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六中2022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试卷物理时量:100分钟总分:11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物理模型的是()A.质点B.点电荷C.磁感线D.理想实验2.轿车的加速度大小是衡量轿车加速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近来,一些高级轿车的设计师在关注轿车加速度的同时,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叫做“加速度的变化率”,用“加速度的变化率”这一新的概念来描述轿车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快慢,并认为,轿车的加速度变化率越小,乘坐轿车的人感觉越舒适。下面四个单位中,适合做加速度的变化率单位的是()A.m/sB.m/s2C.m/s3D.m/s43.为了保障行驶安全,一种新型双门电动公交车安装了如下控制装置:只要有一扇门没有关紧,汽车就不能启动。如果规定:车门关紧时为“1”,未关紧时为“0”;当输出信号为“1”时,汽车可以正常启动行驶,当输出信号为“0”时,汽车不能启动。能正确表示该控制装置工作原理的逻辑门是()A.与门B.或门C.非门D.与非门4.2022年2月11日,美国铱卫星公司的“铱33”通信卫星和俄罗斯的“宇宙2251”军用通信卫星在西伯利亚上空约790km处发生相撞.据报道,美俄卫星相撞时,双方的运行速度达到25000km/h.关于这两颗卫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颗卫星可能都是地球同步卫星B.两颗卫星相撞前瞬间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相等C.两颗卫星相撞前瞬间加速度大小相等D.两颗卫星的运行速度都大于第一宇宙速度5.如图所示,光滑直角金属杆处在竖直面内,它的两端MN固定在同一水平面上,且右半部分ON较左半部分MO长一些。套在杆上的小圆环从M端开始以初速度v0向上运动,到达最高点O时速度恰好为零,并立即向N端滑去,若以v、s、a、Ek分别表示圆环的速率、位移、加速度和动能四个物理量的大小,图2中能够正确反映小球自M点到N点DCBA运动过程的是()6.如右图所示,物块A放在倾斜的木板上,木板的倾角α为30°和45°时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恰好相等,则物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A.B.C.D.7.如图所示电路中的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S为单刀双掷开关,P是滑动变阻器R的滑动触头,原线圈两端接电压恒定的交变电流,则能使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变大的是()\nA.保持P的位置不变,S由b切换到aB.保持P的位置不变,S由a切换到bC.S置于b位置不动,P向下滑动D.S置于b位置不动,增大输入电压的频率abdcAB8.如图所示,在真空中A、B两点分别放置等量的正点电荷,在A、B两点间取一个矩形路径abcd,该矩形路径关于A、B两点间连线及连线的中垂线对称。现将一电子沿abcda移动一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b、c、d四点的电场强度相同B.a、b、c、d四点的电势不同C.电子由b到c,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D.电子由c到d,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9.如图所示是骨折病人的牵引装置示意图,绳的一端固定,绕过定滑轮和动滑轮后挂着一个重物,与动滑轮相连的帆布带拉着病人的脚,整个装置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为了使脚所受的拉力增大,可采取的方法是()A.只增加绳的长度B.只增加重物的质量C.只将病人的脚向左移动D.只将两定滑轮的间距变大10.如右图所示,卷扬机的绳索通过定滑轮用力F拉位于粗糙斜面上的木箱,使之沿斜面加速向上移动.在移动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对木箱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动能与木箱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B.F对木箱做的功等于木箱克服摩擦力和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之和C.木箱克服重力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重力势能D.F对木箱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机械能与木箱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之和11.如右图所示,A为一固定的导体圆环,条形磁铁B从左侧无穷远处沿圆环轴线移向圆环,穿过后移到右侧无穷远处.如果磁铁的移动是匀速的,则( )A.磁铁移近时受到圆环的斥力,离开时受到圆环的引力B.磁铁的整个运动过程中,圆环中电流方向不变C.磁铁的中心通过环面时,圆环中电流为零D.磁铁的中心通过环面时,圆环中电流为最大。12.如右图所示,A、B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若在某点释放一初速为零的电子,电子仅受电场力作用,并沿电场线从A运动到B,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右图所示。则()ABA.电场力B.电场强度C.电势D.电势能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题~第16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17题~第1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选其中一题做答。13.(4分)(1)甲图中游标卡尺的读数是mm;乙图中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是mm。甲乙\n(2)(4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轨道与光滑圆弧轨道相切,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轨道的左端,OP是可绕O点转动的轻杆,且摆到某处就能停在该处;另有一小钢球.