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长泰县第一中学2022-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Al-27S-32Cl-35.5K-39Fe-56Cu-64Zn-65第Ⅰ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共60分)1.通过化学反应不能生成A.新元素B.新分子C.新物质D.新能量【答案】A【解析】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不变,故A正确;化学反应制造新分子,故B错误;化学反应可以制备新物质,故C错误;化学反应中一定伴随能量的变化,故D错误。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12g碳所含的原子数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B.阿伏加德罗常数没有单位C.“物质的量”指物质的质量D.摩尔是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每摩尔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答案】D【解析】A.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标准为:0.012kg12C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故A错误;B.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单位是mol-1,故B错误;C.物质的量的单位为mol,物质的质量的单位是g,二者是不同的物理量,故C错误;D.物质的量为国际单位制中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mol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每摩尔物质中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故D正确;故答案为D。3.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物质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A.0.8mol二氧化碳B.标准状况下2.24L氨气C.3.6g水D.含NA个氢分子的氢气【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分子数和物质的量成正比,分子数越多,也就是物质的量越多,A为0.8molCO2;B为2.24L÷22.4L/mol="0.1"mol氨气;C为3.6g÷18g/mol="0.2"mol水;D为1mol氢气;答案选D。考点:考查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11-\n4.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2Al+Fe2O32Fe+Al2O3B.2Mg+CO22MgO+CC.N2+3H22NH3D.SiO2+CaOCaSiO3【答案】D【解析】解:A.2Al+Fe2O32Fe+Al2O3反应中,Al、Fe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B.2Mg+CO22MgO+C反应中,C、Mg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选;C.N2+3H22NH3反应中,N、H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选;D.SiO2+CaOCaSiO3反应中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选;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把握发生的反应及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关键,侧重氧化还原反应判断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5.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A.盐酸B.豆浆C.NaCl溶液D.CuSO4溶液【答案】B6.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A.铜B.蔗糖C.三氧化硫D.醋酸【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铜是单质;蔗糖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三氧化硫溶于水时与水反应生成硫酸,只有醋酸符合电解质的定义,故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电解质的判断。7.1升甲气体和2 升乙气体恰好完全化合生成2 升丙气体(同温同压),若丙气体的分子式为YX2,则甲和乙的分子式依次为( )A.X2与Y2B.XY与X2C.X2与YXD.YX与Y2【答案】C-11-\n【解析】试题分析:在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由题意可知存在反应:2甲+乙=2XY2,A.不能满足质量守恒,故A错误;B.可满足质量守恒定律,故B正确;C.不能满足质量守恒定律,故C错误;D.不能满足质量守恒定律,故D错误;故选B。考点:考查阿伏伽德罗定律及推论,侧重于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的考查。8.对于相同质量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来说,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含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3B.含硫元素的质量比是5∶4C.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4D.含硫原子的个数比为1∶1【答案】B【解析】根据n=m/M可知,在质量相等的条件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是相应的摩尔质量的反比,所以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是80︰64=5∶4。根据化学式可知,S原子的个数之比是5∶4,质量之比也是5∶4;而氧原子的个数之比是5×2∶4×3=5∶6,质量之比也是5∶6,故B正确。9.NaOH、Na2CO3、NaCl、Na2SO4可按某种标准划为一类,下列分类标准不正确的是()A.电解质B.含钠的化合物C.可溶于水D.可与硝酸反应【答案】D【解析】NaOH、Na2CO3、NaCl、Na2SO4的水溶液都能导电,所以都属于电解质,故A正确;NaOH、Na2CO3、NaCl、Na2SO4都含有钠元素,故B正确;NaOH、Na2CO3、NaCl、Na2SO4都可溶于水,故C正确;NaCl、Na2SO4与硝酸不反应,故D错误。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纯碱从物质的分类看不属于碱B.