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2学年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其中1~8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9~12小题有多个正确选项,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选出并涂在答题卡上,全选对得4分,不全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得0分,满分48分)1.我们知道要拍打蚊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我们看准蚊子停留的位置拍打下去时,蚊子早就不知飞向何方了,这是因为蚊子在感受到突然袭击而飞走时,具有很大的( )A.速度B.加速度C.速度的改变量D.位移 2.有下列①、②、③、④所述的四种情景,请根据所学知识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对情景的分析和判断的正确说法( )①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②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③运行的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高速行驶;④太空的空间站在绕地球匀速转动.A.因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B.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C.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也一定很大D.空间站做匀速转动,不能当成质点 3.下列四个图中,所有的球都是相同的,且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甲球放在光滑斜面和光滑水平面之间,乙球与其右侧的球相互接触并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丙球与其右侧的球放在另一个大的球壳内部并相互接触,丁球用两根轻质细线吊在天花板上,且其中右侧一根线是沿竖直方向.关于这四个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球受到一个弹力的作用B.乙球受到两个弹力的作用C.丙球受到三个弹力的作用D.丁球受到两个弹力的作用 4.关于速度、速度改变量、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B.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可以为零C.某时刻物体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不可能很大D.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快变大 5.一辆汽车以10m/s的速度沿平直公路匀速前进,因前方有障碍物而需立即刹车,以2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则经过6s汽车的位移是( )A.24mB.25mC.26mD.30m 6.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 )-15-\nA.在前4s内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在1s﹣3s内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C.2s末质点回到出发点,位移为零D.2s~3s内与3s~4s内质点的速度方向相反 7.一质点始终向着一个方向做直线运动,在前t时间内平均速度为,后t时间内平均速度为2v,则物体在t时间内平均速度大小是( )A.B.C.vD. 8.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F1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l1;改用大小为F2的力拉弹簧,平衡时长度为l2.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B.C.D. 9.如图所示,把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书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B.书对桌面的压力在数值上等于书受到的重力C.书保持静止是由于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10.如图所示,为A、B、C三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s﹣t图象,则在0﹣t0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物体平均速度最大,B物体平均速度最小B.三个物体的平均速率相等C.三个物体始终沿着同一方向运动-15-\nD.t0时C物体的速度比B物体的速度大 11.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对于这个研究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斜面实验放大了重力的作用,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路程B.斜面实验“冲淡”了重力的作用,便于小球运动时间的测量C.通过对斜面实验的观察与计算,直接得到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D.根据斜面实验结论进行合理的外推,得到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 12.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两物体A、B的v﹣t图象如图所示,在0﹣t0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增大,B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B.A、B两物体的加速度大小都在不断减小C.A、B两物体的位移都在不断增大D.A、B两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小于 二、实验题(共两小题,每空2分,满分12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上.)13.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工作时使用 (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进行实验时要 (选填“选通电后放车”或“先放车后通电”) 14.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他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实验时得到一条实验纸带,纸带上O、A、B、C、D、E、F、G为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1)两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 s(2)由纸带可知,小车的加速度为a= m/s2在打D点时小车的速度vD= m/s,F到G的距离为 cm.(保留小数点后两位)-15-\n 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满分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15.(10分)(2022秋•上饶期末)我校足球运动员李同学在做发球训练时,将一个静止的质量为0.4kg的足球,以8m/s的速度踢出.求:(1)若踢球的时间为0.2s,则李同学发球时足球的平均加速度为多大?(2)足球被踢出后沿草地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1.0m/s2,试求足球在草地上运动的时间和位移大小? 16.(10分)(2022秋•石嘴山校级期中)地下水是一种非常宝贵的淡水资源,盗采地下淡水资源也受到社会关注,我国北方某地因盗采地下水遗留很多枯井,测量人员依据物理知识测量枯井深度.