现要利用这些器材测定弹簧被压缩时的弹性势能。则需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和。14.(8分)在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现有下列器材:待测干电池一节,电流表G(满偏电流为2.5mA,内阻为199Ω),定值电阻R1=1.0Ω,定值电阻R2=99.5Ω,电阻箱R(0~99.9Ω),开关,导线若干。(1)请在答题卡所给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2)某同学实验测出了电阻箱的电阻R和电流表G的示数Ig,数据记录见下表。请在答题卡坐标图中描点作出-R图线。次数物理量123456R/Ω1.62.12.23.24.25.6Ig/mA2.252.001.671.501.251.00/(mA)-10.440.500.600.670.801.00\n(3)根据图线可求得,被测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V,内阻为r=______Ω。15.(11分)一质量m=2.0kg的小物块以一定的初速度冲上一倾角为37°足够长的斜面,某同学利用传感器测出了小物块冲上斜面过程中多个时刻的瞬时速度,并用计算机作出了小物块上滑过程的v–t图线,如图所示。(取sin37º=0.6cos37º=0.8g=10m/s2)求:(1)小物块冲上斜面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2)小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16.(20分)如图所示,在一个圆形区域内,两个方向相反且都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分布在以直径A2A4为边界的两个半圆形区域Ⅰ、Ⅱ中,A2A4与A1A3的夹角为60°.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粒子以某一速度从Ⅰ区的边缘点A1处沿与A1A3成30°角的方向射入磁场,随后该粒子以垂直于A2A4的方向经过圆心O进入Ⅱ区,最后再从A4处射出磁场.已知该粒子从射入到射出磁场所用的时间为t,求Ⅰ区和Ⅱ区中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忽略粒子重力).17.(15分)①下列说法中正确是()(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给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0分)A.当分子间距离为r0时,它们之间既没有斥力也没有引力B.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C.温度计读出的示数是它自身这个系统的温度,若它与被测系统热平衡时,这一示数也是被测系统的温度D.物体的机械能损失时,内能却可以增加E.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②(10分).如图封闭端有一段长40厘米的空气柱,左右两边水银柱的高度差是19厘米,大气压强为76厘米汞柱,要使两边管中的水银面一样高,需要再注入多少厘米长的水银柱?\n18(15分)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给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0分)A.光电子所具有的能量取决于光子本身的频率B.用紫光照射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用绿光照射该金属一定不发生光电效应C光电效应现象、康普顿效应两个现象中都表现出光具有粒子性D.由概率波的知识可知,因微观粒子落在哪个位置不能确定,所以粒子没有确定的轨迹E.因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故其轨迹是波浪线②(10分)如图所示,甲车的质量是2kg,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上表面光滑,右端放一个质量为1kg的小物体.乙车质量为4kg,以5m/s的速度向左运动,与甲车碰撞以后甲车获得8m/s的速度,物体滑到乙车上.若乙车足够长,上表面与物体的动摩擦因数为0.2,则物体在乙车上表面滑行多长时间相对乙车静止?(g取10m/s2)\n高二期末物理答案1D2C3A4C5A6B7A8C9BC10CD11AC12AC二、13.(1)100.50;3.200(3.199-3.201)(2)(小球的)质量;(P滑上的)高度R1RGSEr14.(1)实验原理图如图所示;R1(2)如图所示(3)1.38~1.44;0.40~0.60Ig-1/(mA)-1R/ΩO2.04.06.08.00.250.500.751.00三、15.(1)由小物块上滑过程的v–t图线,可知:m/s2小物块冲上斜面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8.0m/s2。(2)代入数据解得)16. 解析:找出带电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圆心,求出其轨迹的半径.设粒子的入射速度为v,已知粒子带正电,故它在磁场中先顺时针做圆周运动,再逆时针做圆周运动,最后从A4点射出,用B1、B2、R1、R2、T1、T2分别表示粒子在磁场Ⅰ区和Ⅱ区中的磁感应强度、轨道半径和周期,有qvB1=m,qvB2=m,\nT1==,T2==.设圆形区域的半径为r,如右图所示,已知带电粒子过圆心且垂直A2A4进入Ⅱ区磁场.连接A1A2,△A1OA2为等边三角形,A2为带电粒子在Ⅰ区磁场中运动轨迹的圆心,其轨迹的半径R1=A1A2=OA2=r.圆心角∠A1A2O=60°,带电粒子在Ⅰ区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1=T1.带电粒子在Ⅱ区磁场中运动轨迹的圆心在OA4的中点,即R2=r.在Ⅱ区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2=T2,带电粒子从射入到射出磁场所用的总时间t=t1+t2.由以上各式可得B1=,B2=.17(1)BCD(2)39cm18(1)BCD(2)乙与甲碰撞动量守恒:m乙v乙=m乙v乙′+m甲v甲′小物体m在乙上滑动至有共同速度v,对小物体与乙车运用动量守恒定律得m乙v乙′=(m+m乙)v对小物体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得a=μg所以t=v/μg代入数据得t=0.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