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单质只能用置换反应制取D.含氧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氧化物【答案】A【解析】纯碱是碳酸钠,从物质的分类看属于盐,故A正确;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故B错误;水分解可生成氢气和氧气,单质不一定用置换反应制取,故C错误;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碳酸钠含有氧元素,碳酸钠属于盐,故D错误。点睛:只含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11.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在于()A.胶体的分散系能通过滤纸空隙,而浊液的分散质不能-11-\nB.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不同C.产生丁达尔现象D.胶体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答案】B【解析】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是胶体,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在于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不同,故B正确。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溶液与NaOH溶液共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说明原溶液中存在NH4+B.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时,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存在Cl-C.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时,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存在SO42-D.焰色反应中火焰显黄色,说明样品中存在钠元素,不存在钾元素【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一定为氨气,则证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4+,故A正确;B.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时,产生白色沉淀也可能是Ag2CO3,无法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存在Cl-,故B错误;C.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的白色沉淀可能为氯化银、亚硫酸钡,原溶液中不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检验硫酸根离子的正确方法为:向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排除了干扰离子,如碳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等,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白色沉淀为硫酸钡,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故C错误;D.焰色反应中火焰显黄色,说明样品中存在钠元素,但没有透过蓝色钴玻璃去观察,无法判断钾元素是否存在,故D错误;答案为A。【考点定位】离子的检验与离子反应【名师点晴】本题考查的是离子检验,属高考热点,要求检验时要根据产生现象明显,有特殊性来选择试剂,做这类最大的难点是要排除相似离子的干扰,如SO42-检验时要排除CO32-、SO32-的干扰,Fe2+的检验要排除Fe3+的干扰,本题D项焰色反应检验钾元素时一定要通过蓝色钴玻璃滤去黄光后再观察是否有紫色,不能直接观察判断。13.下列基本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11-\nA.AB.BC.CD.D【答案】A【解析】通过蓝色钴玻璃观察钾元素的焰色,故A正确;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故B错误;冷凝管中的冷凝水要低进高出,故C错误;蒸发操作用玻璃棒搅拌,故D错误。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氯化钠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Na+与ClB.溶于水后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都是酸C.氯化氢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氢是电解质D.O2的水溶液能不导电,所以O2是非电解质【答案】C【解析】氯化钠溶液在水分子作用下电离成Na+与Cl,故A错误;溶于水后电离出的阳离子全是H+的化合物都是酸,故B错误;氯化氢是电解质,故C正确;氧气是单质,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D错误。点睛: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单质、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15.对于下列反应类型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H2CO3CO2↑+H2O(分解反应)B.3CO+Fe2O32Fe+3CO2(置换反应)C.2KClO32KCl+3O2↑(氧化还原反应)D.2FeCl2+Cl2====2FeCl3(化合反应)【答案】B【解析】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是分解反应,H2CO3CO2↑+H2O属于分解反应,故A正确;-11-\n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是置换反应,3CO+Fe2O32Fe+3CO2,不属于置换反应,故B错误;2KClO32KCl+3O2↑有元素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是化合反应,2FeCl2+Cl2====2FeCl3属于化合反应,故D正确。16.下列各组内物质的转化,只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完成的是()A.Zn→H2B.Cu→Cu(OH)2C.CO2→CaCO3D.KMnO4→MnO2【答案】B【解析】Zn与盐酸反应生成H2,故A错误;Cu先生成盐,再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Cu(OH)2,故B正确;CO2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CaCO3,故C错误;KMnO4加热生成MnO2,故D错误。17.