在井口由静止释放物体(视为质点)不计阻力,物体从井口自由下落到井底用时3s.(重力加速度g=10m/s2)试求(1)枯井的深度.(2)物体到井底时的速度.(3)最后1s内物体下落的位移. 17.(10分)(2022春•香河县校级期末)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匀加速直线开出,然后保持匀速运动,最后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下表给出了不同时刻汽车的速度大小:时刻/s1.02.03.05.07.09.510.5速度/m•s﹣1369121293试求:(1)汽车做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是否为12m/s?汽车做加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和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是否相等?(2)汽车从开出到停止总共经历的时间是多少?(3)汽车通过的总路程是多少? 18.(10分)(2022•安徽校级二模)一辆执勤的警车停在直公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v=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有违章行为时,决定前去追赶,经t0=2s警车发动起来,以加速度a=2m/s2做匀加速运动,问:(1)在警车追上货车之前,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2)若警车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vmax=12m/s,达到最大速度后匀速运动,则警车发动起来后至少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违章的货车? -15-\n2022-2022学年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其中1~8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9~12小题有多个正确选项,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选出并涂在答题卡上,全选对得4分,不全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得0分,满分48分)1.我们知道要拍打蚊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我们看准蚊子停留的位置拍打下去时,蚊子早就不知飞向何方了,这是因为蚊子在感受到突然袭击而飞走时,具有很大的( )A.速度B.加速度C.速度的改变量D.位移【考点】加速度.【分析】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是反映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解答】解:当我们看准蚊子停留的位置拍打下去时,蚊子早就不知飞向何方了,其实蚊子运动的快慢,即速度不大,是因为蚊子的速度变化快,即加速度大.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加速度和速度的物理意义,知道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2.有下列①、②、③、④所述的四种情景,请根据所学知识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对情景的分析和判断的正确说法( )①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②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③运行的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高速行驶;④太空的空间站在绕地球匀速转动.A.因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B.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C.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也一定很大D.空间站做匀速转动,不能当成质点【考点】加速度;质点的认识.【专题】定性思想;归纳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加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研究的问题中能忽略,物体可以看成质点.【解答】解:A、点火后的火箭即将升空,速度为零,但是加速度不为零,故A错误.B、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紧急刹车时,速度变化很快,则加速度很大,故B正确.C、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速度很大,加速度为零,故C错误.D、研究太空的空间站在绕地球匀速转动,空间站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能看成质点,故D错误.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加速度的物理意义,知道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大小无关,基础题. -15-\n3.下列四个图中,所有的球都是相同的,且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甲球放在光滑斜面和光滑水平面之间,乙球与其右侧的球相互接触并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丙球与其右侧的球放在另一个大的球壳内部并相互接触,丁球用两根轻质细线吊在天花板上,且其中右侧一根线是沿竖直方向.关于这四个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球受到一个弹力的作用B.乙球受到两个弹力的作用C.丙球受到三个弹力的作用D.丁球受到两个弹力的作用【考点】物体的弹性和弹力;弹性形变和范性形变.【专题】定性思想;类比法;受力分析方法专题.【分析】考察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反过来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主要考察接触有无支持力和绳子有无弹力.【解答】解:A:甲球受重力和竖直向上的地面给它的弹力两个力,斜面没有给其弹力,如果有的话球不会静止,故只有一个弹力;故A正确.B:乙球受重力和竖直向上的地面给它的弹力两个力,与乙接触的球不会给乙弹力,如果有的话乙球不会静止,故B错误.C:丙球受重力,圆面给它的指向圆心的弹力和与它接触的小球给它的沿他们圆心连线向左的弹力,如果它接触的小球不给它沿他们圆心连线向左的弹力的话它不能保持静止状态.故丙球受两个弹力的作用,故C错误.D:丁球受重力和绳子给它的竖直向上的拉力,倾斜的绳子不会给它拉力的作用,如果有的话小球不能保持平衡状态,故丁球只受一个向上的弹力,故D错误.故选:A.【点评】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反过来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是最近几年高考常考的内容,主要考察接触有没有支持力和接触有没有摩擦力,表现在此题的类型和判断物体受力个数的问题上. 4.关于速度、速度改变量、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B.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可以为零C.某时刻物体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不可能很大D.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快变大【考点】加速度;速度.【分析】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快,加速度大;加速度的大小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有关,与速度和时间无直接关系.