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澄城中学2022-2022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40小题,共60分)黄河——我们的母亲河,在中国北方蜿蜒流动。从高空俯瞰,它恰似一个巨大的“几”字,隐隐就是中华民族的图腾—龙。读黄河流域图,据此完成1~2题。1.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的方法是A.利用单一指标划分B.利用综合指标划分C.以等降水量线为指标划分D.利用气候、地形等指标划分2.图中乙、丙、丁三地的最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A.气候干旱、洪涝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B.酸雨、水土流失、赤潮C.荒漠化、水土流失、海洋污染D.水土流失、荒漠化、泥沙淤积我国许多地区的顺口溜描述了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特点。图为“我国行政区划略图”。读下面顺口溜和图,完成3~4题。顺口溜:①鲜花四季开不败;②冰雕雪塑放异彩;③春夏秋冬一天来;④房子半边盖,秦腔吼起来3.下列顺口溜与其反映的省区对应正确的是A.甲——①B.乙——②C.丙——③D.丁——④-15-4.形成乙丙两地自然特征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A.海拔高度不同B.海陆位置不同C.纬度位置不同D.人类活动不同读航空遥感和航天遥感漫画图,完成5~6题。5.图中内容说明航天遥感的特点是A.准确定位B.精度高C.连续性强D.监测范围广6.相对航天遥感,航空遥感最大的优势A.获得资料的速度越快B.获得资料的周期短C.对地物的分辨率更高D.监测范围广读新疆和田地区保护绿洲的三道防线示意图,完成7~9题。7.绿洲地区的水源主要来自A.高山冰雪融水B.大气降雨C.地下水D.夜间降温时空气中的冷凝水8.林带的主要作用是A.调节气候B.防风固沙C.涵养水源D.净化空气9.绿洲的大小和规模取决于A.气候的状况B.土地开垦的规模C.水资源的多少D.防护林带的规模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15-10.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表现是A.过度开垦B.过度放牧C.过度砍伐D.过度养殖11.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A.开垦陡坡,发展大牧场放牧业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C.填水域造耕地,扩大种植规模D.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下图为我国北方部分区域图。读图,完成12~13题。12.图中①地(三江平原)分布着大片沼泽,并经历了由“北大荒”到“北大仓”再到新“北大荒”的发展历程。形成新“北大荒”的主要原因是为了A.保护滩涂B.保护草地C.保护林地D.保护湿地13.图中②③两地共同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A.水体污染B.大气污染C.土地荒漠化D.固体废弃物污染读亚寒带针叶林、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矿物质养分循环模式图,完成14~15题。-15-14.与乙森林系统相比,甲森林系统的A.系统整体的物流量大B.落叶层储存的养分多C.土壤中储存的养分多D.生物体储存的养分少15.全球的乙森林系统主要分布在A.非洲大陆B.亚欧大陆C.南美洲D.大洋洲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现行的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案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有学者提出中国宏观区域经济的“新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案,分为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及近西部地带、远西部地带。据此回答16~17题。16.区域划分应依据一定的指标,以下是“新三大地带”划分指标的是A.气候B.经济C.地形D.植被-15-17.制约我国远西部地带发展的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因素是A.水资源不足B.农业基础薄弱C.荒漠化现象严重D.资金、技术、人才匮乏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重的国家之一,在图中A、B、C地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荒漠化。据此回答18~20题。18.下列关于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荒漠化只发生在A地区B.C地区的荒漠化是气候异常造成的C.荒漠化是土地退化的一种表现D.盐渍化不属于土地荒漠化19.C地区的荒漠化主要类型属于A.沙漠化,干旱B.石漠化,植被破坏C.盐渍化,不合理的灌溉D.三种类型都有20.下列属于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形成的环境问题的是A.荒漠化B.水土流失C.次生盐渍化D.石质荒漠化下图是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图中左上方所示为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读图回答21~23题。-15-21.P地与Q地相比,P地①年大风日数少②年降水量多③年降水日数少④沙尘暴日数多 A.②③B.①②C.③④D.②④22.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①截留水分②改变气候类型③削弱风力④改变植被类型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23.图中沙障建设的主要目的是A.保护宁夏平原的农田B.减少水土流失C.调节气候D.