在托盘天平的两盘中各放入一个质量相等的烧杯,两烧杯中各盛有100mL1mol/L 硫酸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各组中的两种物质,反应后天平保持平衡的是( )A.0.1molZn,0.1molFeB.1molFe,1molZnC.1gZn,1gFeD.10gZn,10gFe【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天平仍然平衡满足的条件有二个:(1)酸过量,加入不等量的金属生成不等量的氢气,但二边增重的质量相等,现烧杯里硫酸的物质量的量为0.1mol,最多溶解的铁的质量为5.6g、锌的质量为6.5g,二种金属的物质的量都为0.1mol,在此条件下四个选项均不满足;(2)酸全部反应,加入过量且相等的两种金属,因生成的氢气量也相等,此时天平会仍平衡,现烧杯里硫酸的物质量的量为0.1mol,最多溶解的铁的质量为5.6g、锌的质量为6.5g,即铁和锌的质量只要不低于6.5克,且质量相等时平衡仍会保持平衡,故答案D满足,答案为D。考点:讨论型计算,涉及天平的平衡理论。18.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除去CO2中的少量HCl:通入NaOH溶液B.除去NaCl溶液中的少量MgCl2:加入适量KOH溶液,过滤C.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K2CO3:加入适量的盐酸D.除去N2中的少量O2:通过灼热的CuO粉末【答案】C【解析】除去CO2中的少量HCl:通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故A错误;除去NaCl-11-\n溶液中的少量MgCl2: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故B错误;碳酸钾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二氧化碳,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K2CO3:加入适量的盐酸,故C正确;除去N2中的少量O2:通过灼热的Cu粉,故D错误。19.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SO2和CO2相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密度比为16∶11B.分子个数比为16∶11C.体积比为1∶1D.氧原子个数比为1∶1【答案】A考点:考查了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定律的相关知识。20.下列溶液与30mL 1mol•L-1 NaNO3溶液中NO3-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是( )A.10mL1mol•L-1NaNO3溶液B.10mL1mol•L-1Al(NO3)3溶液C.15mL2mol•L-1AgNO3溶液D.10mL1.5mol•L-1Cu(NO3)2溶液【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30mL1mol•L-1NaNO3溶液中NO3-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A、1mol•L-1NaNO3溶液中NO3-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1mol/L,故A正确;B、1mol•L-1Al(NO3)3溶液中NO3-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3=3mol/L,故B错误;C、2mol•L-1AgNO3溶液中NO3-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故C错误;D、1.5mol•L-1Cu(NO3)2溶液中NO3-物质的量浓度为1.5mol/L×2=3mol/L,故D错误;故选A。考点: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第Ⅱ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共31分)-11-\n21.将34.2gAl2(SO4)3固体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1)写出Al2(SO4)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溶液中Al2(SO4)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该溶液中取出10mL,其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4)从该溶液中取出10mL,稀释到100mL,稀释后溶液中溶质Al2(SO4)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Al2(SO4)3==2Al3++3SO42—(2).1mol·L-1(3).3mol·L-1(4).0.1mol·L-1【解析】试题分析:(1)Al2(SO4)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出铝离子和硫酸根离子;(2)根据计算Al2(SO4)3的物质的量浓度;(3)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l2(SO4)3的物质的量浓度的3倍;(4)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物质的量不变计算稀释后的浓度。解析:(1)Al2(SO4)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出铝离子和硫酸根离子,Al2(SO4)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是Al2(SO4)3==2Al3++3SO42—;(2)Al2(SO4)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3)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l2(SO4)3的物质的量浓度的3倍,所以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3mol·L-1,取出10mL,其浓度不变,其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仍为3mol·L-1;稀释后溶质物质的量浓度是=0.1mol·L-1。点睛: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物质的量不变,根据计算稀释后溶液的浓度。22.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1)88gCO2在标准状况下所占体积为____________。(2)3.01×1024个OH—与____________molNH3的质量相同。(3)19g某二价金属氯化物(ACl2)中含有0.4molCl-,则ACl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4)质量比为16:7:6的三种气体SO2、CO、NO,分子个数之比为________。(5)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盐酸与硫酸,其H+的个数比为________。