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辉县市高级中学2022-2022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0分)本部分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我国北宋伟大的文学家苏轼在《夜行观星》里有“大星光相射,小星闹若沸”。这里的“大星”“小星”绝大多数是()A.流星B.彗星C.恒星D.行星2.以下天体系统中,级别最高的天体系统是()A.太阳系B.河外星系C.银河系D.总星系3.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河外星系、太阳系、地球三者关系的是()4.下列各组行星中距太阳由远及近排序正确的是()A.金星、木星、海王星、天王星B.天王星、土星、火星、地球C.水星、小行星带、土星、海王星D.地球、小行星带、火星、木星5.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上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①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适中 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③地球处于一个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在德国和日本,随处可见厂房和大楼屋顶的黑色“硅板”,这就是太阳能屋顶。风和日丽的白天,“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我国有关专家指出: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米的屋顶,不能辜负了屋顶上这片免费的阳光。据此回答6~8题。-9-\n6.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变化的主要动力②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③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④太阳内部核反应的能量来源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7.上海的年平均太阳辐射量高于德国和日本,是因为()A.地势高,空气稀薄B.河湖纵横,太阳有效辐射强C.地面裸露,比热容大D.纬度偏低,晴天多8.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是因为()A.常规能源短缺,能源需求量大B.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C.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能量集中D.上海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蕴藏量大读太阳及其大气结构示意图,回答9~11题。9.图中太阳大气①、②、③的名称分别是()A.光球、色球、日冕B.色球、日冕、光球C.光球、日冕、色球D.色球、光球、日冕-9-\n10.日全食时,人们用肉眼可以观察到的太阳大气层是()A.①和②B.①和③C.②和③D.只能观察到③11.太阳黑子和耀斑()A.都发生在①层B.分别发生在①层和②层C.都发生在②层D.分别发生在②层和③层12.下列有关地球自转方向的图示,正确的是()读下图,完成13、14题。13.图中四地的自转线速度()A.甲>乙>丙>丁B.乙>丙>甲>丁C.丙>乙>丁>甲D.丁>丙>乙>甲14.图中四地的自转角速度()A.甲>乙>丙>丁B.乙>丙>甲>丁C.丙>乙>丁>甲D.丁=丙=乙=甲下图是黄赤交角和太阳光照射地球示意图。读图回答15、16题。15.关于黄赤交角的叙述,正确的是()-9-\n①图中角α是黄赤交角②图中角β是黄赤交角③黄赤交角目前度数为23°26′④黄赤交角目前度数为66°34′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16.此时北半球正值()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读地球公转的“二分二至日”图,回答17、18题。17.图中字母c所代表的节气名称是()A.春分B.秋分C.冬至D.夏至18.有关国庆节前后太阳直射点和地球公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公转到ab之间,速度减慢B.地球公转到bc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C.地球公转到cd之间,速度逐渐加快D.地球公转到da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19.以下地理现象中,不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是()A.昼夜现象B.昼夜交替现象C.时差的产生D.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方向发生偏转20.下面四幅图中所表示的自转方向正确,且MN为晨线的是()21.为了让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刻与日出同步,兰州(103°53′E)春分日升旗的时刻应选在北京时间()A.6时整B.6时49分44秒C.4时55分32秒D.7时4分28秒22.3月21日6时整,甲地(40°N,45°E)正好日出。此时一艘轮船航行于太平洋上。经过10分钟后,该轮船越过了日界线,这时轮船所在地的区时可能是()A.3月21日14时50分B.3月22日14时50分C.3月22日15时10分D.3月21日15时10分-9-\n读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23、24题。23.此时有两条经线两侧日期不同,这两条经线是()A.日界线,本初子午线B.0°,180°C.0°,150°WD.150°W,180°24.此时北京时间和北极圈上日落的时间分别是()A.10时、12时B.12时、18时C.14时、16时D.18时、18时25.下图中的虚线是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方向,实线是其偏转方向,正确的图示是()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26、27题。26.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昼长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三地的昼长相等B.①地的昼长大于②地的昼长C.四地的昼长一定不相等D.③地的昼长大于④地的昼长27.a图①地所示时刻,北京时间是()A.5时B.17时C.4时44分D.16时44分菊花是一种短日照花卉,对日照时长非常敏感。某品种菊花只有当日照时长开始小于10小时30分钟时才进入开花期。下表为武汉市不同日期的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表。读表回答28、29题。日期日出时间日落时间-9-\n3月1日6:4818:216月1日5:2119:209月1日6:0018:4612月1日7:0317:2128.在自然状态下,该品种菊花在武汉市进入开花期的时间可能是()A.2月B.5月C.8月D.11月29.仅从光照角度考虑,下列四个城市中该品种菊花进入开花期的时间从早到晚依次是()①石家庄②郑州③武汉④长沙A.①③②④B.①②③④C.④③②①D.②①③④30.地球上四季更替的根本原因是()A.各地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B.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C.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D.黄赤交角的存在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31~33题。31.在大气受热过程中存在四种辐射,其中辐射波长与其他几种不同的是()A.太阳辐射B.地面辐射C.大气辐射D.大气逆辐射32.关于大气的热力作用叙述错误的是()A.太阳辐射能在传播过程中,部分被大气吸收或反射,大部分到达地面B.太阳辐射能大部分到达地面,并被地面反射和吸收C.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同时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大气D.地面是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33.大气保温作用的能量直接来自于()A.太阳辐射B.地面辐射C.大气逆辐射D.大气辐射34.以下四图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35.读大气热力环流示意图,图中四点气温最高的是()-9-\nA.①B.②C.③D.④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30分)3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在图中画出昏线,用表示夜半球。(2)图中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是_________(晨/昏)线,它与太阳光线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3)B即将进入__________(昼/夜)半球。(4)图中各点中,时刻为正午12:00的点是_________,比B晚2小时的点是_________。(5)按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把图中各点排列为_____________。37.读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回答问题。(12分)c(1)图中甲、乙是地球内部的两个不连续面,其名称分别是:甲__________,乙__________。(2)当A处发生地震时,B、C、D、E四个观测点都测到了A地发出的地震波,对B、E两点所测得的纵波波速进行比较,波速较快的是_________,造成两地波速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地震波在经过甲以下时速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9-\n(4)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38.读我国年太阳辐射能分布区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1)我国太阳能丰富的地区,与地形地势、气候有什么样的关系?(2)①地区太阳能丰富的原因是什么?③地区太阳能最少的原因是什么?-9-\n辉高18-19学年上期高一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地理参考答案选择题12345678910CDDBDCDAAC11121314151617181920BAADBBDDAC21222324252627282930DDDDBAADBD3132333435ADCCA非选择题36.(10分,每空1.5分)(1)略(2)昏相互垂直(3)夜(4)AF、H(5)B=H>D=E=F>A=C37.(10分,每空2分)(1)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2)E纵波在地幔中的传播速度要快于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AE之间经过了地幔,AB之间没有经过地幔(3)传播速度明显加快。(4)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37.(8分,每题4分)(1)多分布在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高原山地,多为大陆性气候,晴天较多。(2)①地区海拔高,云量少,大气透明度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故太阳能丰富。③地区雨日多,云量多,大气反射强。-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