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历史模拟试卷2一、选择题(共12题,36分) 1.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A.《史记》 B.《汉书》 C.《资治通鉴》 D.《三国演义》2.与北宋并立的西夏政权是下列哪一个民族建立的A.党项族 B.契丹族 C.蒙古族 D.回纥族3.鸦片战争拉开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大幕。鸦片战争之所以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这场战争使中国 A.国门被打开 B.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C.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D.领土完整遭到破坏4.周恩来总理曾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你认为前一个“天安门”和下列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北平和平解放 D.开国大典5.下列关于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标志着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取得了胜利B.是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展开的主力决战C.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D.三大战役中几乎同时进行的是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6.下图中这位老人于1978年.1985年两次入选《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的主要原因是 A.他富有传奇色彩 B.他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C.他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D.他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7.一位游客在某博物馆参观时,讲解员指着其中的一样历史文物说:“这是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成文法典。”据此,你认为这位游客看到的历史文物应出自A.两河流域 B.黄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尼罗河流域8.现在有许多西方节日传人我国,如“圣诞节”.“复活节”.“感恩节”等。这些节日与下列哪一宗教有关A.佛教 B.道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 9.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City,BetterLife)。世博会的核心理念永远都是我们—人。下列哪一事件,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A.新航路开辟 B.文艺复兴 C.宪章运动 D.工业革命4 10.中共中央政治局今年2月22日召开会议,拟提请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我国古代创立并完善的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的标准是A.门第高低情况 B.考试成绩的好坏C.学习儒家经典时间的长短 D.担任地方职务时期的政绩 11.1929年——1933年,当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世界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时,却有一个国家的经济在高速发展,这个国家是A.英国 B.美国 C.苏联 D.德国12.二战结束以后,在长达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内,世界格局都是由美苏之间的“冷战”主宰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A.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B.马歇尔计划的推行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D.北约和华约的建立二、判断题(共4题,8分)13.半坡遗址出土文物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蔬菜的国家。14.1839年,林则徐派道光帝到广州进行禁烟。6月3日,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了缴获的全部鸦片。15.始于1792年的法国大革命中,颁布了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人权宣言》 16.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的名画《格尔尼卡》谴责了法西斯主义的暴行。三、析图题(共1题,11分)17.(11分)【系统题型:一题多问】 【阅卷方式:手动】【关键字】:公元前221_2.00分;秦始皇_2.00分;仔细阅读下列图片,回答相关问题: 图一 详解】 (1).仔细观察图一所示《战国形势图》,战国七雄中位置最北的应该是哪个诸候国?图中四处可见的长城反映了当时社会怎样的形势?(2).读图二所示《秦朝疆域图》,结合李白的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请问:诗中的“秦王”指的是什么人?“扫六合”最终是在哪年完成的?(3).仔细观察图二所示《秦朝疆域图》,我国疆域广大,当政者为加强对全国的有效统治,在交通运输方面作了怎样的努力?4(4).从上面二幅图片可以看到,秦由战国时的诸候国之一到统一全国,试举一例来论证“人才强国”的道理。 四、材料解析题(共2题,30分) 18.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公元前1世纪的一天,古罗马的执政官恺撒大帝穿着灿若朝霞的丝织长袍进入剧场,在场的百官及贵夫人们惊叹不已,觉得恺撒大帝简直帅呆了。于是穿锦衣成为当时男女贵族的流行时尚。材料二 (1).传入古罗马恺撒大帝丝袍的丝绸之路东方起点在哪里?谈起丝绸之路,人们一定会提到汉武帝时期的张骞。这是为什么呢?(2).注重对外交往是唐朝成为开放社会的一个亮点。结合材料二,请举出唐朝与日本.印度交往的典型史实各一例。据此概括唐朝对外文化交流有着怎样的特点?(3).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明清时期列强开始骚扰我国边境地区,请举出典型史实二例,并说说清政府实行了怎样的对策? (4).对比汉唐时期与明清时期的对外政策以及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你有何启示?19.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他们以为我们赢不了他们。这一仗不容易打。将是一场费时耗日.可怕的战争;但历经惨祸后我们终将得胜。我们需要全力以赴,拿出英国和英国人民的所有能耐——谋略.胆识.锲而不舍.败而不馁.胜而不骄.坚信不移。” ——摘自劳合·乔治1914年的演讲《牺牲的壮举》材料二 “一战”爆发时,首先挑动战争的德国的目的是企图用武力取得“阳光下的地盘”(即拥有大量的殖民地以解决其发展资本主义所需的市场等问题);“二战”爆发时,再次首先挑动战争的德国的目的仍旧是企图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请回答:4(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分析,“他们以为我们赢不了他们”中的“他们”和“我们”分别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什么团体?(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什么政治格局? (3).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标志是什么?美国是因何事件被卷入战争的?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德国首先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它达到挑动战争的目的了吗?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五、探究题(共1题,15分) 据报道,今年全国人大会议关于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的报告高达65次提及“改革”二字。温家宝强调指出,“今年要继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努力实现新的突破”“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延续的改革。”(1).为温家宝总理所说的“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延续的改革”,这场改革始于何年?是什么会议所作出的决定?(2).改革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一种形式。19世纪60年代,俄国.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重大改革事件分别是什么? (3).邓小平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是什么?结果如何?(4).今天的对外开放城市与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中的开埠通商有何根本区别?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