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正定中学2022-2022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总分48分。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1---8单选,9—-12多选,全部选对得4分,少选漏选得2分,错选、多选或不选均不得分)1.关于质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体能否看做质点,不能由体积的大小判断B.物体能否看做质点,不能由质量的大小判断C.物体能否看做质点,不能由物体是否做直线运动判断D.研究月相时,可以把月球视为质点2.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就越大B.物体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C.当物体的加速度不变时,其速度也一定不变D.当物体的加速度为零时,其速度也一定为零3.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与正压力成正比B.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C.摩擦力一定是阻力D.运动的物体可能受到静摩擦力4.如图所示,光滑斜面上的四段距离相等,质点从O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先后通过a、b、c、d四点,总时间是t,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质点由O到达各点的时间之比ta∶tb∶tc∶td=1∶∶∶2B.质点通过各点的速率之比va∶vb∶vc∶vd=1∶∶∶2C.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vbD.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vd/25.某人站在三楼阳台上,同时以10m/s的速率抛出两个小球,其中一个球竖直上抛运动,另一个球竖直下抛运动,它们落地的时间差为Δt;如果该人站在六楼阳台上,以同样的方式抛出两个小球,它们落地的时间差为Δt′。不计空气阻力,Δt′和Δt相比较,有()A.Δt′<ΔtB.Δt′=ΔtC.Δt′>ΔtD.无法判断8\n6.如图所示,一名消防队员在模拟演习训练中,沿着长为12m的竖立在地面上的钢管向下滑。已知这名消防队员的质量为60kg,他从钢管顶端由静止开始先匀加速再匀减速下滑,滑到地面时速度恰好为零。如果他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是减速时的2倍,下滑的总时间为3s,g取10m/s2,那么该消防队员()A.下滑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4m/sB.加速与减速过程的时间之比为1∶2C.加速与减速过程中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2∶7D.加速与减速过程的位移之比为1∶47.如图,A、B两物体重力都等于10N,各接触面动摩擦因数都等于0.3,F1=1N和F2=2N的两个水平力分别作用在A和B上,A、B均静止,则A受的摩擦力和地面对B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 )A.3N,6N B.1N,2N C.1N,1N D.0N,1N8.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F1、F2,当它们间夹角为90°时合力大小为20N,则它们间夹角为120°时,合力大小为()A、40NB、C、D、9.2022年10月31日,中超联赛广州恒大战胜北京国安获冠军,并实现了中超5连冠。在比赛终场前,恒大队员保利尼奥在任意球攻势中捅射锁定胜局。如图所示为保利尼奥在某段时间内运球的v—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速度图象表示保利尼奥做曲线运动B.10s末保利尼奥离出发点最远C.0~20s保利尼奥的加速度是先减小后增大的D.前10s,保利尼奥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定相同10.将物体从地面以20m/s的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当它的位移为15m时,经历的时间和此时的速度分别为(g取10m/s2,以向上为正方向)()A、1s,10m/sB、2s,15m/sC、3s,-10m/sD、4s,-15m/s8\n11.如图所示,物块A放在直角三角形斜面体B上面,B放在弹簧上面并紧挨着竖直墙壁,初始时A、B静止,弹簧处于竖直。现用力F沿斜面向上推A,但AB并未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施加F前,竖直墙壁对B的摩擦力可能向下B.施加F前,.弹簧弹力大小一定等于A、B两物体重力大小之和C.施加F后,A、B之间的摩擦力大小可能为零C.施加F后,B与竖直墙壁之间可能没有摩擦力12.把重20N的物体放在θ=30°的粗糙斜面上并静止,物体的右端与固定于斜面上的轻弹簧相连接,如图所示,若物体与斜面间最大静摩擦力为12N,则弹簧的弹力可能是()A、22N,方向沿斜面向上B、2N、方向沿斜面向下C、12N、方向沿斜面向下D、不可能为零二、实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2个小题,共18分。将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方,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3.(1)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有同学各自画了以下力的图,图中F1、F2是用两把弹簧秤同时拉橡皮筋时各自的拉力,F′是用一把弹簧秤拉橡皮筋时的拉力;画出了F1、F2、F′的图示,以表示F1、F2的有向线段为邻边画平行四边形,以F1、F2交点为起点的对角线用F表示,在以下四幅图中,只有一幅图是合理的,这幅图是______(2)在做完实验后,某同学将其实验操作过程进行了回顾,并在笔记本上记下如下几条体会,你认为他的体会中正确的是______A.两根细绳套必须等长B.用两只弹簧测力计拉绳套时,两测力计的示数要相同C.若F1、F2方向不变,而大小各增加1N,则合力的方向也不变,大小也增加1ND.用两只弹簧测力计拉时合力的图示F与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时图示F′不完全重合,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可以说明“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成立8\n14.小明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得到一条纸带如图甲所示。在纸带上选择0、1、2、3、4、5共6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分度值为1毫米的刻度尺,刻度尺的零刻度线跟“0”计数点对齐。(1)小明使用6V的学生交流电源,则所需选取的打点计时器如图(填“乙”或“丙”);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图中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2)根据纸带可判定物体做直线运动(选填“匀加速”、“匀减速”或“匀速”)。距离测量值/cms11.20s2s312.00(3)由图甲可以读出三个计数点1、3、5跟0点的距离,并填入下面表格中:(4)小车通过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表达式为v2=(用字母T、s1、s2、s3表示,不一定全用上),代入数据得m/s;小车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a=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8\n(5)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出如图丁所示的s-t2图线(s为各计数点至起点0的距离),则图像的斜率表示。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15题10分,16题12分,17题1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给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的单位。)15.(10分)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加速度为1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4s后加速度的大小改为0.5m/s2,方向仍与原来方向相同,求:(1)4s末的速度;(2)8s内的位移.16.(12分)如图,物体A重40N,B重20N,地面和A、B接触面同样粗糙,且动摩擦因数一样,物体B用细绳系住,当水平力F=8N时,才能将A匀速拉出,(1)做出A物体受力的示意图;(2)求A、B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8\n17.(12分)一个底面粗糙、质量为M的劈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劈的斜面光滑且与水平面成30°角;现用一端固定的轻绳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放在斜面上,小球静止时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也为30°,如图所示,求:(1)当劈静止时绳子的拉力大小.(2)若地面对劈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地面对劈支持力的k倍,为使整个系统静止,k值必满足什么条件?8\n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物理答案1.D2.B3.D4.C5.B6.B7.C8.B9.CD10.AC11.BC12.AB13.(1)B(2)D.14.(1)乙,0.02s,0.10s;(2)匀加速;(3)5.40(误差范围±0.02)(4)(误差范围±0.02);(误差范围±0.10)(5)15.(1)4s末的速度为4m/s.(2)8s内的位移为28m.16.则物体B对其压力FN2=GB地面对A的支持力FN1=GA+GB所以A受B的滑动摩擦力Ff2=μFN2=μGBA受地面的摩擦力Ff1=μFN1=μ(GA+GB)由于匀速,所以处于平衡态,即:F=Ff1+Ff2=μ(GA+2GB)将F=8N,GA=40N,GB=20N代入解得μ=0.1答: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17.(1)如图 2FT COS30°=mg ①(2分) 得FT= ②(2分) (2)6分 对M、M整体分析,摩擦力方向向左 Ff=FT Sin30° 由①③Ff= ③(2分)对M、M整体,FN+FT COS30°=(M+M)g ⑤(2分)8\n Ff≤μFn ⑥(2分) 由④⑤⑥K≥(2分)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