保护铁路畅通湿地和森林一样,是世界上重要的生态系统。西藏拉鲁湿地(如图)是世界稀有的、国内最大的城市湿地,为典型的青藏高原湿地。结合图文材料回答24~25题。24.拉鲁湿地位于高寒的青藏高原上,其成因不包括A.降水多B.地势相对较低平,易积水C.气温低,蒸发弱D.高山冰雪融水是主要水源25.下列关于湿地的说法,正确的有①湿地具有重要的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②为了增加当地种植业收入,应将天然湿地围垦造田③湿地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功能④湿地的减少对当地的气候、蓄洪防洪有影响,但不会对污染物降解产生影响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读图“热带雨林迁移农业造成的土壤肥力变化图”,回答26~27题。-15-26.图中B点土壤肥力较高的原因是A.焚烧开荒B.连续耕作C.森林再生D.耕地废弃27.图中土壤肥力由B点到C点的变化这说明了A.雨林生态系统生物循环旺盛B.雨林群落生产力高C.雨林地区的淋溶作用强D.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陕西榆林市是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经济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读图,回答28~29题。28.榆林市成为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的最主要优势是A.煤、气、盐资源丰富B.水陆交通便利C.水资源丰富D.科技力量雄厚29.榆林市发展重化工业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可能是A.改变地表形态,减缓水土流失B.加剧大气污染,雾霾天气增多C.增加能源输出,消除贫困现象D.水资源消耗大,加剧土壤盐碱化读“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布图”,完成30~32题。-15-30.图中界线以西的B区域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A.耕地B.林地C.草地D.城市工矿交通用地31.造成图中A、B两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存在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A.气候B.地形C.生活习惯D.生产方式32.下列利用土地资源的措施中,正确合理的是A.在A区域围湖造田B.在B区域大范围开垦荒地,增加耕地C.在A区域退耕还牧D.在分界线的宜林荒坡上植树造林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荒漠化状况图”。读图,回答33~34题。33.图示区域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有①过度放牧②环境污染加剧③地处西北内陆,降水稀少④过度农垦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4.下列对图中荒漠化扩展及治理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A.华北大部分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B.荒漠化正向东、向北推进-15-C.土地荒漠化的扩展与冬季风有关D.在绿洲内部采取封沙育草等工程措施进行治理草地植被指数是指草地植被覆盖率与草层高度的乘积,下图是宁夏某牧场的草地植被指数与羊只数量的相关关系图,读图回答35~36题。35.图示信息表明A.饲养的羊只数量越多,对牧场植被的破坏越大B.草地植被指数越低,牧场的承载力越大C.草地植被指数越低,能饲养的羊只数量越多D.草地植被指数过高,不利于养羊业的发展36.针对上述问题,下列措施最为切实可行的是A.严禁放牧B.改变畜牧方式,大力发展先进的游牧业C.将牧场整体改建为自然保护区D.合理规划草地载畜量、合理轮牧下图为新疆塔里木河下游绿洲环境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37~38题。37.图中甲表示A.土地盐碱化严重B.沙丘移向绿洲C.河流水量减少D.冰川融水减少38.据图,你认为综合治理和保护塔里木盆地绿洲的关键措施是A.禁止经济活动B.节约并合理用水C.加强矿产开发D.大力发展畜牧业-15-下表是在对某区域5块不同林地连续9年的观测分析后所得到的侵蚀模数与滞留水模数的相关数据。不同树种随树龄变化的水土流失特征,为该地区人工植被建设中的树种选择及抚育管理提供借鉴。(研究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树冠大、高度较矮、树叶密度大、郁闭度高的林地拦截雨滴击溅的作用大,能延缓和分散降雨对地面的打击作用,水土流失量较小)。据此完成39~40题。监测年限1#小区2#小区3#小区4#小区5#小区毛竹林灌混交杉木茶叶松树第1年1/11/11/11/11/1第3年0.3/1.20.5/2.10.7/1.53/0.94/0.7第5年0.2/1.40.3/2.60.5/1.73.1/0.93/0.7第7年0.1/1.70.3/2.90.4/24/0.83.2/0.6第9年0.1/20.2/3.50.2/2.44.5/0.86/0.5表中数据分别是:侵蚀模数/滞留水量模数【相对值】39.与前三个小区相比,随着时间的增长,茶叶与松树林试验径流小区的侵蚀模数变化有差异的原因是①茶树每年要进行施肥与采茶,人为干扰程度大②松树林的树冠形状与郁闭度对延缓和分散降雨对地面的打击作用有限③茶树根浅,固土能力弱④松树林落叶量小,护土能力弱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0.若用下列树种进行城市绿化,则从长远来看最易于起到海绵城市作用的是A.毛竹B.杉木C.林灌混交D.松树二、综合题(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41.(10分)随着巴西政府开发亚马孙地区的深入,盲目发展农业和畜牧业、修筑公路、过度采伐木材导致亚马孙热带雨林遭到大规模的破坏,面积剧减。读下图,回答问题。(1)图中D处的植被对全球环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15-(2)该地区虽然降水量减少,但流入江河的水量及洪水反而增加了,为什么?