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江油中学2022级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1.《祝福》一文中描绘了古镇绍兴的祭祖风俗。这种风俗,追根溯源,与下列中国哪一古代的政治制度密切相关A.禅让制B.宗法制C.分封制D.商朝中央行政管理制度2.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A.“封建亲戚,以藩屏周”B.“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C.“父死子继,兄终弟及”D.“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3.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4.西周制定了严格的分封宗法制度。东周时期商鞅“军功授爵”,秦末陈胜发出“王侯将相,宁有种呼”的呼号,而平民出身的刘邦坐上了皇帝的宝座……。材料反映了A.分封宗法制度被彻底废除B.春秋战国“礼乐崩乱”的现状C.“血缘出身决定命运论”遭到冲击D.平民的社会地位得到大幅度提升5.就史料分类而言,下列属于直接史料的是A.《史记》B.姜子牙助周灭商神话C.商朝卜辞D.孟姜女哭长城传说6.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了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A.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B.乙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C.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D.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7.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B.开创皇帝制度C.统一度量衡、货币D.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8.下面四幅中国历史上关于皇权势力消长图,正确的一幅是A.B.C.D.9.从本质上看秦始皇创立的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①皇位世袭,权力不可转移②皇权至上,地位不可僭越-4-\nA.①正确,②不正确B.①不正确,②正确C.①②都正确D.①②都不正确10.《三国志》称秦始皇“罢候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这是指秦朝实行:A.世袭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11.习近平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在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最早体现“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的是A.丞相B.御史大夫C.刺史D.太尉12.秦朝中央官职设三公九卿。其中九卿有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卫尉,掌宫门警卫;太仪,掌御用车马;廷尉,掌刑法……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及皇帝的生活供应。由此可见,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是A.分工明确,彼此牵制B.国与家尚未分离C.垂直管理、分层管理D.官僚政治取代血缘政治13.西汉王朝建立后,基本上继承和发展了秦朝的政治制度,历史上称之为“汉承秦制”。下列各项制度中,符合“汉承秦制”要求的是()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刺史制度A.B.C.D.14.魏晋之时,傅畅“年未弱冠,甚有重名,以选入侍讲东宫”;谢琰“弱冠以贞干称,美风姿,……拜著作郎”;王洽,“(王)导诸子中最知名,与荀羡俱有美称。弱冠,历散骑、中书郎”。这说明魏晋之时A.社会重学人才辈出B.察举制度盛行不衰C.选官方法公平科学D.世家大族垄断官位15.假设在唐太宗时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请问它的修建需要中央政府如何运转:()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D.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16.下表是不同史籍中对宋代地方官学入学资格的历史记述。记述出处无不孝不悌瑜滥之行,及不冒犯刑页,或曾经罚赎而情理不重者,方得入学。《宋会要辑稿·崇儒二》工商杂类,或尝为僧道,皆不得预。《续资治通鉴长编》糊名考校中,诸行百尸,何所不有?《癸辛杂识》虽吏胥市人手,有可教者,亦收置喾序.《宋元学案》据此能够认定宋代地方官学A.放宽了对学生家庭出身的限制B.强调道德品质方面的修养C.带有一定抑商和职业歧视色彩D.功利性减弱而平民性增强17.-4-\n《元史·地理志》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为统治如此广阔地域,元代实行A.郡县制B.三省六部制C.行省制D.分封制18.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刘墉。但是,有历史学家认为电视剧名犯了错误,最有可能的理由是( )A.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刘罗锅”B.丞相制度早在明代已废除,所以电视剧名会误导观众C.刘墉不是驼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剧名错误D.没有理由,只不过是哗众取宠而已19.清朝一位军机大臣曾写诗比喻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这说明军机大臣的职能主要是A.协同皇帝共治国事B.秉承皇帝旨意办事C.负责贯彻皇帝政令D.监督官员规范执政20.张传玺教授曾以“中国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为题,从政治文明的高度,以翔实的资料为基础,史论结合,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公天下”的因素;同时,还有不少学者认为,从制度文明的角度看,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现代行政”的特点。若以此为研究主题,下列最合适的话题是A.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民主制B.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君主专制的产物C.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合理性与生命力D.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与现代行政制度相似二、非选择题(20分)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丞相、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玉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制曰:“可。”——《史记》材料二:材料三: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4-\n——中国古代史资料库材料四:(洪武)十五年(1382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又置文华殿大学士……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己。……成祖即位,特简解络、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明史》卷72《职官志》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概述秦始皇的历史功绩?(8分)(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有什么变化?(2分)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朝是如何“鉴秦设相之患”的?(2分)为什么?(2分)(4)上述材料反映了怎样的历史趋势?(2分)2022级高一第一学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1-5BDACC6-10BABCC11-15BBADB16-20ACBBC21、【答案】(1)统一六国;专制集权统治的建立,皇帝制度(或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2)变化:由三公九卿制变为三省六部制。影响: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分工合作,提高行政效率。是中国古代政治史上的重大创造,以后历代基本沿袭。(3)废除宰相制度,设内阁。相权威胁皇权。(4)皇权不断加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