和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这表明()①改革是解决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途径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④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4分)-9-\n二、简析题:本大题共三小题,共计36分。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所提问题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和说明。34.中学语文教材修订中,“去鲁迅化”“拒绝鲁迅”声音再起:据悉,一向在此方面行动最为谨慎的人民教育出版社,也将初中语文教材(供2022年秋季使用)中仅有的一篇鲁迅作品《风筝》删除。对此,社会各界或赞成,或反对,议论纷纷。赞成者认为:鲁迅的文章晦涩难懂,不符合现代白话文标准和人们的阅读习惯。鲁迅的文章所体现的那种“一个也不宽恕”“缺少春天的明媚、夏天的火热、秋天的哀怨,有的只是冬天的严酷”,不适于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新型公民……反对者认为:鲁迅的作品和语言都是一流的,当今中国,社会问题依然很多,国人的道德水准仍然不高,被先生痛批过的国民劣根性大有发展壮大的声势,孔乙己、阿Q、华老栓及众多看客,仍生活在当今社会生活舞台,先生对体现在这些人身上的国民劣根性的批判远没有过时……当前,中学语文教材的修订已经结束,但关于中学语文教材修订的争论还会延续下去。结合材料,请运用“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关于中学语文教材修订的争论还会延续下去”的认识。(8分)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2分)由于争论各方对社会实际的把握不同,因而对如何修改教材会形成不同看法从而产生延续的争论。(1分)②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人们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认识水平的不同,人们对教材内容的选择、教材修改应达到的目的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因而对怎样修改教材的争论还会进行下去。(2分)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2分)人们关于教材修改争论的深入延续会深化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1分)35.材料一: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完善了向社会公布法律草案征求意见工作规范。公民有序参与、表达利益诉求的渠道不断拓宽,极大激发了民众的参政热情和民主意识。2022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开局之年,要充分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民主法制领域改革专项小组按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决策部署,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将立法工作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节点,不断加大统筹力度,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与时俱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稳步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确定的民主法制蓝图进一步细化落实,人民群众期待的美好愿景正在徐徐铺开。(1)结合材料一,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全面深化改革。(8分)(1)①系统论要求运用综合思维认识问题,深化改革要注重各方面的利益诉求。②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要求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深化改革关键是要搞好立法工作。③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要充分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艰巨性和长期性。④辩证的否定要求树立创新意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改革要树立创新思维,与时俱进,顺应新形势。⑤联系、发展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深化改革,需要统筹规划全面进行,不断推动各项制度完善,扫清障碍。⑥关键的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起到决定性作用,要求我们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最大化,因此只有做好立法工作才能更好地促进全面深化改革。(每点2分,答出4点得满分)材料二:由于浙江用工缺口在不断增大和人均工资成本的快速上升,“机器换人”已成为浙江省近年来推进工业转型、经济提升的战略举措。为了推进“机器换人”-9-\n战略,2022年浙江S市确定十家企业作为试点,提供700万元的财政补助,尝到了甜头的企业形成了强大的示范带动效应。同时该市启动了宣传推广“机器换人”活动,通过大数据引擎及时汇总并发布全省实施“机器换人”企业的相关数据。2022年春节后,该市绝大多数企业主动咨询“机器换人”的相关政策及服务,实现了“要我换”到“我要换”的转变。(2)根据材料二,指出相关企业“要我换”到“我要换”的转变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6分)(2)①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人均工资成本增加及招工难等新问题的出现,使得S市相关企业机器换人意识提升。(2分)②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大数据引擎的使用及时提供了“机器换人”企业的相关信息,促进了S市相关企业对“机器换人”的认识。(2分)③实践锻炼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试点企业在“机器换人”的实践中尝到了甜头,形成了强大的示范带动效应,从而提高了相关企业实施“机器换人”的自觉性。(2分)36.“亚投行”建立的宗旨是:促进亚洲区域的建设互联互通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并且加强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合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2022年6月12日发表评论文章《为什么美国应该加入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称,美国和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两国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在多个领域存在着广泛的合作。尽管目前已有57个国家加入中国倡导的AIIB,而美国却仍然不愿意加入,并且一直在积极设法阻止自己在该地区的盟国和合作伙伴参与其中。美国认为,该银行会使中国得到另一个获得更多利益的平台,这一事实让美国感到不舒服。(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谈谈如何正确看待中美两国之间的关系。(8分)(1)①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中美两国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在多个领域存在着广泛的合作,反映了矛盾具有同一性;两国义各有自己的利益和关切,在“亚投行”问题上的分歧反映出矛盾又具有斗争性。(4分)②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中美两国在多个领域的合作以双方的差异和对立为前提,中美两国又要在合作中维护各自的利益和关切,既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又要在统一中把握对立。(4分)材料二:亚投行(AIIB)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法定资本1000亿美元,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总部设在北京,这是继金砖国家银行之后,我国主导成立的又一个国际经济组织。2022午4月15日,来自五大洲的57个国家成为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亚投行成立后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投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重点支持亚洲基础设施建设。(2)结合材料二,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就实现亚洲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6分)(2)①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积极探讨各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合作。(3分)②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注重量的积累,创新投融资方式。(3分)③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优势,看到互联互通的有利条件,又要看到制约互联互通建设的瓶颈,改善薄弱环节。