【答案】(1).44.8L(2).5(3).95(4).5:5:4(5).1:2【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计算CO2在标准状况下所占体积;(2)根据计算OH—的质量,再根据计算NH3的质量;(3)19g某二价金属氯化物(ACl2)中含有0.4-11-\nmolCl-,则ACl2的物质的量是0.2mol,根据计算ACl2的相对分子质量;(4)根据计算分子数比;(5)根据计算盐酸、硫酸的物质的量;解析:(1)88gCO2在标准状况下所占体积为,V=44.8L;(2)3.01×1024个OH—的质量是,85gNH3的物质的量是=5mol;(3)19g某二价金属氯化物(ACl2)中含有0.4molCl-,则ACl2的物质的量是0.2mol,ACl2的摩尔质量是,相对分子质量是95;(4)质量比为16:7:6的三种气体SO2、CO、NO,分子个数之比为=5:5:4;(5)根据,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盐酸与硫酸溶液中盐酸、硫酸的物质的量相等,盐酸是一元酸、硫酸是二元酸,所以H+的个数比为1:2;点睛:摩尔质量用“”作单位时,其数值等于相对分子质量;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是22.4L。23.选择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分离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A.萃取分液B.升华C.结晶D.分液E.蒸馏F.过滤(单选)(1)分离饱和食盐水与沙子的混合物________。(2)从含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混合液中获得硝酸钾_____________。(3)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________。(4)分离酒精(沸点为78.1℃)和甲苯(沸点为110.6℃)两种互溶液体________。(5)从碘水中提取碘单质________。【答案】(1).F(2).C(3).D(4).E(5).A【解析】试题分析: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两种互不相容的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将物质从一种溶剂里提取到另一种溶剂里使溶质和溶剂分离的方法;升华指物质由于温差太大,从固态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相变过程,碘易升华;结晶——用于将溶液里的溶质与溶剂分离开来;分液——用于分离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蒸馏——用于分离两种互相溶解但沸点不同的液体;过滤——用于分离不溶于液体的固体跟液体的混合物;解析:根据以上分析,(1)①泥沙不溶于水,可用过滤法除去食盐水中的泥沙,故选F;(2)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可通过蒸发浓缩、降温结晶的的方法分离分离出硝酸钾,故选C;-11-\n(3)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如汽油与水,可通过分液方法分离,故选D;(4)酒精(沸点为78.1℃)和甲苯(沸点为110.6℃)沸点不同,可通过蒸馏方法分离,故选E;(5)碘在水中溶解度不大,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度大,所以可用四氯化碳或苯萃取碘水中的碘,然后分液,故选A。24.有5瓶白色固体试剂,分别是BaCl2、NaOH、Na2SO4、(NH4)2SO4、无水CuSO4,现只提供蒸馏水,通过下面的步骤就可以鉴别它们。请填写下列空白:(1)各取适量固体试剂分别加入5支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试管,观察到5种固体全部溶解,1支试管中得到蓝色溶液,被检出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别取四种未检出的溶液,往其中加入上述已检出的溶液,观察到1支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被检出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相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另1支试管中有蓝色沉淀生成,则被检出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和相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取(2)中产生蓝色沉淀的原无色溶液,分别加入尚未检出的最后两溶液中,并加热,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的原未知液是_____________。【答案】(1).CuSO4(2).BaCl2(3).BaCl2+CuSO4==BaSO4↓+CuCl2(4).NaOH(5).2NaOH+CuSO4==Na2SO4+Cu(OH)2↓(6).(NH4)2SO4【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可以知道所给的5种物质均能够溶于水,但是硫酸铜溶于水后会得到蓝色溶液;(2)能够和硫酸铜反应的物质有氯化钡、氢氧化钠2种物质;(3)铵盐和强碱在共热时会产生碱性氨气,据此回答.解析:(1)无水硫酸铜溶于水后溶液变为蓝色,而其它的4种物质在溶解后得到都是无色溶液,1支试管中得到蓝色溶液;所以率先被鉴别出来的是CuSO4;(2)氯化钡可以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白色的硫酸钡沉淀,方程式为BaCl2+CuSO4=BaSO4↓+CuCl2,硫酸铜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方程式为2NaOH+CuSO4=Na2SO4+Cu(OH)2↓,所以氯化钡、氢氧化钠可以被鉴别出来;(3)取(2)中产生蓝色沉淀的原无色溶液NaOH,分别加入尚未检出的最后两溶液Na2SO4、(NH4)2SO4中,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的原溶液是(NH4)2SO4,因为铵盐和强碱在共热时会产生氨气。三、计算题:(本题共1小题,共9分)-11-\n25.某学生在实验室用盐酸和铁制取氢气,现用质量分数为3.65%,密度为1.2g/ml的盐酸100ml与足量的铁反应可以制得标准状况下氢气的体积是多少升?【答案】V(H2)=1.344L【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计算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再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氢气的体积。解析: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设生成氢气的体积是VLV=1.344L;点睛:化学方程式的系数比等于物质的量比;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是22.4L。-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