【解答】解:A、加速度的大小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所以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越大,它的加速度不一定越大,还取决于时间,故A错误;BC、加速度的大小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所以物体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也可能很小;当物体速度的变化率为零,据加速度的定义式可知,加速度为零,故B正确,C错误;D、据vt=v0+at和公式的矢量性可知:加速度很大时,运动时间越长,物体的速度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故D错误.故选:BC.【点评】明确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的大小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有关,与速度和时间无直接关系. -15-\n5.一辆汽车以10m/s的速度沿平直公路匀速前进,因前方有障碍物而需立即刹车,以2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则经过6s汽车的位移是( )A.24mB.25mC.26mD.30m【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先求出运动的总时间,然后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列式求解.【解答】解:汽车运动到停下的总时间为t0,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有0=v0﹣at0解得t0=5s由于t=6s>5s,故物体运动时间为5s,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有==25m故选B.【点评】本题关键在于汽车刹车问题中,汽车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和保持静止的位移公式不同,故需要先判断运动的实际时间,再运用位移世间公式列式求解. 6.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 )A.在前4s内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在1s﹣3s内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C.2s末质点回到出发点,位移为零D.2s~3s内与3s~4s内质点的速度方向相反【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定性思想;图析法;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v﹣t图象中,倾斜的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看物体是否改变运动方向就看速度的正负是否改变.【解答】解:A、根据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可知在前4s内物体的加速度发生变化,做的是非匀变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在1s﹣3s内图象是直线,直线的斜率不变,则质点的加速度一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C、前2s末内质点一直沿正向运动,2s末没有回到出发点,位移不为零,故C错误.D、2s~3s内与3s~4s内质点的速度均为负值,说明速度方向相同,故D错误.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要明确v﹣t图象的含义:在v﹣t图象中每个点表示瞬时速度,速度的正负表示其运动方向,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为物体的位移. -15-\n7.一质点始终向着一个方向做直线运动,在前t时间内平均速度为,后t时间内平均速度为2v,则物体在t时间内平均速度大小是( )A.B.C.vD.【考点】平均速度.【专题】运动学与力学(一).【分析】先根据平均速度的公式分别求出两段时间的位移,则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两段总位移除以总时间.【解答】解:质点在前t时间内的位移x1=•t=,后t时间内的位移x2=2v•t=vt则物体在t时间内平均速度大小是===v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均速度的求解方法,一般从定义式出发求解,知道平均速度等于总位移除以总时间,即可解题. 8.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F1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l1;改用大小为F2的力拉弹簧,平衡时长度为l2.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B.C.D.【考点】胡克定律.【分析】根据弹簧受F1、F2两个力的作用时的弹簧的长度,分别由胡克定律列出方程联立求解即可.【解答】解:由胡克定律得F=kx,式中x为形变量,设弹簧原长为l0,则有:F1=k(l0﹣l1)F2=k(l2﹣l0)联立方程组可以解得:k=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胡克定律的计算,在利用胡克定律F=kx计算时,一定要注意式中x为弹簧的形变量,不是弹簧的长度,这是容易出错的一个地方. 9.如图所示,把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书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15-\nB.书对桌面的压力在数值上等于书受到的重力C.书保持静止是由于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考点】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专题】弹力的存在及方向的判定专题.【分析】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和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对各选项逐一进行分析.【解答】解:A、书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弹力是施力物体的形变产生的,故桌面受到的压力是由于书本形变而产生的,故A错误;B、书受重力和支持力而平衡,故支持力等于重力;支持力和压力是相互作用力,故支持力等于压力;故压力等于重力;故B正确;C、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书与桌面间的相互作用力;书保持静止是由于重力和支持力平衡;故C错误;D、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书与桌面间的相互作用力;故D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应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和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并且会区分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 10.如图所示,为A、B、C三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s﹣t图象,则在0﹣t0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物体平均速度最大,B物体平均速度最小B.三个物体的平均速率相等C.