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一中2022~2022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高二政治(理科)试卷本试卷考试内容为:《文化生活》(必修3)及《哲学生活》(必修4)第1—2单元。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3.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英语科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4.保持答题纸纸面清洁,不破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自行保存,答题纸交回。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项符合题目要求。1.我国有绵延上千年的家庭养老文化。不少老人心中仍深植传统“养儿防老”观念,对于住了一辈子的房屋,很多人宁可去世之后留给子女继承,也不愿意抵押养老。因此,真正青睐“以房养老”的老人寥寥无几。这表明:()①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②传统思想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③文化创新要立足实践,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树一帜、独领风骚A.③④B.①③C.②④D.①②2.2022年4月12日,北美影片《速度与激情7》在我国上映,创下了最高票房纪录,成为中国电影史上首部票房超过20亿的电影。这说明()①我们必须加强文化建设,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②我们要保护好民族文化,抵制外来文化的影视③我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独具魅力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A.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④3.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之际,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了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该片以平民视角,全景式再现了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到1984年实行全面改革开放这段重要历史时期下,邓小平同志带领党和人民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和光辉历程。该剧播出后,受到了观众和业界的高度评价,反映强烈,不仅勾起了很多人的回忆,也进一步激发了全国人民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信心和决心。这说明()①任何文化都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9\n②顺应时代要求和人民真正需要的文化才有生命力③优秀的文艺作品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④主流媒体才能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真正的文化需求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4.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人们的精神消费需求不断扩大,推动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文化创意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上升,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这个现象包含的意思有()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②有创意的文化产品一定会有较好的市场③文化相对独立于经济的发展而发展④文化生产力在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大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5.2022年4月23日是第20个世界读书日。好的文学作品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可以净化人的灵魂,培养人的健全人格。这形象地说明()①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③优秀文化能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④文化决定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生活就是一座富矿,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作家要想创作出一部好的文艺作品,就必须深入到生活中去。这表明()A.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B.作家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主体C.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D.接地气、跟潮流是文化创新的根基7.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而韩国和越南也有过春节的习俗,但三国春节有着不同的标志性习俗:中国是对联、爆竹、饺子;韩国是祭拜祖先、米糕汤;越南是祭祖祭神、粽子炙肉。据此可见()①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②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③文化在交流中传播④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8.根据路遥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前不久在各大卫视台播出,电视剧记录了中国农村1975年前后那段贫穷而饱含理想的时光,以及几对青春男女质朴坎坷的情路历程。由于剧情贴近时代,让人身临其境,无数观众感动得潸然泪下。上述事实说明()A.注入时尚元素的文化作品更具有生命力B.大众传媒为人们享用文化提供了必要条件C.立足于社会实践,才能创造出有价值的文化作品D.文化市场的发展满足了人们日趋多样化的文化需求9\n9.目前,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正在逐步实施。丝绸之路古已有之,作为世界上最伟大的贸易之路、和平之路和发展之路,也是一条文化之路,在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史上写下了重要篇章。这充分体现了()①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②一定的文化决定一定的经济、政治③文化交流应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艺批评要的就是批评,不能够是表扬甚至是庸俗吹捧、阿谀奉承;不能套用西方理论来剪裁中国人的审美,更不能用简单的商业标准取代艺术标准。回答10—11题。10.文艺批评之所以不能“套用西方理论来剪裁中国人的审美”,是因为这样做()A.是一种机械唯物主义思想B.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法C.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思想D.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思想11.文艺批评“更不能用简单的商业标准取代艺术标准”是因为()A.商业标准与艺术标准是互不相关的两种标准B.文艺发展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C.文艺创作要重艺术形式轻商业价值D.文化会因商业性程度提高使其艺术水平降低12.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展示了中国各地的美食生态和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让观众从饮食文化中认识和理解传统和变化着的中国。