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第一中学2022-2022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1、关于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进行的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称为反应热B.在稀溶液中,1mol酸跟1mol碱发生中和反应所放出的热量叫做中和热 C.对于吸热反应,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总是低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D.在101Kpa时,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 燃烧热2、关于化学反应的自发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由于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B.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少或不变C.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能可以转变为电能D.自发反应在任意条件下均能实现3、下列解释事实的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A.生活中用纯碱做洗涤剂的原理:CO32-+H2OHCO3-+OH-B..已知某温度和压强下,将0.5molN2和1.5mol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KJ,故有:N2(g)+3H2(g)2NH3(g) ΔH=-38.6kJ·mol-1C.“NO2球”浸泡在冷水中,颜色变浅:2NO2(g)N2O4(g)ΔH<0D.NaHSO3溶液呈酸性:HSO3-+H2OSO32-+H3O+4、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A(s)+2B(g)C(g)+D(g)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①混合气体的压强②混合气体的密度③B的物质的量浓度④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⑥v(C)与v(D)的比值⑦混合气体总质量A.②③⑤⑦B.③④⑤⑥C.①③④⑤D.①④⑦5、在一个绝热的密闭反应器中,只发生两个独立的反应:a(g)+b(g)2c(g) ΔH1<0x(g)+3y(g)2z(g)ΔH2>0进行相关操作且达到平衡后(忽略体积改变所作的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等压时,通入z气体,反应器中温度升高B.等压时,通入惰性气体,c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C.等容时,通入惰性气体,各反应速率不变D.等容时,通入z气体,y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6、已知pKw=lgKw,下图表示某溶液中c(H+)和c(OH-)的关系,则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9-\nA.两条曲线间任意点均有c(H+)×c(OH-)=KWB.M区域内任意点对应的溶液均显酸性C.图中T1<T2D.XZ线上任意点均有pH=pKw/27、常温下,用0.01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mL0.01mol·L-1CH3COOH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对应溶液的pH=2 B.b点对应的溶液中:c(OH-)+c(CH3COO-)=c(Na+)+c(H+) C.c点表示NaOH溶液与CH3CO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D.d点对应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小于同温下纯水的电离程度-9-\n反应A+B→C分两步进行:①A+B→X,②X→C,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E1表示反应A+B→X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E2表示反应X→C的活化能B.反应A+B→C的△H<0 C.X是反应A+B→C的催化剂D.加入催化剂可改变反应A+B→C的焓变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各0.16mol充入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2Z(g),Δ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t/min2479n(Y)/mol0.120.110.100.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2min的平均速率v(Z)=2.0×10-3mol/(L·min)B.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v(逆)>v(正)C.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1.44D.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2molZ,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增大12、已知25℃时有关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弱酸化学式CH3COOHHCNH2CO3电离平衡常数1.8×10-54.9×10-10K1=4.3×10-7 K2=5.6×10-1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NaHCO3溶液中,一定有c(Na+)>c(HCO3-)+2c(CO32-)B.1mol·L-1HCN溶液与0.5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显酸性C.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各溶液pH关系为:pH(Na2CO3)>pH(NaCN)>pH(CH3COONa) D.1mol/L醋酸溶液加水稀释,所有离子浓度均减小。13、下图所示原电池工作时,右池中Y2O72-转化为Y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9-\n A.左池电极反应式:X4++2e-=X2+B.每消耗1molY2O72-,转移3mol电子C.左池中阴离子数目增加D.改变右池溶液的c(H+),电流强度不变14、使用酸碱中和滴定的方法,用0.01mol/L盐酸滴定锥形瓶中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操作能够使测定结果偏高的是()A.用量筒量取浓盐酸配制0.1mol/L稀盐酸时,量筒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经干燥直接量取浓盐酸B.配制稀盐酸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C.滴定前尖嘴处无气泡,滴定终点时有气泡D.滴定过程中用少量蒸馏水将锥形瓶内壁粘附的盐酸冲下15、往4.5mL的某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pH=1的盐酸,恰好将溶液中的Ag+完全沉淀,加水稀释,得到pH=2的溶液50.0mL,则该AgNO3溶液的浓度为() A.91/90mol·L-1 B.1/9mol·L-1 C.1/90mol·L-1 D.2/9mol·L-116、在相同温度下,体积均为1L的四个密闭容器中,保持温度和容积不变,以四种不同的投料方式进行反应。平衡时有关数据如下(已知2SO2(g)+O2(g)2SO3(g)ΔH=-196.6kJ·mol-1)。容器甲乙丙丁起始投料量2molSO21molO21molSO20.5molO22molSO32molSO22molO2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kJ)abcd平衡时c(SO3)(mol·L-1)efgh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a=c;e=gB.a>2b;e>2fC.a>d;e>hD.c+98.3e>196.6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实验题(本大题包括两小题,8分+10分=18分)17.