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5—2022学年会宁一中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地理试卷(理科)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字母填写在答题纸表格里。)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的生产、生活的特点有许多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也存在差异。此据比较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两个区域,回答1-2题。1.有关这两个区域农业生产活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长江三角洲属于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B.松嫩平原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作物。C.长江三角洲的作物熟制以两年三熟为主,松嫩平原则一年一熟。D.长江三角洲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的西部适宜发展畜牧业。2.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开发早期,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B.当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时,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C.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种植业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D.在农业生产走向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的今天,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已超过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供应地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我国国土整治工作,可以起到指导作用。据此完成3题:[Z-x-x-k.Com]3.在西部开发过程,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我们①对国土整治三峡工程实施进行监控②对生态环境和气象变化进行监控,及时为西部开发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③对无人区进行长期勘探④可以直接为西南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治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对于人类来说,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片原始森林。但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巴西政府对亚马孙地区大规模开发计划的实施,这片雨林的前景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回答4~5题。4.热带雨林的三大片集中分布区位于A.东南亚地区、非洲、南美洲B.南亚、南美洲、欧洲C.北美洲、非洲、南美洲D.南亚、非洲、南美洲5.有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弱、生物生长迅速B.土壤是雨林生态系统中养分储量最多的部分图1C.大气层中每年都有大量的氧气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被雨林植物固定下来,同时又向大气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D.热带雨林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读右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6—8题。6.图1中三条以运输煤炭为主的铁路线中,由北向南依次为A.大秦线、神骅线、胶济线,[Z-x-x-k.Com]B.大秦线、神骅线、焦(作)日(照)线C.神骅线、焦(作)日(照)线,胶济线D.神骅线、大秦线、焦(作)日(照)线7.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及其解决措施是A.水—南水北调B.天然气—西气-6-\nC.电—西电东送D.煤—西煤东运8.关于山西省煤炭基地建设,叙述正确的有①把山西省建成能源基地的优越条件是煤炭资源丰富,地理位置适中②有利因素之一是交通发达,水资源丰富③新建铁路大秦线,目的是为了增加煤的外运量④扩大煤田面积,提高煤炭的开采量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9.下列关于田纳西河及其流域开发的说法正确的是A.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脉东坡B.山地的生态环境直接影响环境水量和水质C.河流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D.河谷平原是该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10.下列关于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和整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根治了洪灾B.农林牧渔业、工业和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C.人均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D.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11.下列关于阿斯旺大坝产生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河口外海域沙丁鱼增加B.尼罗河三角洲盐渍化严重C.防止了水灾和旱灾D.改善了尼罗河的通航条件煤炭是人类最早认识并加以利用的能源之一。德国鲁尔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使得它成为世界最著名的工业区之一。山西省是我国主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但尚未成为我国的经济大省。据此完成12~14题。12.和鲁尔区相比,山西省较匮乏的自然资源是( )A.水资源B.铁矿石C.水、陆交通D.煤炭资源13.山西比鲁尔区欠缺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 )A.广阔的市场B.政府的支持C.便捷的交通D.劳动力素质14.为尽快使山西由能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强省,应加快其经济结构调整。下列整治措施不合理的是( )A.增加原煤的生产数量,提高经济效益B.引进新兴产业,协调三大产业的发展C.增加农业投入,提高第一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例D.增设道路网,改善交通条件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15~16题。15.“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主要是()A.风化作用、开山取石B.风蚀作用、过度放牧C.水蚀作用、滥伐森林D.沉积作用、环境污染16.根据“红色荒漠”的特点,对其进行治理首先要做的是()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B.加强农业生产综合开发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D.大力采取退耕还林举措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建国以来其上游地区修建了许多水库,拦截了几乎全部上游来水。随着人口增长、耕地扩大、城市发展,各类用水剧增,民勤的地表水骤减,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导致胡杨、沙枣林等植被大面积死亡。民勤绿洲面临消失的危险,并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的沙源地之一。读图回答17~20题。17.民勤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B.气候变暖C.旱涝灾害D.土地荒漠化18.民勤成为北方地区沙尘暴沙源地的直接原因是()-6-\nA.植被稀疏,地表物质松散B.深居内陆,气候干旱C.多内流河,有断流现象D.地势低平,地形以盆地为主19.民勤绿洲面临消失的主要人为原因是()A.过度樵采B.过度用水C.过度放牧D.过度开垦20.治理该地区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有()①合理调配流域水资源,节约和合理用水②以治为主,全面恢复荒漠植被③多途径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④规划农林牧用地,退耕还林、还草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被誉为“世界河流综合开发的经典之作”。TVA(田纳西河管理局)模式被各国在河流开发中纷纷借鉴。据此完成21~22题。21.关于田纳西河流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流域内多山,地形起伏大,水力资源丰富,但航运价值小B.流域内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C.田纳西河是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水量丰富但不稳定D.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是影响流域综合开发的重要因素22.田纳西河流域进行综合开发的核心是( )A.河流的利用和治理B.梯级开发C.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D.对资源进行综合开发23.下列能源中,属非可再生能源的是( )A.风能B.生物能C.天然气D.太阳能24.坑口电站建设的作用不包括( )A.减轻铁路运输压力B.改善能源工业结构C.增加经济产值D.减少山西的环境污染25.我国在山西布局有色冶金工业的最主要优势是( )A.能源丰富B.工业基础雄厚C.水源丰富D.靠近市场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26.读我国甲、乙两个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1)甲图所示的是我国地区;乙图所示的是我国平原地区。(2)从土地利用方面比较甲、乙两地,完成下表。地区土壤类型耕地类型人均耕地水平(与全国平均比较)甲高乙低(3)甲乙两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请指出乙地与甲地相比,其在农业生产条件方面所具有的特点?(4分)27、读“我国的西北地区荒漠化”及“荒漠化发展与结果”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6-\n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图4(1)我国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随距海里程的增加,本区自东向西降水,干旱程度。(2)很大程度上决定西北区为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地区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为什么?(2分)(3)西北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从“荒漠化的发展与结果”图中看出,土地荒漠化的最终结果是的长期丧失,其实质是。28、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直接影响到山西省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1)读图,从地理位置、市场和交通三方面简析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2)“晋煤外运”和“晋电东送”是山西省两种主要能源输出方式。试简要评价山西省输煤和输电两种能源输出方式的优缺点。(3)简析煤炭资源的开采可能引发的主要生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29、读田纳西河在全国航运体系的地位图,回答(共10分)-6-\n(1)田纳西河是_________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是密西西比河的_________(一级、二级)支流。(2)田纳西河上的水坝修建后,河流水位_________,_________市以下均可通航。(3)田纳西河经_________和_________,与五大湖相连。(4)水运的优点是:运费_________,运量_________。缺点是运速_________。(5)经过整治,田纳西河的水运可达美国的________个州。30、读图分析。(10分)(1)雨林生态系统中,由于有机质分解和 再循环旺盛, 自身很少积累和补充养分。(2)雨林生态系统中,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 内,所以地上 成为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 -6-\n的部位,而这又正是最容易遭受人类破坏的部分。(3)雨林植被一旦被毁,养分遭受强烈 而很快丧失,雨林 则很难恢复。(4)简述森林作为环境资源的意义?-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