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中学2022-2022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卷地理本试卷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试卷分Ⅰ、Ⅱ两卷,Ⅰ卷为选择题,共70分;Ⅱ卷为非选择题,共30分。Ⅰ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35题,每题2分,共计7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下图中的“蓝月亮”为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出的银河系中一个可能孕育生命的外星天体,据推测它本身不发光,但该天体上光照良好。据此回答1~2题。1.“蓝月亮”应属于()A.行星B.恒星C.彗星D.卫星2.“蓝月亮”上的光照可能来自()A.恒星B.地球C.行星D.太阳3.读天体系统层次简图,图中与②④⑤对应的是()A.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B.太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C.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D.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4.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自身条件是()①地球上有液态水存在②地球上有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存在③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宜的温度④地球有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5.下列关于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生物生长的能量来源,其它物质运动不需要太阳辐射能。B.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是从高纬度向低纬度逐渐减少。C.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氢气的燃烧D.地球上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6.太阳大气层从外到里依次是()A.光球、色球、日冕B.日冕、色球、光球C.色球、光球、日冕D.光球、日冕、色球8\n太阳黑子的每一个活动周期都始于太阳黑子最少年,其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下图为1985~2000年太阳黑子数变化图,读图回答7~8题。7.图中所反映的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为()A.9年B.10年C.11年D.12年8.1989年,下列现象最不可能发生的()A.赤道地区出现美丽极光B.通信卫星受损瘫痪C.靠磁场导航的信鸽迷失方向D.发生水旱灾害9.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运动的是()读“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图”,A点位于北纬30°,B点位于南纬30°。据此回答10~11题。10.对图中A、B两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A、B两点季节相同B.A、B两点线速度相等C.A、B两点角速度不相等D.A、B两点地方时相同11.若∠AOC=45°,当C点为7月7日7时,且C点在本初子午线(0°经线)上,则( )A.A点为7月7日10时B.A点为7月6日4时C.B点为7月7日10时D.B点为7月6日4时12.下图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其中甲、丙分别表示夏至日和冬至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为1月初B.乙到丁,公转速度变大C.丁为7月初D.丁处速度最慢13.当太阳直射在120°E经线上,121°E的地方时是()8\nA.12时B.11时56分C.12时4分D.12时15分14.读“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目前的黄赤交角是66°34′B.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就是黄赤交角C.图中角α是黄赤交角D.黄赤交角度数即是南北回归线的度数15.若黄赤交角变为0°,则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B.全球全年无四季变化C.全球无冷暖差异D.全球全年都是昼夜平分读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图,完成16~17题。16.我们正在考试的这一天,太阳直射点位于()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C.③④之间 D.④⑤之间17.北半球各地昼长于夜,且昼长逐日递减的区段是()A.①→③ B.②→③ C.④→⑤ D.③→⑤由于地球自转,地球表面的物体在赤道以外地区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其运动方向会发生一定的偏转。完成18~19题。18.下图所示,两条河流下游各有一个小岛,最终小岛可能连接的堤岸是()A.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④19.某地水平运动物体向左偏,一年中只有一天有太阳直射,该地位于:()A.北极圈B.北回归线C.南极圈D.南回归线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第20题。20.自d经c到b,下列现象正确的是()A.地球公转的速度是快—慢—快B.北极圈内白昼范围的变化大—小—大C.北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大—小—大D.南半球昼长的变化是短—长—短8\n下表是天安门广场升降旗时间(注:与日出、日落几乎同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1~22题。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升旗时间5:045:035:02降旗时间19:1819:1919:2021.此时有关北京昼夜情况说法正确的是()A.昼夜平分B.昼长夜短C.昼短夜长D.极昼22.表中所给的三天时间段,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A.北半球,向北移B.北半球,向南移C.南半球,向南移D.南半球,向北移23.一艘航行于太平洋上的船,从12月30日12时(区时)起,经过5分钟的航行,越过了180°经线,这时其所在地点的区时不可能是( )A.12月29日12时5分B.12月30日11时55分C.12月30日12时5分D.12月31日12时5分下图所示为“某地朝南窗户二分二至日正午阳光入射图”。据图完成24~25题。24.当阳光如③所示射入窗户时( )A.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长B.北京正值昼长夜短C.北极圈出现极昼D.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短25.我国北方住宅区的楼房间距理论上应比南方宽,理由是()A.北方平原多B.北方冬季白昼短C.南方湿润D.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小26.下列关于地方时、区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B.相对位置偏西些的地方时要晚些C.东十二区比西十二区要晚一天D.区时是某一时区内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27.关于北京时间的叙述,错误的是()A.采用东八区的区时B.采用120°E的地方时C.采用北京的地方时D.采用东八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8\n28.到目前为止,人类对地球内部的了解主要通过()A.地质钻探B.研究地震波C.地层和化石D.实验室分析29.地震发生时,如果附近海域的轮船只受地震波的冲击,那么()A.先感受到纵波,后感受到横波B.只感受到纵波,发生上下颠簸C.先上下颠簸,再左右摇晃D.先感受到横波,后感受到纵波30.地球上岩浆的发源地一般认为是在()A.外地核B.内地核C.软流层D.上地幔31.组成地球生态系统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是()A.岩石B.大气C.水体D.生物32.下图是“地球圈层构成示意图”图中所示的圈层①、②、③分别是()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33.具有层理构造的岩石是()A.变质岩B.沉积岩C.喷出岩D.侵入岩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34-35题。34.在a、b、c、d中,可能有生物遗体或遗迹存在的是()A.aB.bC.cD.d35.①②③④四个箭头,表示变质作用的是()A.①B.②C.③D.④II卷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三大题,共计3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36.读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示意图,回答问题。(每空1分,10分)8\n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示意图(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行星名称:B_______、E_______。(2)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一致,都是自向,而且轨道面几乎在________。(3)图中所示的天体系统是________,中心天体是________。(4)小行星带位于________星和________星之间。(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的宇宙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7.读甲图“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和乙图“太阳光照图”,完成下列各题:(每空1分,共10分)23°26′N66°34′N0°23°26′S66°34′S太阳光线CABD甲图乙图(1)在乙图中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___,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_,位于甲图“公转轨道示意图”中_______位置附近。(2)乙图中A点正值日出还是日落?_______。A点随地球自转,连续两次看到日出的时间间隔是_____小时。(3)乙图中B点此时的太阳高度为________度,地方时为______时。此日,A、B、C三地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列是______________,昼长由长到短排列是_____________。(4)乙图中D点此刻的地方时是__________时。3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10分)8\n(1)图中字母________是地震波纵波曲线,A是________界面。(2)字母A以上是________,主要由________组成。(3)图中A与B之间是________。(4)从图中可以判断出,外核的物质接近液态,因为________波不能通过。(5)地震波在经过B界面时,纵波的传播速度______,横波______.(6)岩石圈范围是指()(2分)A.地壳和上地幔B.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C.地壳和地幔D.地壳桂林中学2022-2022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中地理答案一、选择题1—5DABAD6—10BCACB11—15ABCDC16—20CBCDA21—25BABDD26—30CCBBC31—35DDBCC二、非选择题36.(每空1分,共10分)(1)水星木星(2)西东同一平面(3)太阳系太阳(4)火木(5)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轨道安全,互不干扰)37.(每空1分,共10分)(1)23.5°N(23°16′N)北回归线夏至日C8\n(2)日出24(3)06A﹥B﹥CC﹥A﹥B(4)1238.(每空1分,共10分)(1)N莫霍(2)地壳岩石(3)地幔(4)横(M)(5)下降消失(6)B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