(8分)由甲、乙两人组成的实验小组,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用同样的实验仪器和方法步骤进行两组中和热测定的实验,实验试剂及其用量如表所示。反应物起始温度(t1)/℃终了温度(t2)/℃中和热(kJ•mol﹣1)①1.0mol/LHCl溶液50mL、1.1mol/LNaOH溶液50mL13.0℃△H1②1.0mol/LHCl溶液50mL、1.1mol/LNH3•H2O溶液50mL13.0℃△H2(1)实验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温度计、 、 。(2)实验测得的温度是①的起始温度13.0℃、终了温度19.8℃;②的起始温度13.0℃、终了温度19.3℃.则△H1和△H2的大小关系是△H1△H2(填>、<或=),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18、(10分)常温下,水的离子积Kw=1×10-14-9-\n。有酸溶液A,pH=a;碱溶液B,pH=b。为测定A、B混合后溶液导电性的变化以及探究A、B的相关性质,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1)实验时,滴定管中应盛(选A或B)溶液。(2)若A为一元强酸,B为一元强碱,且a+b=14。该同学在烧杯中先加入其中一种溶液,闭合开关K,测得烧杯中灯泡的亮度为10(假设亮度由暗到亮表示为1、2、3、…10、11、12、…20)。断开开关K,将滴定管中的溶液逐滴加入到烧杯中。当从滴定管滴入烧杯中的溶液体积和烧杯中盛有的溶液体积相等时,停止滴加溶液并闭合开关K,此时灯泡G的亮度约为,原因是。烧杯中得到的溶液pH=。(3)若A为强酸,B为强碱,且a+b=14。断开开关K,将滴定管中的溶液逐滴加入到烧杯中。当测得烧杯中溶液pH和“⑵”中最后得到的溶液pH相同时,停止滴加溶液。此时烧杯中的溶液中阳离子浓度大于阴离子浓度,原因可能是。(4)若A的化学式为HR,B的化学式为MOH,且a+b=14,两者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则混合溶液中必定有一种离子能发生水解,该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此时烧杯中的混合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关系一定正确的是(填序号)。①c(MOH)>c(M+)>c(R-)>c(H+)>c(OH-) ②c(HR)>c(M+)>c(R-)>c(OH-)>c(H+)③c(R-)>c(M+)>c(H+)>c(OH-) ④c(M+)>c(R-)>c(OH-)>c(H+)⑤c(M+)+c(H+)=c(R-)+c(OH-) ⑥c(MOH)=c(H+)-c(OH-)填空题(本题包括三小题,8分+12分+14分=34分)19、(8分)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1)氢气既能与氮气又能与氧气发生反应,但是反应的条件却不相同。已知:2H2(g)+O2(g)=2H2O(g) ΔH=-483.6kJ/mol 3H2(g)+N2(g)2NH3(g) ΔH=-92.4kJ/mol 计算断裂1molN≡N键需要能量 kJ,氮气分子中化学键比氧气分子中的化学键键 (填“强”或“弱”),因此氢气与二者反应的条件不同。(2)氢气是工业合成氨的原料气,而氨气可用于合成硝酸。已知:N2(g)+O2(g)=2NO(g) ΔH=+180.8kJ/mol,写出氨气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9-\n。(3)据报道,科学家在实验室已研制出在燃料电池的反应容器中,利用特殊电极材料以H2和O2为原料制取过氧化氢的新工艺。原理如下图所示。请写出甲电极的电极反应式:。(12分)在一定温度下,氧化铁可以与一氧化碳发生反应:Fe2O3(s)+3CO(g)2Fe(s)+3CO2(g)已知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如下表:温度/℃100011501300平衡常数64.050.742.9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ΔH_______0(填“>”、“<”或“=”)。(2)在一个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1000℃时加入Fe、Fe2O3、CO、CO2各1.0mol,反应经过10min后达到平衡。求该时间范围内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v(CO2)=________,CO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3)欲提高②中CO的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减少Fe的量B.增加Fe2O3的量C.移出部分CO2D.提高反应温度E.减小容器的容积F.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4)现在恒压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H2和1molCO2发生上述反应③,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再通入1molH2和1molCO2的混合气体,请在右图中画出正(v正)、逆(v逆)反应速率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21、(14分)已知:I2+2S2O32-=S4O62-+2I-。相关物质的溶度积常数见下表:物质Cu(OH)2Fe(OH)3CuClCuIKsp2.2×10-202.6×10-391.7×10-71.3×10-12(1)常温下,某酸性CuCl2溶液中含有少量的FeCl3,为得到纯净的CuCl2•2H2O晶体,可加入________(填加入试剂的编号)调至pH=4,使溶液中的Fe3+转化为Fe(OH)3沉淀,此时溶液中的c(Fe3+)=_____________。过滤后,将所得滤液低温蒸发、浓缩结晶,可得到CuCl2•2H2O晶体。A.NaOHB.CuOC.Fe2O3D.Cu2(OH)2CO3在空气中直接加热CuCl2•2H2O晶体得不到纯的无水CuCl2,原因是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由CuCl2•2H2O晶体得到纯的无水CuCl2的合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3)某学习小组用“间接碘量法”测定含有CuCl2•2H2O晶体的试样(不含能与I―发生反应的氧化性杂质)的纯度,过程如下:取0.36g试样溶于水,加入过量KI固体,充分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然后用0.1000mol/L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到达滴定终点时,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20.00mL。①在滴定时可选用淀粉溶液作滴定指示剂,到达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9-\n②CuCl2溶液与K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③该试样中CuCl2•2H2O的质量百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n吉安一中2022-2022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参考答案三、填空题(8分+12分+14分=34分)19、(每空2分,共8分)(1)946 强(2)4NH3(g)+5NO(g)=4NO(g)+6H2O(g) ΔH=-904.4kJ/mol (3)2H++O2+2e-=H2O220、(每空2分,12分)(1)c(CO2)3/c(CO)3 < (2)0.006mol·L-1·min-1 60% (3)C (4)(2分)21、(14分,每空2分)(1)BD2.6×10-9mol/L(2)2CuCl2•2H2OCu2(OH)2•CuCl2+2HCl+2H2O;(主要产物写成Cu(OH)2、Cu(OH)Cl、CuO均可)-9-\n在干燥的HCl气流中加热脱水(3)①蓝色褪去,放置一定时间后不恢复原色②2Cu2++4I―=2CuI↓+I2③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