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清江中学2022-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必修)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选择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1.“学在民间”的自由研究、注重个性、思想活泼的书院制度是中国古代传统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官学的功利主义、陈腐刻板的局限。开创“学在民间”这一传统的历史人物主要是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陆九渊2.《汉书•艺文志》载:“□□者流,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者流,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者流,信赏必罚,以辅礼制;□□者流,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养三老五更,是以兼爱。”依次填入上述方框的流派是A.道家、法家、墨家、儒家B.儒家、道家、法家、墨家C.墨家、儒家、道家、法家D.法家、儒家、墨家、道家3.以地方行政组织为线,史学家吕思勉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政治制度的特征不相符的是 A.神权与王权结合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C.最高执政集团权力集中程度低D.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形成4.东汉后期,民间流传着有关察举制的歌谣:“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反映当时A.察举制正在向科举制转变B.察举的对象转向贫寒人家C.察举制严重不实、选拔腐败D.察举的对象大多德才兼备5.右图所示的中央机构所反映的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本质特点是A.宗法分封B.权力制衡C.分工协作D.君主集权6.唐诗体现了唐代的文学特色。杜甫被称为“诗圣”,他的诗歌作品A.句式灵活,奠定文学的现实传统B.活泼清新,带有强烈的浪漫气息7\nC.重视个性,关注市民的生活趣味D.针砭时弊,体现深沉的忧患意识7.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开宝五年,太祖下诏分割宰相、枢密使的候对殿庐,次年六月,又命参知政事升都堂与宰相同议政事,轮流知印押班奏事,以分其权。这里的“太祖”指的是A.宋太祖B.元太祖C.明太祖D.清太祖8.历史学家陈寅恪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史实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①市坊融为一体②雕版印刷首创③儒家信仰重建④世俗文学兴盛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9.在西方近代条约关系中,任何条约均非一成不变,可根据形势变化进行修改。中外条约关系建立伊始,清政府没有修约观念,某条约订立时,清政府认为这是一揽子解决争端的“万年和约”,道光帝视之为“一劳永逸之计”,“从此通商,永相和好”。该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0.“人无贵贱皆兄弟,物论多少一秤分。铲除鞑虏建天国,剿灭妖言传真经。”这段话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太平天国运动B.辛亥革命C.兴中会成立D.土地革命11.冯友兰教授在《中国哲学史新编》一书中说:“我之所以否定太平天国,因为太平天国要推行神权政治,假如太平天国统一了中国,太平天国的历史将倒退到黑暗时期——中世纪”。以下说法不能论证冯友兰观点的是A.太平天国要建立的是君权神授的政权B.西方基督教思想对太平天国影响很大C.太平天国在反清朝同时反抗外来侵略D.太平天国主张体现农民阶级的局限性12.日本学者藤村道生在一本书中写道:“战争所具有的划时代意义,就在于它比任何事情都更加使列强对中国的分割变成了现实……新兴的日本获得了台湾,并宣布领有尖阁群岛。”这场战争是指A.甲午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C.九一八事变D.七七事变13.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指出:“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之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有鉴于此,他有针对性地提出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主主义D.民生主义14.“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孙中山为改变这种局面而采取的行动是A.成立同盟会B.改组国民党C.推动国共合作D.领导北伐战争15.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这句话从根本上颠覆的观念是A.“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B.“民者,国之本也;国者,君之本也”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天下为主,君为客”16.“他们号召用现代西方的标准,重新评价中国的文化遗产,乐意地与引致中国衰弱的那些因素决裂,并且决定接受西方的科学、民主和文化作为新秩序的基础。”这反映出A.林则徐、魏源等主张学习西方文明以改造中国B.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主张重建中国的政治秩序C.陈独秀、胡适等学人主张重估传统、唤醒国民D.李大钊主张效仿苏俄革命进行彻底的社会转型17.“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7\n。这首歌曲直接反映的时代是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全面抗战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18.对下列1937-1945年期间丰子恺的漫画解读不正确的是关山月空袭胜利之夜炮弹作花瓶A.控诉了日本侵华的暴行B.寄托了对世界和平的愿望C.展现了抗战胜利的喜悦D.表达了对国共内战的谴责19.美国《时代》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在上海)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这段话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卢沟桥抗战B.淞沪会战C.太原会战D.台儿庄战役20.某年9月6日重庆《大公报》社评:“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既多,并克复了重要据点。”据此推断该战事应是A.百团大战B.平型关战役C.太原会战D.台儿庄战役21.1937年4月清明节国共两党派代表同祭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林伯渠代表中共宣读毛泽东亲自撰写的祭文;2022年4月清明节前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率台湾官员在台北主持遥祭黄帝陵典礼,意欲凸显“慎终追远”、“源远流长”等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是高于政治层次的文化历史层次。对两次祭奠黄帝陵共同传达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①民族认同推动国共关系改善②文化认同提高了民族凝聚力③救亡图存激发了民族认同感④海峡两岸均认同“一个中国”A.①④B.①②C.①③D.②④22.右图所示的报道最早刊登于A.1895年B.1931年C.1937年D.1945年23.遵义会议被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力挽狂澜”的一次重要会议。其依据是①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②提出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③军事、组织、思想上的错误得到彻底清算④把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以指导全党A.①B.③④C.①④D.②④24.为纪念重大历史事件,中国邮政通常会发行一些邮票,对右图邮票评述不正确的是7\nA.该邮票纪念的组织制定了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该邮票可以作为印证新中国初期三大政治制度的史料C.邮票纪念的组织通过的历史文献曾经发挥着宪法作用D.邮票纪念的政治组织体现了中国政党政治的主要特点25.下表的内容与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有关,左侧是史实的陈述,右侧是对陈述的推论。其中推论正确的是史实推论①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各省纷纷独立清朝政府君主专制统治走向瓦解②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中国事实上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度③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④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26.外交部最近公布的外交档案中有一份原始档案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右图)。这是周恩来总理出席一次重大国际会议的代表证。这次国际会议A.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B.加强了同亚非拉各国的联系C.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讨论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27.美国《时代周刊》每年都将它评选的年度风云人物照片作为刊物封面,右图是该周刊1978年度封面人物,英文标题为“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邓小平受到关注是因为A.