对此认识错误的是()A.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渗透B.中华文化具有民族性和多样性C.传播中华文化提高影响力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13.2022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使全国人民广泛参与中央及各地区各部门举行的纪念活动,国务院决定2022年9月3日全国放假1天。这样做()①从制度上继承传统文化②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③有利于对社会道德的引领和价值塑造④凸显中华文化力量体现在救亡图强的抗争中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14.“水性使人通,山性使人塞”。地处华东水乡的吴越文化和处于内陆山寨的滇黔文化,虽然都是多种文化交融的产物,但两者之间也存在着差异。这说明()A.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B.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区域特征明显D.在中华大地上,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15.在惊天地、泣鬼神抗日战争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抗战精神是()9\nA.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B.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之源C.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D.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承袭和弘扬16.下图为2022年12月5日第二十九个国际志愿者日时中国发布的志愿服务标识——“爱心放飞梦想”。标识以汉字“志”为基本原型,鸽子和彩带图案诠释了友爱互助的民族传统;标识有“中国志愿服务”的中英文字样,多处巧妙地以英文字母“V”构图。标识传达的文化信息是()①文字在传承中华文明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②文化创新是不同文化交流借鉴融合的过程③中国传统思想对志愿服务具有深刻的影响④志愿服务是中华民族精神核心的集中展示A.③④B.②③C.①④D.①②17.2022年春晚小品《扶不扶》,以诙谐幽默的形式,向人们传递正能量。其中一句“人倒了还可以扶起来,人心倒了可就扶不起来了”引发网友共鸣。这启示我们,提升国民道德素质要:()①发挥大众传媒在传播优秀文化中的决定作用②优先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③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④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文明风尚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读下图漫画《都是“风水”惹的祸》,回答18—19题。18.下列哲学观点中,与漫画中的观点一致的是()①天地之变,阴阳之化②我思故我在③气者,理之依也④物是观念的集合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9.漫画反映的文化现象属于()A.淫秽色情文化B.宗教文化C.落后文化D.腐朽文化20.某省文化系统管理的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等文化设施的基本文化服务全部实行免费开放,服务人数逐年增长,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此举目的在于()①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②全面增强公民道德素质,提高物质生活水平③优化文化设施管理,提高公民科学文化修养④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我国文化市场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9\n21.2022年12月5日是第30个国际志愿者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志愿者队伍日益壮大。志愿者们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践行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上述内容说明()①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②践行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要从我做起,重在行动③经济发展水平取决于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④加强科学文化修养能够提高思想道德修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2.个人的选择,汇成心灵的暖流、点亮道德的星空。两年多来,有面对歹徒“争做人质”的教师和干部,有危急关头舍己救人的少年,有累倒在参加司法改革座谈会途中的法官,有让迷路老太靠在腿上睡了一小时的民警。这些平凡人的行为给我们的启示是()①从身边小事做起,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②要承袭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③要加强自身修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④坚持多元化指导,投身精神文明创建活动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23.哲学作为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对社会变革的作用,首先体现在()A、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B、反映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反封建神权C、为无产阶级代表的劳动群众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武器D、反作用于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24.面对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机,人们不可回避地思考一些带有哲学性质的问题:金融危机为什么会发生?人在自身发展中应怎样正确处理与社会的关系?这表明()A.在生活实践中产生的思想都是哲学思想B.哲学是一门生活的艺术C.实践的发展是为了适应哲学的需要D.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25.中国式过马路,是指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的一种现象,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和红绿灯无关。有人表示:“斑马线存在与否,取决于大家的目的。”与此观点相通的是()A.巧妇难为无米之炊B.未有此气,先有此理C.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D.心外无物,天下无一物非吾度内者26.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思想和战略布局。这“四个全面”是在中国“发展起来之后”,更加注重发展和治理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必然选择。“四个全面”的提出表明()①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②真理性认识包含谬误的成分,需要发展③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④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9\n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27.