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2022-2022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1、图1“天体系统层次示意图”中,各序号所代表的含义正确的是( )A.①地月系 B.②银河系 C.③太阳系 D.④河外星系2、地球上自有生命以来,其宇宙环境稳定的原因有( )①太阳较稳定②大行星及小行星的公转方向不同③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④八大行星的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太阳大气层的结构自内向外分别为( )A.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B.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C.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D.日冕层、光球层、色球层2022年7月18日至7月24日,国家天文台在日面上观测到4个活动区,共发生过7次M级耀斑,其中最大的一次为M7.6级。据此回答4-5题。4、该耀斑爆发会使( )A.全球各地普降暴雨B.地球上无线电各波段通信中断C.全球各地大幅度升温D.罗盘不能正确指示方向5、下列地区较易观看到太阳活动产生的绚丽极光的是( )A.北冰洋沿岸地区B.青藏高原C.赤道附近地区D.撒哈拉沙漠地区6、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A.生物的形成B.大气和水体的运动C.煤、石油的形成 D.火山的喷发读左图,回答7-8题。7、上图中①圈层表示( )A.地幔B.地壳C.地核D.软流层8、下列关于莫霍界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8-\nA.该界面下纵波的传播速度减小,横波完全消失B.该界面下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C.是上地幔和下地幔的分界面D.该界面以上为岩石圈读地壳物质循环简略示意图,回答9~10题。9、①代表的物质是( )A.岩浆岩B.沉积岩C.岩浆D.变质岩10、如果③代表的是沉积岩,则指向③的箭头b代表的是A.上升冷却凝固B.变质作用C.外力作用D.重熔再生11、含有贵州恐龙化石的岩石属于A.沉积岩B.变质岩C.侵入岩D.喷出岩读地质构造简图,回答12-13题。12、关于图中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A.乙地向斜成山B.乙地背斜成山C.甲地向斜成谷D.丙地背斜成谷13、使图中甲处形成谷地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地壳运动B.侵蚀作用C.沉积作用D.火山活动某同学利用铝盆、海绵、蜡烛、水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实验(如图)。实验中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方向运动。读图完成下题。14、该实验模拟的板块运动和板块边界分别为( )①张裂作用②碰撞挤压③生长边界④消亡边界A.①③B.①②C.②④D.②③15、喜马拉雅山的隆起是因为它位于(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处 B.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处C.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处 D.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处-8-\n16、下列选项与左图中①、②最符合的是( )A.风化作用、外力搬运 B.风化作用、内力塑造C.侵蚀作用、人类活动 D.侵蚀作用、外力搬运17、下列各图所示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下图是厦门市鼓浪屿西南沙滩上屹立着的一块巨岩,中间有一个大岩洞,潮涨潮落,海浪拍打这个岩洞时,发出咚咚声响,俨如击鼓,人们称它为“鼓浪石”。18、形成鼓浪石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A.海水侵蚀B.风化和风蚀C.冰川侵蚀D.流水侵蚀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19—21题。19、图中适宜飞机飞行的是( )A.A层B.B层C.C层D.AB层20、图中A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来自( )A.太阳辐射B.大气逆辐射C.地面辐射D.大气反射-8-\n21、关于B层的叙述,错误是( )A.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升高B.大气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C.靠臭氧吸收紫外线而增温D.能反射无线电短波逆温是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辐射逆温是由于地面强烈辐射冷却而形成的逆温。下图是某地某日(晴天)不同时刻近地面气温随高度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题。22、图中最有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情形是A.①B.②C.③D.④23、下列自然现象中,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无关的是( )A.晴朗的夜晚通常地面降温快B.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气温不会太高C.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D.低云笼罩的白天,天空仍是明亮的由于月球表面昼夜温差非常大,白昼时温度高达127℃,黑夜时低至-183℃。为适应极端环境,“玉兔号”月球车不得不遵守“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作息规律。下左图为“玉兔号”月球车沉睡了一个月夜后首次醒来。专家这样形容它:肩插“太阳翼”,脚踩“风火轮”,身披“黄金甲”,腹中“秘器”多。“玉兔号”月球车使命大、本领强。据此回答24~25。24、材料中提到的“太阳翼”接收到的辐射对应上右图中的( )A.①B.⑦C.③D.⑤25、月球表面昼夜温差能达到300多摄氏度的主要原因是( )A.①强,②强B.②强,③弱C.④强,⑤强D.①强,③弱熏烟驱霜是指晚霜来前点火生烟,以减轻晚霜冻害,如左图所示,右图是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26-27题。-8-\n26、熏烟能够减轻霜冻的原因是( )A.削弱大气逆辐射B.削弱太阳辐射C.增强大气逆辐射D.增强地面辐射27、上图中反映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是( )A.①—②—③B.①—④—②C.②—③—④D.③—④—②28、下列热力环流示意图,错误的是( )ABCD右图中的甲地气温低于乙地(甲乙位于北半球)。读图,完成29-30题。29、有关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气压低于②地B.②地气压低于③地C.①地气压低于④地D.②地气压高于④地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风向为东南风B.b为上升气流C.c的风向为西南风D.d为上升气流31、由于冷热不均引起的等压面弯曲示意图,正确的是( )ABCD32、下列各风向示意图中(单位:百帕),表示南半球高空的是( )ABCD-8-\n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市区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热岛强度是用市区和郊区两个代表性观测点的气温差值来表示的。下图为北京市四季热岛强度平均一天内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33—34题。33、热岛效应最强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34、减弱北京市热岛效应的主要措施有( )①增加市区绿化面积②机动车限行③冬季市区利用地热采暖④道路铺设渗水砖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5、气压带与风带的位置移动规律是( )A.夏季北移,冬季南移B.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一致C.夏季南移,冬季北移D.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相反读极锋(图中虚线)形成示意图,箭头为大气运动路线,完成下题。36、下列说法与图中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①是西南风B.②是暖性气流C.①是西北风D.②是冷性气流下图为某日“北半球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其中①、②、③分别代表气压带或风带。读图完成37~38题。37、该日,北半球正处于(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38、②带大气的运动特点和性质为( )A.下沉,热干B.上升,暖湿C.由高纬流向低纬,冷干D.由低纬流向高纬,暖湿-8-\n读图“大陆西岸甲、乙、丙三地全年气压带、风带控制时长示意图”.完成39-40题。39、丙地气候类型为( )A.热带草原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地中海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40、乙地气候特点是( )A.终年温和多雨B.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C.终年高温干燥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41、读北半球的大气环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1)图中气压带A是,C是,E是,G是。(2)图中气压带,属于热力因素形成的高气压带是 (填字母代号),属于动力因素形成的高气压带是 (填字母代号)。(3)图中风带B是,D是,F是。(4)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就北半球而言,。-8-\n高二地理第二次月考答案1-5:CBCDA6-10:DBBCC11-15:AABAD16-20:ABABC21-25:DCABD26-30:CBDDD31-35:CADAB36-40:DBADB41.(1)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2)GC(3)东北信风带盛行西风带极地东风带(4)夏季北移,冬季南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