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2022年上学期大庆实验中学高三物理开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计56分,其中1--9题为单选题;10-14为多选题,选对但不全的5.如图所示,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A、B,用长度之比为LA:LB=3:2的细线拴在同一点,并在同一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它们的()A.角速度之比为wA:wB=3:25/5得2分,有选错的得零分)1.汽车在水平面上刹车,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则它在前3s内的平均速度为()B.线速度之比为vA:vB=1:15/5A.6m/sB.8m/sC.10m/sD.12m/s2.将一个质量为1kg的小球竖直向上抛出,最终落回拋出点,上升和下落过程空气阻力大小相等,其v-t图像如图所示,g=10m/s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上升与下落所用时间之比为2:3C.向心力之比为FA:FB=2:3D.悬线的拉力之比为TA:TB=3:26.如图所示,水平面上固定一竖直平面的光滑大半圆环,中央有孔的小球A、B间由细绳连接套在环上,B球与环中心O处于同一水平面上,AB间的细绳呈伸直状态,与水平线成30°夹角,恰好A保持静止状态.已知B球的质量为0.1kg,取g=l0m/s2,细绳对B球的拉力为F,A球的质量为m,5/5B.小球重力和所受阻力之比为5:1C.小球下落时,处于超重状态D.小球上升过程中机械能的损失大于下落过程中机械能的损失3.地球同步卫星离地心距离为r,运行速度为v1,加速度为a1,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加速度为a2,第一宇宙速度为v2,地球半径为R,则正确的是()则()A.F=2N;mA=0.4kgB.F=2N;mA=0.2kgC.F=4;mA=0.2kgD.F=4N;mA=0.4kg7.由三颗星体构成的系统,忽略其它星体对它们的作用,其中有一种运动形式:三颗星体在相5/5aA.1a2=2æröç÷èRøaB.1a2=2æRöç÷èrøv1rC.=v2RvRD.1=v2r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分别位于一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绕某一共同的圆心O在等边三角形所在的平面内做角速度相同的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已知A星体质量为2m,B、C两星体的质量均为m,AD为BC边的中垂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5/54.如图甲所示,AO为弹性良好的橡皮筋(弹力与伸长成正比),BO为可绕B点自由转动的轻质细杆,A、B两点的高度差为h。当O点不挂重物时,BO杆水平,橡皮筋恰好处于原长且与细杆的夹角a=30°;在O点挂上质量为m的重物,橡皮筋长度变为L(如图乙所示),则可知橡皮筋的劲度系数为()A.圆心O在中垂线AD的中点处B.A星体的轨道半径最大C.A星体的线速度最大D.A星体的加速度最大8.如图所示,人用轻绳通过定滑轮拉一个穿在光滑竖直杆上的物块A,人以速度v0向左匀速拉5/5mgLA.2mgB.C.23mgD.3mg绳,某一时刻,绳与竖直杆的夹角为,与水平面的夹角为,此时物块A的速度v1为()5/5(L-2h)hL-2h3(L-2h)L-2h5/5\n5/5A.B.C.D.9.如图所示,在倾角q=37°的斜面底端的正上方H处,平抛一个物体,该物体落到斜面上的速度方向正好与斜面垂直,则物体抛出时的初速度v为()A.9gHB.gH174C.3gHD.gH43整个过程斜面体始终静止,不计滑轮的质量及轻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B的质量为1.25mB.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先减小再增大C.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一直水平向左并逐渐增大D.斜面体对地面的压力逐渐增大12.如图所示,不可伸长的轻绳上端固定,下端与质量为m的物块P连接;轻弹簧下端固定,上端与质量为2m的物块Q连接,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轻绳轻弹簧均与固定光滑斜面平行,已知P、Q间接触但无弹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取sin53°=0.8,cos53°=0.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45/510.如图所示,在某行星表面上有一倾斜的匀质圆盘,盘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圆盘绕垂直于盘面的固定对称轴以恒定的角速度转动,盘面上离转轴距离L处有一小物体与圆盘保持相对静止,当圆盘的角速度为ω时,小物块刚要滑动.物体与盘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3(设最大2A.剪断轻绳前,斜面对P的支持力大小为mg58B.剪断轻绳的瞬间,弹簧的弹力大小为mg58C.剪断轻绳的瞬间,P的加速度大小为g1585/5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该星球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w2R2LD.剪断轻绳的瞬间,P、Q间的弹力大小为mg1513.三角形传送带以1m/s的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两边的传送带长都是2m且与水平方向的夹5/5A.这个行星的质量M=G角均为37°。现有两个小物块A、B从传送带顶端都以1m/s的初速度沿传送带下滑,物块与传5/5B.这个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v1=2wLRC.这个行星的同步卫星的周期是pRwLD.离行星表面距离为R的地方的重力加速度为w2L11.如图所示,倾角为30°的斜面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轻绳一端连着斜面上一质量为m的物体A,轻绳与斜面平行,另一端通过两个滑轮相连于天花板上的P点。