邓小平真正把中国的大门向世界打开B.邓小平推动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C.邓小平提出国家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28.2022年8月叙利亚发生化学武器袭击事件,9月27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一项有关叙利亚化学武器问题的决议,这成为自2022年叙利亚危机爆发以来安理会通过的首份涉叙决议,此前中国曾三次在向叙利亚当局施压的涉叙决议中投反对票。这表明中国在新时期①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②积极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③参与符合联合国宪章的维和行动④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29.[美]斯通普夫、菲泽在《西方哲学史》一书中指出:“他把一生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审视他自己的生活和其他雅典人的生活和思想上……他不留情面地在人们无序的行为之下追寻稳定恒常的道德秩序。”据此推断“他”应是A.普罗塔格拉B.苏格拉底C.伏尔泰D.马丁·路德30.下列四幅作品从创作风格上判断,属于同一流派的是7\n①②③④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二.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10分。正确与错误分别用“A”和“B”表示,请将选择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31.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作为法定决策机构,均可以统率六部百司。32.右图漫画通俗易懂地宣传了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作战方针。33.上海合作组织开创了以结盟为基础、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34.《茶馆》、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杂交水稻新品种的成功培育都是新中国过渡时期取得的成就。35.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主要论著之一。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计2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6.阅读下列材料(10分)材料一“人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他可以利用自然力,可以丈量大地与天空……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限制他的活动,因而他试图指挥一切,努力获得荣耀,他奋力要成为和上帝同样的永恒者。”——王军、徐秀云编著《意大利文学史》材料二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请回答:(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近代欧洲的哪两次思想解放运动?(2分)(2)根据材料一、二,简要指出这两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主张。(2分)(3)根据材料二,在三位思想家中任选两位简要指出其学说。(4分)(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影响下,欧洲发生的重大改革和革命。(2分)37.近两年来,中日关系恶化与日本政坛的右倾化引起了国际国内社会的广泛关注。回顾近代以来的中日关系,令人深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现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之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立为通商口岸,以便日本臣民往来侨寓,从事商业、工艺、制作:一、湖北省荆州府沙市;二、四川省重庆府;三、江苏省苏州府;四、浙江省杭州府。日本政府得派遣领事官于前开各口驻扎。——选自北师大编《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上册材料二1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半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到的奇耻大辱,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节选自《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的胜利》材料三日本方面痛感日本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7\n中日两国尽管社会制度不同,应该而且可以建立和平友好关系。两国邦交正常化,发展两国的睦邻友好关系,是符合两国人民利益的,也是对缓和亚洲紧张局势和维护世界和平的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联合声明(1972年9月29日)材料四1979年开始中日经济关系有了突破性进展。到2022年底,日本对华投资企业达22370家,协议投资441亿美元,实际利用金额327亿美元。日本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对华直接投资国……2022年中日贸易额首次超过美日贸易,成为日本最大贸易伙伴。——陈景彦《喜忧并存之35年——中日建交以来的历史回眸》(1)材料一中相关条款出自近代哪一不平等条约?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2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中华民族能‘报仇雪耻’”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成材料三中的中日联合声明达成的最直接原因是什么?(1分)声明中体现了中国对外政策的哪些理念?(2分)(4)依据材料三、四,归纳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深远意义。(2分)(5)综合上述材料,反思现今日益紧张的中日关系,你能获得什么启示?(1分) 四.问答题(本题10分。要求:阅读导语,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8.“民族独立与国家统一、民主宪政与民权平等、民富国强与民生幸福”是近代以来仁人志士奋斗不息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复兴不可或缺的历史任务。请回答下列问题:(1)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确立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哪一事件标宣告中国结束屈辱历史、赢得民族独立?谈谈你对国家完全统一的历史意义的认识。(3分)(2)民国初年带有一定的宪政色彩的法案是什么?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有哪些?(3分)(3)20世纪初期孙中山先生为了解决民生问题提出的主要主张是什么?1978年以来中国探索出的民族复兴道路是什么?(2分)(4)结合上述分析,回首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2分)7\n高二历史期末试卷必修班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ABDCDDACAACADAA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CBDBABDAADDADBD二.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31.B32.B33.B34.B35.A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36.(1)两次运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2分)(2)核心主张:人文主义,赞美人性;理性主义,提倡民主。(2分)(3)主要学说:伏尔泰:天赋人权、开明专制;孟德斯鸠:主权在民、三权分立;卢梭:社会契约、人民主权。(答对任意两者得4分)(4)改革和革命:宗教改革、法国大革命。(2分)37.(1)《马关条约》。(1分)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1分)(2)全民族抗战。(2分)(3)中美关系缓和。(1分)和平共处;求同存异。(2分)(4)有利于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有利于中日两国的经济发展。(2分)(5)启示: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坚决捍卫国家主权;中日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两伤;应加强国际合作,寻求互信和共同的战略利益。(任答一点,1分)四、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计10分。38.(1)条约:《辛丑条约》(1分)事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答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亦可)(1分)认识:实现国家完全统一,有利于促进两岸关系的新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复兴。(1分)(2)法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分)成就:1982年全面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分)(3)主张:平均地权。(1分)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分)(4)结论:民族独立、民主宪政和民生幸福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任务;(1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1分)7