三个物体始终沿着同一方向运动D.t0时C物体的速度比B物体的速度大【考点】平均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位移时间图象描述的是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物体通过的位移等于纵坐标s的变化量;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之比,由平均速度公式可求得平均速度,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之比,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解答】解:A、由图可知,t0时刻三个物体的位移相同,故由平均速度定义式可知,三物体的平均速度相同,故A错误;B、由图象知A通过的路程最大,B、C路程相等,故平均速率不同,故B错误;C、由图象可知BC沿同一方向运动,A先沿同一方向,后反向运动,故C错误;D、在s﹣t图象中,斜率代表速度,故t0时C物体的速度比B物体的速度大,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要知道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要理解掌握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区别,平均速率不就是平均速度的大小-15-\n 11.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对于这个研究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斜面实验放大了重力的作用,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路程B.斜面实验“冲淡”了重力的作用,便于小球运动时间的测量C.通过对斜面实验的观察与计算,直接得到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D.根据斜面实验结论进行合理的外推,得到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考点】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和推理方法.【专题】实验题.【分析】本题考查了有伽利略“斜面实验”的知识,根据其历史背景我们知道,之所以采用“斜面实验”,注意碍于当时对时间的测量技术、手段落后.【解答】解:伽利略时代,没有先进的测量手段和工具,为了“冲淡”重力作用,采用斜面实验,其实就是为了使物体下落时间长些,减小实验误差,故A错误、B正确;根据实验结果,伽利略将实验结论进行合理的外推,得到落体的运动规律,并非是主观臆断得出的,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的,故C错误,D正确.故选:BD.【点评】了解伽利略“斜面实验”的历史背景,以及实验方法,体会实验在物理中的重要作用. 12.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两物体A、B的v﹣t图象如图所示,在0﹣t0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增大,B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B.A、B两物体的加速度大小都在不断减小C.A、B两物体的位移都在不断增大D.A、B两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小于【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平均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速度﹣时间图象上某点的切线的斜率表示该点对应时刻的加速度大小,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对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再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B、速度﹣时间图象上某点的切线的斜率表示该点对应时刻的加速度大小,故物体A做加速度不断减小的加速运动,物体B做加速度不断减小的减速运动,故A错误,B正确;-15-\nC、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对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由图象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A、B的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城的面积不断变大,故位移不断变大,故C正确;D、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对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如果物体的速度从v2均匀减小到v1,或从v1均匀增加到v2,物体的位移就等于图中梯形的面积,平均速度就等于,故A的平均速度大于,B的平均速度小于,故D错误;故选:BC.【点评】点评:本题关键是根据速度时间图象得到两物体的运动规律,然后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和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对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分析处理. 二、实验题(共两小题,每空2分,满分12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上.)13.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工作时使用 交流 (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进行实验时要 先通电后放车 (选填“选通电后放车”或“先放车后通电”)【考点】电火花计时器、电磁打点计时器.【专题】实验题;定量思想;推理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了解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工作特点等,比如工作电压、打点周期等,掌握基本仪器的使用,能够正确的使用打点计时器.【解答】解:电火花计时器和电磁打点计时器一样,工作时使用交流电源.如果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有可能会出现小车已经拖动纸带运动一段距离,电源才被接通,那么纸带上只有很小的一段能打上点,大部分纸带没有打上点,纸带的利用率太低;所以应当先接通电源,后让小车运动;故答案为:交流;先通电后放车.【点评】对于基本仪器的使用和工作原理,我们不仅从理论上学习它,还要从实践上去了解它,自己动手去做做,以加强基本仪器的了解和使用. 14.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他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实验时得到一条实验纸带,纸带上O、A、B、C、D、E、F、G为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1)两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 0.1 s(2)由纸带可知,小车的加速度为a= 0.75 m/s2在打D点时小车的速度vD= 0.40 m/s,F到G的距离为 5.90 cm.(保留小数点后两位)-15-\n【考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专题】实验题;定量思想;方程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1)了解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打点周期、工作原理即可正确解答;(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为常数可求出F与G之间的距离大小.【解答】解:(1)当电源频率是50Hz时,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次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因此时间间隔为:T=5×0.02s=0.1s.(2)△x=0.75cm=0.0075m,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x=aT2可得:a===0.75m/s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因此有:vD===0.40m/s根据题意可知:xEF=19.65cm﹣14.50cm=5.15cmxFG﹣xEF=△xxFG=xEF+△x=5.15cm+0.75cm=5.90cm故答案为:(1)0.1;(2)0.75、0.40、5.90.