在经过10年飞行之后,欧洲航天局“菲莱号”探测器于2022年11月12日成功着陆目标彗星,从而成为人类历史上首颗着陆彗星的探测器,这将有助于人类探索与太阳系形成、地球上水的来源及至生命起源的有关奥秘。一系列探测活动将进一步佐证()①创新认识规律就能推动彗星认识的发展②对彗星奥秘的遐想是彗星探索实践的基础③对彗星的真理性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④现代探测手段的发展推动彗星认识的深化发展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8.单独二孩政策去年开始实施,截至2022年12月,符合条件的1100万对夫妇当中,只有106.9万对单独夫妇申请生二孩,而生育的仅47万对,新增人口远低于预期。由此,全面放开“二胎”话题引起舆论热议。全国人大代表、国家卫计委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马旭表示,今年不会搞全面放开二胎的区域性试点,生育是个复杂的过程,目前数据不能代表新政的效果,单独二孩政策效果还有待观察。这表明()①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具有反复性②真理具有客观性,政府决策应坚持自己的态度③继续观察能促进谬误与真理的相互转化④追求真理应坚持严谨踏实的态度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29.2022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态势,我们保持战略定力,稳定宏观经济政策,没有采取短期强刺激措施,而是继续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实行定向调控,激活力、补短板、强实体。应对经济形势的以上做法体现了()①坚持思维与存在的统一②坚持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③坚持运动与静止的统一④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30.就中国而言,20世纪中国境内一共观测到7次日全食、8次日环食和1次混合型日食(全食过程中带有环食现象),总计16次。中国境内下一次经过多个大中城市的日全食就要等到2035年9月2日。这一事实说明()A.自然界是客观的B.规律是不可抗拒的C.物质世界是可知的D.人们可以改造规律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9\n31.材料一: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重视良好家风建设。家风是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家风代代相沿,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它是一种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陶染后辈,深刻影响家族成员的个性。家风连着民风,影响社会风尚。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风的培育和传承。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朱柏庐的《治家格言》、曾国藩的《曾国藩家书》、傅雷的家书家信,都堪称一定时代家风家教的典范。材料二:中共中央政治局2022年2月24日,就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对人影响的角度,谈谈良好家风家教的作用(9分)(2)结合材料二,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角度,说明应该怎样立足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9分)32.材料:9\n在城市广场和街头巷尾,华灯初上,音乐响起,男女老少纷纷加入跳舞方阵、健身队伍,尽情享受着国泰民安的详和与快乐;在农村农闲时节,秧歌队、锣鼓队的整齐节点响彻院落。这些,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生动展现。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在当代中国,应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2分)33.材料:延迟退休是针对我国法定退休年龄过低提出来的。中国现在的法定退休年龄是1953年作出的规定。建国初,我国预期人均寿命只有40岁左右,现在则是74.8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口数量、结构和预期寿命都发生巨大变化,建国初期制定的政策和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有必要调整。我国制定延迟退休方案的举措是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10分)南安一中2022~2022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高二政治科(理科)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DCDACAACCD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ACCCBBDCC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ACADDABDCC31.(1)①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家风家教在日常生活中影响每个人,促使人们在无形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3分)②文化对人有深远持久的影响。良好的家风家教陶染后辈,深刻影响家族成员的个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3分)③文化塑造人生。良好的家风家教是一种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分)9\n(2)①传统文化要在继承中发展,发展中继承,继承与发展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3分)②对中华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中华传统文化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让其中的优秀文化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3分)③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要不断的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挖掘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时代价值,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3分)32.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3分)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3分)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不断创新。(3分)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3分)33.①物质决定意识、规律是客观的,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政府针对实际情况,调整现阶段的退休方案。(3分)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政府针对变化了的国情调整退休方案,坚持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3分)③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政府着眼于经济社会长远和可持续发展,尊重客观规律,做到政策调整真正给人民带来福祉。(3分)④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和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的思想。(1分)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