动滑轮上悬挂物体B,开始时悬挂动滑轮的两绳均竖直.现将P点缓慢向右移动,直到动滑轮两边轻绳的夹角为120°时,物体A刚好要滑动。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物体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3。25/5\n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0.5g取10m/s2,sin37°=0.6,cos37°=0.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A先到达传送带底端B.物块A、B同时到达传送带底端C.物块A、B到达传送带底端时速度大小相等D.物块A、B在传送带上的划痕长度之比为1:314.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静止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物体A的质量为2m,B和C的质量都是m,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C间的动摩擦因数为,B和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现对A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5/5\n5/5A.若A、B、C三个物体始终相对静止,则力F不能超过μmgB.当力F=μmg时,A、B间的摩擦力为C.无论力F为何值,B的加速度不会超过μgD.当力F>μmg时,B相对A滑动二、实验题①实验获得如图所示的纸带,计数点a、b、c、d、e、f间均有四个点未画出,则在打d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vd=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②需要满足条件M远大于m的方案是(选填“甲”、“乙”或“甲和乙”);在作a-F图5/515.(6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M.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O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象时,把mg作为F值的是三、解答题(选填“甲”、“乙”或“甲和乙”)。5/5结点O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O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17.(10分)如图1所示,t=0时,质量为0.5kg的物体从倾角a=37°的斜面上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点后进入水平面(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后停在C点。运动过程中25/5(1)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图中A的示数为_N.速度的大小随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重力加速度g=10m/s,sin37°=0.6,cos37°=0.8)5/5(2)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A.应测量重物M所受的重力B.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C.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求:(1)物体在斜面上的加速度a1和在水平面上的加速度a2;(2)经过多长时间物体恰好停在C点?(3)物体通过的总路程是多少?-15/5D.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O点静止在同一位置(3)某次实验中,该同学发现弹簧测力计A的指针示数稍稍超出量程,请你提出一个解决办法.16.(9分)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时,图甲是教材中的实验方案;图乙是拓展方案,其实验操作步骤如下:v/(m·s)1285/50246图1图2t/s5/5(ⅰ)挂上托盘和砝码,改变木板的倾角,使质量为M的小车拖着纸带沿木板匀速下滑;(ⅱ)取下托盘和砝码,测出其总质量为m,让小车沿木板下滑,测出加速度a;(ⅲ)改变砝码质量和木板倾角,多次测量,通过作图可得到a-F的关系。5/5\n5/518.(10分)倾角为37的斜面上叠放着质量均为m=1kg滑块和长木板,在垂直于斜面方向的压力F作用下,均保持静止。已知滑块与长木板间动摩擦因素m1=0.2,滑块正处于长木板的中间位置;长木板与斜面间动摩擦因素m2=0.4,长木板长度L=0.8m。滑块大小忽略不计,19.(19分)如图所示,质量m=100g的滑块(可视为质点),在F=1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从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一段位移后撤去推力F,当滑块由平台边缘B点飞出后,恰能从C点沿切线方向进入圆弧管道,滑块略小于管道内径。已知AB间的距离L=2.5m,滑块与平台间的动摩擦因数m=0.5,B、C两点间水平距离s=1.2m、竖直高度差h=0.8m,CD、DF是半径5/5各接触面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斜面足够长,取g=10m/s2,sin37(1)压力F的最小值;(2)突然撤去压力F,滑块经过多长时间从长木板滑下?=0.6。均为R=0.5m的光滑圆弧管道,C、D等高,E为DF管道的最高点,FG是长度l=8.0m、倾角q=37°的粗糙直管道,在G处有一反弹膜,能无机械能损失的反弹滑块,各部分管道在连接处均相切。(重力加速度g=10m/s2,cos37°=0.8,sin37°=0.6)。求:(1)滑块在平台上运动时水平推力F作用的位移大小;(2)滑块第一次到达E点时对轨道的作用力;(3)要使滑块反弹一次后能停在管道FG上,滑块与管道FG之间动摩擦因数的取值范围。5/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