(3分)(任意2点即可)三、探究题:本题18分。结合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的提出解决的方案、策略等。37.材料一:十面“霾”伏,用来形容2022年整体糟糕的天气再合适不过。雾霾的严重与一些地方片面追求GDP和政绩不无关系。同年,中组部印发《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把中央关于不简单以GDP论英雄的要求落实到了实处,树立了政绩考核的新导向。2022年马年春节前后,我国大部地区再次陷入雾霾天气。空气中的PM2.5主要来自于污染、燃煤和汽车排放,再加上春节鞭炮燃放,空气质量严重下降。(1)结合材料一,运用“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有关知识谈谈治理雾霾天气的现实意义。(6分)-9-\n(1)①面对雾霾天气,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有利于我们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2分)②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度,有利于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2分)③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有利于提高人们的责任意识;(2分)④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2分)(任意3点即可)材料二:“APEC蓝”连同2022年北京的“奥运蓝”,都无可争辩地证明了同一个道理: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还是人为的排放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同时也说明了另外一个道理:虽然会遇到许多阻力,但只要有足够的决心,就没有解决不了的空气污染问题。(2)根据材料,从意识的作用的角度分析“APEC蓝”能从希望到现实的原因。(6分)(2)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APEC蓝”的出现说明了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通过有效控制人为排放让“APEC蓝”从希望到现实。(3分)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APEC蓝”的出现正是人们在正确意识的指导下解决空气污染问题的表现。(3分)材料三:我国北方历来秋冬多雾霾,但雾霾不是无法克服的,通过种种努力,这种特殊蓝可以变为常态蓝。(3)如何让特殊蓝变为常态蓝,提出你的建议,并写出其哲学依据。(6分)(3)①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合理开展经济活动。依据: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违背规律,就会受到惩罚。(3分)②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依据:意识对人的改造世界有导向作用,要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树立正确的意识。(3分)(提出针对性措施并写出相应的哲学依据即可)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高二年级学情调研卷政治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3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6分。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CBDBBABDAAB题号1213141516171819202122答案DDCBBADACDD题号2324252627282930313233答案DCCACBDBCAD二、简析题:34.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2分)由于争论各方对社会实际的把握不同,因而对如何修改教材会形成不同看法从而产生延续的争论。(1分)②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人们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认识水平的不同,人们对教材内容的选择、教材修改应达到的目的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因而对怎样修改教材的争论还会进行下去。(2分)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2分)人们关于教材修改争论的深入延续会深化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1分)35.(1)①系统论要求运用综合思维认识问题,深化改革要注重各方面的利益诉求。②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要求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深化改革关键是要搞好立法工作。③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要充分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艰巨性和长期性。④辩证的否定要求树立创新意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改革要树立创新思维,与时俱进,顺应新形势。⑤联系、发展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深化改革,需要统筹规划全面进行,不断推动各项制度完善,扫清障碍。⑥关键的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起到决定性作用,要求我们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最大化,因此只有做好立法工作才能更好地促进全面深化改革。(每点2分,答出4点得满分)(2)①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人均工资成本增加及招工难等新问题的出现,使得S-9-\n市相关企业机器换人意识提升。(2分)②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大数据引擎的使用及时提供了“机器换人”企业的相关信息,促进了S市相关企业对“机器换人”的认识。(2分)③实践锻炼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试点企业在“机器换人”的实践中尝到了甜头,形成了强大的示范带动效应,从而提高了相关企业实施“机器换人”的自觉性。(2分)36.(1)①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中美两国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在多个领域存在着广泛的合作,反映了矛盾具有同一性;两国义各有自己的利益和关切,在“亚投行”问题上的分歧反映出矛盾又具有斗争性。(4分)②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中美两国在多个领域的合作以双方的差异和对立为前提,中美两国又要在合作中维护各自的利益和关切,既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又要在统一中把握对立。(4分)(2)①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积极探讨各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合作。(3分)②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注重量的积累,创新投融资方式。(3分)③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优势,看到互联互通的有利条件,又要看到制约互联互通建设的瓶颈,改善薄弱环节。(3分)(任意2点即可)三、探究题:37.(1)①面对雾霾天气,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有利于我们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2分)②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度,有利于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2分)③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有利于提高人们的责任意识;(2分)④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2分)(任意3点即可)(2)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APEC蓝”的出现说明了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通过有效控制人为排放让“APEC蓝”从希望到现实。(3分)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APEC蓝”的出现正是人们在正确意识的指导下解决空气污染问题的表现。(3分)(3)①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合理开展经济活动。依据: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违背规律,就会受到惩罚。(3分)②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依据:意识对人的改造世界有导向作用,要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树立正确的意识。(3分)(提出针对性措施并写出相应的哲学依据即可)-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