【点评】能够知道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利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满分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15.(10分)(2022秋•上饶期末)我校足球运动员李同学在做发球训练时,将一个静止的质量为0.4kg的足球,以8m/s的速度踢出.求:(1)若踢球的时间为0.2s,则李同学发球时足球的平均加速度为多大?(2)足球被踢出后沿草地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1.0m/s2,试求足球在草地上运动的时间和位移大小?【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加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求出发球时的平均加速度.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足球运动的时间,采用逆向思维,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求出足球的位移大小.-15-\n【解答】解:(1)发球时足球的平均加速度为:a=.(2)足球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为:,采用逆向思维,足球的位移为:x=.答:(1)李同学发球时足球的平均加速度为40m/s2;(2)足球在草地上运动的时间为8s,位移为32m.【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和位移时间公式,并能灵活运用,基础题. 16.(10分)(2022秋•石嘴山校级期中)地下水是一种非常宝贵的淡水资源,盗采地下淡水资源也受到社会关注,我国北方某地因盗采地下水遗留很多枯井,测量人员依据物理知识测量枯井深度.在井口由静止释放物体(视为质点)不计阻力,物体从井口自由下落到井底用时3s.(重力加速度g=10m/s2)试求(1)枯井的深度.(2)物体到井底时的速度.(3)最后1s内物体下落的位移.【考点】自由落体运动.【分析】(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h=求出井深.(2)根据v=gt求出落地的速度,(3)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公式求解前2秒位移,用总的高度相减得到最后一秒的位移.【解答】解:(1)由h=得h=m(2)由v=gt得v=10×3=30m/s(3)一共运动3秒,前2秒位移:故最后1秒位移为:h3=h﹣h2=45﹣20=25m答:(1)枯井的深度是45m.(2)物体到井底时的速度是30m/s.(3)最后1s内物体下落的位移是25m.【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和速度时间公式. 17.(10分)(2022春•香河县校级期末)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匀加速直线开出,然后保持匀速运动,最后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下表给出了不同时刻汽车的速度大小:-15-\n时刻/s1.02.03.05.07.09.510.5速度/m•s﹣1369121293试求:(1)汽车做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是否为12m/s?汽车做加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和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是否相等?(2)汽车从开出到停止总共经历的时间是多少?(3)汽车通过的总路程是多少?【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1)通过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2)根据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求出9.5s后匀减速运动到0的运动时间,从而求出总时间.(3)求出各个时间段所做的运动,根据运动学公式求出匀加速、匀速、匀减速运动的位移,从而得出总路程.【解答】解:(1)汽车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是12m/s.根据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知,4s末速度为12m/s,根据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知9s末的速度为12m/s.在4~9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3.0s前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9.5s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a1==3m/s2a2==﹣6m/s2汽车做加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和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不相等.(2)对9.5s后分析,需再经△t停下.△t==s=1.5s运动时间t共=9.5+△t=11s故汽车从开出到停止共经历的时间是11s.(3)前4s内的位移x1=a1t12=×3×16m=24m在4~9s内的位移x2=vt2=12×5m=60m在9~11s内的位移x3=t3=6×2m=12m所以总路程s=x1+x2+x3=96m故汽车通过的总路程是96m.答:(1)汽车做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是12m/s,汽车做加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和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是相等.(2)汽车从开出到停止总共经历的时间是11s(3)汽车通过的总路程是96m.【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求出匀加速和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理清在哪个时间段做什么运动,然后通过运动学公式求解. 18.(10分)(2022•安徽校级二模)一辆执勤的警车停在直公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v=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有违章行为时,决定前去追赶,经t0=2s警车发动起来,以加速度a=2m/s2做匀加速运动,问:-15-\n(1)在警车追上货车之前,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2)若警车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vmax=12m/s,达到最大速度后匀速运动,则警车发动起来后至少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违章的货车?【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匀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像.【专题】计算题;追及、相遇问题.【分析】(1)首先要判断出达到共同速度时相距最远,然后再处理用追击问题的方法求最远位移.(2)在警车追上违章车之前分两个运动过程,即匀加速过程和匀速过程.两过程时间分别求解相加即可.【解答】解:(1)两车间距离最大时:v警=v=at1sm=v(t1+t0)﹣v解得sm=45m.(2)设警车匀加速运动时间为t2,警车发动起来经t追上货车,vmax=at2vmax+vm(t﹣t2)=v(t+t0)解得t=28s.答:(1)在警车追上货车之前,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45m;(2)警车发动起来后至少要经过28s才能追上违章的货车.【点评】对于追击问题,当两者的速度相等时,物体之间的距离由最大值或是最小值,这是解决此类问题的一个突破口.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