(6分)42.(10分)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分析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洋河流经民勤盆地。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石羊河流域的水量减少近1/3,石羊河流域的人口却为由90万增加到近230万,灌溉面积由300万亩增加到了500万亩。材料二:石羊河流域示意图。(1)请根据图文中的信息,简析石羊河水量减少的主要原因。(4分)(2)为使民勤不致变成第二个“罗布泊”,你认为当地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6分)43.(10分)读关于陕西省和陕北榆林地区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陕西省是矿产资源富集区,尤其陕北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能源资源,榆林号称中国的“科威特”,是我国能源的重要接续地。但在开发的过程中,经济利益和生态安全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人类未来生存安全受到威胁。-15-(1)榆林市目前已成为我国东部地区能源的主要供应地,分析榆林市成为我国能源重要接续地的优越条件。(4分)-15-(2)归纳榆林市自1980年以来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并分析榆林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合理性。(6分)44.(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生态工程与森林分布示意图材料二:三北地区(东北、西北、华北)分布着4大沙漠和8大沙地,是我国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也是我国防治沙漠化的核心区域。“十一五”期间,国家累计下拨三北工程建设资金59.25亿元。5年来,在东起黑龙江西至新疆的万里风沙线上,三北工程采取封护、飞播和造林相结合的办法,营造防风固沙林282.4万公顷。目前,工程区造林保存面积达2446.9万公顷,区域内森林覆盖率达到10.51%。三北工程取得了生态环境改善、经济效益良好、社会效益突出的显著成就。在三北工程区,目前森林蓄积量由1977年的7.2亿立方米增加到近10亿立方米,净增2亿多立方米。营造各类经济林369万公顷,占全国经济林总面积的19.1%,年产干鲜果品2000多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近五分之一,产值达300多亿元;营造薪炭林107万公顷,年产薪材800多万吨;营造灌木饲料500多万公顷,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饲料来源。(1)写出我国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区:A是__________;B是__________;C是台湾、福建、江西等省的山区。(2分)(2)图中字母D表示的是我国的三北防护林生态工程,试根据材料总结其作用。-15-(3)A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针对此状况你认为应该采取何种措施?-15-高二地理第一次月考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40小题,共60分)1-5ACDCD;6-10CABCA;11-15DDCAB;16-20BDCBC;21-25BCDAB;26-30ACABC;31-35ADBCA;36-40DCBAC。二、综合题(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41.(10分)(1)影响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世界基因宝库。(答两点给4分)(2)森林被砍伐,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降水以地表径流的形式汇入河流;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淤积,水位抬高,泄洪能力下降。(6分)42.(10分)(1)自然原因:全球气候变暖,蒸发加剧;祁连山冰川萎缩,冰雪融水量减少。人为原因:人口增长过快,工农业生产发展,用水量不断增加。(4分)(2)①节约用水,合理用水;②培育和推广耐旱作物;③调整产业结构;④科学规划农、林、牧用地,退耕还林、还牧;⑤防止过度垦殖、过度放牧;⑥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等。(至少写3点,6分)43.(10分)(1)条件:①煤、天然气等能源资源丰富;②分布集中;③距离东部市场较近,接近消费市场;④交通比较便利。(4分)(2)第一产业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比重先降后升,第三产业比重先升后降。调整的合理性:这种变化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协调;因为榆林能源资源丰富,有利于能源化学工业的发展,因此,第二产业比重增长较快,有利于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位于黄土高原地区,减少第一产业的比重避免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的现象,有利于可持续发展。(6分)44.(10分)(1)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横断山区(2分)(2)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牧场;满足当地对能源的需求;创造经济效益(任填2项即可)(2分)(3)加大监管力度,禁止乱砍滥伐;采育结合,积极营造人工林;进行林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6分)-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